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旋钮按键的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6173发布日期:2019-02-26 17:38阅读:9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旋钮按键的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开关按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旋钮按键的手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为了追求外表的华丽往往会携带各种装饰品,通常的手表也作为日常装饰品之一,但是一般手表只是带有一个功能单一的旋钮或按键,在调节时间或者其他方面需要分开操作,因此需要一种设计能够更好的方便调节手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旋钮按键的手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手表的旋钮按键,包括壳体、表带、及设置在壳体侧壁的旋钮按键,所述旋钮按键包括卡簧、主体、扭力弹簧、限位圈、防水圈、垫圈、压力弹簧、中轴、按钮头,所述按钮头上设有弧形凸起结构,其中心设有圆柱形凹槽;所述中轴一端固定于按钮头圆柱形凹槽内,其中部设有一凹槽;所述防水圈、垫圈、压力弹簧均套设于中轴上,所述垫圈位于防水圈与压力弹簧中间用于压紧防水圈,所述压力弹簧用于按钮头按压后复位;所述主体安装于压力弹簧周围并固定于表壳上,该表壳上还设有与按钮头上的凸起相对应的限位卡槽用于限定按钮头旋转角度;所述扭力弹簧和限位圈安装于主体上,所述扭力弹簧位于主体和限位圈中间用于控制按键头扭动后复位,所述限位圈用于固定扭力弹簧与主体的限定位置;所述卡簧为弧形结构,其安装于中轴中部凹槽上用于固定中轴与主体;所述中轴另一端穿过表壳与表芯连接,在按动和扭动按钮头后均可实现某种功能并在松开后可复位。

较佳地,所述防水圈材料为橡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较佳地,所述中轴为T形构造,其顶部为倒角圆柱形。

较佳地,所述主体为双环结构,其外环设有与按钮头相对应的弧形缺口用于放置扭力弹簧。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旋钮按键结构通过将按键与可旋转的机构结合,使按键通过按压与旋转分别实现不同功能;并且按钮采用人性化设计能够更加方便的调节手表时间与其他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旋钮按键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旋钮按键剖视图。

附图标注:

1、卡簧;2、主体;3、扭力弹簧;4、限位圈;5、防水圈;6、垫圈;7、压力弹簧;8、中轴;9、按钮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一种带旋钮按键的手表,包括壳体、表带、及设置在壳体侧壁的旋钮按键,所述旋钮按键包括卡簧1、主体2、扭力弹簧3、限位圈4、防水圈5、垫圈6、压力弹簧7、中轴8、按钮头9,所述按钮头9上设有弧形凸起结构,其中心设有圆柱形凹槽;所述中轴8一端固定于按钮头9圆柱形凹槽内,其中部设有一凹槽;所述防水圈5、垫圈6、压力弹簧7均套设于中轴8上,所述垫圈6位于防水圈5与压力弹簧7中间用于压紧防水圈5,所述压力弹簧7用于按钮头9按压后复位;所述主体2安装于压力弹簧7周围并固定于表壳上,该表壳上还设有与按钮头9上的凸起相对应的限位卡槽用于限定按钮头9旋转角度;所述扭力弹簧3和限位圈4安装于主体2上,所述扭力弹簧3位于主体2和限位圈 4中间用于控制按钮头9扭动后复位,所述限位圈4用于固定扭力弹簧3与主体2 的限定位置;所述卡簧1为弧形结构,其安装于中轴8中部凹槽上用于固定中轴8与主体2;所述中轴8另一端穿过表壳与表芯连接,在按动和扭动按钮头9 后均可实现某种功能并在松开后可复位。

所述防水圈5材料为橡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所述中轴8为T形构造,其顶部为倒角圆柱形。

所述主体2为双环结构,其外环设有与按钮头9相对应的弧形缺口用于放置扭力弹簧3。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旋钮按键安装于手表壳体一侧,通过按压按钮头9带动中轴8 运动,中轴8与手表表芯连接,所以表芯能随按钮头9运动实现某种功能,在松开手后利用压力弹簧7的反作用力恢复原位;同理通过旋转按钮头9一定角度带动中轴8和表芯运动,则能够实现另一功能,在松开手后利用扭力弹簧3 的反作用力恢复原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