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86034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电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自动化办公已经在全社会普及,可是由于人们的工作习惯,许多人在离开办公室时只是随手通过Windows关闭计算机系统,对于计算机的供电电源和其它附属设备的电源很少关闭。而目前使用的大部计算机主机的电源与其附属备的电源是相对独立的,计算机主机关闭后,显示器及其它附属设备的电源必须人为关闭,否则就会一直处于通电待机状态。这种情况会造成能源浪费、缩短设备使用寿命,雷雨季节还会增加计算机及附属设备遭受雷击的危险。如果市电电源出现连续通断现象,还会对设备造成浪涌电流冲击导致设备损坏。对于这些问题本人在以前申请的两项专利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解决,但前面的两项技术使用起来还存在很大局限性,目前所申请的这项技术具备良好的通用性、稳定性和方便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适用于各种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装置,主要克服自动化办公环境下计算机附属设备电源不能与计算机电源自动同步通断的问题。适用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办公系统。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两个继电器(Jl、J2)、一个常开触发开关(Si)、一个电源开关(K1)。其特征在于继电器(E)的控制端(3、4)脚连接有一根带USB接口的数据线,继电器(J2)的触点(1、2)跨接在常开触发开关(Si)和电源开关(Kl)两端与常开触发开关 (Si)、电源开关(Kl)并联,常开触发开关(Si)和电源开关(Kl)亦处于并联状态。继电器 (Jl)的控制端(1)连接在继电器(J2)的触点(2)上,同时连接到常开触发开关(Si)的2 脚。继电器(Jl)的另一控制端(2)通过限流电阻(R2)连接到市电电源(P2)上。常开触发开关(Si)的1脚和(J2)的触点(1)都直接连接到市电源(P1),常开触发开关(Si)、电源开关(Kl)和继电器(J2)都串接在继电器(Jl)的控制端(1)与市电源(Pl)之间,控制继电器(Jl)吸合与释放状态。使用时,将USB接头(Hl)插入计算机USB接口,这样计算机的USB接口的+5V电源为继电器(E)提供吸合电源,继电器(E)的通断受计算机USB接口的+5V电源输出情况控制(只要计算机工作其USB接口就有+5V电源输出)。计算机主机及所有附属设备的交流供电电源都连接在继电器(Jl)的输出端(3、4)上,受继电器(Jl)通断的控制,整个系统的电源通断直接受继电器(Jl)控制,间接受继电器(E)及电源开关(Kl)控制,进而受计算机的工作状态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计算机主机的工作状态进行侦测,从计算机USB接口的+5V电源输出状态获得计算机的工作状态信息,使计算机系统所有附属设备的总电源受计算机主机的工作状态自动控制,实现附属设备电源与计算机启动与关闭保持同步通断,当计算机关闭时自动关闭计算机所有附属设备交流电源,并使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电源与市电电网脱离并锁定与脱离状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使用此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器时,将此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器的USB 连接线(图ι中的Hl)插入计算机的任意一个USB接口,然后在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Xl)上插接一个多功能插座,所有需要与计算机相联的自动化办公设备的电源都插入这个插座上。即继电器(J2)的控制端接有一根带USB接口的数据线,继电器(Jl)的控制端1 脚连接在继电器(J2)的触点2脚,同时连接到触发开关(Si)的2脚,触发开关(Si)、电源开关(Kl)和继电器(J2)都串接在继电器(Jl)的1脚与市电源之间。如图所示,图1中 (Si)是串接在继电器(Jl)的控制端(1)与市电源(Pl)之间的一个常开触发开关,平时处于常开状态,Kl是一个电源开关,与常开触发开关(Si)并联,平时电源开关(Kl)处于断开状态,当不使用计算机只单独使用其它办公设备时可以将此开关(Kl)闭合,这样可以使Xl 始终处于与市电电源接通状态。继电器(J2)的触点(1、2)与常开触发开关(Si)及电源开关(Kl)并联,平时,常开触发开关(Si)及电源开关(Kl)平时处于断开状态。继电器(J2) 的控制端(3、4)脚通过一根带有USB接头(Hl)的数据线连接到计算机任意一个USB接口, (J2)的触点(1、2)跨接在常开触发开关(Si)的两个触点(1、2)上与(Si)关联。继电器 (Jl)的控制端(1)连接在继电器(J2)的触点(2)上,同时连接到常开触发开关(Si)的2 脚和电源开关(Kl)的2脚。继电器(Jl)的另一控制端(2)通过限流电阻(R2)连接到市电电源(P2)上。常开触发开关(Si)的1脚、电源开关(Kl)的1脚和继电器(J2)的1脚都直接连接到市电源上,常开触发开关(Si)、电源开关(Kl)和继电器(J2)的触点(1、2)串接与继电器(Jl)的触点(1)与市电源之间,控制(Jl)吸合与释放状态。继电器(Jl)的触点(5、6)连接在市电供电电源(P1、P2)上,继电器(Jl)触点(5、6)对应的触点(3、4)接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XI),电压表(61)跨接在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Xl)两端,电流表(G2)串接在继电器(Jl)的触点(3)与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Xl)之间,用于监测通过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Xl)的电流值,发光二极管Oil)通过限流电阻(Rl)跨接在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Xl) 两端用于指示其供电状态。当需要启动计算机时,先按下(Si),继电器(Jl)的控制端与市电电源接通,继电器(Jl)吸合,继电器(Jl)的触点(3-5、4-6)接通,使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 (Xl)与市电电源接通。进而使插接在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Xl)上的电源插座与市电电源接通,在按下常开启动开关(Si)同时启动计算机,计算机启动后其USB接口立即有+5V直流输出,进而使继电器(J2)吸合,(J2)的触点(1-2)导通,通过(J2)的触点(1-2)继电器(Jl)的控制端(1、2)维持与市电源的导通,使(Jl)的触点(3-5、4-6)保持接通,从而维持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市电源的持续供电状态。当计算机被关闭时计算机USB接口无+5V输出,继电器(E)立即释放由此导致 (Jl)立即释放并锁定与释放状态,进而导致插接在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 (Xl)上电源插座与市电电网脱离,插接在这个插座上的计算机及所有附属设备供电端与市电电网脱离,计算机所有附属设备断电关机;当市电出现间断时计算机会立即关闭,计算机 USB接口无+5V输出,继电器(Jl)立即释放并锁定与释放状态,进而计算机及所有附属设备与市电电网脱离,这时即使市电马上恢复,计算机和附属设备的供电端也不会自动与市电电网连接,计算机及所有附属设备不会自动启动。计算机及所有附属设备的交流供电电源都连接在继电器(Jl)的通断端上,受继电器(Jl)通断的控制,整个系统的电源通断直接受继电器(Jl)控制,间接受计算机的工作状态控制,这样就可以实现所有与计算机相联接的自动化办公设备与计算机电源同步开关,并可以减少市电电源连续通断所形成的浪涌电流对设备的冲击。为简化此通用智能开关的操作,可以配合计算机中BIOS的“电源接通即启动”设置,当“电源接通即启动”设为开启状态时,只要按下常开启动开关(Si)计算机会自动启动,整个系统总电源立即连通。本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器中的电源开关(Kl),平时处于断开状态,当不使用计算机只单独使用其它办公设备时可以将此开关(Kl)闭合,这样可以使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Xi)始终处于与市电电源接通状态。图1中,Rl采用普通碳膜1/8W 500M电阻、R2采用2W 2200欧电阻、Ql为LED发光二极管、继电器(J2)选用控制电压为5V吸合电流在50uA以下的小型继电器(本实例中选用ME-7005-HSL)、继电器(Jl)选用控制电压为交流220V、吸合电流为IOOuA左右输出电流10安以上的继电器(本实例中选用的是JQX-13F)、电压表Gl为量程0-500V小型交流电压表、G2为量程0-20A小型交流电流表,其它元件无特殊要求。
权利要求1. 一种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器,包括两个继电器(J1、J2)、一个触发开关(Si)、一个电源开关(Kl),其特征在于继电器(J2)的控制端接有一根带USB接口的数据线,继电器(Jl) 的控制端1脚连接在继电器(J2)的触点2脚,同时连接到触发开关(Si)的2脚,触发开关 (Si)、电源开关(Kl)和继电器(J2)都串接在继电器(Jl)的1脚与市电源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节电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办公节电控制装置,主要克服计算机附属设备电源不能与计算机电源自动同步通断的问题。适用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办公系统。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两个继电器(J1、J2)、一个触发开关(S1)、一个电源开关(K1)。其特征在于继电器(J2)的控制端接有一根带USB接口的数据线。继电器(J1)的控制端(1)连接在继电器(J2)的触点(2)上,同时连接到触发开关(S1)(2脚)上。触发开关(S1)、电源开关(K1)和继电器(J2)都串接在继电器(J1)的(1脚)与市电源之间,控制继电器(J1)吸合与释放状态。
文档编号G05B19/04GK202041802SQ201120108550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4日
发明者柳延东 申请人:柳延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