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表的不对称可闭合指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0795发布日期:2020-01-07 08:51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表的不对称可闭合指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表的指针,具体涉及一种不对称可闭合的指针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在阅读消息的时候,由于手表指针的阻挡,难以清晰地阅读被指针所阻挡的内容,申请人在cn2017107209365和cn2017107209581中设计了一种目前的智能手表正在使用的一种结构和控制方法。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可以在阅读时将手表的指针调整至预设的位置,规避阅读内容的手段深受用户的好评,很多用户奔着这个功能购买该智能手表,规避阅读内容的功能已经成为市场的一个卖点,但是,通过用户反馈,有时候预设的位置也有可能阻挡住阅读的内容。

另外一个背景是,市面上已经设计出一些表镜为弧面甚至球面的手表,虽然整体上,使得手表的厚度增加,但是,设计美观的因素使得弧面或者球面表镜被市场所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表的不对称可闭合指针结构,通过该结构,用户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启动手表指针闭合动作,使得指针进行完整闭合或者半闭合,尽量减少手表指针对手表字面的阻挡,使得用户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表的不对称可闭合指针结构,所述手表包括表壳弧形玻璃、指针、穿孔屏幕,所述指针穿过所述穿孔屏幕进行时间的显示,所述指针位于所述穿孔屏幕和所述表壳弧形玻璃之间;

所述指针包括分针和时针,所述分针和时针均包括固定部和针杆,所述固定部与指针轴连接;

所述固定部和针杆配置成:当所述固定部随所述指针轴转动时,所述针杆随所述固定部一起绕所述指针轴转动,且所述针杆可在由所述指针轴和所述针杆的轴线确定的平面内,绕所述固定部和针杆部的连接点转动;

所述指针结构还包括针杆闭合驱动部,所述针杆闭合驱动部包括套设于所述指针轴的滑动部,针杆闭合驱动部的马达可驱动所述滑动部沿所述指针轴运动;

所述针杆闭合驱动部还包括与所述滑动部连接的针杆支撑杆;

所述针杆支撑杆和所述针杆配置成:当所述针杆在所述固定部的作用下绕所述指针轴转动时,所述针杆支撑杆随着所述针杆绕所述指针轴转动,且所述针杆支撑杆可在由所述针杆支撑杆的轴线和所述针杆的轴线确定的平面内,绕所述针杆支撑杆与所述针杆的连接点转动;

所述针杆支撑杆包括分针支撑杆和时针支撑杆;

所述分针支撑杆和所述滑动部配置成:在所述分针支撑杆和所述滑动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可绕所述滑动部转动,但是所述滑动部限制所述第一安装部沿所述滑动部的轴线上下移动;所述分针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且可在由所述分针支撑杆的轴线和所述滑动部的轴线确定的平面内,绕所述分乡镇支撑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部的连接点转动;

所述时针支撑杆和所述滑动部配置成:在所述时针支撑杆和所述滑动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可绕所述滑动部转动,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二安装部可以沿着所述滑动部上下移动;所述时针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且可在由所述时针支撑杆的轴线和所述滑动部的轴线确定的平面内,绕所述时针支撑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部的连接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96包括便偏离所述指针轴的连接孔95,所述针杆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圆环,所述第一连接圆环具有一定的厚度,所述第一连接圆环穿过所述连接孔95,所述连接孔95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圆环能够转动而不能滑动,第一连接圆环不能在连接孔内滑动使得所述针杆在所述固定部绕指针轴转动时可以随所述固定部一起绕指针轴转动,第一连接圆环能够转动使得所述针杆可在由所述指针轴和所述针杆的轴线确定的平面内,绕所述固定部和针杆部的连接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部62一侧为齿条侧,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连接齿轮6,所述齿轮6与所述齿条侧啮合,驱动所述滑动部62沿所述指针轴61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针杆上设置有第三安装部97,所述第三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三安装轴,所述针杆支撑杆一段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圆环,所述第二连接圆环具有一定的厚度,所述第三安装轴的长度略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圆环的厚度,使得当所述针杆在所述固定部的作用下绕所述指针轴转动时,所述针杆支撑杆随着所述针杆绕所述指针轴转动,且所述针杆支撑杆可在由所述针杆支撑杆的轴线和所述针杆的轴线确定的平面内,绕所述针杆支撑杆与所述针杆的连接点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三安装轴的长度比所述第二连接圆环的厚度为大0.1-0.3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工字轮和套在工字轮上可绕所述工字轮转动的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分针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圆环,所述第二连接圆环具有一定的厚度,所述第二连接圆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圆环能够转动而不能滑动,第二连接圆环不能在第一通孔内滑动使得所述第一转动部在所述分针支撑杆转动时可以随所述分针支撑杆一起绕指针轴转动,第二连接圆环能够转动使得所述分针支撑杆可在由所述指针轴和所述分针支撑杆的轴线确定的平面内,绕所述第一转动部和分针支撑杆的连接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工字轮与所述滑动部固定连接以限制所述第一安装部沿所述滑动部的轴线的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工字轮和套在工字轮上可绕所述工字轮转动的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时针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圆环,所述第三连接圆环具有一定的厚度,所述第三连接圆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使得所述第三连接圆环能够转动而不能滑动,第三连接圆环不能在第二通孔内滑动使得所述第二转动部在所述时针支撑杆转动时可以随所述时针支撑杆一起绕指针轴转动,第三连接圆环能够转动使得所述时针支撑杆可在由所述指针轴和所述时针支撑杆的轴线确定的平面内,绕所述第二转动部和时针支撑杆的连接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工字轮套设于所述滑动部上,可沿所述滑动部的轴线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工字轮的下端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工字轮的上端。

进一步地,将上述的表壳弧形玻璃具有所述分针针杆高度的立方体玻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杆与指针轴、针杆(时针/分针)支撑杆与转动部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针杆和针杆支撑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针杆和针杆支撑杆的连接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部的驱动结构图。

图6为两根指针闭合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但这些……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另外,下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时序仅为一种举例,而非严格限定。

实施例一

如附图1所示,手表100包括表镜玻璃1。

该表镜玻璃1可以容纳指针的针杆闭合(见附图6)时所需的高度,可以是表壳弧形玻璃,或者其他形状,如立方体玻璃。

手表具有穿孔屏幕2、指针轴4(或61),指针轴穿过所述的穿孔屏幕2,使得指针和屏幕成为两个不同的显示部件。手表的指针与指针轴连接,从附图1来看,指针位于穿孔屏幕2和表壳弧形玻璃1之间。

为了使得在阅读时,指针能够闭合成附图6的状态,需要对指针进行闭合的驱动、结构进行独特设计。

如附图1所示,在分针的c点、时针的d点设置有与指针轴连接的固定部,分针的固定部和针杆8、时针的固定部和针杆10配置的结构满足:

当所述固定部随所述指针轴转动时,所述针杆随所述固定部一起绕所述指针轴转动,且所述针杆可在由所述指针轴和所述针杆的轴线确定的平面内,绕所述固定部和针杆部的连接点转动。

为此,设置一种优选的结构,如附图2所示,固定部96包括便偏离所述指针轴的连接孔95,所述针杆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圆环,所述第一连接圆环具有一定的厚度,所述第一连接圆环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孔95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圆环能够转动而不能滑动,第一连接圆环不能在连接孔内滑动使得所述针杆在所述固定部绕指针轴转动时可以随所述固定部一起绕指针轴转动,第一连接圆环能够转动使得所述针杆可在由所述指针轴和所述针杆的轴线确定的平面内,绕所述固定部和针杆部的连接点转动。

这样,使得指针既可以转动,又可以向下闭合。

为了驱动指针的闭合,还设置有针杆闭合驱动部。如附图5所示,所述针杆闭合驱动部包括套设于所述指针轴的滑动部62,针杆闭合驱动部的马达5可驱动所述滑动部沿所述指针轴运动。

优选地可以将滑动部62的一侧设置为齿条侧,所述马达5的输出轴上连接齿轮6,所述齿轮6与所述齿条侧啮合,驱动所述滑动部62沿所述指针轴61上下移动。

针杆闭合驱动部还包括与所述滑动部连接的针杆支撑杆。

所述针杆支撑杆和所述针杆之间的运动需求为:当所述针杆在所述固定部的作用下绕所述指针轴转动时,所述针杆支撑杆随着所述针杆绕所述指针轴转动,且所述针杆支撑杆可在由所述针杆支撑杆的轴线和所述针杆的轴线确定的平面内,绕所述针杆支撑杆与所述针杆的连接点转动。

为此,设计如附图3和4的结构,所述针杆上设置有第三安装部97,优选地第三安装部97,固定在针杆上。所述第三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三安装轴,所述针杆支撑杆一段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圆环,所述第二连接圆环具有一定的厚度,所述第三安装轴的长度略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圆环的厚度,使得当所述针杆在所述固定部的作用下绕所述指针轴转动时,所述针杆支撑杆随着所述针杆绕所述指针轴转动,且所述针杆支撑杆可在由所述针杆支撑杆的轴线和所述针杆的轴线确定的平面内,绕所述针杆支撑杆与所述针杆的连接点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三安装轴的长度比所述第二连接圆环的厚度为大0.1-0.3mm。

针杆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滑动部62连接,针杆支撑杆包括分针支撑杆9和时针支撑杆11。由于时针和分针长短不一致,在两者的安装方式上也必然存在不同。

具体地,所述分针支撑杆和所述滑动部配置成:在所述分针支撑杆和所述滑动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可绕所述滑动部转动,但是所述滑动部限制所述第一安装部沿所述滑动部的轴线上下移动;所述分针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且可在由所述分针支撑杆的轴线和所述滑动部的轴线确定的平面内,绕所述分乡镇支撑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部的连接点转动。

所述时针支撑杆和所述滑动部配置成:在所述时针支撑杆和所述滑动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可绕所述滑动部转动,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二安装部可以沿着所述滑动部上下移动;所述时针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且可在由所述时针支撑杆的轴线和所述滑动部的轴线确定的平面内,绕所述时针支撑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部的连接点转动。

为了实现上述的功能需求,对于第一安装部,优选设计如下结构,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工字轮和套在工字轮上可绕所述工字轮转动的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分针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圆环,所述第二连接圆环具有一定的厚度,所述第二连接圆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圆环能够转动而不能滑动,第二连接圆环不能在第一通孔内滑动使得所述第一转动部在所述分针支撑杆转动时可以随所述分针支撑杆一起绕指针轴转动,第二连接圆环能够转动使得所述分针支撑杆可在由所述指针轴和所述分针支撑杆的轴线确定的平面内,绕所述第一转动部和分针支撑杆的连接点转动。所述工字轮与所述滑动部固定连接以限制所述第一安装部沿所述滑动部的轴线的上下移动。

对于第二安装部,优选设计如下结构,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工字轮和套在工字轮上可绕所述工字轮转动的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时针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圆环,所述第三连接圆环具有一定的厚度,所述第三连接圆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使得所述第三连接圆环能够转动而不能滑动,第三连接圆环不能在第二通孔内滑动使得所述第二转动部在所述时针支撑杆转动时可以随所述时针支撑杆一起绕指针轴转动,第三连接圆环能够转动使得所述时针支撑杆可在由所述指针轴和所述时针支撑杆的轴线确定的平面内,绕所述第二转动部和时针支撑杆的连接点转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工字轮套设于所述滑动部上,可沿所述滑动部的轴线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工字轮的下端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工字轮的上端。

上述的弹簧,优选为拉簧。

下面,阐述本申请的工作方式,以使得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当穿孔屏幕上显示信息、邮件的阅读内容是,用户可以启动闭合指针的功能。

马达5驱动滑动部62下滑,带动与滑动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部随着下滑,第一安装部中的转动部拉动分针支撑杆,分针支撑杆拉动分针,使得分针逐步向下闭合。与此同时,第一安装部通过弹簧拉动第二安装部向下滑动,第二安装部中的转动部拉动时针支撑杆,时针支撑杆拉动时针,使得时针也逐步向下闭合,最终形成附图6的闭合状态。

当阅读完毕后,马达反转,驱动滑动部62上滑,带动与滑动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部随着上滑,第一安装部中的转动部推起分针支撑杆,分针支撑杆推动分针,使得分针逐步向上张开。与此同时,第二安装部通过弹簧推起第二安装部向上滑动,第二安装部中的转动部推动时针支撑杆,时针支撑杆推起时针,使得时针逐步向上张开。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在结构上作出独特设计,使得用户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尽可能的避免由于指针阻挡所引起的阅读障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