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通信式平移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789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通信式平移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通信式平移车系统,其包括导轨、平移车、驱动电机和车载PLC,车载PLC与主站PLC通信连接,导轨前端的墙体上安装有主光通信发射器,各平移车的前端均安装有车载光通信接收器,除了位于最后方的平移车之外的其它各平移车的后端均安装有车载光通信发射器,车载光通信接收器和车载光通信发射器均与其所在平移车上的车载PLC电连接,各光通信发射器和光通信接收器位于一条和导轨平行的虚拟直线上;系统还包括一条与导轨平行设置且与电源连接的滑触线,各平移车上均安装有与滑触线电连接的集电器,集电器均与车载PLC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化线路连接、整体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快捷、使用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_种光通信式平移车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平移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光通信式平移车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平移车系统包括一条导轨,导轨上滑动安装多台平移车,平移车上安装有驱动电机和车载PLC控制器,车载PLC控制器可控制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平移车的前进、后退以及行走速度,导轨的前端设有主站PLC控制器,主站PLC控制器通过信号电缆与车载PLC控制器连接,每台平移车上还需连接电源线,信号电缆和电源线通过拖链的方式安装在导轨一侧,拖链随着平移车行走。
[0003]传统的平移车控制系统一般会放置至少4条线缆在拖链内,线缆必须采用柔性电缆,线缆延伸到平移车上时,还需要用分线盒对柔性电缆与普通电缆进行转接,拖链内的线缆行走过程中,容易发生磨损和损坏现象,而且平移车行走的距离不能太长,一般合理的行走长度为< 20米,假如平移车行走的距离过长,不仅平移车拖链需要加长,而且随拖链行走的供电线路及信号线路会加长,加长后的拖链会行走困难,大大增加了安装难度,增加了劳动力的安装成本,不方便后期的维护和更换。
[0004]可见,传统的平移车系统不仅限制了平移车在同一导轨内的使用数量,而且在现场的拖链及电缆极易损坏,如果平移车对应的工位比较多,那么拖链内的线缆数量会达到10条以上,在拖链内,信号电缆和电源线掺杂在一起,顺线十分困难且会线缆之间会发生相互干扰,增加了设备复杂程度和成本,既容易出现故障又不利于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化线路连接、整体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快捷、使用安全可靠的光通信式平移车系统。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光通信式平移车系统包括导轨和两台以上滑动安装在导轨上的平移车,平移车上安装有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电连接的车载PLC,车载PLC与主站PLC通信连接,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导轨前端的墙体上安装有与主站PLC电连接的主光通信发射器,各平移车的前端均安装有车载光通信接收器,除了位于最后方的平移车之外的其它各平移车的后端均安装有车载光通信发射器,车载光通信接收器和车载光通信发射器均与其所在平移车上的车载PLC电连接,各光通信发射器和光通信接收器位于一条和导轨平行的虚拟直线上;所述平移车系统还包括一条与导轨平行设置且与电源连接的滑触线,各平移车上均安装有与滑触线电连接的集电器,每台平移车上的集电器均与该车上的车载PLC电连接。
[0007]采用该种结构,利用滑触线和集电器的结构为平移车提供电力供给,线路结构简单实用;利用光通信发射器和光通信接收器形成一条无线的信号收发线路,主站PLC利用该信号收发线路对各个平移车进行控制,利用光通信的方式实现信号的收发,替代了原来有线的信号电缆的连接方式,进一步简化了电路连接结构。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平移车系统解决了传统拖链式通讯的弊端,线路连接结构简单,控制更加方便。
[0008]所述平移车的后侧安装有与车载PLC电连接的限位开关,平移车的前侧安装有可与其前方平移车上的限位开关配合的挡块,导轨的最前端安装有与位于最前方的挡块配合的限位块,导轨后端安装有与位于最后方的限位开关配合的弹性触发块。采用上述结构,当限位开关启动时,发送信号给车载PLC,车载PLC控制驱动电机急停,避免前车与后车撞击,起到了防撞保护的作用。
[0009]每台平移车上均安装有用于感应各个工位的位置传感器,每台平移车上的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该车上的车载PLC电连接。当位置传感器感应到平移车到达该工位时,车载PLC控制驱动电机停止,在该工位进行加工操作,完成后,车载PLC再控制平移车移动到下一工位继续加工。
[0010]优选的,所述位置传感器为接触式行程开关或为光电感应式接近开关。
[00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化线路连接、整体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快捷、使用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光通信式平移车系统包括导轨I和两台以上滑动安装在导轨I上的平移车2,平移车2上安装有驱动电机3和与驱动电机3电连接的车载PLC4,车载PLC4与主站PLC5通信连接,导轨I前端的墙体上安装有与主站PLC5电连接的主光通信发射器6,各平移车2的前端均安装有车载光通信接收器7,除了位于最后方的平移车2之外的其它各平移车2的后端均安装有车载光通信发射器8,车载光通信接收器7和车载光通信发射器8均与其所在平移车2上的车载PLC4电连接,各光通信发射器和光通信接收器位于一条和导轨I平行的虚拟直线上。平移车系统还包括一条与导轨I平行设置且与电源连接的滑触线9,各平移车2上均安装有与滑触线9电连接的集电器10,每台平移车2上的集电器10均与该车上的车载PLC4电连接。
[0015]上述结构中,利用滑触线9和集电器10的结构为平移车2提供电力供给,线路结构简单实用。利用光通信发射器和光通信接收器形成一条无线的信号收发线路,主站PLC5利用该信号收发线路对各个平移车2进行控制,利用光通信的方式实现信号的收发,替代了原来有线的信号电缆的连接方式,进一步简化了电路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平移车系统解决了传统拖链式通讯的弊端,线路连接结构简单,控制更加方便。
[0016]参照附图,平移车2的后侧安装有与车载PLC4电连接的限位开关11,平移车2的前侧安装有可与其前方平移车2上的限位开关11配合的挡块12,导轨I的最前端安装有与位于最前方的挡块12配合的限位块13,导轨I后端安装有与位于最后方的限位开关11配合的弹性触发块14。限位块13和弹性触发块14均通过弹簧安装。当限位开关11触发时,发送信号给车载PLC4,车载PLC4控制驱动电机3急停,避免前车与后车撞击,起到了防撞保护的作用。
[0017]参照附图,每台平移车2上均安装有用于感应各个工位的位置传感器15,每台平移车2上的位置传感器15的信号输出端均与该车上的车载PLC4电连接。其中,位置传感器15可采用接触式行程开关或者采用光电感应式接近开关。当位置传感器15感应到平移车2到达该工位时,车载PLC4控制驱动电机3停止,在该工位进行加工操作,完成后,车载PLC4再控制平移车2移动到下一工位继续加工。
[0018]其中,光通讯的原理是:通过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给接收器,接收器把接收的信号再传输给车载PLC ;无线光通讯是主站PLC与车载PLC传送信号的重要器件,通过光通讯的应用,完成了移动设备与系统的无线传输控制功能。该种光通信的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光通信式平移车系统,包括导轨(I)和两台以上滑动安装在导轨(I)上的平移车(2),平移车(2)上安装有驱动电机(3)和与驱动电机(3)电连接的车载PLC (4),车载PLC (4)与主站PLC (5)通信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导轨(I)前端的墙体上安装有与主站PLC(5)电连接的主光通信发射器(6),各平移车(2)的前端均安装有车载光通信接收器(7),除了位于最后方的平移车(2)之外的其它各平移车(2)的后端均安装有车载光通信发射器(8),车载光通信接收器(7)和车载光通信发射器(8)均与其所在平移车(2)上的车载PLC(4)电连接,各光通信发射器和光通信接收器位于一条和导轨(I)平行的虚拟直线上;所述平移车系统还包括一条与导轨(I)平行设置且与电源连接的滑触线(9),各平移车(2)上均安装有与滑触线(9)电连接的集电器(10),每台平移车(2)上的集电器(10)均与该车上的车载PLC (4)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信式平移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平移车(2)的后侧安装有与车载PLC (4)电连接的限位开关(11),平移车(2)的前侧安装有可与限位开关(11)配合的挡块(12),导轨(I)的最前端安装有与位于最前方的挡块(12)配合的限位块(13),导轨(I)后端安装有与位于最后方的限位开关(11)配合的弹性触发块(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信式平移车系统,其特征是每台平移车(2)上均安装有用于感应各个工位的位置传感器(15),每台平移车(2)上的位置传感器(15)的信号输出端均与该车上的车载PLC (4)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通信式平移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位置传感器(15)为接触式行程开关。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通信式平移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位置传感器(15)为光电感应式接近开关。
【文档编号】G05D1/02GK204215268SQ201420625026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7日
【发明者】赵永军, 刘金帅 申请人:中汽迈赫(天津)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