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交流稳压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7668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交流稳压电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流稳压电源,尤其是一种由可控硅控制的高效交流稳压电源。
美国电源专家爱德华·库珀在中国市场推出如图9所示的3150型交流电源,其主要包括滤波器、主回路和控制电路等,主回路主要由含有绕组n1、n2的自耦变压器、限流电阻及控制绕组n2的接入状态的四只可控硅V1-V4组成,V3、V4导通为直通状态,V2、V3导通时为降压状态,V1、V4导通时为升压状态。该电源性能稳定,市场占有率较高,但其输入电压范围不够宽,输出电压精度较低,当输入电压为189-253V时,输出电压精度为220V±7%,因我国电网电压波动较大,当输入电压为156-290V时,其输出精度大大降低,不能满足电压要求较高的场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性能价格比高,输入电压范围较宽,精度高的高效交流稳压电源,以满足日益增多的精密电子仪器、电子计算机控制设备的配套需要。
本高效交流稳压电源包括机箱、输入滤波器、主回路及控制电路等。
其主回路由含有绕组n1、n2自耦变压器,限流电阻,输出电容,控制绕组n2短接、或正向、或反向接入电路的四个可控硅V1-V4,R0和所述由可控硅V1-V4控制的绕组n2串联支路跨接于输出端火线L与中线N(即地线)之间;其控制电路包括连接于输出端的采样供电变压器M7,分别与所述M7连接的电压采样电路M5和电压过零脉冲电路M6,根据所述的电路M5、M6输出信号组合产生若干触发脉冲信号的触发脉冲产生电路M8、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路M8的逻辑电路M9,根据所述电路M9的输出信号驱动所述主回路的可控硅的驱动硅电路M4。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回路还含有自耦变压器的第三个绕组n3,可控硅V5及用于检测流过可控硅V1或V2电流的电流采样电路,绕组n3、n2串联,其公共端5接V5的T2端,绕组n3的4端与V1的T2端和V3的T2端相接,绕组n2的3端与V2的T2端和V4的T2端相接,V3、V4、V5的T1端均接输出端中线N,V1、V2的T1端均接R0的一端,R0的另一端接电流采样电路的一端,电流采样电路的另一端接于电源输出端的火线L,V1、V2的T1端、可控硅V1-V5的控制端g均接驱动硅电路M4的相应输出端;所述的控制电路还设有电流过零脉冲电路M3,所述电路M3用于产生触发第一次升压和第二次升压(V4和V5转换)、或第一次降压和第二次降压(V3和V5转换)状态互相转换的同步脉号信号,其输入端分别接电流采样电路输出端和电源输出端中线N,电路M3的输出端连接到用于控制所述可控硅转换状态的逻辑电路M9的另一输入端,电路M9的输出端连接到驱动硅电路M4的相应输入端。


如下图1为其电原理框图;图2为其主回路和驱动电路M4的连接图;图3为图1控制电路的M5、M6、M7、M8四部分的电路。
图4为其电流过零同步脉冲电路图;
图5为其逻辑电路M9逻辑图;图6为其输入电压一输出电压关系图;图7为其输出电压U0的降压示意图;图8为其实施例外型示意图;图9为现有的3150型交流电源框图。
图1中所示电路的组成部分分别是含有绕组n1、n2、n3的自耦变压器,n1n2≈110,n1n3≈110,输入滤波器M1,电流采样电路,限流电阻R0,输出电容C0,可控硅V1、V2、V3、V4、V5,采样供电变压器M7,电压采样电路M5,电压过零脉冲电路M6,触发脉冲产生电路M8,电流过零同步脉冲电路M3,逻辑电路M9,驱动硅电路M4。电路的整体构成上文已详述,不再赘述。
图2示出了其驱动电路M4和主回路的连接关系,驱动电路为常规电路,其中仅画出了代表性的两路结构,其余的用方框表示,可控硅V1和V2的驱动电路相同,可控硅V3、V4和V5的驱动电路相同。V1的驱动电路包括由三极管V8、V9、变压器B4、二极管V14、V15及相应阻容元件构成的自激振荡器,三极管V12、V13等,当V12导通时,振荡器工作,B4的次级输出触发脉冲经二极管V14、V15整流后,输入V1的g级触发V1导通。V5的驱动电路为一个由V10、V11及电阻R4′、R5′、R6′组成的放大器,V10集电极按负电源,V11的基极接X9、V10的射极串联电阻R6′和R4′后接地,R6′和R4′的公共点接V5的g极,V11的集电极接R5′的一端。
图2中还示出了控制电路的电流采样电路,该电路由变压器B3和二极管V6、V7组成,二极管V6和V7反极性并接于变压器B3的初级,变压器B3的次级中心抽头接输出端的中心线N,次级的X5、X6端输出采样信号。该电流采样电路还可以连接在限流电阻R0与可控硅V1的T1和V2的T1公共连接点之间,或可控硅V3、V4、V5三者的T1的公共连接点与输出端N线之间。
图3所示为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M5、M6、M7及M8具体电路。M7即图中接在输出端的变压器B2,它提供采样信号和供电电源。场效应管V5′、二极管V6′、V7′及阻容元件R3、C1组成开机延时电路。刚开机时,C1上电压为零,V5′导通,三极管V8′、V9′不能工作。当C1充电到一定值时,V5′截止,V8′、V9′开始工作,延时结束。延时电路保证刚开机约200ms内,屏蔽掉触发脉冲,使浪涌电压的冲击不引起状态转换。
电压过零脉冲电路M6主要由三极管V8′、V9′、V10′、V11′,电容C3、C5及电阻R7、R9等组成,它产生触发脉冲的同步信号,当延时结束后,V8′、V9′每隔半周分别通过接在变压器B2次级的二极管V1′V2′、V3′V4′导通一次,当V8′由导通变为截止时,C3通过V10′充电在R7上产生一个电压过零同步脉冲,下半周同样在R9上产生另一个电压过零同步脉冲,它们交替地每隔半个周期出现一次。
电压采样电路M5由图示的三极管V18、V19、V21、V22、V23等外围元件组成,V21、V22、V23组成的恒流源差分放大器从电位器W1处获得输出电压信号,从V22、V23的负载电阻R24、R25双端输出。
图3中三极管V24、V27、V28、V29、V30、V31、V32、V33及外围阻容元件、二极管V25、V26等组成触发脉冲产生电路M8。当输出电压U0≥229V时,R25端电压升高,V24导通时间延长,此时当M6的电压过另同步脉冲使V28也同时导通时,V30导通,在其输出端获得一个触发脉冲X3。同理,当V24和V29同时导通时,V33导通,在其输出端获得另一个触发脉冲X1。
同理当输出电压U0≤211V时,R24端电压升高,V27导通时间延长,当V27、V28同时导通时,V31导通,在其输出端获得一个触发脉冲X4,当V27、V29同时导通时,V32导通,在其输出端获得一个触发脉冲X2。上述触发脉冲X1和X3、X4和X2在时间上相隔半周,它们输入逻辑电路M9供其识别之用。
如图4所示的为电流过零同步脉冲电路M3的一典型电路,其构成如下电阻R1″和R3″相联,其公共端、R1″的另一端和R3″的另一端分别接电流采样电路的X5端、地和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V2″的发射极均接地,V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6″接负电源,V2″的集电极通过R7″接负电源,电容C1″连接在V1″的集电极和V2″的基极之间,V2″的基极和发射极间跨接电阻R5″,V2″的集电极接或门H的一个输入端;电阻R2″和R4″相联,其公共端、R2″的另一端和R4″的另一端分别接电流采样电路的X6端、地和三极管V3″的基极,三极管V3″、V4″的发射极接地,V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0″接负电源,V4″的集电极通过R8″接负电源,电容C2″接在V3″的集电极和V4″的基极之间,V4″的基极和发射间跨接电阻R9″,V4″的集电极接或门H的另一输入端,或门H输出两倍电源频率的电流过零同步脉冲信号X12。
图5是逻辑电路M9的一具体电路,其由常规的译码器、触发器等组成,其输入/输出逻辑关系详见状态转换关系表一、表二。表一中从左到右内容依次为状态转换类别,有效触发信号,在触发信号作用下开始动作的组件,高电平状态之间的转换,M9输出的驱动信号的转换及相应的导通可控硅的转换。
图6表示出其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关系,其中m线表示直通状态,L0、L1线表示第一次降压状态,L0、X9表示第二次降压状态,h0、h1表示第一次升压状态,h0、x9表示第二次升压状态,横轴表示输入电压,纵轴表示输出电压。
以下根据图5、图6、图2、表一及表二进一步描述其工作过程。
一开机,延时电路屏蔽了所有触发脉冲,各触发器经过预置,使m线、

线输出高电平“1”,h1、L1、L0、h0、f输出低电平“0”,X8、X11为高电平“1”,可控硅V3、V4导通,进入直通状态。当输出电压U0升高到229V时,译码器Y1选择X3触发脉冲,使触发器D1翻转,m变为“0”,L0变为“1”电平,由表二可见,当

、L0=1时,L1为“1”,这时X7、X11为“1”电平,可控硅V2、V3导通,进入第一次降压状态,输出电压从229V降到215V,译码器Y2此时不动作。
若这时U0继续升高,再次达到229V时,译码器Y2工作,选择X3触发脉冲有效,使D2翻转,f为“1”,与门Y3等到电流过零脉冲X12到来时,把f的“1”电平传递给D3,使X9为“1”,

为“0”,由表二可见,L1为“0”,X11为“0”,可控硅V5、V2导通,V3关断,进入第二次降压状态,U0从229降至215V。若这时U0开始下降到211V,译码器Y2工作,选择X4触发脉冲有效,使D2翻转,f为“0”,与门Y3等到电流过零脉冲X12到来时,将f为“0”信息传递给D3,使X9为“0”,

为“1”,L1为“1”,X11为“1”,可控硅V2、V3导通,V5关断,返回到第一次降压状态,输出电压从211V上升到225V。以上描述的是直通→一降→二降→一降状态的转换,一升、二升等状态的转换详见状态转换关系表一。一降和二降,或一升和二升状态互相转换在电流过零时完成,其余状态的转换在电压过零时完成,可参阅输出电压U0降压示意图7所示,其中标示出一降由电压过零脉冲触发转换,二降由电流过零脉冲触发转换。图7a表示输电压U0和流过可控硅的电流l0的波形,图7b为电压过零脉冲信号,图7c为电流过零脉冲信号。
本电源可根据需要制作成系列产品,图8所示为其1KVA-5KVA产品外型图,其中各部分为机箱1、电压指示表2,指示灯3及电源开关等。
图9为现有的3150型交流电源框图,其中各部分为输入滤波器M1,含有绕组n1、n2自耦变压器,限流电阻R0,可控硅V1-V4、输出电容C0、采样和供电变压器M7、电压采样电路M5、电压过零脉冲M6、触发脉冲产生电路M8、逻辑电路M9、驱动硅电路M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由于采用了含n1、n2、n3三个绕组的自耦变压器,控制绕组n2、n3接入电路的若干可控硅,具有电压、电流过零脉冲信号组合触发功能的控制电路等,因此其输入电压范围宽,稳压精度较已有技术大大提高。如现有的3150型交流电源,输入电压为189-253V时,输出电压220V±7%。本电源,输入电压为189-253V时,输出电压220V±4%;输入电压为176-276V时,输出电压220V±5%;输入电压为164-300V时,输出电压220V±7%。
波形失真小(≤0.5%),响应快(响应时间20ms),效率高达98%以上,抗干扰性好,适用于任何性质负载,能长期可靠工作,体积小,性能价格比高。本电源主回路中流过可控硅的电流是主回路电流的1/10或1/20,使制造大功率快速调节电源的成本大大降低。

Y4逻辑表(二)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交流稳压电源,包括机箱、输入滤波器、主回路及控制电路等;其主回路由含有绕组n1、n2的自耦变压器,限流电阻,输出电容,控制绕组n2短接、或正向、或反向接入电路的四个可控硅V1-V4,R0和所述由可控硅V1-V4控制的绕组n2串联支路跨接于其输出端火线L与中线N之间;其控制电路包括连接于输出端的采样供电变压器M7,分别与所述M7连接的电压采样电路M5和电压过零脉冲电路M6,根据所述的电路M5、M6输出信号组合产生若干触发脉冲信号的触发脉冲产生电路M8,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路M8的逻辑电路M9,根据所述电路M9的输出信号驱动所述主回路的可控硅的驱动硅电路M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回路还含有自耦变压器的第三个绕组n3,可控硅V5及用于检测流过可控硅V1或V2电流的电流采样电路,绕组n2、n3串联,其公共端5接V5的T2端,绕组n3的4端与V1的T2端和V3的T2端相接,绕组n2的3端与V2的T2端和V4的T2端相接,V3、V4、V5的T1端均接输出端中线N,V1、V2的T1端均接R0的一端,R0的另一端接电流采样电路的一端,电流采样电路的另一端接于电源输出端的火线L,V1、V2的T1端,可控硅V1-V5的控制端g均接驱动硅电路M4的相应输出端;所述的控制电路还设有电流过零脉冲电路M3,所述电路M3用于产生触发第一次升压和第二次升压(V4和V5转换)、或第一次降压和第二次降压(V3和V5转换)状态互相转换的同步脉号信号,其输入端分别接电流采样电路输出端和电源输出端中线N,电路M3的输出端连接到用于控制所述可控硅转换状态的逻辑电路M9的另一输入端,电路M9的输出端连接到驱动硅电路M4的相应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中的电流采样电路由变压器B3和二极管V6、V7组成,二极管V6和V7反极性并接于变压器B3的初级,变压器B3的次级的中心抽头接输出端的中线N,次级的X5、X6端输出采样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的电流过零同步脉冲电路M3构成如下,电阻R1″和R3″相联,其公共端、R1″的另一端和R3″的另一端分别接电流采样电路的X5端、地和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V2″的发射极均接地,三极管V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6″接负电源,三极管V2″的集电极通过R7″接负电源,电容器C1″连接在V1″的集电极和V2″的基极之间,V2″的基极和发射极间跨接电阻R5″,V2″的集电极接或门H的一个输入端;电阻R2″和R4″相联,其公共端、R2″的另一端和R4″的另一端分别接电流采样电路的X6端、地和三极管V3″的基极,三极管V3″、V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0″接负电源,三极管V4″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8″接负电源,电容C2″接在V3″的集电极和V4″的基极之间,V4″的基极和发射极间跨接电阻R9″,V4″的集电极接或门H的另一输入端,或门H输出两倍电源频率的电流过零同步脉冲信号X12。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的电流采样电路还可以连接在限流电阻R0与可控硅V1的T1和V2的T1公共连接点之间,或可控硅V3、V4、V5三者的T1的公共连接点与输出端N线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交流稳压电源,其由机箱、输入滤波器、主回路及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含有n
文档编号G05F1/32GK2158549SQ9321863
公开日1994年3月9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2日
发明者曹贵福 申请人:曹贵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