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连体塔钟机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8700发布日期:2023-05-28 01:45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连体塔钟机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塔钟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四连体塔钟机芯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在车站、港口、机场、地铁等公共交通场所,通常会安装有塔钟,利用塔钟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报时服务。塔钟通常会设置有电控柜,电控柜上设置的母钟接收卫星的标准时钟信号,然后电控柜根据接收的标准时钟信号控制塔钟走数。

2、目前,公告号为cn21251538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光线环境并自动控制照明功能的塔钟机芯,包括设置于建筑塔四侧面的钟面,钟面外侧设置有led环形灯源以及光线强度传感器,钟面的外侧位于led环形灯源之间设置有时针、分针,钟面的内侧位于建筑塔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对接钟面的安装壳体,安装壳体转动安装有外转轴,外转轴内腔转动插接有内转轴,且外转轴、内转轴外侧端均延伸至钟面的外侧,安装壳体内腔还设置有中央处理器、plc控制器。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塔钟的四个钟面通过独立的电机分别驱动,当其中一个电机发生故障时,塔钟相应钟面上的时针或分针会停止走数,由于电机数量较多,当任何一个电机故障时均会导致塔钟故障,从而存在塔钟故障率较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缓解多个电机控制塔钟导致塔钟故障率较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四连体塔钟机芯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四连体塔钟机芯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四连体塔钟机芯结构,包括主机和分别用于驱动四个钟面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四个分机,所述主机包括主机箱、驱动组件和四组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在所述主机箱上,四组所述传动组件均与所述主机箱连接,四组所述传动组件与四个所述分机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传动组件与其对应所述分机连接以驱动分机上的分针与时针转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四个分机分别通过四组传动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利用驱动组件同时控制四个分机,从而使四个分机控制位于塔钟四个钟面的分针与时针同步转动,减少需要对塔钟上的分针与时针进行驱动的电机数量,从而降低塔钟的故障率。

5、优选的,每个分机均包括分机箱、传动齿轮组、用于连接分针的分轮轴和用于连接时针的时轮轴,所述分轮轴与所述时轮轴均转动连接在所述分机箱上,所述分轮轴同轴穿设在所述时轮轴内,所述分轮轴与其对应的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组设置在所述分轮轴与所述时轮轴之间以使所述分轮轴与所述时轮轴传动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分轮轴与时轮轴通过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在一起,在使用时,主机只需要驱动分轮轴转动,即可通过传动齿轮组驱动时轮轴转动,从而使分针与时针按照设置的传动比转动,无需将分轮轴与时轮轴通过两个电机的分别进行驱动,从而降低塔钟的故障率。

7、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转动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分机箱内,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均与所述转动杆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分轮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时轮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的传动比为12:1。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分机箱内转动连接转动杆,在主机驱动分轮轴转动时,分轮轴同时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转动,继而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第四齿轮转动,即可实现主机控制分针与时针转动。

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蜗杆,所述蜗杆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机箱内,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机箱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每组所述传动组件均包括蜗轮和传动杆,所述蜗轮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机箱内,每个所述蜗轮均与所述蜗杆啮合连接,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机箱上,所述传动杆与所述蜗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分轮轴传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四个蜗轮均与蜗杆啮合连接,利用驱动电机驱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四个蜗轮同步转动,蜗轮转动带动与其传动连接的传动杆转动,四个传动杆转动带动对四个分轮轴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一个电机驱动塔钟四个钟面上的分针与时针转动,降低塔钟的故障率。

11、优选的,每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支撑杆和两个万向节,所述蜗轮通过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机箱内,其中一个所述万向节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传动杆之间,另一个所述万向节设置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分轮轴之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杆与传动杆通过万向节传动连接,传动杆与分轮轴通过另一个万向节传动连接,在安装过程中,分机的位置难免会出现偏差,利用两个万向节的设置,降低分机位置发生偏斜而影响传动杆转动的可能,适应分机不同的安装位置。

13、优选的,位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传动杆之间的所述万向节分别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传动杆可拆卸连接,位于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分轮轴之间的所述万向节分别与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分轮轴可拆卸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万向节与传动杆可拆卸连接,在遇到不同的大小的塔钟时,利用万向节与传动杆的可拆卸连接,可以使传动杆拆卸下来更换不同长度的传动杆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塔钟,提高塔钟机芯的适用性。

15、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蜗杆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电机驱动与其同轴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转动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转动带动蜗杆转动,从而实现对蜗杆的驱动。

17、优选的,所述分轮轴的外侧同轴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壁与所述时轮轴的内壁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分轮轴与时轮轴之间设置轴承,在实现对时轮轴支撑的同时,保证时轮轴转动的稳定性。

19、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在主机的驱动组件上连接四个传动组件,利用驱动组件和四个传动组件同时控制四个分机,从而使四个分机同步控制位于塔钟四个钟面的分针与时针转动,减少需要对塔钟上的分针与时针进行驱动的电机数量,从而降低塔钟的故障率;通过一台主机芯带动四台分机运转,具有降低塔钟故障率、四面走时同步、节能降耗的效果;

21、2.通过将分轮轴同轴穿设在时轮轴的内部,并将分轮轴与时轮轴通过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在一起,在使用时,主机只需要驱动分轮轴转动,即可通过传动齿轮组驱动时轮轴转动,无需对分针与时针通过两个电机的分别进行驱动,从而降低塔钟的故障率;

22、3.通过在传动杆的两端均设置万向节,在安装过程中,分机的位置难免会出现偏差,利用两个万向节的设置,降低因分机位置发生偏斜而影响传动杆转动的可能,从而适应分机不同的安装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四连体塔钟机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00)和分别用于驱动四个钟面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四个分机(200),所述主机(100)包括主机箱(110)、驱动组件(120)和四组传动组件(130),所述驱动组件(120)连接在所述主机箱(110)上,四组所述传动组件(130)均与所述主机箱(110)连接,四组所述传动组件(130)与四个所述分机(20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传动组件(130)与其对应所述分机(200)连接以驱动分机(200)上的分针与时针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连体塔钟机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分机(200)均包括分机箱(210)、传动齿轮组(240)、用于连接分针的分轮轴(220)和用于连接时针的时轮轴(230),所述分轮轴(220)与所述时轮轴(230)均转动连接在所述分机箱(210)上,所述分轮轴(220)同轴穿设在所述时轮轴(230)内,所述分轮轴(220)与其对应的所述传动组件(130)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组(240)设置在所述分轮轴(220)与所述时轮轴(230)之间以使所述分轮轴(220)与所述时轮轴(230)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连体塔钟机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240)包括转动杆(241)、第一齿轮(242)、第二齿轮(243)、第三齿轮(244)和第四齿轮(245),所述转动杆(241)转动连接在所述分机箱(210)内,所述第二齿轮(243)与所述第三齿轮(244)均与所述转动杆(241)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42)与分轮轴(220)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42)与所述第二齿轮(243)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齿轮(245)与所述时轮轴(230)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齿轮(245)与所述第三齿轮(244)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42)与所述第四齿轮(245)的传动比为1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连体塔钟机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20)包括驱动电机(121)和蜗杆(124),所述蜗杆(124)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机箱(110)内,所述驱动电机(121)与所述主机箱(110)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21)与所述蜗杆(124)传动连接;每组所述传动组件(130)均包括蜗轮(131)和传动杆(132),所述蜗轮(131)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机箱(110)内,每个所述蜗轮(131)均与所述蜗杆(124)啮合连接,所述传动杆(132)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机箱(110)上,所述传动杆(132)与所述蜗轮(131)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132)与所述分轮轴(220)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四连体塔钟机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传动组件(130)还包括支撑杆(133)和两个万向节(134),所述蜗轮(131)通过所述支撑杆(133)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机箱(110)内,其中一个所述万向节(134)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33)与所述传动杆(132)之间,另一个所述万向节(134)设置所述传动杆(132)与所述分轮轴(22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四连体塔钟机芯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支撑杆(133)与所述传动杆(132)之间的所述万向节(134)分别与所述支撑杆(133)与所述传动杆(132)可拆卸连接,位于所述传动杆(132)与所述分轮轴(220)之间的所述万向节(134)分别与所述传动杆(132)与所述分轮轴(220)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四连体塔钟机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20)还包括主动齿轮(122)和从动齿轮(123),所述主动齿轮(122)与所述驱动电机(121)的主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123)与所述蜗杆(124)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123)与所述主动齿轮(122)啮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连体塔钟机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轮轴(220)的外侧同轴固定连接有轴承(250),所述轴承(250)的外壁与所述时轮轴(230)的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塔钟技术的领域,公开了一种四连体塔钟机芯结构,其包括主机和分别用于驱动四个钟面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四个分机,所述主机包括主机箱、驱动组件和四组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在所述主机箱上,四组所述传动组件均与所述主机箱连接,四组所述传动组件与四个所述分机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传动组件与其对应所述分机连接以驱动分机上的分针与时针转动。本申请由一台主机芯带动四个分机运转,具有降低塔钟故障率、四面走时同步、节能降耗的效果;打破了传统塔钟机芯领域技术常规的设计方法,使得塔钟机芯具有结构合理,故障率低、走时更可靠、使用寿命更长等特点,同时解决了四面塔钟走时不同步的难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忠,张世军,刘业柱,田照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康巴丝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