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联动控制的站台门等电位连接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3469发布日期:2023-04-20 00:2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联动控制的站台门等电位连接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电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联动控制的站台门等电位连接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地铁站台屏蔽门是乘客上下车的必经通道,为了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消除轨电压升高所产生的跨步电压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减小由于设备漏电等特殊原因造成门体带电带来的风险以及降低离散电流对门体及钢结构造成的电腐蚀,现有国内对于站台门系统整体等电位处理,将站台门整体结构通过等电位线与轨道连接,称为站台门接轨方案;

2、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发现,站台装修层绝缘会随着外部环境变化逐渐老化,绝缘电阻会不断降低甚至失效,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隐患,无法同时权衡消除跨步电压危害和离散电流腐蚀的问题。在绝缘不良情况下,等电位线的连接将会造成屏蔽门通过绝缘薄弱处进行电流漏泄,并产生打火现象。这一方面会造成火灾隐患,另一方面会产生大量的杂散电流进入车站,从而长期产生电腐蚀,将会对相关建筑及设备设施寿命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联动控制的站台门等电位连接控制系统,采用新的等电位控制方法,双等电位回路来消除现有技术等电位存在的隐患。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联动控制的站台门等电位连接控制系统,包括车辆到站监测单元、智能导通装置,站台门通过门体等电位线连接至智能导通装置;所述智能导通装置分别通过门体接地线接地、通过门体接轨线连接至轨道;所述车辆到站监测单元用于采集车辆到达站台信号,其输出端连接至智能导通装置;所述智能导通装置用于控制门体等电位线连接至门体接轨线或门体接地线。

3、所述智能导通装置包括智能逻辑控制单元、接触器ka1、接触器ka2;所述智能逻辑控制单元与车辆到站监控单元连接;所述门体等电位线分别经接触器ka1连接门体接地线、经接触器ka2连接门体接轨线;所述智能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接触器ka1、ka2,用于启动接触器ka1、ka2的闭合和断开。

4、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电压/电流监测模块,所述电压/电流监测模块用于监控采集门体对地电压、门体接地电流或门体对轨电压、门体接轨电流,其输出端连接至智能逻辑控制单元。

5、所述智能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声光报警器连接,用于在监控的电压、电流异常后驱动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6、所述智能逻辑控制单元与控制室监控屏连接,用于将报警信息上传至控制室监控屏进行监控显示。

7、所述智能逻辑控制单元与本地操作按键连接,用于手动切换控制门体等电位线连接至门体接轨线或门体接地线。

8、所述智能逻辑控制单元与计数器连接,用于记录接地和接轨的次数并通过智能逻辑控制单元连接的hmi显示屏或监控室显示屏进行监控显示。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双回路等电位控制,保证等电位的可靠控制,减少安全隐患;无列车停靠的情况下:站台门与地进行连接,与钢轨不连接。确保站台人员的安全,防止轨电流串入车站;当列车进站停稳后,信号系统发出开门命令后,控制屏蔽门断开与地的连通,闭合与钢轨的连通,避免进站启动时大电流产生的安全隐患;保证了任何时候的人员安全,屏蔽门要么保持与地连接,要么与钢轨实现等电位连接,始终可以保障乘客安全。只在列车停站时钢轨与屏蔽门保持接通(避开了本站列车启动时产生的大电流),并做了电流限制处理,对改进屏蔽门打火现象有所遏制,同时因不是一直保持连通,相应的杂散电流只在短时间内有影响。通过对等电位连接线导通电流的监测,可以动态给出屏蔽门绝缘不良的报警,进一步提高了站台门系统乃至整个车站的结构安全,使用年限和可靠性,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联动控制的站台门等电位连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到站监测单元、智能导通装置,站台门通过门体等电位线连接至智能导通装置;所述智能导通装置分别通过门体接地线接地、通过门体接轨线连接至轨道;所述车辆到站监测单元用于采集车辆到达站台信号,其输出端连接至智能导通装置;所述智能导通装置用于控制门体等电位线连接至门体接轨线或门体接地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动控制的站台门等电位连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导通装置包括智能逻辑控制单元、接触器ka1、接触器ka2;所述智能逻辑控制单元与车辆到站监控单元连接;所述门体等电位线分别经接触器ka1连接门体接地线、经接触器ka2连接门体接轨线;所述智能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接触器ka1、ka2,用于启动接触器ka1、ka2的闭合和断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动控制的站台门等电位连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电压/电流监测模块,所述电压/电流监测模块用于监控采集门体对地电压、门体接地电流或门体对轨电压、门体接轨电流,其输出端连接至智能逻辑控制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动控制的站台门等电位连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声光报警器连接,用于在监控的电压、电流异常后驱动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动控制的站台门等电位连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逻辑控制单元与控制室监控屏连接,用于将报警信息上传至控制室监控屏进行监控显示。

6.如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动控制的站台门等电位连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逻辑控制单元与本地操作按键连接,用于手动切换控制门体等电位线连接至门体接轨线或门体接地线。

7.如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动控制的站台门等电位连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逻辑控制单元与计数器连接,用于记录接地和接轨的次数并通过智能逻辑控制单元连接的hmi显示屏或监控室显示屏进行监控显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联动控制的站台门等电位连接控制系统,包括车辆到站监测单元、智能导通装置,站台门通过门体等电位线连接至智能导通装置;所述智能导通装置分别通过门体接地线接地、通过门体接轨线连接至轨道;所述车辆到站监测单元用于采集车辆到达站台信号,其输出端连接至智能导通装置;所述智能导通装置用于控制门体等电位线连接至门体接轨线或门体接地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双回路等电位控制,保证等电位的可靠控制,减少安全隐患;无列车停靠的情况下:站台门与地进行连接,与钢轨不连接。确保站台人员的安全,防止轨电流串入车站。

技术研发人员:范伟,尹燕萍,王良良,康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