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宽电压输出的恒流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5570发布日期:2023-06-08 17:11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宽电压输出的恒流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流驱动,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宽电压输出的恒流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1、恒流驱动电路广泛应用在模拟电路中,恒流源电路主要有两种作用,一种是作为负载,因为恒流源电路的交流输出电阻大,有利于提高放大器的增益;另一种是提供偏置电流并镜像放大,如图1所示,左边提供一个偏置电流ib,输出电流iout是偏置电流的镜像,一般情况下,输出电流iout是偏置电流ib的n倍,因为第六mos管m6是第五mos管m5放大倍数的n倍。

2、该电路结构简单,但缺点比较明显:因其输出阻抗较低,恒流效果不好,尤其是在输出端电压比较低的时候,性能将急剧退化,很难适用于高性能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宽电压输出的恒流驱动电路,本技术方案可以在输出端电压比较低的时候保证恒流驱动电路性能不会退化,因此扩展了输出端工作电压的范围,从而使其能够在高性能场合应用。

2、本发明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适用于宽电压输出的恒流驱动电路,包含驱动输入模块、驱动输出模块与反馈模块。

4、具体地,所述的驱动输入模块包含第一mos管m1,所述的第一mos管m1的漏极连接偏置电流端,所述第一mos管m1的源极接地。

5、所述的驱动输出模块包含第二mos管m2与第三mos管m3,所述的第二mos管m2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mos管m2的栅极与所述第一mos管m1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三mos管m3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m2的漏极,所述第三mos管m3的漏极为驱动输出端。

6、所述的反馈模块包含第一运算放大器u1,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向输入端连接偏置电流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m2的漏极,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1与所述第二mos管m2的栅极。

7、此时在更优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三mos管m3的栅极连接偏置电压端。

8、在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驱动输出模块还包含第二运算放大器u2。

9、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同向输入端连接偏置电压端,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m2与第三mos管m3的公共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mos管m3的栅极。

10、在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驱动输出模块还包含第四mos管m4。

11、所述的第四mos管m4的漏极与所述第三mos管m3的栅极连接并共同连接偏置电流端,所述的第四mos管m4的源极接地,所述的第四mos管m4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m2与第三mos管m3的公共端。

12、进一步地, 所述的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与第四mos管m4为nmos管,或所述的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与第四mos管m4为pmos管。

13、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宽电压输出的恒流驱动电路,本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在输出端电压比较低时保证恒流驱动电路性能不会退化,因此扩展了输出端工作电压的范围。另一方面在达到同样的驱动电流(输出电流)下,可以有效的减小驱动管的面积,达到降低芯片成本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宽电压输出的恒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宽电压输出的恒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mos管m3的栅极连接偏置电压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宽电压输出的恒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输出模块还包含第二运算放大器u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宽电压输出的恒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输出模块还包含第四mos管m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宽电压输出的恒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与第四mos管m4为nmos管,或所述的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与第四mos管m4为pmos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宽电压输出的恒流驱动电路,包含驱动输入模块、驱动输出模块与反馈模块,所述驱动输入模块包含第一MOS管M1,所述的驱动输出模块包含第二MOS管M2与第三MOS管M3,所述第二MOS管M2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MOS管M2的栅极与所述第一MOS管M1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三MOS管M3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M2的漏极,所述反馈模块包含第一运算放大器U1,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同向输入端连接偏置电流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M2的漏极,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1与所述第二MOS管M2的栅极,本发明可以扩展输出端工作电压的范围且在达到同样的驱动电流(输出电流)下,可以有效的减小驱动管的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陈都,袁楚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依百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