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方法及其背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7954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方法及其背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中继接口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方法及其背板。
背景技术
中继接口是数字通信中的一种硬件接口,用于把话音通道和信号通道分开,以适应不同的复用方式和不同信号方式的传输线路,中继接口按照传输速率的不同可分为若干个等级。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出现中继接口因某种原因产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因此,需要对中继接口采取可靠的备份机制,以保证当中继接口出现异常时,通信系统仍然能够稳定运行。
中继接口有两种类型,即背板式中继接口和接口板式中继接口,其中,背板式中继接口有很高的可靠性,故现有技术中的备份机制主要针对接口板式中继接口。参考图1,该图为现有技术接口板式的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第一种方案,包括有主中继接口板1、备中继接口板2、连接模块3、主中继线路4及备用中继线路5。所述主中继接口板1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中继接口芯片11及主用信号处理模块12,该主用信号处理模块中包括逻辑121、交换芯片122、CPU123;同样,备中继接口板2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二中继接口芯片21及备用信号处理模块22,该备用信号处理模块中包括逻辑221、交换芯片222、CPU223;所述连接模块3包括主用连接模块31和备用连接模块32,主中继接口芯片11一端与主中继线路4相连,另一端与主信号处理模块12相连,其中,与主信号处理模块12相连的一端还通过主连接模块31连接到备信号处理模块22内的逻辑221上,备中继接口芯片21一端与主中继线路5相连,另一端与主信号处理模块22相连,其中,与主信号处理模块22相连的一端还通过备连接模块32连接到主信号处理模块12内的逻辑121上。该方案可实现对中继接口板内的主信号处理模块的备份。
参考图2,该图为现有技术接口板式的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第二种方案,包括有主中继接口板1、备中继接口板2、连接模块3、主中继线路4及备用中继线路5。所述主中继接口板1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中继接口芯片11及主用信号处理模块12,该主用信号处理模块中包括逻辑121、交换芯片122、CPU123;同样,备中继接口板2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二中继接口芯片21及备用信号处理模块22,该备用信号处理模块中包括逻辑221、交换芯片222、CPU223;所述连接模块3包括主用连接模块31和备用连接模块32,其中,主中继接口板1内逻辑121与交换芯片122相连的一端还通过主连接模块31连接到备信号处理模块22内的交换芯片222上,备中继接口板2内逻辑221交换芯片222相连的一端还通过备连接模块32连接到主信号处理模块12内的交换芯片122上。该方案可实现对中继接口板内的交换芯片和CPU的备份。
参考图3,该图为现有技术接口板式的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第三种方案,包括有主中继接口板1、备中继接口板2、连接模块3、主中继线路4及备用中继线路5。所述主中继接口板1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中继接口芯片11及主用信号处理模块12,该主用信号处理模块中包括逻辑121、交换芯片122、CPU123;同样,备中继接口板2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二中继接口芯片21及备用信号处理模块22,该备用信号处理模块中包括逻辑221、交换芯片222、CPU223;所述连接模块3包括主用连接模块31和备用连接模块32,其中,主中继接口板11内的交换芯片122与CPU相连的一端还通过主连接模块31连接到备信号处理模块22内的CPU223上,备中继接口板21内的交换芯片222与CPU223相连的一端还通过备连接模块32连接到主信号处理模块12内的CPU123上。该方案可实现对中继接口板内CPU的备份。
当主用中继接口板1正常工作时,实时向备用中继接口板2备份信息,当主用中继接口板1工作异常或复位时,备用中继接口板2代替主用中继接口板1正常工作,并进行主备倒换后的平滑处理工作。
上述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由于在中继接口板中只有主用信号处理模块与备用信号处理模块互为备份,故只能对中继接口板中的主用/备用信号处理模块中的逻辑、交换芯片和CPU进行备份,而无法实现对中继接口芯片的备份,因此当中继接口芯片出现故障时,将会损失一半的中继接入能力,进而导致中继接口的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及方法,以实现对中继接口芯片的备份,提高中继接口的可靠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背板,以实现将中继接口的每条中继线路输出为至少两条支路,从而实现对所述中继接口的备份,提高中继接口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包括主中继线路、主中继接口板、备中继线路和备中继接口板,重要地,还包括连接模块,用于将主中继线路和备中继线路分别输出为至少两条支路,所述每一中继线路所输出的至少两条支路分别连接所述主中继接口板和备中继接口板。
具体地,所述连接模块具体包括主连接模块,用于将主中继线路输出为第一中继支路和第二中继支路,分别与主中继接口板和备中继接口板相连;备连接模块,用于将备中继线路输出为第三中继支路和第四中继支路,分别与主中继接口板和备中继接口板相连。
具体地,所述主中继接口板包括与所述第一中继支路相连接的第一中继接口芯片;与所述第三中继支路相连接的第三中继接口芯片;所述备中继接口板包括与所述第三中继支路相连接的第二中继接口芯片;与所述第四中继支路相连接的第四中继接口芯片;
所述第一中继接口芯片和第二中继接口芯片互为主备关系,当其中一中继接口芯片出现故障时,则切换到另一中继接口芯片工作;所述第三主继接口芯片和第四主继接口芯片互为主备关系,当其中一中继接口芯片出现故障时,则切换到另一中继接口芯片工作。
优选地,所述连接模块置于背板上。
优选地,所述中继线路为中继线经过中继接口板走线后与连接模块相连的线路。
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模块,用于将一条中继线路输出为至少两条中继支路,分别连接到至少两中继接口板上。
具体地,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主连接模块,用于将主中继线路输出为第一中继支路和第二中继支路,分别与主中继接口板和备中继接口板相连;备连接模块,用于将备中继线路输出为第三中继支路和第四中继支路,分别与主中继接口板和备中继接口板相连。
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中继接口的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主中继线路和备中继线路分别输出为至少两条支路,所述每一中继线路所输出的至少两条支路分别连接所述主中继接口板和备中继接口板;利用所述备中继接口板对所述主中继接口板进行备份。
其中,所述主中继线路输出为第一中继支路和第二中继支路,分别与主中继接口板的第一中继接口芯片和备中继接口板的第二中继接口芯片相连;备中继线路输出为第三中继支路和第四中继支路,分别与主中继接口板的第三接口芯片和备中继接口板的第四接口芯片相连。
其中,当所述第一中继接口芯片出现故障时,切换至所述第二中继接口芯片进行工作,当所述第二中继接口芯片出现故障时,切换至所述第一中继接口芯片进行工作;
当所述第四中继接口芯片出现故障时,切换至第三中继接口芯片进行工作,当所述第三中继接口芯片出现故障时,切换至所述第四中继芯片进行工作。
在本发明提供的中继接口备份系统及方法中,通过将中继线路输出为至少两条支路,并将所述中继线输出的两条支路分别连接到主中继接口板和备中继接口板上,实现了对中继接口芯片的备份,大大提高了中继接口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提供的背板中,通过将中继线路输出为至少两条支路,可使所述背板输出的两条支路分别与主中继接口板和备中继接口板相连,进而实现对中继接口板中的中继接口芯片的备份,大大提高了中继接口的可靠性。


图1是现有技术对逻辑、交换芯片和CPU备份的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的组成结构图;图2是现有技术对交换芯片和CPU的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的组成结构图;图3是现有技术对CPU备份的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的组成结构图;图4是本发明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图;图5是本发明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可用于实现对背板式中继接口的备份,包括主中继接口板1、备中继接口板2、连接模块3、主中继线路4和备中继线路5,所述主中继接口板1包括有第一中继接口芯片11以及第三中继接口芯片13,备中继接口板2包括有第二中继接口芯片21以及第四中继接口芯片23,连接模块3包括主连接模块31和备连接模块32,其中,主连接模块31将主中继线4输出为两条支路,分别与主中继接口板1的第一接口芯片11和备中继接口板2的第二接口芯片21相连,所述第一接口芯片11和第二接口芯片21互为主备关系,当其中一中继接口芯片出现故障时,则切换到另一中继接口芯片工作;备连接模块32将主中继线5输出为两条支路,分别与主中继接口板1的第三接口芯片13和备中继接口板2的第四接口芯片23相连,所述第三接口芯片13和第四接口芯片23互为主备关系,当其中一中继接口芯片出现故障时,则切换到另一中继接口芯片工作。本实施例中,连接模块设置在背板上,即每一中继线路连接到背板后,输出为两条支路,分别连接到主中继接口板和备中继接口板上。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用于实现对接口板式中继接口的备份,包括主中继接口板1、备中继接口板2、连接模块3、主中继线路4和备中继线路5,所述主中继接口板1包括有第一中继接口芯片11以及第三中继接口芯片13,备中继接口板2包括第二中继接口芯片21以及第四中继接口芯片23,连接模块3包括主连接模块31和备连接模块32,主中继线路4经过主中继接口板1走线后,连接到主连接模块31,主连接模块31将主中继线路4输出为两条支路,分别与主中继接口板1的第一接口芯片11和备中继接口板2的第二接口芯片21相连,所述第一接口芯片11和第二接口芯片21互为主备关系,当其中一中继接口芯片出现故障时,则切换到另一中继接口芯片工作;备中继线路5经过备中继接口板2走线后,连接到备连接模块32,备连接模块32将主中继线5输出为两条支路,分别与主中继接口板1的第三接口芯片12和备中继接口板2的第四接口芯片23相连,所述第三接口芯片13和第四接口芯片23互为主备关系,当其中一中继接口芯片出现故障时,则切换到另一中继接口芯片工作。本实施例中,连接模块设置在背板上,即每一中继线路连接到背板后,输出为两条支路,分别连接到主中继接口板和备中继接口板上。
以下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的工作原理。
当第一中继接口芯片11正常工作时,实时向第二中继接口芯片21备份信息,当第二中继接口芯片21正常工作时,实时向第一中继接口芯片11备份信息;当第四中继接口芯片23正常工作时,实时向第三中继接口芯片13备份信息,当第三中继接口芯片13正常工作时,实时向第四中继接口芯片23备份信息;当第一中继接口芯片11出现故障时,切换至第二中继接口芯片21进行工作,当所述第二中继接口芯片21出现故障时,切换至所述第一中继接口芯片11进行工作;当第四中继接口芯片23出现故障时,切换至第三中继接口芯片13进行工作,当第三中继接口芯片13出现故障时,切换至第四中继芯片23进行工作。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还可以应用于中继接口的负荷分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很容易实现,故不再赘述,但无论用于系统的备份或负荷分担,均不超出本发明所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包括主中继线路、主中继接口板、备中继线路和备中继接口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模块,用于将主中继线路和备中继线路分别输出为至少两条支路,所述每一中继线路所输出的至少两条支路分别连接所述主中继接口板和备中继接口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具体包括主连接模块,用于将主中继线路输出为第一中继支路和第二中继支路,分别与主中继接口板和备中继接口板相连;备连接模块,用于将备中继线路输出为第三中继支路和第四中继支路,分别与主中继接口板和备中继接口板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中继接口板包括与所述第一中继支路相连接的第一中继接口芯片;与所述第三中继支路相连接的第三中继接口芯片;所述备中继接口板包括与所述第三中继支路相连接的第二中继接口芯片;与所述第四中继支路相连接的第四中继接口芯片;所述第一中继接口芯片和第二中继接口芯片互为主备关系,当其中一中继接口芯片出现故障时,则切换到另一中继接口芯片工作;所述第三主继接口芯片和第四主继接口芯片互为主备关系,当其中一中继接口芯片出现故障时,则切换到另一中继接口芯片工作。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置于背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线路为中继线经过中继接口板走线后与连接模块相连的线路。
6.一种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模块,用于将一条中继线路输出为至少两条中继支路,分别连接到至少两中继接口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主连接模块,用于将主中继线路输出为第一中继支路和第二中继支路,分别用于与主中继接口板和备中继接口板相连;备连接模块,用于将备中继线路输出为第三中继支路和第四中继支路,分别用于与主中继接口板和备中继接口板相连。
8.一种中继接口的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主中继线路和备中继线路分别输出为至少两条支路,所述每一中继线路所输出的至少两条支路分别连接所述主中继接口板和备中继接口板;利用所述备中继接口板对所述主中继接口板进行备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继接口的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中继线路输出为第一中继支路和第二中继支路,分别与主中继接口板的第一中继接口芯片和备中继接口板的第二中继接口芯片相连;备中继线路输出为第三中继支路和第四中继支路,分别与主中继接口板的第三接口芯片和备中继接口板的第四接口芯片相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继接口的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中继接口芯片出现故障时,切换至所述第二中继接口芯片进行工作,当所述第二中继接口芯片出现故障时,切换至所述第一中继接口芯片进行工作;当所述第四中继接口芯片出现故障时,切换至第三中继接口芯片进行工作,当所述第三中继接口芯片出现故障时,切换至所述第四中继芯片进行工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继接口的备份系统,包括主中继线路、主中继接口板、备中继线路和备中继接口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模块,用于将主中继线路和备中继线路分别输出为至少两条支路,所述每一中继线路所输出的至少两条支路分别连接所述主中继接口板和备中继接口板。本发明实现了对中继接口芯片的备份,大大提高了中继接口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G05B19/05GK1945990SQ200610037289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5日
发明者李琥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