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微波单元控制器及波控机的测试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93416发布日期:2024-01-16 11:2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微波单元控制器及波控机的测试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信号测试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微波单元控制器及波控机测试台。


背景技术:

1、在现代雷达中,微波单元控制器及波控机作为整个雷达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雷达的工作性能,因此该系统的高质量调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微波单元控制器(muc)及波控机(bcu)调试工作台(以下简称测试台)就是调试环节必不可少的调试测试台

2、测试台作为muc及bcu的调试测试台,主要用来模拟雷达信处的工作命令对muc及bcu进行控制,使muc及bcu各模块处于正确的工作状态。

3、现有的微波单元控制器(muc)及波控机(bcu)测试调试时,是利用信处组合和测试计算机通过其内部的程序转换成muc及bcu的各种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muc及bcu各模块的控制,然而,信处组合成本过高,长期使用信处组合,易对信处组合造成损伤,这给生产调试现场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便携式微波单元控制器及波控机测试台,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微波单元控制器及波控机测试台,以解决现有的测试台的信处组合成本过高,长期使用信处组合,易对信处组合造成损伤,从而对生产调试现场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微波单元控制器及波控机测试台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方法包括:

3、串口通信模块,用于待测设备的信号输入;

4、输入信号驱动模块,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

5、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放大信号输出放大信号对应的控制信号;

6、输出信号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待测设备对应的测试信号;

7、以及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分别与输入信号驱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和输出信号驱动模块电连接。

8、优选的,还包括:机箱,其内设置有主控板,输入信号驱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串口通信模块、输出信号驱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集成在主控板上。

9、优选的,机箱的箱壁上设置有多个信号测试孔,信号测试孔与输出信号驱动模块通信,信号测试孔和待测设备的输出端连接。

10、优选的,电源模块包括:

11、外接电源接口,其设置在机箱上且与外接电源连接;

12、以及电源转换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用于将外接电源的电压转化为输入信号驱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和输出信号驱动模块所需的电压。

13、优选的,机箱上还设置有多个射频接口和控制接口;

14、射频接口用于为待测设备输入射频信号;

15、控制接口用于为待测设备输入控制信号。

16、优选的,多个控制接口中包括一个软件编程接口,软件编程接口与主控板上的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连接灌制控制软件的设备。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这种测试台,在测试muc时,只需要将muc的控制接口与测试台对应的控制接口连接,将测试台与测试计算机通过串口连接,同时将测试台的时钟输出信号与muc时钟输入端连接,这时mcu的信号会经串口通信模块输入,然后经输入信号驱动模块放大,处理器根据放大信号选择对应的控制信号,然后经输出信号驱动模块输出对应muc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muc的控制,即完全替代了原信处对muc及bcu的控制和通讯,方便检测muc和bcu的所有对外接口;解决了影响调试过程中对装备的安全隐患。

19、2、通过将所有通信接口全部布局在机箱面板,方便调试及测试过程中的使用;针对不同的控制功能的拓展,只需连接通用接口灌制相应的软件,实现测试微波单元控制器及波控机测试台的信号时的通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微波单元控制器及波控机的测试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微波单元控制器及波控机的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微波单元控制器及波控机的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5)上还设置有多个射频接口(6)和控制接口(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微波单元控制器及波控机的测试台,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信号测试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微波单元控制器及波控机测试台,包括:输入信号驱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和输出信号驱动模块;电源模块分别与输入信号驱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和输出信号驱动模块。本技术通过对信号进行集成化处理,替代了原信处对MUC及BCU的控制和通信,方便检测MUC和BCU的所有对外接口;避免了传统的信处组合方式的测试台在调试过程中对装备的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宇罡,李少军,李阳,陈照,李鑫,李强,郑东峰,郑元元,张燕青,石云珊,李小斌,张丁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