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圈、手表透光面板和手表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65394发布日期:2024-05-13 12:1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防水圈、手表透光面板和手表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表,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圈、手表透光面板和手表保护壳。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场景的不断丰富,手表使用时对防水功能的要求也逐渐增加,通常用户会使用具有防水的手表保护壳来保护手表,在手表和保护壳的玻璃表镜之间通常设置有防水圈,防水圈能够与手表的表面抵接,使手表的表盘和保护壳的玻璃表镜之间形成密封的防水空间,从而达到手表防水的效果,传统的防水圈为环形结构,其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方形,设置于玻璃表镜和保护壳的壳体之间,以形成防水空间。

2、然而传统的防水圈抗压效果一般,在玻璃表镜和壳体挤压时容易发生损坏,并且防水圈并未与手表表盘贴附,在压力较大时,容易出现缝隙导致防水空间进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圈、手表透光面板和手表保护壳,以解决防水圈未与手表贴附,容易出现缝隙导致防水空间进水的问题。

2、一种防水圈,包括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所述第一圈体与所述第二圈体沿所述防水圈的轴向相连,所述第一圈体与所述第二圈体呈锐角设置,所述第一圈体与所述第二圈体在呈锐角的部位形成形变空间;所述第一圈体用于粘接手表屏幕保护面板,所述第二圈体用于抵靠手表屏幕。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形变空间位于所述防水圈的外侧,所述第二圈体的内表面为锥面,在沿所述防水圈的轴向由所述第二圈体向靠近所述第一圈体的方向上,所述锥面的内径逐渐减小。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圈体设置有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圈体靠近所述第二圈体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面垂直于所述防水圈的轴向,所述第二圈体背向所述锥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呈锐角设置且形成所述形变空间。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锥面的周向轮廓与所述手表屏幕的外轮廓相同,当所述第二圈体安装于手表屏幕时,所述锥面与手表屏幕抵接,且所述锥面与手表屏幕的接触点形成周向闭合的环形,当手表屏幕继续挤压所述锥面时,所述第二圈体发生形变并积蓄弹力,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的夹角减小,所述形变空间减小,以使所述锥面对手表屏幕的抵接弹力增大,且所述锥面与手表屏幕的接触面积增大。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面为沿所述第二圈体的周向闭合的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面的各处皆与对应的所述锥面平行,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锥面的形变程度相同。

7、一种防水圈,包括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所述第一圈体与所述第二圈体沿所述防水圈的轴向相连,所述第二圈体由所述第一圈体的内侧朝向所述第一圈体的外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圈体朝外侧倾斜延伸的部位与所述第一圈体之间形成形变空间,所述形变空间位于所述防水圈的外侧;所述第一圈体用于粘接手表屏幕保护面板,所述第二圈体用于抵靠手表屏幕。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圈体设置有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圈体靠近所述第二圈体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面倾斜于所述防水圈的轴向,所述第二圈体的外侧表面为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度且形成所述形变空间。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圈体的内侧表面为锥面,所述锥面的周向轮廓与手表屏幕的外轮廓相同,当所述第二圈体安装于手表屏幕时,所述锥面与手表屏幕抵接,且所述锥面与手表屏幕的接触点形成周向闭合的环形,当手表屏幕继续挤压所述锥面时,所述第二圈体发生形变并积蓄弹力,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的夹角减小,所述形变空间减小,以使所述锥面对手表屏幕的抵接弹力增大,且所述锥面与手表屏幕的接触面积增大。

10、一种手表透光面板,包括手表屏幕保护面板和以上所述防水圈,所述第一圈体粘接于所述手表屏幕保护面板。

11、一种手表保护壳,包括壳体以及以上所述手表透光面板,所述壳体的正面至所述壳体的背面依次设置有透光视窗和透光口,所述手表屏幕保护面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透光口的内壁。

1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3、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水圈、手表透光面板和手表保护壳,防水圈粘接于手表屏幕保护面板并组成手表透光面板,以保护手表屏幕,防水圈包括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沿防水圈的轴向相连,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之间呈锐角设置,并且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在呈锐角的部位形成形变空间,第一圈体能够粘接手表屏幕保护面板,第二圈体用于抵靠手表屏幕,当手表屏幕增大对第二圈体的挤压时,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之间的夹角减小,第二圈体与手表屏幕之间的抵接力增大且抵接更紧密,增强了防水圈的抗挤压形变能力,从而避免了手表屏幕对防水圈的挤压过大时,防水圈与手表屏幕之间出现缝隙导致水分进入手表屏幕。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所述第一圈体与所述第二圈体沿所述防水圈的轴向相连,所述第一圈体与所述第二圈体呈锐角设置,所述第一圈体与所述第二圈体在呈锐角的部位形成形变空间;所述第一圈体用于粘接手表屏幕保护面板,所述第二圈体用于抵靠手表屏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空间位于所述防水圈的外侧,所述第二圈体的内表面为锥面,在沿所述防水圈的轴向由所述第二圈体向靠近所述第一圈体的方向上,所述锥面的内径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圈体设置有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圈体靠近所述第二圈体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面垂直于所述防水圈的轴向,所述第二圈体背向所述锥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呈锐角设置且形成所述形变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的周向轮廓与所述手表屏幕的外轮廓相同,当所述第二圈体安装于手表屏幕时,所述锥面与手表屏幕抵接,且所述锥面与手表屏幕的接触点形成周向闭合的环形,当手表屏幕继续挤压所述锥面时,所述第二圈体发生形变并积蓄弹力,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的夹角减小,所述形变空间减小,以使所述锥面对手表屏幕的抵接弹力增大,且所述锥面与手表屏幕的接触面积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面为沿所述第二圈体的周向闭合的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面的各处皆与对应的所述锥面平行,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锥面的形变程度相同。

6.一种防水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所述第一圈体与所述第二圈体沿所述防水圈的轴向相连,所述第二圈体由所述第一圈体的内侧朝向所述第一圈体的外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圈体朝外侧倾斜延伸的部位与所述第一圈体之间形成形变空间,所述形变空间位于所述防水圈的外侧;所述第一圈体用于粘接手表屏幕保护面板,所述第二圈体用于抵靠手表屏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圈体设置有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圈体靠近所述第二圈体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面倾斜于所述防水圈的轴向,所述第二圈体的外侧表面为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度且形成所述形变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圈体的内侧表面为锥面,所述锥面的周向轮廓与手表屏幕的外轮廓相同,当所述第二圈体安装于手表屏幕时,所述锥面与手表屏幕抵接,且所述锥面与手表屏幕的接触点形成周向闭合的环形,当手表屏幕继续挤压所述锥面时,所述第二圈体发生形变并积蓄弹力,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的夹角减小,所述形变空间减小,以使所述锥面对手表屏幕的抵接弹力增大,且所述锥面与手表屏幕的接触面积增大。

9.一种手表透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表屏幕保护面板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防水圈,所述第一圈体粘接于所述手表屏幕保护面板。

10.一种手表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权利要求9中所述手表透光面板,所述壳体的正面至所述壳体的背面依次设置有透光视窗和透光口,所述手表屏幕保护面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透光口的内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圈、手表透光面板和手表保护壳,手表保护壳包括手表屏幕保护面板、防水圈和壳体,手表屏幕保护面板和防水圈组成手表透光面板,防水圈包括沿其轴向相连的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第一圈体能够粘接手表屏幕保护面板,第二圈体能够抵靠手表屏幕,第二圈体与第一圈体之间呈锐角设置,并且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在呈锐角的部位形成形变空间,当手表屏幕挤压第二圈体时,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之间的夹角减小,第二圈体与手表屏幕之间的抵接力增大且抵接更紧密,第二圈体与手表屏幕的接触面接增大,从而避免了手表屏幕对防水圈的挤压过大时,防水圈与手表屏幕之间出现缝隙导致水分进入手表屏幕。

技术研发人员:黄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贝烊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