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闹钟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49354阅读:来源:国知局
6]实施例一
[004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闹钟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
[0048]S101、电子设备在预设的时间段内获取用户的睡眠状态信息。
[0049]可选地,所述预设的时间段的终止时刻是所述用户设定的闹钟指定的时刻。并且,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时长也可以由用户预先设置,也可以采用系统默认的时长,例如15分钟,这样,若用户预先设定闹钟,所述闹钟指定的时刻为6点30分,则所述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当前时刻到达6点15分时,开始获取用户的睡眠状态信息。
[0050]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在所述预设的时间段内从与所述电子设备相连接的智能手环获取所述睡眠状态信息,所述智能手环用于监控用户的睡眠质量。
[0051]值得说明的是,现有的智能手环可以检测用户睡眠时的微小运动,体温,心率等生理参数,并通过上述生理参数分析出用户的睡眠质量。另外,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其与所述智能手环之间可以通过蓝牙技术或者WiFi技术进行连接。
[0052]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设的时间段内通过自身检测,获取所述用户的所述睡眠状态信息。
[0053]由于,随着软件终端技术的发展,现有用于睡眠监测的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也可以通过自身安装的睡眠监测软件获取到所述用户的睡眠状态信息。
[0054]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睡眠监测软件通常只能对用户在睡眠过程中的声音和震动进行检测,以此来判断用户的睡眠质量,相比智能手环之类的可穿戴设备,由于可以检测到用户在睡眠过程中的心率和体温,因此智能手环检测到的用户睡眠质量更准确,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优选实现方式是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设的时间段内从与所述电子设备相连接的智能手环获取所述睡眠状态信息。
[0055]S102、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睡眠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第一睡眠状
??τ O
[0056]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lOl中的相关描述,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到的睡眠状态信息可以是所述智能手环监测到的用户的微小运动,体温,心率等生理特征参数。
[0057]进一步地,由本文最开始对用户睡眠状态的简单介绍可知,用户在不同睡眠状态的心跳速度是不同的,因此,所述电子设备可以预先设置不同睡眠状态与心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若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到的睡眠状态信息为用户的心率,则通过所述对应关系即可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睡眠状态。
[0058]上述只是举例说明,通过实验验证,用户在不同的睡眠状态,除了心跳速度不同,其他生理特征参数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生理特征参数判断用户所处的睡眠状态,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0059]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手环可以内置睡眠状态分析功能,这样,所述智能手环在监测到用户的至少一种生理特征参数后,可以通过所述睡眠状态分析功能判断用户所处的睡眠状态,并直接将判断结果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采用这种实现方式,无需电子设备对用户的生理特征参数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用户的睡眠状态,减少了电子设备的功耗。
[0060]S103、所述电子设备在确定所述用户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时,执行闹钟唤醒操作。
[0061]可选地,所述第一睡眠状态可以是用户在非快速眼动期内的浅睡眠的状态,这样,将用户从浅睡眠状态唤醒相较于将用户从其他睡眠状态唤醒,例如深睡眠状态,本发明可以减轻用户感受到的闹钟的刺激性。
[0062]进一步地,电子设备执行闹钟唤醒操作具体包括:播放预设的闹钟响铃,并控制响铃声音由弱至强渐变;和/或,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震动,并控制震动强度由弱至强渐变。
[0063]这样,由于,电子设备在执行闹钟唤醒操作时,可以控制响铃声音由弱至强渐变;和/或,控制震动强度由弱至强渐变,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直接使用最大铃声或者最大震动强度,本发明由强至弱的响铃和/或震动可以有效将用户带入现实,不会导致用户被闹钟吓醒,减弱对精神层面的刺激。
[0064]进一步地,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终止时刻,若所述用户仍未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则执行所述闹钟唤醒操作。
[006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lOl至步骤S103均是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进行的,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可以循环多次获取用户的睡眠状态信息,直到根据所述睡眠状态信息确定用户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然而,若是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终止时刻,也就是说,在用户预先设定的闹钟指定的时刻,用户仍然没有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此时,为了准时唤醒用户,避免用户晚起迟到,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执行所述闹钟唤醒操作。
[0066]上述只是举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也可以在超出闹钟指定时刻5分钟后,若所述用户仍未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执行所述闹钟唤醒操作,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0067]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闹钟唤醒方法,可以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0068]1、电子设备在确定用户处于第一睡眠状态时,执行闹钟唤醒操作,其中,所述第一睡眠状态可以是用户浅睡眠的状态,将用户从浅睡眠状态唤醒相较于将用户从其他睡眠状态唤醒,例如深睡眠状态,本发明可以减轻用户感受到的闹钟的刺激性。
[0069]2、电子设备在执行闹钟唤醒操作时,可以控制响铃声音由弱至强渐变;和/或,控制震动强度由弱至强渐变,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直接使用最大铃声或者最大震动强度,本发明由强至弱的响铃和/或震动可以有效将用户带入现实,不会导致用户被闹钟吓醒,减弱对精神层面的刺激。
[0070]实施例二
[007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加理解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闹钟唤醒方法的技术方案,下面以闹钟指定时刻为6点30分,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时长为15分钟为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包括:
[0072]S201、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当前时刻达到6点15分时,开始向智能手环发送睡眠状态请求消息。
[0073]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蓝牙技术或者WiFi技术与所述智能手环进行连接,所述智能手环可以检测用户睡眠时的微小运动,体温,心率等生理参数。
[0074]S202、所述电子设备接收所述智能手环根据所述睡眠状态请求消息发送的睡眠状态?目息O
[0075]示例地,所述睡眠状态信息可以是用户的心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预先设置不同睡眠状态与心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所述电子设备在获取到用户的心率后,可以通过所述对应关系即可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睡眠状态。
[0076]上述只是举例说明,用户在不同的睡眠状态,除了心跳速度不同,其他生理特征参数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生理特征参数判断用户所处的睡眠状态,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0077]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电子设备安装了睡眠监测软件,则所述电子设备也可以在6点15分,通过自身检测,获取用户的睡眠状态信息。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0078]S203、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睡眠状态信息确定用户是否处于第一睡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