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进气口的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74780发布日期:2023-12-22 02:48阅读:86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进气口的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环境温湿度调节,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口的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发动机在生产制造完成时,通常需要不断地进行发动机试验,以验证其各项性能指标;这一系列的试验均依赖与发动机进气口相匹配的温湿度才能保障准确性,甚至在一些专门针对发动机进气口温湿度的调节的试验时,还需要模拟一些高温高湿等极端温湿度环境来验证发动机的性能或不良反应,因此对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变化调整准确度要求较高;然而,目前传统的温湿度调节设备无法精准地控制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准确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口的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口的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

3、主体,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用于与发动机进气口连接;

4、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设置于主体内并通过风道与进风口连接;

5、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设置于主体内并通过风道与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和出风口连接;

6、第一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进风口的内侧,用于测量来自进风口的空气得到第一温度和第一湿度;

7、第二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和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之间的风道中,用于测量来自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的空气得到第二温度和第二湿度;

8、控制器,与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湿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方式输出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方式包括将第一温度和第一湿度代入预设的温湿度控制模型中得到的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的第一投入比,以及将第二温度和第二湿度代入温湿度控制模型中得到的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的第二投入比;控制指令用于根据第一投入比指示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动作,并根据第二投入比指示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动作。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包括:

10、第一温湿度调节设备,设置于风道中靠近进风口位置;

11、分流处理结构,包括并行设置的除湿模组和进风通道,用于使得由风道来自第一温湿度调节设备的空气根据需要进入除湿模组、或进入进风通道。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包括:

13、喷淋设备,设置于风道中靠近出风口位置;

14、第二温湿度调节设备,设置于喷淋设备与分流处理结构之间的风道中;

15、第一加热器,设置于风道中的第二温湿度调节设备与喷淋设备之间。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动机进气口的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还包括:

17、送风机,通过风道连接于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和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之间,用于调节风道内空气的流速;

18、风量传感器,设置于分流处理结构与第一温湿度调节设备之间,用于测量风道内空气的流速;

19、控制器分别与送风机和风量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风量传感器测量的空气的流速,控制送风机的投入比。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除湿模组包括:

21、排湿管道;

22、进气口和排湿口,开设于主体表面,通过排湿管道连接;

23、转轮除湿机,包括吸附区和排湿区,用于通过吸附区吸附风道中的湿气并旋转至排湿区排出;吸附区连接于风道中;

24、第二加热器,通过排湿管道与进气口和排湿区连接,用于蒸发转轮除湿机吸附的湿气;

25、排风除湿机,设置于排湿口,通过排湿管道与排湿区连接,用于抽出被蒸发的湿气。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动机进气口的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还包括:

27、第一过滤设备,设置于进风口与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之间的风道中;

28、第二过滤设备,设置于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与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之间的风道中。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还包括:

30、加湿桶,设置于主体上,与喷淋设备连接,用于为喷淋设备提供水源。

31、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口的环境温湿度控制方法包括:

32、根据第一控制方式输出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方式包括将获取的来自进风口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代入预设的温湿度控制模型中得到的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的第一投入比,以及将获取的来自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代入温湿度控制模型中得到的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的第二投入比;

33、控制指令用于根据第一投入比指示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动作,并根据第二投入比指示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动作。

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35、根据来自进风口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搜索预存数据库得到对应的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的第三投入比,根据第三投入比指示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动作,并在未搜索到对应的第三投入比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投入比指示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动作;

36、根据来自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搜索预存数据库得到对应的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的第四投入比;根据第四投入比指示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动作,并在未搜索到对应的第四投入比的情况下,根据第二投入比指示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动作。

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温湿度控制模型为根据预存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获得。

38、上述发动机进气口的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设置于主体内的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和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组成两级调节,通过第一温湿度传感器获取进风口进入系统中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然后通过控制器获取后,将其代入预设的温湿度调节模型进行参数计算,得出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的投入比,然后控制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按照投入比动作进行第一级调节,并将调节完成的空气沿风道送至下一级,设置于两级调节模组中间的第二温湿度传感器则能够再次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控制器将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和湿度再次代入预设的温湿度控制模型中计算下一级温湿度控制模型的投入比,并根据投入比控制第二级温湿度控制模型动作;本申请通过两级调节的方式,根据预设的调节模型对送入发动机进气口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多次修正,有效解决了发动机进气口的空气的温湿度调节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进气口的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模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还包括:

8.一种发动机进气口的环境温湿度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中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控制模型为根据所述预存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获得。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口的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主体,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用于与发动机进气口连接;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设置于主体内并通过风道与进风口连接;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设置于主体内并通过风道与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和出风口连接;第一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进风口的内侧;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来自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的空气得到第二温度和第二湿度;控制器;本申请通过两级调节的方式,根据预设的调节模型对送入发动机进气口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多次修正,有效解决了发动机进气口的空气的温湿度调节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曾秋保,赵岳,杨宇欣,徐恒信,吴思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