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30263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包括主机本体,所述主机本体上设置有天线、WAN接口、LAN接口、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主机本体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WAN接口、LAN接口、红外发射管及红外接收管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电路包括:无线路由电路、放大电路、MCU单元、2.4G无线模块、红外接收电路、红外发射电路和电量检测电路,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线路由电路和2.4G无线模块,将具有学习功能的红外接收电路与远程智能终端连接,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家用电器远程控制的控制主机,且该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具有无线路由模块,可单独作为无线路由器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资的丰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智能化家庭生活越来越注重,用于家庭智能控制的系统也应运而生,目前很少将无线路由器用于家庭控制主机系统,也难以对家电进行远程智能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机,能够远程控制家用电器,且兼具无线路由功能。
[000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包括主机本体,所述主机本体上设置有天线、WAN接口、LAN接口、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主机本体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WAN接口、LAN接口、红外发射管及红外接收管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电路包括:无线路由电路、放大电路、MCU单元、2.4G无线模块、红外接收电路、红外发射电路和电量检测电路,所述无线路由电路与放大电路连接,放大电路的输出与MCU单元连接,MCU单元的IO端口与所述2.4G无线模块、红外接收电路、红外发射电路和电量检测电路连接。
[0006]其中,所述红外接收管是具有学习功能的红外接收管,工作时,所述红外接收管接收家用电器的红外遥控器的信号后,学习并保存所述红外遥控器的控制参数;使得所述家用电器通过无线路由电路及MCU单元被智能终端远程控制。
[0007]其中,还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由变压器Ul和电容C3组成,Ul的管脚1、2分别连接220V市电的零线端220VN和火线端220VP,Ul的管脚4接地,Ul的管脚3与C3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Ul的输出端,用于输出+5V电压,C3的另一端接地。
[0008]其中,所述无线路由电路包括:无线路由芯片U3,电阻Rl、R2,电容Cl、C2,第一按键SI,第二按键S2,U3的管脚I连接所述Ul输出的+5V电压,U3的管脚2接地,U3的管脚3连接WIFILED节点,U3的管脚4为3.3V电源输出VDD,U3的管脚10与S2的一端及Rl的一端连接,Rl的另一端接+5V电压,S2的另一端接地,U3的管脚11连接TX0P2节点,U3的管脚12连接TX0N2节点,U3的管脚13连接RXIPl节点,U3的管脚14连接RXINl节点,U3的管脚15连接RXIN2节点,U3的管脚16连接RXIP2节点,U3的管脚17连接TXONl节点,U3的管脚18连接TXOPl节点,U3的管脚20连接M04-RX节点,U3的管脚21连接M04-TX节点,U3的管脚25与SI的一端及R2的一端连接,R2的另一端接+5V电压,SI的另一端接地,U3的管脚27为网口 1.8V电源输出VDD1.8,U3的管脚28连接所述+5V电压,U3的其他管脚悬空,Cl的一端与C2的一端接+5V电压,Cl的另一端与C2的另一端接地。
[0009]其中,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3、R4、R5、R6、R7,插件连接器J1,三极管Q1、Q2,R6的一端与所述M04-TX节点连接,R6的另一端与M03-TX节点连接,R7的一端与所述M04-RX节点连接,R7的另一端与M03-RX节点连接,所述M03-RX节点与Jl的管脚3连接,所述M03-TX节点与Jl的管脚2连接,Jl的管脚I与所述+5V电压连接,Jl的管脚4接地,R5的一端与M03-TX节点连接,R5的另一端与Q2的基极连接,Q2的发射极与Ql的发射极一起接地,Q2的集电极、Ql的基极与R3的一端连接,Ql的集电极与R4的一端及M03-TX-5节点连接在一起,R3的另一端与R4的另一端一起与所述+5V电压连接。
[0010]其中,所述MCU单元包括芯片U2,U2的管脚2与所述M03-TX-5节点连接,U2的管脚3与所述M03-RX节点连接,U2的管脚5连接P-MOSI节点,U2的管脚6连接2.4G-1N节点,U2的管脚7连接2.4G-0UT节点,U2的管脚8连接P-MISO节点,U2的管脚9连接P-CLK节点,U2的管脚10接地,U2的管脚11连接10-3-7节点,U2的管脚12连接10-4-1节点,U2的管脚13连接10-3-4节点,U2的管脚14连接10-3-3节点,U2的管脚15连接10-3-2节点,U2的管脚16连接10-3-1节点,U2的管脚17连接P-1NT节点,U2的管脚18连接P-SS节点,U2的管脚19连接P-RST节点,U2的管脚20与所述+5V电压连接,U2的其他管脚悬空。
[0011]其中,所述2.4G无线模块包括芯片U13,U13的管脚I与所述2.4G-1N节点连接,U13的管脚2与所述2.4G-0UT节点连接,U13的管脚3与所述+5V电压连接,U13的管脚4接地;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电阻R31、R28,三极管Ql I,红外接收管D5,电阻R31的一端与所述10-4-1节点连接,R31的另一端与Qll的基极连接,Qll的发射极接地,Qll的集电极与D5的负极连接,D5的正极与R28的一端连接,R28的另一端与所述+5V电压连接。
[0012]其中,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红外发射电路、第二红外发射电路、第三红外发射电路和第四红外发射电路,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电阻R29、R32,三极管Q12,红外发射管U9,电阻R32的一端与所述10-3-1节点连接,R32的另一端与Q12的基极连接,Q12的发射极接地,Q12的集电极与U9的负极连接,U9的正极与R29的一端连接,R29的另一端与所述+5V电压连接;所述第二红外发射电路、第三红外发射电路、第四红外发射电路的电路的组成和结构与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电路的组成和结构相同。
[0013]其中,所述电量测量电路包括:功率测量芯片U8,电阻R59、R60、R61、R62、R63、R64、R65,电容 C16、C17、C18、C19、C20、C21、C22,晶振 Y1,R60 的一端连接所述零线端 220VN,R60的另一端与R61的一端、C16的一端、C18的一端及U8的管脚9连接在一起,R61的另一端与所述火线端220VP、R62的一端、R63的一端及R64的一端连接在一起,C16的另一端与C17的一端一起接地,C17的另一端与C18的另一端、R62的另一端及U8的管脚10连接在一起,R63的另一端与C19的一端、C20的一端及U8的管脚15连接在一起,R64的另一端与R65的一端及220VP IN节点连接,R65的另一端与C20的另一端、C21的一端及U8的管脚16连接在一起,C19的另一端与C21的另一端一起接地,U8的管脚12和管脚11连接到C22的一端,C22的另一端与U8的管脚13、管脚4 一起接地,U8的管脚20与所述P-1NT节点连接,U8的管脚5与所述P-CLK节点连接,U8的管脚6与所述P-MISO节点连接,U8的管脚23与所述P-MOSI节点连接,U8的管脚7与所述P-SS节点连接,U8的管脚19与所述P-RST节点连接,U8的管脚24与Yl的一端连接,U8的管脚I与Yl的另一端连接,U8的管脚17通过R59接地,U8的管脚3与所述+5V电压连接,U8的管脚14与所述+5V电压连接,U8的其他管脚悬空。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包括主机本体,所述主机本体上设置有天线、WAN接口、LAN接口、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主机本体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WAN接口、LAN接口、红外发射管及红外接收管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电路包括:无线路由电路、放大电路、MCU单元、2.4G无线模块、红外接收电路、红外发射电路和电量检测电路,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线路由电路和2.4G无线模块,将具有学习功能的红外接收电路与远程智能终端连接,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家用电器远程控制的控制主机,且该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具有无线路由模块,可单独作为无线路由器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家居控制主机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电路的电路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MCU单元的电路图。
[0020]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2.4G无线模块的电路图。
[0021]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接收电路的电路图。
[0022]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红外发射电路的电路图。
[0023]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红外发射电路的电路图。
[0024]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红外发射电路的电路图。
[0025]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红外发射电路的电路图。
[0026]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量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0027]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口电路的电路图。
[0028]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图1-图14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3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家居控制主机电路结构示意图。
[0031]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包括主机本体,所述主机本体上设置有天线、WAN接口、LAN接口、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主机本体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WAN接口、LAN接口、红外发射管及红外接收管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电路包括:无线路由电路、放大电路、MCU单元、2.4G无线模块、红外接收电路、红外发射电路和电量检测电路,所述无线路由电路与放大电路连接,放大电路的输出与MCU单元连接,MCU单元的IO端口与所述2.4G无线模块、红外接收电路、红外发射电路和电量检测电路连接。
[00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接收管是具有学习功能的红外接收管,工作时,所述红外接收管接收家用电器的红外遥控器的信号后,学习并保存所述红外遥控器的控制参数;使得所述家用电器通过无线路由电路及MCU单元被智能终端远程控制。
[00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为手机,手机上安装有通用的APP控制软件,通过点击相应的功能按钮实现相应的功能,所述家用电器具有相应的无线接收模块或红外接收管,手机通过无线路由电路与MCU单元连接,读取所述家用电器对应的控制参数,并通过2.4G无线模块或红外发射模块发送控制指令,远程控制所述家用电器,在本实施例中,未对手机及其上的软件做出改进,也未对手机的通信方式进行原理上的改进,仅通过具体的电路结构的改变对所述家用电器实现远程控制,且该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具有无线路由模块,可单独作为无线路由器使用。
[0034]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由变压器Ul和电容C3组成,Ul的管脚1、2分别连接220V市电的零线端220VN和火线端220VP,U1的管脚4接地,Ul的管脚3与C3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Ul的输出端,用于输出+5V电压,C3的另一端接地,其中,C3为IOyF的稳压电容,起到减少电路电压波动的作用,本电路可实现交流220V转+5V电压的电源转换功能。
[00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5V电压还与图14中的发光二极管LED9连接,用于显示电源电路的工作状态。
[0036]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路由电路包括:无线路由芯片U3,电阻R1、R2,电容C1、C2,第一按键SI,第二按键S2,U3的管脚I连接所述Ul输出的+5V电压,U3的管脚2接地,U3的管脚3连接WIFILED节点,U3的管脚4为3.3V电源输出VDD,U3的管脚10与S2的一端及Rl的一端连接,Rl的另一端接+5V电压,S2的另一端接地,U3的管脚11连接TX0P2节点,U3的管脚12连接TX0N2节点,U3的管脚13连接RXIPl节点,U3的管脚14连接RXINl节点,U3的管脚15连接RXIN2节点,U3的管脚16连接RXIP2节点,U3的管脚17连接TXONl节点,U3的管脚18连接TXOPl节点,U3的管脚20连接M04-RX节点,U3的管脚21连接M04-TX节点,U3的管脚25与SI的一端及R2的一端连接,R2的另一端接+5V电压,SI的另一端接地,U3的管脚27为网口 1.8V电源输出VDD1.8,U3的管脚28连接所述+5V电压,U3的其他管脚悬空,Cl的一端与C2的一端接+5V电压,Cl的另一端与C2的另一端接地。
[0037]在本实施例中,无线路由芯片U3的型号为RM04,是海陵科电子新推出的低成本嵌入式UART-ETH-WIFI (串口 -以太网-无线网)模块,本芯片是基于通用串行接口的符合网络标准的嵌入式模块,内置T`CP/IP协议栈,能够实现用户串口、以太网、无线网(WIFI) 3个接口之间的转换。
[0038]在本实施例中,Cl、C2为无线路由芯片U3的滤波电容,Cl为10 μ F,C2为104型号电容,大小为0.1 μ F ;第二按键S2用于无线路由芯片U3的复位,第一按键SI用于WPS —键加密,所述WIFILED节点用于和图14中的发光二极管LEDlO连接,用以显示无线路由芯片U3的工作状态。
[0039]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电阻1?3、1?4、1?5、1?6、1?7,插件连接器Jl,三极管Q1、Q2,R6的一端与所述M04-TX节点连接,R6的另一端与M03-TX节点连接,R7的一端与所述M04-RX节点连接,R7的另一端与M03-RX节点连接,所述M03-RX节点与Jl的管脚3连接,所述M03-TX节点与Jl的管脚2连接,Jl的管脚I与所述+5V电压连接,Jl的管脚4接地,R5的一端与M03-TX节点连接,R5的另一端与Q2的基极连接,Q2的发射极与Ql的发射极一起接地,Q2的集电极、Ql的基极与R3的一端连接,Ql的集电极与R4的一端及M03-TX-5节点连接在一起,R3的另一端与R4的另一端一起与所述+5V电压连接,其中Jl为4个接头的插件连接器。
[0040]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CU单元包括芯片U2, U2的管脚2与所述M03-TX-5节点连接,U2的管脚3与所述M03-RX节点连接,U2的管脚5连接P-MOSI节点,U2的管脚6连接2.4G-1N节点,U2的管脚7连接2.4G-0UT节点,U2的管脚8连接P-MISO节点,U2的管脚9连接P-CLK节点,U2的管脚10接地,U2的管脚11连接10-3-7节点,U2的管脚12连接10-4-1节点,U2的管脚13连接10-3-4节点,U2的管脚14连接10-3-3节点,U2的管脚15连接10-3-2节点,U2的管脚16连接10-3-1节点,U2的管脚17连接P-1NT节点,U2的管脚18连接P-SS节点,U2的管脚19连接P-RST节点,U2的管脚20与所述+5V电压连接,U2的其他管脚悬空。
[0041]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2.4G无线模块包括芯片Ul3,Ul3的管脚I与所述2.4G-1N节点连接,U13的管脚2与所述2.4G-0UT节点连接,U13的管脚3与所述+5V电压连接,U13的管脚4接地;如图7所示,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电阻R31、R28,三极管QlI,红外接收管D5,电阻R31的一端与所述10-4-1节点连接,R31的另一端与Qll的基极连接,Qll的发射极接地,Qll的集电极与D5的负极连接,D5的正极与R28的一端连接,R28的另一端与所述+5V电压连接。
[0042]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家用电器具有无线接收模块时,所述智能终端可以通过
2.4G无线模块对家用电器进行无红外的远程控制。
[0043]如图8-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红外发射电路、第二红外发射电路、第三红外发射电路和第四红外发射电路,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电阻R29、R32,三极管Q12,红外发射管U9,电阻R32的一端与所述10-3-1节点连接,R32的另一端与Q12的基极连接,Q12的发射极接地,Q12的集电极与U9的负极连接,U9的正极与R29的一端连接,R29的另一端与所述+5V电压连接;所述第二红外发射电路、第三红外发射电路、第四红外发射电路的电路的组成和结构与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电路的组成和结构相同。
[0044]如图9所不,所述第二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电阻R30、R33,三极管Q13,红外发射管U10,电阻R33的一端与所述10-3-2节点连接,R33的另一端与Q13的基极连接,Q13的发射极接地,Q13的集电极与UlO的负极连接,UlO的正极与R30的一端连接,R30的另一端与所述+5V电压连接。
[0045]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三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电阻R34、R36,三极管Q14,红外发射管U11,电阻R36的一端与所述10-3-3节点连接,R36的另一端与Q14的基极连接,Q14的发射极接地,Q14的集电极与Ull的负极连接,Ull的正极与R34的一端连接,R34的另一端与所述+5V电压连接。
[0046]如图11所示,所述第四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电阻R35、R37,三极管Q15,红外发射管U12,电阻R37的一端与所述10-3-4节点连接,R37的另一端与Q15的基极连接,Q15的发射极接地,Q15的集电极与U12的负极连接,U12的正极与R35的一端连接,R35的另一端与所述+5V电压连接。
[0047]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量测量电路包括:功率测量芯片U8,电阻R59、R60、R61、R62、R63、R64、R65,电容 C16、C17、C18、C19、C20、C21、C22,晶振 Yl, R60 的一端连接所述零线端220VN,R60的另一端与R61的一端、C16的一端、C18的一端及U8的管脚9连接在一起,R61的另一端与所述火线端220VP、R62的一端、R63的一端及R64的一端连接在一起,C16的另一端与C17的一端一起接地,C17的另一端与C18的另一端、R62的另一端及U8的管脚10连接在一起,R63的另一端与C19的一端、C20的一端及U8的管脚15连接在一起,R64的另一端与R65的一端及220VP IN节点连接,R65的另一端与C20的另一端、C21的一端及U8的管脚16连接在一起,C19的另一端与C21的另一端一起接地,U8的管脚12和管脚11连接到C22的一端,C22的另一端与U8的管脚13、管脚4 一起接地,U8的管脚20与所述P-1NT节点连接,U8的管脚5与所述P-CLK节点连接,U8的管脚6与所述P-MISO节点连接,U8的管脚23与所述P-MOSI节点连接,U8的管脚7与所述P-SS节点连接,U8的管脚19与所述P-RST节点连接,U8的管脚24与Yl的一端连接,U8的管脚I与Yl的另一端连接,U8的管脚17通过R59接地,U8的管脚3与所述+5V电压连接,U8的管脚14与所述+5V电压连接,U8的其他管脚悬空。
[0048]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包括I个WAN接口和4个LAN接口,分别与无线路由芯片U3连接,WAN接口的I端子与RXINl节点连接,WAN接口的2端子与RXIPl节点连接,WAN接口的3端子与TXONl节点连接,WAN接口的4端子与TXOPl节点连接;4个LAN接口的I端子并联与RXIN2节点连接,4个LAN接口的3端子并联与RXIP2节点连接,4个LAN接口的I端子并联与TX0N2节点连接,4个LAN接口的4端子并联与TX0P2节点连接。
[0049]在本实施例中,WAN接口和LAN接口均露出主机本体的表面,方便广域网和局域网线路连接。
[00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包括主机本体,所述主机本体上设置有天线、WAN接口、LAN接口、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本体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WAN接口、LAN接口、红外发射管及红外接收管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电路包括:无线路由电路、放大电路、MCU单元、2.4G无线模块、红外接收电路、红外发射电路和电量检测电路,所述无线路由电路与放大电路连接,放大电路的输出与MCU单元连接,MCU单元的IO端口与所述2.4G无线模块、红外接收电路、红外发射电路和电量检测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管是具有学习功能的红外接收管,工作时,所述红外接收管接收家用电器的红外遥控器的信号后,学习并保存所述红外遥控器的控制参数;使得所述家用电器通过无线路由电路及MCU单元被智能终端远程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由变压器Ul和电容C3组成,Ul的管脚1、2分别连接220V市电的零线端220VN和火线端220VP,U1的管脚4接地,Ul的管脚3与C3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Ul的输出端,用于输出+5V电压,C3的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路由电路包括:无线路由芯片U3,电阻R1、R2,电容C1、C2,第一按键SI,第二按键S2,U3的管脚I连接所述Ul输出的+5V电压,U3的管脚2接地,U3的管脚3连接WIFILED节点,U3的管脚4为3.3V电源输出VDD,U3的管脚10与S2的一端及Rl的一端连接,Rl的另一端接+5V电压,S2的另一端接地,U3的管脚11连接TX0P2节点,U3的管脚12连接TX0N2节点,U3的管脚13连接RXIPl节点,U3的管脚14连接RXINl节点,U3的管脚15连接RXIN2节点,U3的管脚16连接RXIP2节点,U3的管脚 17连接TXONl节点,U3的管脚18连接TXOPl节点,U3的管脚20连接M04-RX节点,U3的管脚21连接M04-TX节点,U3的管脚25与SI的一端及R2的一端连接,R2的另一端接+5V电压,SI的另一端接地,U3的管脚27为网口 1.8V电源输出VDD1.8,U3的管脚28连接所述+5V电压,U3的其他管脚悬空,Cl的一端与C2的一端接+5V电压,Cl的另一端与C2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电阻1?3、1?4、1?5、1?6、1?7,插件连接器11,三极管01、02,R6的一端与所述M04-TX节点连接,R6的另一端与M03-TX节点连接,R7的一端与所述M04-RX节点连接,R7的另一端与M03-RX节点连接,所述M03-RX节点与Jl的管脚3连接,所述M03-TX节点与Jl的管脚2连接,Jl的管脚I与所述+5V电压连接,Jl的管脚4接地,R5的一端与M03-TX节点连接,R5的另一端与Q2的基极连接,Q2的发射极与Ql的发射极一起接地,Q2的集电极、Ql的基极与R3的一端连接,Ql的集电极与R4的一端及M03-TX-5节点连接在一起,R3的另一端与R4的另一端一起与所述+5V电压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MCU单元包括芯片U2,U2的管脚2与所述M03-TX-5节点连接,U2的管脚3与所述M03-RX节点连接,U2的管脚5连接P-MOSI节点,U2的管脚6连接2.4G-1N节点,U2的管脚7连接2.4G-0UT节点,U2的管脚8连接P-MISO节点,U2的管脚9连接P-CLK节点,U2的管脚10接地,U2的管脚11连接10-3-7节点,U2的管脚12连接10-4-1节点,U2的管脚13连接10-3-4节点,U2的管脚14连接10-3-3节点,U2的管脚15连接10-3-2节点,U2的管脚16连接10-3-1节点,U2的管脚17连接P-1NT节点,U2的管脚18连接P-SS节点,U2的管脚19连接P-RST节点,U2的管脚20与所述+5V电压连接,U2的其他管脚悬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2.4G无线模块包括芯片U13,U13的管脚I与所述2.4G-1N节点连接,U13的管脚2与所述2.4G-0UT节点连接,U13的管脚3与所述+5V电压连接,U13的管脚4接地;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电阻尺31、R28,三极管011,红外接收管05,电阻1?31的一端与所述10-4-1节点连接,R31的另一端与Qll的基极连接,Qll的发射极接地,Qll的集电极与D5的负极连接,D5的正极与R28的一端连接,R28的另一端与所述+5V电压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红外发射电路、第二红外发射电路、第三红外发射电路和第四红外发射电路,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电阻R29、R32,三极管Q12,红外发射管U9,电阻R32的一端与所述.10-3-1节点连接,R32的另一端与Q12的基极连接,Q12的发射极接地,Q12的集电极与U9的负极连接,U9的正极与R29的一端连接,R29的另一端与所述+5V电压连接;所述第二红外发射电路、第三红外发射电路、第四红外发射电路的电路的组成和结构与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电路的组成和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测量电路包括:功率测量芯片 U8,电阻 R59、R60、R61、R62、R63、R64、R65,电容 C16、C17、C18、C19、C20、C21、C22,晶振Y1,R60的一端连接所述零线端220VN,R60的另一端与R61的一端、C16的一端、C18的一端及U8的管脚9连接在 一起,R61的另一端与所述火线端220VP、R62的一端、R63的一端及R64的一端连接在一起,C16的另一端与C17的一端一起接地,C17的另一端与C18的另一端、R62的另一端及U8的管脚10连接在一起,R63的另一端与C19的一端、C20的一端及U8的管脚15连接在一起,R64的另一端与R65的一端及220VP IN节点连接,R65的另一端与C20的另一端、C21的一端及U8的管脚16连接在一起,C19的另一端与C21的另一端一起接地,U8的管脚12和管脚11连接到C22的一端,C22的另一端与U8的管脚.13、管脚4 一起接地,U8的管脚20与所述P-1NT节点连接,U8的管脚5与所述P-CLK节点连接,U8的管脚6与所述P-MISO节点连接,U8的管脚23与所述P-MOSI节点连接,U8的管脚7与所述P-SS节点连接,U8的管脚19与所述P-RST节点连接,U8的管脚24与Yl的一端连接,U8的管脚I与Yl的另一端连接,U8的管脚17通过R59接地,U8的管脚3与所述+5V电压连接,U8的管脚14与所述+5V电压连接,U8的其他管脚悬空。
【文档编号】G05B19/418GK203658821SQ201320884141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付金伟, 龚超, 王怀岐 申请人:深圳市海凌科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