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表表盘防护表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78607发布日期:2020-01-14 17:0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表表盘防护表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护表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表表盘防护表盖。



背景技术:

手表或称为腕表,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显示时间的仪器,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表也逐渐走进人们生活,现有手表或智能手表均不具备表盖,不足之处在于:1、表盘与其它物体发生磕碰时会出现划伤或损坏,2、防水性较差,水渍等容易喷溅到表盘上,长时间使用,也会在表盘表面留下划痕,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手表表盘防护表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表表盘防护表盖,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表表盘防护表盖,包括防护框架、防护表盖和转管,所述防护框架内部胶合有透明防护薄膜,所述防护框架一侧热熔连接有转管且转管两端套设有转动杆,所述防护框架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防护表盖,所述防护表盖顶部一端通过安装槽安装有透明防护罩且防护表盖顶部另一端通过安装槽安装有橡胶膜,所述橡胶膜底部胶合有按键且橡胶模内部嵌设有拉簧,所述防护表盖内部嵌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表盖内侧通过安装槽安装有密封条且密封条底部开设有卡齿。

进一步地,所述拉簧一端位于防护表盖一端且拉簧另一端位于按键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防护薄膜为pet材料制成且加强筋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一端与转管之间通过安装槽安装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防护表盖和加强筋,防护表盖罩于表盘顶部,对防护表盖进行全面防护,加强筋可以提高防护表盖的整体强度,使其遇到磕碰、撞击不易损坏,而透明防护罩在防护表盖罩于表盘顶部时,方便人员查看表盘上的内容。

2.通过设置透明防护薄膜,在防护框架安装于表面外部时,透明防护薄膜吸附与表盘表面,对表面进行防护,同时不影响人员滑动、操作表盘,通过设置密封条,可以防止水渍从防护表盖与表盘之间进入其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手表表盘防护表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手表表盘防护表盖的防护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手表表盘防护表盖的防护表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手表表盘防护表盖防护表盖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手表表盘防护表盖的转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框架;2、防护表盖;3、转管;4、透明防护罩;5、橡胶膜;6、按键;7、转动杆;8、透明防护薄膜;9、拉簧;10、卡齿;11、密封条;12、加强筋;1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5所示,一种手表表盘防护表盖,包括防护框架1、防护表盖2和转管3,所述防护框架1内部胶合有透明防护薄膜8,所述防护框架1一侧热熔连接有转管3且转管3两端套设有转动杆7,所述防护框架1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防护表盖2,所述防护表盖2顶部一端通过安装槽安装有透明防护罩4且防护表盖2顶部另一端通过安装槽安装有橡胶膜5,所述橡胶膜5底部胶合有按键6且橡胶模5内部嵌设有拉簧9,所述防护表盖2内部嵌设有加强筋12。

其中,所述防护表盖2内侧通过安装槽安装有密封条11且密封条11底部开设有卡齿10。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密封条11可以防止水渍从防护表盖2与表盘之间进入其内部,卡齿10可以固定住闭合后的防护表盖2。

其中,所述拉簧9一端位于防护表盖2一端且拉簧9另一端位于按键6外侧。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拉簧9可以再人员按动按键6后,拉动其快速复位。

其中,所述透明防护薄膜8为pet材料制成且加强筋12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4所示,pet材料制成透明防护薄膜8,可以吸附在表盘表面,在不影响人员操作的情况下对表面进行防护,不锈钢材料制成加强筋12,可以有效提高防护表盖2的强度。

其中,所述转动杆7一端与转管3之间通过安装槽安装有弹簧13。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弹簧12可以推动转动杆7伸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手表表盘防护表盖,工作时,人员按动转动杆7使其回缩,并通过转动杆7将本产品安装在表盘上,将防护框架1套在表盘外侧,透明防护薄膜8吸附于表盘表面,对表盘进行防护,同时不影响人员滑动、操作表盘,防护表盖2罩在表盘顶部,人员可以通过透明防护罩4观察时间等,可以按动按键激活智能表盘,橡胶膜5内的拉簧9可以在人员松开按键6后拉动其快速复位,加强筋12可以有效提高防护表盖2的强度,使其与其它物体发生磕碰或撞击时不会损坏,密封条11可以防止水渍从防护表盖2与表盘之间进入其内部,卡齿10可以固定住闭合后的防护表盖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