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08598发布日期:2023-12-16 17:3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本说明书涉及餐食智能制作应用领域,特别涉及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1、如今,随着科技发展,人们购物方式的改变,无人值守的自动售卖模式正在进入人们生活。应运而生的是各类自动售卖机的出现,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售货机存在一些问题:销售商品种类单一,体积大造价高,补货不灵活,无法现场制作只能售卖成品,如果客户想要吃到现做的汤饮,则需要到店铺排队购买。因此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能够现场制作汤饮,并自动售卖的设备。

2、现有的餐食机领域中,如专利号为cn116259137a,专利名称为一种无人驾驶汤饮车、无人现场制作和无人售卖的汤饮共享系统及方法的专利技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汤饮车、无人现场制作和无人售卖的汤饮共享系统及方法,该汤饮车包括自动行驶无人现场制作汤饮无人售卖营业车(1)及其搭载于所述自动行驶无人现场制作汤饮无人售卖营业车(1)上的共享汤饮制作设备主机(2)和通讯模块(3)。该发明可以让订餐的用户在最短时间内吃到美、鲜、热、卫生的汤饮,实现汤饮无人现场售卖,汤饮现场食用,更加卫生,确保用户可以吃到健康无菌的健康汤饮。

3、上述汤饮机虽然能够进行自动的售卖,但针对汤饮系列的加热仍有较大的缺陷,考虑到市面上的汤饮加热方式均采用电加热,汤饮的浓度和固体物含量容易导致加热不匀或者超沸点溢出。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系统和方法,能够对电加热容器内的汤饮进行全面的温度监测控制,避免汤饮内部加热不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说明书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系统和方法,本系统能够根据现有加热容器、加热圈、汤饮杯具设定一套加热监测系统,通过温度监测驱动容器内的搅拌工作,也能够根据用餐者的反馈,调整加热圈的工作方式、容器的保温频率和时间。

2、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3、s1:通过采集件获取容器中餐品的温度,其中采集件分多段获取容器内不同深度位置处的温度值;

4、s2: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每段温度值驱动加热圈工作频率,其中所述加热圈设置在容器外侧,所述采样件上的温度采集点间隔距离与所述加热圈的加热幅度相同;

5、s3:所述控制单元获取餐品的温度反馈,结合采集件发送的温度值,控制加热圈的工作时间。

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采集件一端垂直伸入容器中,用于获取餐品不同深度的温度,另一端通过通信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采集件的不同位置集成有温度采集点,每个温度采集点将采集到的温度分别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

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控制单元内预存有每段温度采集点的标准阈值,通过将每个温度采集点的实时温度值与标准阈值进行比较,当温度低于标准阈值时,增加加热圈工作,其中标准阈值在时间段内作标准动态曲线,采集的实时温度值在时间段内作采集动态曲线,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拟合两种动态曲线的差值驱动所述加热圈工作频率。

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用餐者通过显示单元反馈餐品的温度,包括语言、键盘录入、屏幕录入的方式反馈该餐品的温度。

9、进一步的,所述餐食机上设置显示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人机交互,通过在显示单元上触发相应模块,所述控制单元执行相应功能,所述控制单元关联餐食机上的辅料联动储存输送机构、和面机构、饺子制作机构、馅料切割搅拌机构、煎锅升降机构、蒸汽发生装置、清洗锅机构、制冷保鲜装置。

10、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圈的工作频率的控制过程包括:

11、s21:按照采集件上采集点的高度确定采样温度的时间顺序,其中按照高度由低到高的采样顺序;

12、s22:当采样的温度呈线性依次降低时,启动所述加热圈进行保温工作;

13、s23:当采样的温度非线性波动时,启动并加速容器内的搅拌装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得到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系统,包括汤饮机本体和设置在汤饮机本体上的加热容器,加热容器通过卡箍套设有通电加热圈,加热容器的顶部设置有温度采集件、加水口和加料口,所述加热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其中,所述通电加热圈的加热范围与容器的高度呈正比,所述加热圈的周长与所述容器底部的周长适配。

15、进一步的,汤饮机还包括框架,框架自上而下设置有两层,上层包括杯子储存输送机构、加热容器、恒温加热锅、储料仓,下层包括出餐机构、制冷机构、水仓。

16、进一步的,所述恒温加热锅要呈上宽下窄漏斗状,其中所述恒温加热锅的底部截面积与杯子容积呈正比。

17、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容器内设置有带有通孔的清洗管,所述清洗管的一端与容器外的水管连通,所述清洗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加热容器内部。

18、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容器内设置有破壁刀具。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0、1、获取用餐者对汤饮的温度评价,通过汤饮机上的控制单元对加热圈的加热频率和时间进行控制,确保汤饮受热均匀且满足用餐者的对温度的需求;

21、2、能够综合用餐者的食用份量反馈进一步调整杯子的容积、加热圈的大小、容器的形状结构。



技术特征:

1.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采集件一端垂直伸入容器中,用于获取餐品不同深度的温度,另一端通过通信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采集件的不同位置集成有温度采集点,每个温度采集点将采集到的温度分别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控制单元内预存有每段温度采集点的标准阈值,通过将每个温度采集点的实时温度值与标准阈值进行比较,当温度低于标准阈值时,增加加热圈工作,其中标准阈值在时间段内作标准动态曲线,采集的实时温度值在时间段内作采集动态曲线,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拟合两种动态曲线的差值驱动所述加热圈工作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用餐者通过显示单元反馈餐品的温度,包括语言、键盘录入、屏幕录入的方式反馈该餐品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圈的工作频率的控制过程包括:

6.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系统,应用于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汤饮机本体和设置在汤饮机本体上的加热容器,加热容器通过卡箍套设有通电加热圈,加热容器的顶部设置有温度采集件、加水口和加料口,所述加热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其中,所述通电加热圈的加热范围与容器的高度呈正比,所述加热圈的周长与所述容器底部的周长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汤饮机还包括框架,框架自上而下设置有两层,上层包括杯子储存输送机构、加热容器、恒温加热锅、储料仓,下层包括出餐机构、制冷机构、水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加热锅要呈上宽下窄漏斗状,其中所述恒温加热锅的底部截面积与杯子容积呈正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器内设置有带有通孔的清洗管,所述清洗管的一端与容器外的水管连通,所述清洗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加热容器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器内设置有破壁刀具。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基于应用于汤饮智能制备中的温控系统和方法,属于智能餐食加工领域,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通过采集件获取容器中餐品的温度,其中采集件分多段获取容器内不同深度位置处的温度值;S2: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每段温度值驱动加热圈工作频率,其中所述加热圈设置在容器外侧,所述采样件上的温度采集点间隔距离与所述加热圈的加热幅度相同;S3:所述控制单元获取餐品的温度反馈,结合采集件发送的温度值,控制加热圈的工作时间,在不改变加热圈的前提下,为了能够实现快速加热大量的汤饮品,通过上述控制中心来确保每份汤饮品的温度。

技术研发人员:江正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智慧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