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对数控程序精准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59470发布日期:2019-08-06 23:37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校对数控程序精准度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控程序领域,具体为一种校对数控程序精准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与软件的快速发展,数控加工中复杂数据的计算得以实现,将自动编程软件系统与数控机床加工联系起来,基于软件在数控技工方面的优越性,研究配置操作系统的加工中心数控加工编程过程,实现计算机辅助编程与数控加工中心的有效对接,大大提高了数控编程与产品的质量、加工效率和准确性。但是现有的数控程序编写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若不对程序进行校对会影响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校对数控程序精准度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校对数控程序精准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零件几何模型,创建链轮体零件模型,作为加工仿真编程的目标零件;

s2:对加工工艺进行分析,拟定加工的方案;

s3:进行加工前置处理,在进行加工前,需设置数控机床的相关参数和工件相关信息;

s4:进行加工后置处理,直接生成为机床定制的后处理文件,包括支持数控系统的轴数控加工程序代码输出;

s5:程序验证,按照数控仿真流程,首先在软件中根据机床的结构和几何参数创建实体模型,并建立夹具、毛坯及刀具库等,加载后置处理器输出的数控程序到软件中进行加工模拟,最终的加工结果正确,从而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

优选的,在s2中,选择适用的刀具,确定金属切削量,对一些如对刀、制定加工路线、确定加工零件的坐标系、确定零件的零点等等进行仔细的研究,优化并选择数控加工工艺参数。

优选的,在s3中,为了模拟实际加工过程中获得正确的刀具轨迹信息,毛坯零件的创建尤其关键,应符合实际生产中所使用的毛坯外形尺寸,要借助插入几何体的方法创建毛坯,转换几何体为零件毛坯,利用插入几何体命令,根据实际情况,创建所需的毛坯几何参数模型,在“毛坯管理”对话框中执行stl文件命令,选择已经创建的几何体作为毛坯零件,并确定毛坯中心位置与零件体中心位置重合。

优选的,在s3中,定制加工坐标系即确定编程原点,加工坐标系为刀具轨迹的定位基准,在编程过程中只需考虑工件的外形特点及尺寸保证刀路轨迹的可靠性,在保证工件加工精度的同时尽量减少空刀的出现,减少实际中的加工时间,后置处理时可考虑坐标原点与机床坐标系的偏置值,保证工件加工时设计坐标系与加工坐标系的重合。

优选的,在s3中,软件自动运算出道路轨迹,根据画面所显示的轨迹状态来对编辑定义对话框中的内容进行对应的参数修改,保证软件运算的道路轨迹符合实际加工要求,然后进行刀路轨迹的仿真。

优选的,在s4中,通过编辑和定义宏参数,完成后置处理文件的详细配置任务,最后导入刀位源文件进行转换生成的数控程序文件是.nc格式,使用记事本格式读取,最后生成数控机床能识别的g/m指令代码,生成的主要g代码。

优选的,在s5中,通过启动刀具运行仿真模拟、刀具的运动过程可知,其无碰撞干涉,走刀路线及进退刀方式合理,证明了各差数设置合理,可以输出刀位源文件。

优选的,刀具轨迹演示检查合理后生成刀具源文件,不合理则重新确定加工工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校对方法更加的科学合理,能够通过零件的加工仿真及刀位源文件的输出,获得了适合配置操作系统的机床的程序代码,缩短了编程校对时间,提高了机械加工的质量和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校对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校对数控程序精准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零件几何模型,创建链轮体零件模型,作为加工仿真编程的目标零件;

s2:对加工工艺进行分析,拟定加工的方案,选择适用的刀具,确定金属切削量,对一些如对刀、制定加工路线、确定加工零件的坐标系、确定零件的零点等等进行仔细的研究,优化并选择数控加工工艺参数;

s3:进行加工前置处理,在进行加工前,需设置数控机床的相关参数和工件相关信息,为了模拟实际加工过程中获得正确的刀具轨迹信息,毛坯零件的创建尤其关键,应符合实际生产中所使用的毛坯外形尺寸,要借助插入几何体的方法创建毛坯,转换几何体为零件毛坯,利用插入几何体命令,根据实际情况,创建所需的毛坯几何参数模型,在“毛坯管理”对话框中执行stl文件命令,选择已经创建的几何体作为毛坯零件,并确定毛坯中心位置与零件体中心位置重合,定制加工坐标系即确定编程原点,加工坐标系为刀具轨迹的定位基准,在编程过程中只需考虑工件的外形特点及尺寸保证刀路轨迹的可靠性,在保证工件加工精度的同时尽量减少空刀的出现,减少实际中的加工时间,后置处理时可考虑坐标原点与机床坐标系的偏置值,保证工件加工时设计坐标系与加工坐标系的重合,软件自动运算出道路轨迹,根据画面所显示的轨迹状态来对编辑定义对话框中的内容进行对应的参数修改,保证软件运算的道路轨迹符合实际加工要求,然后进行刀路轨迹的仿真;

s4:进行加工后置处理,直接生成为机床定制的后处理文件,包括支持数控系统的轴数控加工程序代码输出,通过编辑和定义宏参数,完成后置处理文件的详细配置任务,最后导入刀位源文件进行转换生成的数控程序文件是.nc格式,使用记事本格式读取,最后生成数控机床能识别的g/m指令代码,生成的主要g代码;

s5:程序验证,按照数控仿真流程,首先在软件中根据机床的结构和几何参数创建实体模型,并建立夹具、毛坯及刀具库等,加载后置处理器输出的数控程序到软件中进行加工模拟,最终的加工结果正确,从而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通过启动刀具运行仿真模拟、刀具的运动过程可知,其无碰撞干涉,走刀路线及进退刀方式合理,证明了各差数设置合理,可以输出刀位源文件。

本发明的校对方法更加的科学合理,能够通过零件的加工仿真及刀位源文件的输出,获得了适合配置操作系统的机床的程序代码,缩短了编程校对时间,提高了机械加工的质量和效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校对数控程序精准度的方法,属于数控程序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零件几何模型,创建链轮体零件模型,作为加工仿真编程的目标零件,S2:对加工工艺进行分析,拟定加工的方案,S3:进行加工前置处理,在进行加工前,需设置数控机床的相关参数和工件相关信息,S4:进行加工后置处理,直接生成为机床定制的后处理文件,包括支持数控系统的轴数控加工程序代码输出,S5:程序验证进行加工模拟。本发明的校对方法更加的科学合理,能够通过零件的加工仿真及刀位源文件的输出,获得了适合配置操作系统的机床的程序代码,缩短了编程校对时间,提高了机械加工的质量和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夏志杰;张志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南高智能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09
技术公布日:2019.08.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