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湿度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4096发布日期:2023-06-21 15:2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湿度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温湿度调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湿度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1、温湿度控制仪产品主要用于中高压开关柜、端子箱、环网柜、箱变等设备内部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控制。可有效防止因低温、高温造成的设备故障以及受潮或结露引起的爬电、闪络事故的发生。该系列产品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03872684u的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温湿度调节的灰树花菇房结构,包括一灰树花菇房及设置在该灰树花菇房内的若干层菇架,所述灰树花菇房前门墙体的上部设置有一进风口,该进风口的后侧设置有一风机,所述前门墙体的下部的两旁侧设置有两个出风口;所述各层菇架设置有若干温湿度传感器,以形成温湿度传感器阵列;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各自与对应的节点单片机连接,所述节点单片机还连接有一用于将采集的温湿度数据进行无线传输的无线发送模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推广,根据阵列式分布的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灰树花菇房内部的温湿度信息,可以实现灰树花菇房内部的温湿度的有效控制。

3、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温湿度调节结构进行使用时,其整体温湿度调节结构缺乏独立的制冷与制热机构,进行整体温湿度调节结构操作使用时,尤其进行温度的调控工作时,其制冷与加热结构容易相互影响进而增加功耗,此外现有温湿度调节结构缺乏一体化的湿度调节机构,进行温湿度调节结构的湿度调节工作时,无法进行便利的湿度调控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温湿度调节结构缺乏独立的制冷与制热机构以及一体化的湿度调节结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温湿度调节结构,包括温湿度调节仪,所述温湿度调节仪一侧侧壁后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温湿度调节仪一侧侧壁前侧固定安装有制冷器,所述温湿度调节仪一侧侧壁且位于加热器与制冷器外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隔热保温罩,所述温湿度调节仪顶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蓄水筒,所述温湿度调节仪另一侧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底部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固定安装有喷头,所述温湿度调节仪底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湿度检测探头,所述温湿度调节仪底壁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检测探头。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其整体温湿度调节结构设置有独立的制冷与制热机构,且制冷器与加热器外侧各设置有一个隔热保温罩,进行整体温湿度调节结构操作使用时,尤其进行温度的调控工作时,其制冷与加热结构不容易相互影响进而增加功耗。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温湿度调节仪后侧壁上方呈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均为铝合金l形架且下方前后两侧壁之间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隔热保温罩一侧开口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隔网,所述隔网为不锈钢编织网。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整体温湿度调节结构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可通过其安装架后侧的安装孔配合安装螺栓进行固定安装,同时隔网可起到隔热保温罩内的加热器与制冷器的防护作用。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泵上方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道与蓄水筒另一侧的出水口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筒顶壁一侧设置有加水口,且加水口上方开口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水泵一侧前后两侧壁中间位置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加固块,两个所述加固块固定连接有温湿度调节仪另一侧侧壁。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整体温湿度调节结构设置有一体化的湿度调节结构,即设置有蓄水筒、水泵以及喷头的一体式加湿机构,同时可通过加热器加热烘干水分降低湿度,进行温湿度调节结构的湿度调节工作时,可以进行便利的湿度调控工作。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其整体温湿度调节结构设置有独立的制冷与制热机构,且制冷器与加热器外侧各设置有一个隔热保温罩,进行整体温湿度调节结构操作使用时,尤其进行温度的调控工作时,其制冷与加热结构不容易相互影响进而增加功耗;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温湿度调节结构设置有一体化的湿度调节结构,即设置有蓄水筒、水泵以及喷头的一体式加湿机构,同时可通过加热器加热烘干水分降低湿度,进行温湿度调节结构的湿度调节工作时,可以进行便利的湿度调控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温湿度调节结构,包括温湿度调节仪(1),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调节仪(1)一侧侧壁后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器(4),所述温湿度调节仪(1)一侧侧壁前侧固定安装有制冷器(5),所述温湿度调节仪(1)一侧侧壁且位于加热器(4)与制冷器(5)外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隔热保温罩(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调节仪(1)后侧壁上方呈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架(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湿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架(10)均为铝合金l形架且下方前后两侧壁之间开设有安装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罩(12)一侧开口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隔网(13),所述隔网(13)为不锈钢编织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6)上方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道与蓄水筒(7)另一侧的出水口之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筒(7)顶壁一侧设置有加水口,且加水口上方开口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密封盖(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6)一侧前后两侧壁中间位置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加固块(14),两个所述加固块(14)固定连接有温湿度调节仪(1)另一侧侧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湿度调节结构,包括温湿度调节仪,所述温湿度调节仪一侧侧壁后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温湿度调节仪一侧侧壁前侧固定安装有制冷器,所述温湿度调节仪一侧侧壁且位于加热器与制冷器外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隔热保温罩,所述温湿度调节仪顶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蓄水筒,所述温湿度调节仪另一侧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本技术通过其整体温湿度调节结构设置有独立的制冷与制热机构,且制冷器与加热器外侧各设置有一个隔热保温罩,进行整体温湿度调节结构操作使用时,尤其进行温度的调控工作时,其制冷与加热结构不容易相互影响进而增加功耗。

技术研发人员:时博文,孙伟康,申嘉威,李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东测计量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