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氧化型石英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4512发布日期:2021-07-20 16:1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氧化型石英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氧化型石英钟。



背景技术:

石英钟是一种计时的器具,提起时钟大家都很熟悉,它是给我们指明时间的一种计时器具,在日常生活中,时钟准到1秒,就已经足够了,但在许多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的领域中对钟点的要求就要高得多,石英钟正是根据这种需要而产生的,它的主要部件是一个很稳定的石英振荡器,将石英振荡器所产生的振荡频率取出来,使它带动时钟指示时间这就是石英钟,最好的石英钟,每天的计时能准到十万分之一秒,也就是经过差不多270年才差1秒,但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这种石英钟已被比它还要精确得多的其他类型的时钟(比如电波表)所替代。

由于现有的一种抗氧化型石英钟,通常带有摆钟的石英钟放置于桌面上,且南方多有梅雨天气,潮湿的湿气容易侵入石英钟内,继而对石英钟内部的机械元件进行侵蚀,从而降低石英钟的使用寿命,且间接的增加了工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抗氧化型石英钟,以解决由于现有的一种抗氧化型石英钟,通常带有摆钟的石英钟放置于桌面上,且南方多有梅雨天气,潮湿的湿气容易侵入石英钟内,继而对石英钟内部的机械元件进行侵蚀,从而降低石英钟的使用寿命,且间接的增加了工作成本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氧化型石英钟,包括底座和辅助机构,所述底座前端面设置有玻璃窗,所述底座顶部与钟表壳相固定,所述钟表壳内侧前端开设有钟表盘,所述钟表盘中部与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前侧与时针贯穿连接,所述时针前端设置有分针,所述旋转轴外表面上端与秒针固定成一体,所述钟表壳底端中部与摆钟贯穿连接,所述辅助机构顶部与底座插接,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箱体、把手、升降装置、夹紧装置、第一限位套、支撑块和第二限位套,所述箱体左侧与把手贯穿连接,所述把手右侧与升降装置相固定,所述升降装置顶部与夹紧装置固定成一体,所述箱体左侧中部嵌入有第一限位套,所述升降装置底部与支撑块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箱体内侧顶部右端与第二限位套固定成一体,所述夹紧装置顶部与底座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内齿轮、传动轴、第一摆杆、齿轮、第二摆杆和顶杆,所述内齿轮左侧与传动轴贯穿连接,所述传动轴右侧与第一摆杆相固定,所述第一摆杆右侧与齿轮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齿轮前端中部与第二摆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杆前侧下端与顶杆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内齿轮顶端中部与支撑块相固定,所述传动轴左侧与把手固定成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外壳、弹簧、插块、固定杆和凹槽,所述外壳内侧左右两端与弹簧相固定,所述弹簧内侧与插块固定成一体,所述插块顶部右端与固定杆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外壳内侧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外壳底端中部与顶杆相固定,所述插块内侧与底座插接,所述凹槽内侧与底座活动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呈梯形状,且支撑块顶端中部与内齿轮相固定,支撑块底部与箱体内侧左端固定成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外表面与内齿轮相啮合,且述齿轮设置的半径为内齿轮半径大小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设置的长度为4cm,且弹簧所设置的牵引力为20n。

进一步的,所述插块共设置有两个,且插块沿外壳横向中心轴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顶部开设有滑槽,且开设的滑槽等距分布与外壳顶部左右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采用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采用铝合金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抗氧化型石英钟,通过在底座底部设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内设置的升降装置能够将石英钟向上顶升,便于使用者调节石英钟的高度,且避免湿气从底座底部进入石英钟内,对石英钟内的机械元件进行侵蚀,增强了石英钟的使用寿命,且间接的降低了工作成本的优点。

优点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抗氧化型石英钟,通过在顶升装置顶部设置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内设置的插块与弹簧,能够对底座进行插紧限位固定,从而加强了石英钟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辅助机构-2、玻璃窗-3、钟表壳-4、钟表盘-5、旋转轴-6、时针-7、分针-8、秒针-9、摆钟-10、箱体-21、把手-22、升降装置-23、夹紧装置-24、第一限位套-25、支撑块-26、第二限位套-27、内齿轮-231、传动轴-232、第一摆杆-233、齿轮-234、第二摆杆-235、顶杆-236、外壳-241、弹簧-242、插块-243、固定杆-244、凹槽-245。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氧化型石英钟:包括底座1,底座1前端面设置有玻璃窗3,底座1顶部与钟表壳4相固定,钟表壳4内侧前端开设有钟表盘5,钟表盘5中部与旋转轴6转动连接,旋转轴6前侧与时针7贯穿连接,时针7前端设置有分针8,旋转轴6外表面上端与秒针9固定成一体,钟表壳4底端中部与摆钟10贯穿连接,辅助机构2顶部与底座1插接,底座1具有良好的限位支撑的效果。

其中,辅助机构2包括箱体21、把手22、升降装置23、夹紧装置24、第一限位套25、支撑块26和第二限位套27,箱体21左侧与把手22贯穿连接,把手22右侧与升降装置23相固定,升降装置23顶部与夹紧装置24固定成一体,箱体21左侧中部嵌入有第一限位套25,升降装置23底部与支撑块26通过焊接固定,箱体21内侧顶部右端与第二限位套27固定成一体,夹紧装置24顶部与底座1插接,把手22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更好的进行使用。

其中,升降装置23包括内齿轮231、传动轴232、第一摆杆233、齿轮234、第二摆杆235和顶杆236,内齿轮231左侧与传动轴232贯穿连接,传动轴232右侧与第一摆杆233相固定,第一摆杆233右侧与齿轮234通过焊接固定,齿轮234前端中部与第二摆杆235转动连接,第二摆杆235前侧下端与顶杆236通过焊接固定,内齿轮231顶端中部与支撑块26相固定,传动轴232左侧与把手22固定成一体,内齿轮231便于与齿轮234进行转动配合工作。

其中,夹紧装置24包括外壳241、弹簧242、插块243、固定杆244和凹槽245,外壳241内侧左右两端与弹簧242相固定,弹簧242内侧与插块243固定成一体,插块243顶部右端与固定杆244通过焊接固定,外壳241内侧中部开设有凹槽245,外壳241底端中部与顶杆236相固定,插块243内侧与底座1插接,凹槽245内侧与底座1活动贴合,弹簧242便于插块243更好的进行工作。

其中,支撑块26呈梯形状,且支撑块26顶端中部与内齿轮231相固定,支撑块26底部与箱体21内侧左端固定成一体,为内齿轮231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固定效果。

其中,齿轮234外表面与内齿轮231相啮合,且述齿轮234设置的半径为内齿轮231半径大小的二分之一,便于与内齿轮231进行配合工作。

其中,弹簧242设置的长度为4cm,且弹簧242所设置的牵引力为20n,便于插块243更好的进行工作。

其中,插块243共设置有两个,且插块243沿外壳241横向中心轴呈对称分布,能够与底座1进行插接。

其中,外壳241顶部开设有滑槽,且开设的滑槽等距分布与外壳241顶部左右两端,便于使用者更好的拉动固定杆244。

本专利所述的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

工作原理:

实施例一:现有的石英钟通常放置于桌面上,且南方多有梅雨天气,继而潮气容易侵入钟表壳5与底座1中,从而容易对石英钟的内部零件发生腐蚀的现象,此时使用者可先抓住钟表壳4,再将底座1横向插入至外壳241中部开设的凹槽245中,且在将底座1插入至凹槽245中时,通过向外拉动固定杆244,便可使得弹簧242进行压缩,继而在将底座1插入至凹槽245中后,不再拉动固定杆244,自然弹簧242将进行复位,弹簧242便可将插块243向外顶出,即外壳241左右两端的插块243对底座1进行插接固定;

实施例二:在将石英钟固定在外壳241上后,使用者便可将箱体21放置于所需要使用的地点,随后使用者在通过转动把手22,便可与传动轴232进行转动配合,继而第一摆杆233便开始转动,且在第一摆杆233进行转动时,齿轮234便在内齿轮231中进行啮合转动,以此便可使得第二摆杆235带动顶杆236向上顶升,从而便可将石英钟向上顶升;

实施例三:使用者需要查看时间时,可通过观察时针7、分针8和秒针9,观察它们在刻度盘5上的位置,即可获知时间,且在时针7每转动一大格时,摆钟10将进行一次摆动,以便于更好的便于使用者观察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和关闭开关来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