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0853发布日期:2019-07-06 12:01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钟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手机等电子产品上通常都具有了钟表的计时/显示时间的功能。与此同时,手表也随着市场的变化,也朝着多功能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无论是传统的手表还是智能化的手表,其上的指针以及示数线(或者电子示数)均要适应表盘的尺寸。而手表的表盘通常较小,这就导致手表的显示示数较小。这对于视力不好的人(尤其是老年人)来说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显示示数放大作用的手表。

一种手表,包括:

表盘;

第一透镜,安装于所述表盘上;

第二透镜,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的背离所述表盘的一侧,所述第二透镜用于放大所述表盘;

所述第一透镜朝向所述第二透镜的一面为第一面,所述第二透镜朝向所述第一透镜的一面为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曲率相同,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用于相互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平凹透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背离所述第一透镜的一面为第三面,所述第三面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二面的曲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透镜活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表还包括铰接轴,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通过所述铰接轴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表具有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用于锁合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透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结构与所述铰接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的相对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表还包括透明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远离所述第一透镜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表具有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扣部与卡槽部,所述卡槽部位于所述保护罩上,所述卡扣部位于所述第一透镜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表具有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扣部与卡槽部,所述卡扣部位于所述保护罩上,所述卡槽部位于所述第一透镜上。

上述手表,增设了第二透镜。第二透镜可以放大表盘,进而可以放大显示示数。同时,增设了安装于表盘上的第一透镜。第一透镜的第一面与第二透镜的第二面可以相互贴合。因此,第一透镜的设置使得具有放大作用的第二透镜可以通过第一透镜便利地安装在表盘上,进而有效放大表盘上的显示示数。同时,第一透镜的第一面与第二透镜的第二面曲率相同,也使得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可以无缝贴合,二者之间在贴合时没有空气的存在,进而使得光学折射作用不受空气折射率的影响而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手表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贴合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手表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分开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手表的第二透镜与保护罩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手表,可以为具有GPS定位、语音通话、测量心率、测量血压等功能的智能化手表,也可为不具有这些智能化功能的普通手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以及图2,提供一种手表,包括表盘100、第一透镜200以及第二透镜300。表盘100可以包括指针与示数线,或者也可以包括电子示数。第一透镜200安装于表盘100上,其可以作为手表的第一层表屏。第二透镜300位于第一透镜200的背离表盘100的一侧,其可以作为手表的第二层表屏。第二透镜300为具有放大作用的透镜,其可以放大表盘100,进而可以放大表盘100上的显示示数。

第一透镜200朝向第二透镜300的一面为第一面200a。第二透镜300朝向

第一透镜200的一面为第二面300b。第一透镜200的第一面200a与第二透镜300的第二面300b可以相互贴合。因此,第一透镜200的设置使得具有放大作用的第二透镜300可以通过第一透镜200便利地安装在表盘100上,进而有效放大表盘100上的显示示数。同时,第一透镜200的第一面200a与第二透镜300的第二面300b曲率相同,也使得第一透镜200与第二透镜300可以无缝贴合。即第一透镜200与第二透镜300在贴合时,二者之间没有空气的存在,进而使得光学折射作用不受空气折射率的影响而更加均匀。所以第一透镜200对表盘100的放大作用更加均匀。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透镜300为双凸透镜,进而具有良好的放大作用。第一透镜200为平凹透镜。一方面,平凹透镜的凹面使得其与第二透镜300相互贴合更加便利。另一方面,平凹透镜的平面使得其容易安装至表盘。

第二透镜300背离第一透镜200的一面为第三面300c。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设置第三面300c的曲率小于第二面300b的曲率。第二透镜300的第二面300b位于外层,其曲率设计的较小,可以有效减少表面磨损。第二透镜300的材料也可采用耐磨的树脂材料,进一步增加耐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透镜200与第一透镜300活动连接。即,在手表使用过程中,第二透镜200可以与第一透镜300处于贴合的状态;或者,第二透镜200也可以与第一透镜300处于分开的状态。当第二透镜200与第一透镜300处于贴合的状态时,第一透镜200的第一面200a与第二透镜300的第二面300b相互贴合,此时可以放大手表的表盘100,进而放大表盘100上的显示示数。当第二透镜200与第一透镜300处于分开的状态时,第一透镜200的第一面200a与第二透镜300的第二面300b相互分开。第一透镜300可以单独用于放大其他物品,进而增加手表的使用性能,使得手表具有放大镜的功能。

此时,若设计第二透镜300为双凸透镜,同时将第二透镜300的第三面300c的曲率小于第二面300c的曲率。则一方面,第三面300c曲率较小,可以在第一透镜200与第二透镜300处于常规贴合状态时,有效保护减少表面磨损;另一方面,第二面300c曲率较大,在第一透镜200与第二透镜300处于分开状态时,可以使得第二透镜300具有较大的放大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手表还包括铰接轴400。第一透镜200与第二透镜300通过铰接轴400铰接,进而可方便地实现第二透镜300与第一透镜200的活动连接。具体地,第一透镜200上可以设有第一轴孔(未图示),与第二透镜300上可以设有第二轴孔(未图示)。铰接轴400贯穿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进而可以将第一透镜200与第二透镜300铰接。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第二透镜300与第一透镜200的活动连接,例如通过磁性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等方式,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表还具有卡扣结构。卡扣结构不但可以活动连接第二透镜300与第一透镜200,同时还可以将第二透镜300与第一透镜200锁合,使得第二透镜300与第一透镜200处于常规贴合状态时,第一面200a与第二面300b可以紧密贴合,进而对表盘100起到更好的放大作用。

本实施例中,手表还同时设置有铰接轴400,使得第一透镜200与第二透镜300通过铰接轴400铰接。此时,第一透镜200与第二透镜300一方面可以通过铰接轴400的设置可以方便地贴合或分开,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卡扣结构紧密贴合。卡扣结构具体可以包括卡扣部510与卡槽部(未图示)。当施力使得卡扣部510与卡槽部配合时,可以将第二透镜300与第一透镜200锁合,当施力使得卡扣部510与卡槽部解除配合时,可以将第二透镜300掀起,使得第二透镜300与第一透镜200只通过铰接轴400连接。

具体地,铰接轴400与卡扣结构可以分别设置于第一透镜200的相对的两侧,进而便于实现连接的对称性。卡扣结构的卡扣部510(或者卡槽部)可以设置于第一透镜200上。当然,铰接轴400与卡扣结构也可以不对称设置。或者卡扣结构的卡扣部(或者卡槽部)也可以设置于其他部件上。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透镜200与第二透镜300的连接形式也可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例如,设置两组卡扣结构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参考图1以及图2,手表还包括透明的保护罩600。保护罩600设置在第二透镜300远离第一透镜200的一侧,其罩住第二透镜300,进而可以对第二透镜300进行有效保护。此时,保护罩600上还可以形成卡槽部(或卡扣部),其可以与其他部件(例如第一透镜200)上的卡扣部(或卡槽部)形成卡扣结构。具体地,可以是保护罩600上形成卡槽,610,第一透镜200上形成卡扣部510,二者可以卡扣配合;或者,也可以保护罩600上形成卡扣部,第一透镜200上形成卡槽部(未图示)。

上述实施例卡扣结构为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形式,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制,卡扣结构也可以为两个卡扣相互配合得形成,或者也可为卡扣与卡孔配合的形式等等。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手表,增设了第二透镜。第二透镜可以放大表盘,进而可以放大显示示数。同时,增设了安装于表盘上的第一透镜。第一透镜的第一面与第二透镜的第二面可以相互贴合。因此,第一透镜的设置使得具有放大作用的第二透镜可以通过第一透镜便利地安装在表盘上,进而有效放大表盘上的显示示数。同时,第一透镜的第一面与第二透镜的第二面曲率相同,也使得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可以无缝贴合,二者之间在贴合时没有空气的存在,进而使得光学折射作用不受空气折射率的影响而更加均匀。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