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法计时时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0661发布日期:2023-03-14 22:2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干支法计时时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时设备领域,具体为干支法计时时钟。


背景技术:

2.干支纪法源自上古时代,有史料记载的三千五百多年从未间断和错乱。是世界上最长的史料记录也是世界上极为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干支计时法目前依然广泛应用在我国的中医、问筮、堪舆等传统文化领域。更是传统文化典籍阅读研究的重要工具。
3.现有的手表、时钟大多是欧美传过来的款式,采用的是12小时制的纪时方式,表盘或钟盘上显示日期或者星期。一般手表、时钟上没有显示中国传统干支历法的纪时方式,也没有时辰的纪时方式,现在人们对天干地支的记忆,一般只体现在生肖上。在传统文化日益被重视,发扬并被世界各民族文化认识与交流之际,干支计时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内核,非常有必要有一种方法将它正确便捷的表示显示出来,并且可以与国际通行时间之间转化计算,以方便有用之人。
4.把当前时间通过“时辰”、“刻”、“更”、“天干”、“地支”等传统文化符号正确表述,也是传统文化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潮流的一个有益方向。
5.因此,一种通过干支法实现时间显示并与国际通用时间进行换算的计时装置亟待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手表、时钟没有显示中国传统干支历法的纪时方式,也没有时辰的纪时方式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传统干支法实现时间显示,并能够与国际通用时间进行换算的计时时钟。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干支法计时时钟,包括钟盘、时针和刻针,时针和刻针可转动的设置于钟盘上;
9.其特征在于,所述钟盘外圈外设置有可转动的旋转外钟盘,所述旋转外钟盘上十二等分设置有天干符号位;
10.所述钟盘上十二等分设置有地支符号位;相邻两个地支符号位中间设置有国际时间位;
11.所述钟盘下半部分上设置有五个晚上时间更位;
12.所述钟盘上等角度设置有八个时刻位,八个所述时刻位位于十二个地支符号位内侧;
13.所述钟盘上靠近中心位置设置有两个日期窗口,所述钟盘后侧设置有可转动的天干地支圈,且天干圈位于地支圈内侧;两个日期窗口分别对应天干圈和地支圈。
14.进一步的,十二个所述天干符号位分别设置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空、空字样;
15.进一步的,十二个所述地支符号位从最下侧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有子、丑、寅、卯、
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
16.进一步的,十一个所述国际时间位顺时针方向分别设置有2、4、6、8、10、 12、16、18、20、22、24字样,且24位于子丑之间的国际时间位上;
17.进一步的,所述地支符号位戌亥之间为一更,地支符号位亥子之间为二更,地支符号位子丑之间为三更,地支符号位丑寅之间为四更,地支符号位寅卯之间为五更;
18.进一步的,八个所述时刻位从最下侧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有八刻、初刻、二刻、三刻、正刻、五刻、六刻、七刻字样。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简单有效的实现中国传统的干支纪法,运用传统对时间的表述方式显示当前时间的时辰、刻、更、天干、地支等元素,并与国际时间进行换算。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支法计时时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支法计时时钟天干圈和地支圈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支法计时时钟相邻两个地支符号位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地支符号位1、时刻位2、晚上时间更位3、时针4、刻针5、旋转外钟盘 6、日期窗口7、国际时间位8、钟盘9、地支圈10、天干圈11。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图3所示,干支法计时时钟,包括钟盘9、时针4和刻针5,时针 4和刻针5可转动的设置于钟盘9上;所述钟盘9外圈外设置有可转动的旋转外钟盘6,所述旋转外钟盘6上十二等分设置有天干符号位,十二个所述天干符号位分别设置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空、空字样;所述钟盘9上十二等分设置有地支符号位1,十二个所述地支符号位1从最下侧顺时针4方向依次设置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相邻两个地支符号位1中间设置有国际时间位8,十一个国际时间位8顺时针4方向分别设置有2、4、6、8、10、12、16、18、20、22、24 字样,且24位于子丑之间的国际时间位8上;所述钟盘9下半部分上设置有晚上时间更位3,戌亥之间为一更,亥子之间为二更,子丑之间为三更,丑寅之间为四更,寅卯之间为五更;所述钟盘9上等角度设置有八个时刻位2,八个所述时刻位2位于十二个地支符号位1内侧;八个所述时刻位2从最下侧顺时针4方向依次设置有八刻、初
刻、二刻、三刻、正刻、五刻、六刻、七刻字样;所述钟盘9上靠近中心位置设置有两个日期窗口7,所述钟盘9后侧设置有可转动的天干圈11和地支圈10,天干圈11位于地支圈10内侧;两个日期窗口7分别对应天干圈11和地支圈10。
28.本时钟将12时辰地支按照“子”、“午”为经,自下而上,“卯”“酉”为维,自左而右分布在钟盘9。剩余八个地支“辰”、“戌”、“丑”、“未”、“寅”、“申”、“巳”、“亥”均匀分布钟盘9一周。
29.每一个时辰均分为二,每一份为“一小时”。第一小时称为“初”,第二小时称为“正”,每一小时均分为四份,每一份为“一刻”。
30.钟盘9设置“时针4”、“刻针5”;时针4用于指示当前时间的时辰,刻针5用于指示当前时间之刻数;时针4旋转一周为十二时辰(24小时);刻针5旋转前半周为四刻,即一个时辰的“初时”,后半周为一个时辰的“正时”,旋转一周即八刻,一个时辰。(如图1、2)
31.时针4右旋一圈为一日,30度为一个时辰,15度为一小时,3.75度为一刻。时针4所指位置,即为当前时间之地支、刻、更三元素。如图1所示时间为:丑时二刻,或“四更天”;同时时针4所指的数字时间即当前的国际时间,如图1时间为一点三十分。
32.刻针5右旋一圈为一个时辰,180度为一小时,45度为一刻,对应的国际时间为15分钟。
33.钟盘9内日期窗显示当天的天干、地支、七曜信息。(如图2)
34.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空空”十二等分,分布在旋转外钟盘6,为旬空计算器。原理:天干“甲”左旋分别锚定地支“子、戌、申、午、辰、寅”,“空、空”两处对应的地支,即为当旬空日的地支。(如图1所示,此旬“戌、亥“二支为空)。
35.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能够简单有效的实现中国传统的干支纪法,运用传统对时间的表述方式显示当前时间的时辰、刻、更、天干、地支等元素,并与国际时间进行换算。
3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