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的前屏压合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23569发布日期:2024-04-30 17:3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手表的前屏压合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智能手表加工设备,具体为一种智能手表的前屏压合治具。


背景技术:

1、智能手表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手表。其功能相似于一台个人数码助理,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应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例如指南针、计步器、触摸屏、全球定位系统、以及作为大容量存储设备等等,显示方式包括指针、数字、图像等。成人智能手表功能:可蓝牙同步手机打电话、收发短信、监测睡眠、监测心率、久坐提醒、跑步记步、远程拍照、音乐播放、录像、指南针等功能,专为时尚潮流人士设计。智能手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屏幕压合在屏幕外框架上,压合完成的产品需要堆叠放置。

2、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6541745u公开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表的前屏压合治具,包括底座,底座上侧设有压合座底座上侧安装有上支架,上支架顶部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下侧设有压合支架,压合支架下侧安装有压合板,压合板上侧中部安装有气缸和有吸盘,压合板下侧设有稳固压座,稳固压座下侧开设有卡孔,且吸盘上侧外部可卡接在卡孔内侧,压合支架两侧安装有导向机构,本实用新型由于压合板下侧通过伸缩支杆安装有稳固压座,使得吸盘吸住前屏玻璃片压设在前屏框体上时,能够对吸盘上侧进行压设支撑处理,便于使前屏玻璃片上部受力均匀的压合在前屏框体上,压合效率高,而且前屏玻璃片压合时不易损坏,提高了前屏压合操作的安全性。

3、现有的智能手表的前屏压合治具在实际使用时,当设备对不同款式的智能手表进行前屏压合操作时,此时需工作人员更换所要加工智能手表壳体和前屏相匹配的前屏放置槽体和壳体放置槽体,以达到更高精度的前屏压合操作,但是目前对智能手表壳体和前屏相匹配的前屏放置槽体和壳体放置槽体进行拆装的步骤繁琐,拆装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手表的前屏压合治具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表的前屏压合治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手表的前屏压合治具,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顶板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通过压力检测传感器与第二安装块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上表面安装有壳体放置槽体,所述壳体放置槽体的底端中心位置安装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另一端安装在第六通孔内,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两侧外壁均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六连接板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板的外壁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七通孔,所述第七通孔内安装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通过第四连接板与第二定位柱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另一端穿过第三定位孔并安装在第四定位孔内,所述第二拉杆的外壁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位于第六连接板与第四连接板之间,所述升降板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柱与第一安装块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下表面安装有前屏放置槽体,所述前屏放置槽体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安装在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两侧外壁均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壁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安装有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板与第一定位柱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定位孔并安装在第二定位孔内,所述第一拉杆的外壁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位于第三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定位块的顶端设置有吸风管,且吸风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二通孔延伸到外部并通过管类接头与进风管连接,所述进风管设置在箱体的底端,且进风管的底端贯穿升降板的表面,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风机。

3、对前屏放置槽体进行拆装更换时,工作人员先将吸风管与进风管之间连接的管类接头拆卸后,工作人员对第一u型把手进行拉动并使得第一定位柱从第二定位孔内移出即可对前屏放置槽体进行拆装,工作人员对第二u型把手劳动并使得第二定位柱从第四定位孔内移出即可对壳体放置槽体进行拆装,从而本实用新型便于工作人员更换所要加工智能手表壳体和前屏相匹配的前屏放置槽体和壳体放置槽体,前屏放置槽体和壳体放置槽体拆装操作简单,拆装效率高,当工作人员对手表前屏进行压合操作时,工作人员将手表壳体放置到壳体限位槽孔内,工作人员将手表前屏放置到前屏吸附槽孔内,风机启动,风机使得第五通孔具有一定的吸力,将手表前屏吸附在前屏吸附槽孔内,工作人员启动液压缸,液压伸缩杆伸缩并间接的带动前屏放置槽体做向下的直线运动,当手表前屏与手表壳体进行压合时,压力检测传感器实时检测手表前屏与手表壳体之间压合所产生的压力,当压力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到压力数据值大于预设的压力数据值范围内时,plc控制器控制液压缸关闭,避免了手表前屏与手表壳体之间压合所产生的压力过大而导致手表前屏或手表壳体损坏的情况发生,降低了手表前屏压合的废品率。

4、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外壁与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底端贯穿顶板的表面并与升降板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支撑柱。

5、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外壁与第六通孔的孔壁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第六通孔开设在第二安装块的表面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外壁与第二通孔的孔壁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第一安装块的表面中心位置。

6、优选的,所述第二拉杆的外壁与第七通孔的孔壁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连接板与第二u型把手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外壁与第三通孔的孔壁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板与第一u型把手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外壁与第三定位孔的孔壁和第四定位孔的孔壁之间均为间隙连接,所述第三定位孔开设在第二安装块的两侧外壁上,所述第四定位孔开设在第二定位块的外壁两侧。

8、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外壁与第一定位孔的孔壁和第二定位孔的孔壁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孔开设在第一安装块的外壁两侧,所述第二定位孔开设在第一定位块的外壁两侧。

9、优选的,所述壳体放置槽体的顶端开设有壳体限位槽孔,所述前屏放置槽体的底端开设有前屏吸附槽孔,所述前屏放置槽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一定位块的端壁中心位置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前屏吸附槽孔、第五通孔、第四通孔和吸风管之间相互贯通。

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端面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上设置有安全锁,所述箱体的顶端开设有出风槽孔。

11、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前端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压力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液压缸和风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u型把手、第一拉杆、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一弹簧、第一定位块、第二通孔、前屏放置槽体等一系列结构的配合设置,对前屏放置槽体进行拆装更换时,工作人员先将吸风管与进风管之间连接的管类接头拆卸后,工作人员对第一u型把手进行拉动并使得第一定位柱从第二定位孔内移出即可对前屏放置槽体进行拆装,通过第二u型把手、第二拉杆、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孔、第四定位孔、第二弹簧、第二定位块等一系列结构的配合设置,工作人员对第二u型把手劳动并使得第二定位柱从第四定位孔内移出即可对壳体放置槽体进行拆装,从而本实用新型便于工作人员更换所要加工智能手表壳体和前屏相匹配的前屏放置槽体和壳体放置槽体,前屏放置槽体和壳体放置槽体拆装操作简单,拆装效率高。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检测传感器等一系列结构的配合设置,当工作人员对手表前屏进行压合操作时,工作人员将手表壳体放置到壳体限位槽孔内,工作人员将手表前屏放置到前屏吸附槽孔内,风机启动,风机使得第五通孔具有一定的吸力,将手表前屏吸附在前屏吸附槽孔内,工作人员启动液压缸,液压伸缩杆伸缩并间接的带动前屏放置槽体做向下的直线运动,当手表前屏与手表壳体进行压合时,压力检测传感器实时检测手表前屏与手表壳体之间压合所产生的压力,当压力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到压力数据值大于预设的压力数据值范围内时,plc控制器控制液压缸关闭,避免了手表前屏与手表壳体之间压合所产生的压力过大而导致手表前屏或手表壳体损坏的情况发生,降低了手表前屏压合的废品率,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