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表芯的自鸣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28406发布日期:2024-01-26 16:41阅读:70来源:国知局
机械表芯的自鸣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表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械表芯的自鸣机构。


背景技术:

1、机械表是一种用于指示时间的用品,其表芯的表盘上转动有主轴,表芯内设发条,通过发条作为驱动主轴转动的动力源;主轴上安装有指示针,指示针多为三个,分别为时针、分针以及秒针,表盘上沿周向设置有刻度标识,刻度标识与指示针对应。

2、当主轴进行转动时,其上的时针、分针以及秒针跟随主轴进行转动,时针每12小时旋转一周,分针每1小时旋转一周,秒针每1分钟旋转一周;当时针、分针以及秒针转动至不同的位置时,时针、分针以及秒针在刻度标识上分别对应有一个读数,即为小时、分钟以及秒,机械表即通过上述过程进行时间的指示。

3、机械表主要通过对表盘上不同的指示针对应的位置进行读取而得到时间,即需进行视觉观察方可掌握时间信息;如遇夜晚、光线昏暗或者不便观看表盘的情况时,用户就难以得到时间信息,存在一定的不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械表芯的自鸣机构。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械表芯的自鸣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机械表芯的自鸣机构,包括凸轮和轮杆,所述轮杆转动设置于表芯上,所述凸轮与表芯转动连接,所述凸轮的突出部能与所述轮杆抵接,所述凸轮的转动中心到突出部的距离大于到轮杆的距离,表芯内设置有用以驱动轮杆复位的复位件;表芯上设置有音簧,所述轮杆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音簧接触的打锤。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轮转设于表芯内,可将其设置于主轴上,跟随时针、分钟或者秒针进行同步转动,当凸轮转动一周后,凸轮的突出部将与轮杆抵接,由于凸轮的转动中心到突出部的距离大于其到轮杆的距离,因此,当凸轮的突出部与轮杆抵接后继续转动的过程中,凸轮的突出部将推动轮杆进行转动,轮杆的转动带动打锤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打锤与音簧接触而对音簧进行敲击,音簧由此发出声音以进行报时;在此后,复位件的作用推动轮杆转动复位,打锤随之远离音簧。上述过程中各部件的配合,使得表芯能通过音簧发出的声响进行自动报时,由此使得用户在夜晚、光线昏暗或者不便观看表盘等场景下,仍能获取时间信息,由此提高机械表使用的便利性。

5、可选的,所述轮杆上设置有起停杆,表芯上转设有起停轮,所述起停轮上开设有用以卡接所述起停杆的凹槽,所述表芯上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起停轮转动的驱动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起停杆端部卡接于凹槽中时,轮杆处于能与凸轮的突出部抵接的状态,即凸轮的转动能够驱使轮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打锤能够敲击音簧而发出声响,由此进行报时。当用户不需要音簧发出音响,而希望达到静音的状态时,可通过驱动件驱动起停轮转动,起停轮的转动会对起停杆产生驱动,从而使得起停杆从凹槽中移出,起停杆的转动同时带动轮杆进行转动;当起停杆转动至从凹槽中移出,而与起停轮的外侧壁抵接时,轮杆沿远离凸轮的方向转动;在此运作下,当凸轮后续进行转动时,凸轮的突出部将不会与轮杆接触,从而不会驱动打锤敲击音簧,由此达到静音过程,从而便于用户使用,进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7、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所述起停轮同轴转动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卡槽,表芯上转设有快拨杆,所述快拨杆的端部卡接于任一卡槽中。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快拨杆的端部卡接于任一卡槽中,当用于驱动快拨杆进行转动时,快拨杆将驱动驱动轮进行转动,驱动轮的转动带动起停轮的转动,由此实现静音过程;由于驱动轮沿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卡槽,因此,当快拨杆驱动驱动轮转动一次时,快拨杆的端部从一个卡槽中脱离,而驱动轮将带动多个卡槽进行同步转动,另一卡槽将跟随驱动轮转动至与快拨杆端部处,快拨杆的端部卡接于新的卡槽中。

9、可选的,表芯内设置有定位簧杆,所述定位簧杆的端部卡接于任一卡槽中。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轮转动的整个过程中,定位簧杆的端部始终与驱动轮相抵,由此提高驱动轮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当快拨杆的端部卡接于一个卡槽中时,定位簧杆的端部也卡接于一卡槽中,由此保障快拨杆与卡槽的配合。

11、可选的,表芯上设置有第一限位轴,所述快拨杆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轴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中。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快拨杆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限位槽跟随快拨杆一同转动,由此对快拨杆单次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当第一限位槽端部与第一限位轴相抵时,快拨杆难以进行同向的继续转动,此时起停轮刚好能跟随驱动轮转动至起停杆脱离凹槽,从而实现静音过程,由此有利于对快拨杆实现精准的驱动。

13、可选的,表芯上设置有第二限位轴,所述凸轮上设置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与所述第二限位轴贴合并与所述第二限位轴滑动配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杆转动的整个过程中,弹性杆与第二限位轴保持贴合并与第二限位轴滑动配合,由此在轮杆转动的过程中起到导向的作用,进而提高轮杆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轮杆上设置有能与所述凸轮的突出部抵接的凸起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杆上设置有凸起部,当凸轮的突出部跟随凸轮转动的过程中,突出部将与凸起部相抵而推动凸起部进行转动,从而驱使轮杆整体进行转动,通过设置凸起部能够更有利于轮杆与凸轮的对接,便于凸轮对轮杆进行推动。

17、可选的,表芯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轮杆上设置有第三限位轴,所述第三限位轴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中并与所述第二限位槽滑动配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杆转动的整个过程中,第三限位轴位于第二限位槽中进行滑动,第二限位槽可对第三限位轴的滑动范围进行限制,进而对轮杆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当第三限位轴滑动至与第二限位槽的端部抵接时,第三限位轴无法继续同向滑动,从而使得轮杆无法继续同向转动,由此实现对轮杆转动范围的限制,避免轮杆转动过度。

19、可选的,所述复位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表芯上的凸轮杆簧,所述凸轮杆簧与所述轮杆抵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轮杆转动的整个过程中,凸轮杆簧的端部保持与轮杆的抵接,当凸轮突出部的转动推动轮杆沿靠近凸轮杆簧的方向进行转动时,凸轮杆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打锤敲击完音簧后,凸轮的突出部沿远离轮杆的方向进行转动,凸轮杆簧的回弹则驱动轮杆复位,使得凸轮转动一周后,凸轮的突出部能够继续与轮杆抵接而推动轮杆转动。

21、可选的,所述凸轮杆簧包括延伸部和两个钩形部,表芯上设置有两个第四限位轴,两个钩形部分别钩设于两个第四限位轴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轮杆簧通过两个第四限位轴安装于表芯上,从而便于对凸轮杆簧进行拆装,当凸轮杆簧进长期使用后,凸轮杆簧的回弹力减小,需要对凸轮杆簧进行更换时,可将凸轮杆簧与两个第四限位轴分离,即可完成凸轮杆簧的拆卸,安装过程同理。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使得表芯能通过音簧发出的声响进行自动报时,由此使得用户在夜晚、光线昏暗或者不便观看表盘等场景下,仍能获取时间信息,由此提高机械表使用的便利性;

25、2.当用户不需要音簧发出音响,而希望达到静音的状态时,可通过驱动件驱动起停轮转动,起停轮的转动会对起停杆产生驱动,从而使得起停杆从凹槽中移出,起停杆的转动同时带动轮杆进行转动;当起停杆转动至从凹槽中移出,而与起停轮的外侧壁抵接时,轮杆沿远离凸轮的方向转动;在此运作下,当凸轮后续进行转动时,凸轮的突出部将不会与轮杆接触,从而不会驱动打锤敲击音簧,由此达到静音过程,从而便于用户使用,进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26、3.快拨杆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限位槽跟随快拨杆一同转动,由此对快拨杆单次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当第一限位槽端部与第一限位轴相抵时,快拨杆难以进行同向的继续转动,此时起停轮刚好能跟随驱动轮转动至起停杆脱离凹槽,从而实现静音过程,由此有利于对快拨杆实现精准的驱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