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故障信息锁存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3504发布日期:2020-08-05 00:59阅读:1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故障信息锁存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故障信息锁存电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一些自动控制系统,单片机需要监控多路外部故障信号,当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口不够用时,部分外部故障信息只能接入单片机的普通i/o口。由于外部故障信号常是一个短时间的暂态信号,而用单片机的普通i/o口监控,因只能采用程序扫描方式读取普通i/o口的电平,就有漏过外部故障信号的可能。而解决此问题的通常做法是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锁存暂态的故障信号,或者用复杂的逻辑门电路来实现的,电路较复杂,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故障信息锁存电路,电路由三极管、电阻、二极管和电容组成,电路简洁,可靠性高,且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故障信息锁存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q2、电阻r1~r4、二极管d1和电容c1,其中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输入电压vin,电阻r3和电容c1的另一端都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4的一端和输出电压verror,发射极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阻r1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接复位电压vreset,电阻r1和电阻r4的另一端都接+5v;三极管q1为小功率的npn管,三极管q2为小功率的pnp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故障信息锁存电路,电路由分立元件组成,电路简洁,可靠性高,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故障信息锁存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q2、电阻r1~r4、二极管d1和电容c1,其中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输入电压vin,电阻r3和电容c1的另一端都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4的一端和输出电压verror,发射极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阻r1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接复位电压vreset,电阻r1和电阻r4的另一端都接+5v;三极管q1为小功率的npn管,三极管q2为小功率的pnp管。

vin信号是由被监控对象传送来的电压信号,被监控对象正常时为低电平,被监控对象有故障时为短暂的高电平;verror信号送至单片机的普通i/o口,当被监控对象正常时,为高电平,当被监控对象有故障时,翻传为低电平;vreset信号为单位机送来的复位信号,平时为高电平,当需要对锁存电路进行复位时,单片机送来100毫秒的低电平,即可完成复位。

故障信息锁存电路刚通电时,若被监控对象正常,vin信号为低电平,三极管q1基极得不到触发电压,三极管q1截止,导致三极管q2也截止,送单片机的verror信号为高电平,表示被监控对象正常。

当被监控对象有故障时,其送出的vin信号为短暂的高电平,触发三极管q1的基极,使三极管q1开始导通,其集电极电压开始下降,引发三极管q2导通,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流又注入三极管q1的基极,引发三极管q1导通更加强烈,如此,形成强烈的正反馈,使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迅速饱和导通,即使vin信号恢复为低电平后,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仍维持饱和导通,输出verror信号为低电平,锁存了故障信息。

当单片机完成故障信息读取后,其提供复位信号,vreset信号翻转为100毫秒的低电平,二极管d1导通,把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压拉低至约0.7v,三极管q2截止,引发三极管q1截止,verror信号恢复高电平,故障信息锁存电路完成复位,等待下一个故障信息的到来。



技术特征:

1.一种故障信息锁存电路,其特征是:该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q2、电阻r1~r4、二极管d1和电容c1,其中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输入电压vin,电阻r3和电容c1的另一端都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4的一端和输出电压verror,发射极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阻r1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接复位电压vreset,电阻r1和电阻r4的另一端都接+5v;三极管q1为小功率的npn管,三极管q2为小功率的pnp管。


技术总结
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或复杂的逻辑门电路锁存暂态的故障信号,成本较高。针对此不足,提出名为一种故障信息锁存电路的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实用新型的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Q2、电阻R1~R4、二极管D1和电容C1,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输入电压Vin,电阻R3和电容C1的另一端都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4的一端和输出电压Verror,发射极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阻R1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接复位电压Vreset,电阻R1和电阻R4的另一端都接+5V。实用新型的电路简洁,可靠性高,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明鑫;卢丹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