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2414发布日期:2020-08-18 19:00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生产线系统中,自动化控制系统是通过实体硬接线的方式来控制各个送料设备(如机械手)、执行设备(如各类机床)、以及周边设备工作的。但因实体硬接线过多,从而会导致线材、讯号模组使用过量,以至于会导致出现生产成本过高、维修困难、现场信号干扰等问题,不利于生产实施。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其具有安装/维修便利、讯号无上限增加、降低成本、防止讯号干扰等诸多优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包括总控制系统、送料系统和执行系统,其中,所述总控制系统具有plc控制器、以太网模组和工业交换机,且所述plc控制器通过所述以太网模组与所述工业交换机相连接;所述送料系统具有机械手,且所述机械手通过网络线与所述工业交换机信号连通;所述执行系统具有机床,且所述机床通过航空插头线与所述plc控制器的i/o接口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总控制系统还具有人机界面,所述人机界面通过网络线与所述工业交换机信号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床包括有冲床、油压机和钻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周边设备,所述周边设备具有能够支持以太网协议的第一周边设备和不支持以太网协议的第二周边设备,且所述第一周边设备通过网络线与所述工业交换机信号连通,所述第二周边设备通过航空插头线对应与所述plc控制器的i/o接口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周边设备包括有ccd相机、扫码器和传感器;所述第二周边设备包括指示灯和报警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采用mes系统和erp系统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管理系统通过网络线与所述工业交换机信号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①在该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中,一方面设计支持以太网协议的设备(如机械手、第一周边设备等)通过网络线实现讯号连接及传输,无需连接任何实体硬接线,这样便可省去昂贵的i/o模块、复杂且数量繁多的实体硬接线,从而使得控制系统具备安装/维修便利、讯号无上限增加、降低成本等诸多优点;另一方面设计不支持以太网协议的设备(如机床、第二周边设备等)通过航空插头线实现讯号连接及传输,这样可实现快速插拔、及防止讯号干扰等。②该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可根据客户要求随意配置机械手、机床、周边设备等的种类和型号,因此,该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应用性和适用性都非常的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方框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总控制系统;10—plc控制器;11—以太网模组;12—工业交换机;13—人机界面;20—机械手;30—机床;41—第一周边设备;42—第二周边设备;5—管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请参阅附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方框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包括总控制系统1、送料系统和执行系统,其中,所述总控制系统1具有plc控制器10、以太网模组11和工业交换机12,且所述plc控制器10通过所述以太网模组11与所述工业交换机12相连接;所述送料系统具有机械手20,且所述机械手20通过网络线(具体可采用cc-link信号线)与所述工业交换机12信号连通;所述执行系统具有机床30,且所述机床30通过航空插头线与所述plc控制器10的i/o接口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一方面设计支持以太网协议的设备(如机械手、第一周边设备等)通过网络线实现讯号连接及传输,无需连接任何实体硬接线,这样便可省去昂贵的i/o模块、复杂且数量繁多的实体硬接线,从而使得控制系统具备安装/维修便利、讯号无上限增加、降低成本等诸多优点;另一方面设计不支持以太网协议的设备(如机床、第二周边设备等)通过航空插头线实现讯号连接及传输,这样可实现快速插拔、及防止讯号干扰等。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总控制系统1还具有人机界面13,所述人机界面13通过网络线(具体可采用cc-link信号线)与所述工业交换机12信号连通。所述人机界面的配置,可方便操作人员实时了解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在发生异常时可及时、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工作效率得以大大提升。

优选的,所述机床30包括有冲床、油压机和钻床等数控机床。

优选的,还设有周边设备,所述周边设备具有能够支持以太网协议的第一周边设备41和不支持以太网协议的第二周边设备42,且所述第一周边设备41通过网络线(具体可采用cc-link信号线)与所述工业交换机12信号连通,所述第二周边设备42通过航空插头线对应与所述plc控制器10的i/o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周边设备41包括有ccd相机、扫码器和传感器(如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所述第二周边设备42包括指示灯和报警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还设有管理系统5,所述管理系统5采用mes系统和erp系统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管理系统5通过网络线(具体可采用cc-link信号线)与所述工业交换机12信号连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具有安装/维修便利、讯号无上限增加、降低成本、防止讯号干扰等诸多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制系统(1)、送料系统和执行系统,其中,所述总控制系统(1)具有plc控制器(10)、以太网模组(11)和工业交换机(12),且所述plc控制器(10)通过所述以太网模组(11)与所述工业交换机(12)相连接;所述送料系统具有机械手(20),且所述机械手(20)通过网络线与所述工业交换机(12)信号连通;所述执行系统具有机床(30),且所述机床(30)通过航空插头线与所述plc控制器(10)的i/o接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制系统(1)还具有人机界面(13),所述人机界面(13)通过网络线与所述工业交换机(12)信号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30)包括有冲床、油压机和钻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周边设备,所述周边设备具有能够支持以太网协议的第一周边设备(41)和不支持以太网协议的第二周边设备(42),且所述第一周边设备(41)通过网络线与所述工业交换机(12)信号连通,所述第二周边设备(42)通过航空插头线对应与所述plc控制器(10)的i/o接口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边设备(41)包括有ccd相机、扫码器和传感器;所述第二周边设备(42)包括指示灯和报警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管理系统(5),所述管理系统(5)采用mes系统和erp系统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管理系统(5)通过网络线与所述工业交换机(12)信号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包括总控制系统、送料系统和执行系统,其中,总控制系统具有PLC控制器、以太网模组和工业交换机,且PLC控制器通过以太网模组与工业交换机相连接;送料系统具有机械手,且机械手通过网络线与工业交换机信号连通;执行系统具有机床,且机床通过航空插头线与PLC控制器的I/O接口相连接。该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具有安装/维修便利、讯号无上限增加、降低成本、防止讯号干扰等诸多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威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