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开启盖子的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3730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控开启盖子的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开启盖子的垃圾箱,包括箱身(1)和与其转动连接的所述盖子(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机构、控制电路、控制机构;主要包括为盖子(2)提供动力的直流电机(M);以及将第一启动按钮(SB1)、第一行程开关(ST1)、第一继电器(K1)串接的电路;以及将第二启动按钮(SB2)、第二行程开关(ST2)、第二继电器(K2)串接的电路;其中第一继电器(K1)与第二继电器(K2)两者将电源互为反向地电连接到直流电机(M)。使用时,由于通过电动机构开启盖子,所以可以使其开启到任意的角度;并且可以通过控制电路和控制机构设定开启盖子到达一定角度后自动停止,以及关闭盖子后自动停止,为此使其操作变得自动、高效。
【专利说明】 —种电控开启盖子的垃圾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开启盖子的垃圾箱,包括箱身和与其转动连接的所述盖子。
【背景技术】
[0002]为了保持使用中的卫生,很多带盖子的垃圾箱都设置了脚踏开启盖子的开启机构。
[0003]但现有的人工动力开启机构所能产生的转动角度较小,故盖子只能开启较小的角度,并且操作费力且麻烦,为此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0005]提供一种电控开启盖子的垃圾箱,使其盖子能够开启较大的角度且开启时省力方便。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设计一种电控开启盖子的垃圾箱,包括箱身和与其转动连接的所述盖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机构、控制电路、控制机构;所述电动机构包括直流电机、以及将所述直流电机的转力传递给所述盖子用于开启该盖子的传动齿轮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启动按钮、第二启动按钮、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启动按钮、第二启动按钮为常开触点,所述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为常闭触点;所述第一继电器与第二继电器两者将电源互为反向地电连接到所述直流电机;所述第一启动按钮、第一行程开关、第一继电器三者串接;所述第二启动按钮、第二行程开关、第二继电器三者串接;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盖子的转轴固接,其另一端在所述盖子位于开启或关闭状态时可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或第二行程开关碰触。使用时,当联通第一启动按钮后,第一继电器通电其触点闭合,直流电机正转带动盖子开启,当摆臂碰触第一行程开关后其触点断开,直流电机停止工作;同理,当联通第二启动按钮后,第二继电器通电其触点闭合,直流电机反转带动盖子关闭,当摆臂碰触第二行程开关后其触点断开,直流电机停止工作。
[0008]上述传动齿轮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盖子上的大齿轮和设置在直流电机的转轴上的轴齿,该轴齿与所述大齿轮啮合。
[0009]上述垃圾箱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直流电机提供直流电源的直流整流电路。
[0010]上述直流整流电路包括用于降压的双组变压器和用于整流的桥式全波整流器。
[0011]上述垃圾箱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直流整流电路通断的手动开关。
[0012]上述垃圾箱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启动按钮、第二启动按钮并设于所述箱身底部的踏槽。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4]由于本实用新型电控开启盖子的垃圾箱包括电动机构、控制电路、控制机构,所以通过电动开启盖子可以使其开启到任意的角度;并且可以通过控制电路和控制机构设定开启盖子到达一定角度后自动停止,以及关闭盖子后自动停止,为此使其操作变得自动、高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控开启盖子的垃圾箱的电路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控开启盖子的垃圾箱的盖子位于关闭状态时的右视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控开启盖子的垃圾箱的盖子位于关闭状态时的主视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控开启盖子的垃圾箱的盖子位于关闭状态时的左视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控开启盖子的垃圾箱的盖子位于开启状态时的左视图。
[0021]图中标号如下:
[0022]I箱身2盖子3大齿轮
[0023]4电源插头5踏槽6摆臂
[0024]7 转轴
[0025]S手动开关SBl、2启动按钮 STl、2行程开关
[0026]K1、2继电器KSl、2继电器触点 R电阻
[0027]T双组变压器U桥式全波整流器 VD发光二极管
[0028]M直流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2、3、4、5 所示。
[0030]本实用新型电控开启盖子的垃圾箱,包括呈长方体状且内空的箱身I和与其转动连接的所述盖子2 ;
[0031]盖子2包括转轴7并以其为轴心转动,转轴7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大齿轮3和控制机构摆臂6 ;
[0032]摆臂6的另一端空余,其位于盖子2开启或关闭状态时所对应箱身I外壁面的位置上,分别设有第一行程开关ST1、第二行程开关ST2,摆臂6的空余端能够分别与第一行程开关STl和第二行程开关ST2碰触;
[0033]箱身I前面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踏槽5,内设有第一启动按钮SBl和第二启动按钮SB2。
[0034]本实用新型电控开启盖子的垃圾箱,还包括电源电路、电动机构、控制电路;
[0035]电动机构包括直流电机M,以及用于传递动力同时增大扭力降低转速的传动齿轮组,传动齿轮组包括设置在盖子2上的大齿轮3和设置在直流电机M的转轴上的轴齿,该轴齿与大齿轮3啮合;
[0036] 电源电路包括双组变压器T、桥式全波整流器U、手动开关S、发光二极管VD ;手动开关S串联在双组变压器T与桥式全波整流器U之间,用于控制降压后电源的通断;发光二极管VD与桥式全波整流器U并联,用于指示整流后电源的通断,其上串联有一个电阻R用于为发光二极管VD降压;工作时,日用正弦交流电220V通过设有的电源插头4接入电路,先经双组变压器T降压,再经桥式全波整流器U整流成直流电,最后为直流电机M提供直流电源;
[0037]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一启动按钮SB1、第二启动按钮SB2、第一行程开关ST1、第二行程开关ST2,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为双触点分别用于控制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一启动按钮SB1、第二启动按钮SB2为常开触点,第一行程开关ST1、第二行程开关ST2为常闭触点;第一继电器Kl与第二继电器K2两者将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互为反向地电连接到直流电机M ;第一启动按钮SB1、第一行程开关ST1、第一继电器Kl三者串接;第二启动按钮SB2、第二行程开关ST2、第二继电器K2三者串接;
[0038]发光二极管VD设于箱身I前面的上方中间位置,手动开关S设于箱身I后面的底部位置。
[0039]使用时,将电源插头4插入市电插座,打开手动开关S,发光二极管VD亮起;将脚伸入到踏槽5中,踩下第一启动按钮SBl,第一继电器Kl通电其触点KSl闭合,直流电机M正转带动盖子2开启,当摆臂6的空余端碰触到第一行程开关STl后其触点断开,第一继电器Kl与直流电机M停止工作、第一继电器触点KSl也随之断开;放入垃圾后,踩下第二启动按钮SB2,第二继电器K2通电其触点KS2闭合,直流电机M反转带动盖子2关闭,当摆臂6的空余端碰触到第二行程开关ST2后其触点断开,第二继电器K2与直流电机M停止工作、第二继电器触点KS2也随之断开。
[0040]作为本实施例的简单变形:
[0041 ] 上述技术方案可直接适用于垃圾桶。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控开启盖子的垃圾箱,包括箱身(I)和与其转动连接的所述盖子(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机构、控制电路、控制机构; 所述电动机构包括直流电机(M)、以及将所述直流电机(M)的转力传递给所述盖子(2)用于开启该盖子(2)的传动齿轮组;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一启动按钮(SB1)、第二启动按钮(SB2)、第一行程开关(ST1)、第二行程开关(ST2),所述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一启动按钮(SB1)、第二启动按钮(SB2)为常开触点,所述第一行程开关(ST1)、第二行程开关(ST2)为常闭触点;所述第一继电器(Kl)与第二继电器(K2)两者将电源互为反向地电连接到所述直流电机(M);所述第一启动按钮(SB1)、第一行程开关(ST1)、第一继电器(Kl)三者串接;所述第二启动按钮(SB2)、第二行程开关(ST2)、第二继电器(K2)三者串接;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摆臂(6),所述摆臂(6)的一端与所述盖子(2)固接,其另一端在所述盖子(2)位于开启或关闭状态时可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STl)或第二行程开关(ST2)碰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盖子(2 )上的大齿轮(3 )和设置在直流电机(M)的转轴上的轴齿,该轴齿与所述大齿轮(3 )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直流电机(M)提供直流电源的直流整流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整流电路包括用于降压的双组变压器(T )和用于整流的桥式全波整流器(U)。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直流整流电路通断的手动开关(S )。
6.根据权利要求f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启动按钮(SB1)、第二启动按钮(SB2)并设于所述箱身(I)底部的踏槽(5)。
【文档编号】G05D3/00GK203781139SQ201420063098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2日
【发明者】杨峰 申请人:杨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