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盘轮计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61819阅读:1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盘轮计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时器,特别是一种由蜗杆、蜗轮及齿轮传动的大型计时钟。
中国专利号98230134.0公开了一种计时大钟,这种大钟由子钟和母钟组成,母钟是一个精度较高的石英钟,当石英钟的秒钟每转一圈盖住光敏电阻Q时,当然这种控制母钟也可以利用一个每60秒发出一个脉冲的电子线路来代替,继电器J工作,使传动电机转动,通过齿轮传动来带动指针转动来显示时间,这种计时器与已有技术相比,结构紧凑,精度高,内设机构占地空间小,成本较低、节能。但这种计时器由于用刹齿继电器来制动,所以,会产生较大噪音,同时容易损坏而影响显示精度。同时由于采用多个电动驱动同一齿轮采带动指针转动,故给维修带来不便,需停止计时器工作来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时器,子钟指针采用轻薄片材料制成,驱动机构由多组独立的棘轮驱动机构构成,中间过渡传动机构采用蜗杆和蜗轮配合来完成,用石英钟和光控电子电路作为母钟,就能实现大型子钟的机构的小型化,并能更精确地指示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大钟也是由子钟和母钟组成,母钟是一个精度较高的石英钟(或一个每60秒产生一脉冲信号的电子线路)和多个驱动棘轮机构,所有棘轮驱动机构均与蜗杆铰链,蜗杆再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再带动指针转动来指示时间。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多组棘轮驱动机构及中间过渡传动机构采用蜗杆和蜗轮配合完成,即可更精确平稳地完成子钟的时间显示。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更紧凑,运行更平稳,维修更方便,可广泛地应用于车站、机场、广场等地的大型时钟显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盘轮计时器的传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盘轮计时器驱动电机齿轮与棘轮驱动机构齿轮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盘轮计时器的电路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转盘轮计时器由钟面、四个驱动电机1,耦合齿轮2和齿轮3,齿轮3内设有棘轮20共同组成棘轮驱动机构,它包括有棘轮20、棘爪18、弹簧19,棘轮20与轴21为固定连接,夹板17与轴21间有间隙,夹板17通过螺钉固定在齿轮3上,该计时器还有铰链16、蜗杆4和蜗轮5,齿轮10和齿轮11,齿轮12和齿轮13,齿轮15和齿轮14,以及带有小孔9的转盘8,时针转轴22和时针7,分针转轴23和分针6等共同组成计时器转动机构及时间显示机构。本实用新型转盘轮计时器的光控电子线路是这样组成的,它包括一个220V的交流电源,交流电源经变压及二极管D4整流,灯泡W与电阻R1串联接在电源两端,双触点继电器J4与二极管D1并联后与单向可控硅V1串联接在电源两端,它有一个触点开关控制四个220V交流电机的开关,在光敏电阻Q与灯泡W之间设置一个旋转的石英钟的秒针,同时在光敏电阻Q与灯泡W之间还有圆周上均匀钻有60个小孔的与计时器分针同步转动的转盘8,继电器J1与二极管D2并联后与单向可控硅V2及继电器J3的开关触点串联接在电源两端;继电器J2与电容器C并联后与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串联接在电源两端;光敏电阻Q与可变电阻R2串联接在电源两端,继电器J3与二极管D3并联后与三极管V4集电极连接,并通过三极管V4的发射极串联接在电源两端,三极管V3的基极接在光敏电阻Q与可变电阻R2之间,三极管V3的集电极与继电器J3相连,三极管V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4的基极相联,继电器J2的开关触点与单向可控硅V2的触发极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灯泡W光照光敏电阻Q时,电阻减少,使继电器J3工作,J3常闭开关打开,可控硅V2无触发信号,当石英钟秒针1分钟顺转一周时,或者计时脉冲电路一分钟发出一脉冲信号时,即给予可控硅V1触发信号,这时继电器J4马上工作,通过继电器的开关触点闭合,4个驱动电机D工作,由于驱动电机采用5转/分钟的定向永磁同步电机,电机传动轴通过4个齿轮2与主轴齿轮3耦合,转动其它配合的蜗杆4、蜗轮5、齿轮10、齿轮11、齿轮13、齿轮12、齿轮15、齿轮14,最后带动计时器分钟转轴23,时钟转轴22转动,由分钟6和时针7来显示时间。在分针转轴23上装有转盘8,转盘8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布有60个小孔9,在转盘8上某一小孔位置的两边设有光敏电阻Q和灯泡W,转盘8与分针转轴23同步转动,当转盘8转1/60圈时,灯泡W的光通过小孔9照射到光敏电阻Q上,光敏电阻Q电阻减少,继电器J3工作,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闭合,使继电器J1工作,关闭电源,各继电器停止工作,电机停转。由于蜗杆4与蜗轮5之间的制动作用,可以使指针很平稳停住,从而更好地进行时间指示。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组驱动棘轮机构,即在蜗杆4的两端通过铰链16与轴21相连,在轴21上固定有棘轮20,棘爪18固定在齿轮3上,棘爪18与齿轮3之间装有一弹簧19,齿轮3通过夹板17固定在棘轮20上,当电机齿轮2带动齿轮3顺时针转动时,棘轮20也能带动轴21、蜗杆4、蜗轮5即整个计时器转动,当另一组驱动棘轮机构转动时,棘轮20顺时针转动,但齿轮3不动,这样就可方便地进行电机维护或者进行交换使用驱动机构,从而延长计时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齿轮14和齿轮15为电机转换齿轮,指针采用冷轧薄板或者其他轻质材料,驱动电机数目可以根据钟面直径的大小增减。
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方案中,电阻R1、R2分别为22Ω和47Ω,二极管为2GK19,三极管3DK4,灯泡为发光二极管,可控硅均为3GT,继电器6V-9V。
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方案中,传动齿轮2、3、5、10、11、12、13、14、15,齿数分别为32、128、60、32、128、120、40、160、40,全部齿轮模数为m=1,厚12mm,驱动电机为5转/分钟定向永磁同步电机,此计时器在实用运转,如遇停电,因具备有来电跟踪电路,故来电后可以由跟踪慢速电机PC来较对时间。
权利要求1.一种转盘轮计时器,它包括有钟面、驱动电机(1)、耦合齿轮(2)和(3)、齿轮(10)和(齿轮(11)、齿轮(12)和齿轮(13)、齿轮(14)和齿轮(15)、转轴(21)、时针转轴(22)、分针转轴(23)、分针(16)、时针(7)、带小孔(9)的转盘(8),其特征在于a、转轴(21)通过蜗杆(4)和蜗轮(5)来转动整个时钟机构;b、在转盘(21)上固定有棘轮(20),棘爪(18)固在齿轮(3)上,棘爪(18)与齿轮(3)之间装有弹簧(19),齿轮(3)通过螺钉与夹板(17)固定,并装在棘轮(20)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轮计时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棘轮驱动机构的转轴(21)通过铰链(16)与蜗杆(4)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盘轮计时器,它由齿轮传动的子钟和石英钟或计时脉冲控制的光控电子电路母钟组成,以石英钟秒针遮盖光敏电阻或计时脉冲发出变更信号,电机带动棘轮驱动机构和蜗杆蜗轮装置使分针和时钟转动来显示时间,在分针转轴上设有有孔转盘,遇孔即停。具有结构紧凑,运行平稳,方便维护,机构占地空间小,成本低,节能,可广泛应用于车站、机场、码头、广场、城镇等场所作为大型计时显示装置。
文档编号G04C13/00GK2380944SQ9923332
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1日
发明者李志富 申请人:李志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