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主逆变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9951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频主逆变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频主逆变电路,包括设定电压控制部分、报警控制部分、比较电压控制部分、脉宽控制器、三极管、主电源板,设定电压控制部分、报警控制部分、比较电压控制部分分别连接脉宽控制器,脉宽控制器还连接四个三极管,每两个三极管基极共同连接整流器的一个脚、发射极共同对应一主电源板。设定电压控制部分输入设定电压至脉宽控制器控制电压输出量。报警控制部分发出曝光信号至整流器使脉宽控制器工作,脉宽控制器分别输出调制信号控制四个三极管导通关断输入至主电源板控制X球管电压。曝光过程中,比较电压控制部分将曝光电压输入至脉宽控制器与设定电压进行比较并调整,保证输出电压平衡、稳定。大大提高X射线的稳定性和精度。
【专利说明】 —种高频主逆变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X射线发生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X射线发生器的高频主逆变电路。
【背景技术】
[0002]X射线发生器一般使用一个高能的阴极射线管,使阴极射线也就是电子流高速打击在阳极上,电子减速导致轫致辐射。如果阴极阳极之间电压足够高,电子的能量足够大,轫致辐射的主要能量就会集中于X射线频率范围内。上述为X射线发生器工作原理。但由于有时候电压稳定性和精度不够,会降低X射线的稳定性和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缺陷而设计的一种高频主逆变电路,该电路设置了设定电压控制部分、报警控制部分和比较电压控制部分三个部分。比较电压控制部分,比较电压控制部分将输入电压与设定电压进行比较,经比较后的信息实时传送到报警控制部分,从而对输入电压进行调整,使输入电压平衡最终达到生成的X射线稳定性和精度提高的效果。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高频主逆变电路,包括设定电压控制部分、报警控制部分、比较电压控制部分、脉宽控制器、三极管、主电源板,所述设定电压控制部分、报警控制部分、比较电压控制部分分别连接脉宽控制器,脉宽控制器还连接四个三极管,所述每两个三极管基极共同连接脉宽控制器的一个脚、发射极共同对应一主电源板;
[0006]所述设定电压控制部分包括一 CPU板、一接插件、四个电阻和两个集成电路,所述(PU板、接插件、第一电阻、第一集成电路、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集成电路、第四电阻依次串联,最终连接到脉宽控制器上;
[0007]所述报警控制部分包括一 CPU控制板、第五电阻和一三极管,所述CPU控制板、第五电阻和三极管依次连接,最终连接到脉宽控制器上;
[0008]比较电压控制部分包括一 CPU控制板、一个电容和第六电阻、第七电阻,所述第六电阻和电容串联然后和第七电阻并联,所述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电容组成的电路一端CPU控制板、另一端连接脉宽控制器。
[0009]所述报警控制部分的第五三极管集电极接地。
[0010]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0011]可使X射线量的稳定性和精度大大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定电压控制部分100,报警控制部分200,比较电压控制部分300,脉宽控制器400,第一三极管501,第二三极管502,第三三极管503,第四三极管504,第一主电源板(图中未示出),第二主电源板(图中未示出)。其中设定电压控制部分100包括依次串联的CPU板(图中未示出),接插件(图中未示出),第一电阻101,第一集成电路102,第二电阻103,第三电阻104,第二集成电路105,第四电阻106。报警控制部分200包括依次连接的CPU控制板(图中未示出),第五电阻201和第四三极管202。比较电压控制部分300包括依次连接的CPU控制板(图中未示出),电容301,第六电阻302,第七电阻303。
[0015]从设定电压控制部分100的CPU板输出设定电压经接插件输入,由第一电阻101,第一集成电路102,第二电阻103,第三电阻104,第二集成电路105,第四电阻106输入至脉宽控制器400控制kV输出量。CPU发出曝光信号从CPU控制板输入,由第五电阻201、三极管202输入至脉宽控制器400使脉宽控制器400工作,在脉宽控制器400正常工作状态下分别输出50kHz脉宽调制信号控制第一三极管501、第二三极管502和第三三极管503、第四三极管504导通关断分别输入至第一主电源板和第二主电源板控制X球管电压,曝光过程中,报警控制部分200的输出电压经CPU控制板输入,由电容301和第六电阻302串联,再与第七电阻303并联构成的电路输入至脉宽控制器400与设定电压控制部分100输入的设定电压进行比较,使报警控制部分200做出负反馈调整,以便报警控制部分200输出的电压与设定电压保持一致,最终达到调整输出电压使电路平衡、kV稳定的目的。
[0016]其中第五三极管202的集电极接地。
[001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高频主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定电压控制部分、报警控制部分、比较电压控制部分、脉宽控制器、三极管、主电源板,所述设定电压控制部分、报警控制部分、比较电压控制部分分别连接脉宽控制器,脉宽控制器还连接四个三极管,所述每两个三极管基极共同连接脉宽控制器的一个脚、发射极共同对应一主电源板; 所述设定电压控制部分包括一 CPU板、一接插件、四个电阻和两个集成电路,所述CPU板、接插件、第一电阻、第一集成电路、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集成电路、第四电阻依次串联,最终连接到脉宽控制器上; 所述报警控制部分包括一 CPU控制板、第五电阻和一三极管,所述CPU控制板、第五电阻和三极管依次连接,最终连接到脉宽控制器上; 比较电压控制部分包括一 CPU控制板、一个电容和第六电阻、第七电阻,所述第六电阻和电容串联然后和第七电阻并联,所述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电容组成的电路一端CPU控制板、另一端连接脉宽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频主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控制部分的第五三极管集电极接地。
【文档编号】G05F1/14GK203465623SQ201320431764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9日
【发明者】毕谢伟, 郑书毅 申请人:上海雄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