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控制系统及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1259发布日期:2023-05-25 00:5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控制系统及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控制系统及充电桩。


背景技术:

1、随着充电桩的大规模应用,越来越多的电动式车辆利用充电桩充电。充电桩在安装后,由于受到其所处空气环境中的湿度影响,导致充电桩壳体内部的湿度过大而使得器件生锈老化,影响充电桩的正常工作,甚至还会引起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检测充电桩内湿度的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

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的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的充电桩。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的充电桩。

5、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度检测电路、处理器和受处理器控制的除湿装置;其中:

6、湿度检测电路具有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和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供电电压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接地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且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接地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接地端,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继电器的第一触点以及外部供电端,继电器的第二触点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为连接的常闭触点;其中,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有电压检测点;

7、控制器,其第一信号端连接继电器的第三触点,控制器的第二信号端接继电器的第四触点;

8、除湿装置,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9、改进地,在该实用新型中,所述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还包括灯光提示电路;其中,该灯光提示电路具有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供电电压端,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接地端,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连接接地端,且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经第七电阻连接电压检测点。

10、进一步地,在所述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中,所述灯光提示电路具有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三三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供电电压端,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八电阻连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接地端,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九电阻连接接地端,且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经第十电阻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点。

11、再改进,在所述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发出光线的颜色不同。

12、进一步地,在所述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发出红色光线,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发出绿色光线。

13、可选择地,在所述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中,所述除湿装置为加热除湿装置或者/和干燥剂投放装置。

14、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应用有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

15、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应用有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

16、可选择地,在所述充电桩中,该充电桩为直流充电桩或交流充电桩。

17、本实用新型解决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应用有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

18、可选择地,在所述充电桩中,该充电桩为直流充电桩或交流充电桩。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实用新型的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通过设置湿度检测电路、处理器、除湿装置和灯光提示电路,可以在充电桩内的湿度增大至一定数值后,处理器命令除湿装置工作,并且处理器基于温度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控制灯光提示电路,以便于及时地把除湿装置的除湿状态提供给用户,不仅实现了充电桩自身的自动除湿,而且还可以帮助用户(运维人员)及时掌握充电桩的除湿状态情况。



技术特征:

1.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度检测电路、处理器和受处理器控制的除湿装置;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光提示电路;其中,该灯光提示电路具有第一发光二极管(hl400)和第二三极管(v2),第一发光二极管(hl400)的正极连接第二供电电压端,第一发光二极管(hl400)的负极通过第五电阻(r28)连接第二三极管(v2)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接地端(gnd),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r137)连接接地端(gnd),且该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经第七电阻(r5)连接电压检测点(humidity)。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提示电路还具有第二发光二极管(hl401)和第三三极管(v5),第二发光二极管(hl401)的正极连接第三供电电压端,第二发光二极管(hl401)的负极通过第八电阻(r22)连接第三三极管(v5)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v5)的发射极连接接地端(gnd),第三三极管(v5)的基极通过第九电阻(r7)连接接地端(gnd),且该第三三极管(v5)的基极经第十电阻(r6)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点(humidity)。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hl400)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hl401)发出光线的颜色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为加热除湿装置或者/和干燥剂投放装置。

6.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应用有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

7.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应用有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该充电桩为直流充电桩或交流充电桩。

9.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应用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该充电桩为直流充电桩或交流充电桩。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控制系统及充电桩,充电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包括湿度检测电路、处理器和受处理器控制的除湿装置,湿度检测电路具有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和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供电电压端和接地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分别对应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端以及第一二极管正极,第一二极管负极分别连接继电器第一触点及外部供电端,继电器第二触点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为连接的常闭触点;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压检测点,控制器的两个信号端分别对应连接继电器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实现了充电桩自动除湿,而且还可帮助用户及时掌握充电桩的除湿状态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航,汝黎明,陈利峰,暴豪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