基于PWTT原理的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5604发布日期:2018-12-18 21:06阅读:836来源:国知局
基于PWTT原理的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手表领域,具体涉及基于PWTT原理的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电子产品也开始增加移动方面的功能,比如过去只能用来看时间的手表,现今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家庭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显示来电信息、Twitter和新闻feeds、天气信息等内容。这种新手表可被称作智能手表。

智能手表,是将手表内置智能化系统、搭载智能手机系统而连接于网络而实现多功能,能同步手机中的电话、短信、邮件、照片、音乐等。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表可大致分为两种:一、不带通话功能的:依托连接智能手机而实现多功能,能同步操作手机中的电话、短信、邮件、照片、音乐等;二、带通话功能的:支持插入SIM卡,本质上是手表形态的智能手机;市面大部分使用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显然,带通话功能的智能手表更适合户外运动者。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手表防水性能不是很好,通常采用在表壳和底盖的连接处设置防水圈或设置防水膜进行防水处理,时间久了防水效果变差。除此之外,LCD显示屏易碎,特别是对长期从事户外工作或者户外运动的使用者,这种智能手表很不实用。

例如,申请号为20142017539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在表带中内嵌入心率测量功能的运动手表,包括LCD显示屏、按键、表镜、表壳、PCB电路板、底盖,表壳与底盖相扣接形成一空腔,PCB电路板设置于空腔内,表镜设置于表壳上,LCD显示屏设置与PCB电路板上,按键设置在表壳上,空腔内设置有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位于PCB电路板的下方,表壳上连接有表带,表带内设置有心率测量电路模块。该运动手表运动时可以测量心率,但是该运动手表采用表壳和底盖的连接处设置防水圈进行密封,如果长时间在户外使用,时间久了防水效果会变差,且该运动手表的LCD显示屏直接暴露在外部,没有进行保护,导致LCD显示屏易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智能手表的防水性差和LCD显示屏易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智能手表。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PWTT原理的智能手表,包括表体,所述表体由上壳、中壳和下壳组成,所述上壳和中壳扣合连接,所述中壳和下壳扣合连接,所述上壳、中壳和下壳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微处理器、PWTT测量单元、通讯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所述PWTT测量单元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液晶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均与微处理器交互式连接;

所述表体的外周设置有用于佩戴至手腕的表带,所述表带包括套设在所述表体外周的固定部和与该固定部相对两端连接的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且所述固定部、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采用一体化制作为一整体;

所述中壳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SIM卡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外面设置有用于固定SIM卡和封闭该插槽的插槽盖,所述插槽盖的下边沿与所述固定部连接,采用一体化制作为一整体;

所述上壳上嵌设有LCD显示屏,所述LCD显示屏的外侧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橡胶气囊;

所述下壳的底部设置有由柔软吸汗透气材质制备而成的表盘垫,所述表盘垫的一端嵌入式设置在第一表带中,所述表盘垫的另一端嵌入式设置在第二表带中。进一步地,上述空腔内还设置有充电模块;

所述中壳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充电模块相连接;

所述充电接口的外面设置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下边沿与所述固定部连接,采用一体化制作为一整体。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表带上沿着第一表带长度方向均开设多个表带扣孔,所述第二表带上设置有用于卡入表带扣孔内的表带扣件;

所述表带扣件包含固定在所述第二表带上的表带扣件固定盘,所述表带扣件固定盘上设置固定穿过第二表带的插柱,插柱末端的径向尺寸大于插柱的径向尺寸。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表带上开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一表带的端部的表带插孔,所述表带插孔为垂直于第二表带长度方向的腰形孔。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内侧均匀设置有防滑凸起。

进一步地,上述表体和固定部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智能手表的LCD显示屏的外侧设置有橡胶气囊,能够起保护LCD显示屏的作用,避免LCD显示屏易碎现象;

2.该智能手表的SIM卡插槽的插槽盖、充电接口的保护盖的下边沿均与表带的固定部采用一体化制作为一整体,使插槽盖、保护盖不易掉落和损坏;

3.该智能手表的表带采用一体化制作为一整体,使产品更具整体性,外观美丽大方,且防水效果好,特别适合从事户外工作和户外运动的使用者;

4.佩戴该智能手表可以通过PWTT测量单元连续测量人体的血压,并记录血压值,使用方便。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智能手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智能手表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中:1、表体;2、上壳;3、中壳;4、下壳;5、表带;51、固定部;52、第一表带;53、第二表带;54、表带扣孔;55、表带扣件;56、表带插孔;6、LCD显示屏;7、橡胶气囊;8、插槽;9、插槽盖;10、充电接口;11、保护盖;12、表盘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智能手表的防水性差和LCD显示屏易碎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智能手表,具有防水性好、LCD显示屏不易碎的优点。

参照图1和图2,该基于PWTT原理的智能手表,包括表体1,表体1由上壳2、中壳3和下壳4组成,上壳2和中壳3扣合连接,中壳3和下壳4扣合连接,上壳2、中壳3和下壳4形成一空腔。表体1的外周设置有用于佩戴至手腕的表带5,表带5包括套设在表体1外周的固定部51和与该固定部51相对两端连接的第一表带52和第二表带53,且固定部51、第一表带52和第二表带53采用一体化制作为一整体,使产品更具整体性,外观美丽大方。表体1和固定部9之间填充有高性能的密封胶,使其密封效果更好,提高防水性能,特别适合从事户外工作和户外运动的使用者。

本实施例的中壳3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SIM卡的插槽8,插槽8的外面设置有用于固定SIM卡和封闭该插槽8的插槽盖9,避免SIM卡脱落。插槽盖9的下边沿与固定部51连接,采用一体化制作为一整体,使插槽盖、保护盖不易掉落和损坏。

本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上壳2上嵌设有LCD显示屏6,LCD显示屏6的外侧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橡胶气囊7,能够起保护LCD显示屏的作用,避免LCD显示屏易碎现象。

血压能够反应出人体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况,是临床诊断疾病、观察治疗效果、进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为了能够进行连续测量血压,本实施例的智能手表基于PWTT原理测量人体的血压。在空腔内设置有微处理器、PWTT测量单元、通讯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PWTT测量单元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液晶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通讯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均与微处理器交互式连接,电路框图参照图3。达到了能够连续测量人体血压并记录血压值的目的,且使用方便。

为了佩戴舒适,本实施例的智能手表在下壳4的底部设置有由柔软吸汗透气材质制备而成的表盘垫12,表盘垫12的一端嵌入式设置在第一表带52中,表盘垫12的另一端嵌入式设置在第二表带53中。其中,表盘垫的材质为真皮、PU皮、植绒、布料或硅胶。

本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空腔内还设置有充电模块,中壳3上设置有充电接口10,充电接口10与充电模块相连接。充电接口10的外面设置有保护盖11,避免充电接口10裸露在空中,长时间裸露会导致尘土偷塞充电接口,或被水和CO2腐蚀,影响使用效果。

保护盖11的下边沿与固定部51连接,采用一体化制作为一整体。这样设计可以是保护盖一固定部为一整体件,不易脱落,损坏。

本实施例的第一表带52上沿着第一表带长度方向均开设多个表带扣孔54,第二表带53上设置有用于卡入表带扣孔54内的表带扣件55。表带扣件55包含固定在第二表带53上的表带扣件固定盘,表带扣件固定盘上设置固定穿过第二表带的插柱,插柱末端的径向尺寸大于插柱的径向尺寸。第一表带52和第二表带53通过表带扣件55扣接,佩戴舒适且更加便捷。

第二表带上53开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一表带52的端部的表带插孔56,表带插孔56为垂直于第二表带长度方向的腰形孔。设计表带插孔结构,是为了使得扣接完成后的第一表带的端部插入表带插孔,没有张口现象,进一步提高佩戴效果。

第一表带52和第二表带53由柔性橡胶材料制备而成,或者由硅胶材质制备,这样选材是为了使制备工艺简单化,降低生产成本。第一表带52和第二表带53的内侧均匀设置有防滑凸起,避免表带和手腕无缝接触,可以起透风防汗作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