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计算机的汉字音形编码输入方法

文档序号:6570051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电子计算机的汉字音形编码输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计算机汉字编码输入方法。
目前,汉字的输入方法很多,从输入途径上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键盘输入、手写输入和语音输入。使用者深有体会,手写输入识别率差、既慢又疲劳;语音输入普通话要求高、且须说话或朗读、噪音大、干扰大、实用性差。相比之下,键盘输入稍显轻松方便。
汉字编码键盘输入方法也很多,如中国专利CN1118084A公开了一种编码,它用26个拼音字母键和5个笔划键表达全部汉字,单字输入的一字四键由汉字发音的声母、汉字的部首发音声母、去部首后余部分的发音声母或不能发音时的首笔所在最大发音部分的声母或末笔。又如中国专利CN1161496A公开了一种利用汉字的四个常见字根、首两笔画、末两笔画和汉语拼音字母进行编码,能实现三键查重不翻页的汉字分流方法、输入方法及键盘。再如中国专利CN1156277A,分开了一种编码方法,即采用拼音与字形相结合,即第一、第二码采用拼音输入,第三码采用汉字首字根输入,第四码采用末字根的拼音输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快速、易学、易记、完整全面,且以词组输入为主,单字输入为辅的,国语、粤语都可使用的汉字编码输入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用于电子计算机的汉字音形编码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本编码由音码、形码和结构码组成,(1)、所述的音码为,取汉字拼音字母的第一个字母作为音码,共23个,分别为ABCDEFGHJKLMNOPQRSTWXYZ,且与键盘上相应的字母键对应;(2)、所述的形码分为首码和末码;(2.1)、首码又分为部首和笔画;
所述的部首共十五个,且与键盘上的字母键对应[S]犭[T]日[Z]月[J]火[M]钅[N]口[X]目[F]山[K]讠[P]巾[DI]酉[O]马[D]木[C]车[;]氵所述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点、折,依次两两排列,组成36种笔画形码,分布于键盘的30个键位上,具体排列对应关系如下折点 Q撇点 W竖点 E横点 R点点 T折横 A撇横 S竖横 D
横横 F点横 G折竖 Z撇竖 X竖竖 C横竖 V点竖 B点撇 Y横撇 U竖撇 I撇撇 O折撇 P点捺 H横捺 J竖捺 K撇捺 L折捺 ;点折 N横折 M竖折 ,撇折 。
折折 ?上述第一个字表示笔画的第一笔,第二个字表示笔画的第二笔;(2.2)、所述的末码分为两种情况当为独体字和笔画相连的合体字时,以正规的书写顺序取汉字的最后两笔为末码;
其他合体字以其后半字的第一、二笔为末码;(3)、所述的结构码由字体结构与键盘上的数字键相对应,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左中右型,或上中下型的字[1] 独体字和笔画相连的合体字[2] 左右结构的字[3] 上下结构的字[4] 左右杂合型,前半字不可再分的字[5] 左右杂合型,前半字可再分的字[6] 上下杂合型的字[7] 整体包围型的字[8] 左右半包围型的字[9] 上下半包围型的字。
二、本发明的汉字四键输入规则是第一键音码, 即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或击caps lock转换成粤语拼音和无音字的输入,第二键首码, 当有边旁部首时,击相应的部首键,当不具有边旁部首时,击相应的笔画健,第三健未码, 当为独体字和笔画相连的合体字时,取最后两笔,击相应的笔画键,当为其余合体字时,取最后半字的首码,规则同首码,第四健结构码 根据字体结构,击相应的结构数字键。
其简码构成如下一级简码,由音码和空格键组成,二级简码,由音码加首码再加空格键组成,三级简码,由音码加首码加末码再加空格键组成。
词组的输入规则是
二字词组,由第一字的音码和首码、再加上第二字的首码和音码组成,三字词组,由三字的音码加上I键组成,四字词组,由前三字的音码加上U键组成,多字词组,由前二字的音码加上最后一个字的音码再加上V键组成。
本发明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98《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为容量基础,再进行扩展,几乎收集了目前使用的所有汉字和词组,包括繁体字、异体字及各科学领域的专业词语和重要的人名、地名等,解决目前编码的容量问题。
本发明采用了标准拼音及粤语拼音、笔画和少量部首,使编码更易懂易学;词组输入以拼音为主要材料,容量大,输入简洁、迅速。可实现词组输入无翻页,单字输入无重码。
Caps lock键的使用,实现了国语、粤语的选择输入,使全世界80%以上的华人都能使用。该汉字编码输入方法,高效、快速、易学、易记、完整全面,且以词组输入为主,单字输入为辅。


图1为部首与键名对应表。
图2为笔画与键名对应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本发明的汉字编码由音码、形码和结构码组成。
音码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98《新华字典》修订本为标准,取其汉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音码共23个,分别与键盘上相应的字母键ABCDEFGHJKLMNOPQRSTWXYZ对应。如“他”字的音码是T。
以广东省教育行政部门正式公布的《广州话拼音方案》修订本为标准,取其汉字粤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音码,由相应键盘上的字母对应。如“就”字的音码为Z。
形码由首码和末码组成。
本发明取了十五个边旁部首作为形码,除此之外,取笔画为形码。
由图1所见,为十五个部首对应的键名。<
表中R还包括与日字相似的“曰”;Y还包括“月”;H还包括“火”。由图2所见,为笔画与键盘上相应字母键对应表。
上表选用《新华字典》7种标准笔画中的横、竖、撇、捺、点、折6种笔画,依次两两排列,组成36种笔画形码,分布于30个键位上。上表中“一”表示第一笔,“二”表示第二笔。第一笔与第二笔的交点正好在对应的键名上。J键还能表示以撇捺为首笔的形码,如捺点、捺横、捺竖、捺撇、捺捺、捺折。
首码按汉字的书写顺序,或取其边旁部首,或取其前两笔的笔画。如“吴”字的首码为K,“天”字的首码为F。
末码对于独体字和笔画(点除外)相连的合体字以正规的书写顺序取汉字的最后两笔为末码,如“大”字的末码为L(撇捺);“我”字的末码为W(撇点)。对于其余合体字的末码为其后半字的首码,即取后半字的第一个部首或前两笔的笔画。如“颧”字的后半字是页,页的首码为U。所以其末码为U。
关于后半字的定义将可分割的合体字,直观的一分为二,形成两部分,以汉字书写顺序,先书写的那部分称前半字,后书写的那部分称后半字。具体划分如下上下结构以下部为后半字;如“莲”的后半字为“连”
上中下结构以中下部为后半字;如“章”的后半字“早”;左右结构以右部为后半字;如“鼓”的后半字为“支”;左中右结构以中右部为后半字;如“瑚”的后半字为“胡”;包裹型汉字以书写顺序而定;如“废”的后半字为“发”;“建”的后半字为“廴”。
结构码以相应的数字键代替,具体设定如下数字键0对应着上中下型、左中右型的字。如“蓝、管”,“撒、潮”等。
数字键1对应着独体字和笔画(点除外)相连的合体字。如“开、重、术”等。
数字键2对应着单纯左右型的字,特点是汉字的前半字和后半字都不可再分或分割没有意义。如“对、功”等。
数字键3对应着单纯上下型的字,如“安、分”等。
数字键4对应着左右杂合型的前半字不可分的字,如“锦、晓”等。
数字键5对应着左右杂合型的前半字可分的字,如“骼、跃”等。
数字键6对应着上下杂合型的字,其特点是汉字的前半字或后半字可以再进行分割,如“努、热”等。
数字键7对应着整体包围型的字,如“同、过、阔”等。
数字键8对应着左右半包围型的字,如“键、励”等。
数字键9对应着上下半包围型的字,如“莲、筐”等。
下面介绍汉字的输入方法。
单个汉字的输入即分别依次叩击音码、首码、末码和结构码的键名,就出现相应的汉字。如输入BSS3即得“笔”字。
简码的构成一级简码由音码和空格键构成;二级简码由音码、首码和空格键构成;
三级简码由音码、首码、末码和空格键构成;使用三级简码时,击汉字的前三码后,提示行显示该三键所辖的所有汉字,最左边的为三级简码,击空格键上编辑位,其于的汉字叩击相应选择键,即为汉字结构码的数字键。即得所要的汉字。
一、二级简码提示行只提供一个汉字,可缩短阅读时间三级简码提示行显示所辖区所有汉字。高频字和不易构成词组的字优先纳取,同码字如“颍”和“颖”,将其使用频率高的置于三级简码。从而使其重码率降低。
关于补码的问题补码实际上是词组的简码。在有些情况下,当打了一个字后,才发现它是某个词组的第一个字,此时为了简便起见,可击“I”,或“U”,或“V”键进入词组弥补状态,再击该词组的第二个字的音码,此时若只有一个词组,则剩下的字会立即走上编辑位,如果不止一个词组,则在屏幕上会出现窗口,提供选择码(字母键或数字键),其中“I”键代表三字或多字词;“U”键代表四字词;“V”键代表二字词。
补码类似于联想,但实际范围比联想大得多,因为它可补充所有词组。
词组的输入(用1、2、3、4、末来表示词组中相应位置的汉字,如1表示词组中第一个字,末表示最后一个字)二字词组的输入1(音码+首码)+2(首码+音码)如中国,输入ZKKG;三字词组的输入1(音码)+2(音码)+3(音码)+I或“,”键如共产党,输入GCDI;四字词组的输入1(音码)+2(音码)+4(音码)+U或“。”键如社会主义,输入SHYU多字词组1(音码)+2(音码)+末(音码)+V或“?”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输入ZHG?,ZHGV。
根据词的长短取不同的尾缀。
在键盘上“;”键设为模糊键,关于模糊键的使用是这样的
由于区域限制和地方音的影响,不少用户使用时易将声母L与N混淆,还不易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为消除这一障碍,设计时将c与ch,s与sh,z与zh放在一起。在输入汉字或词组时,如果音码L与N分不清可击“;”键,由于该键可替代两个声母,所以多数情况下会出现两个结果,此时可用数字键去选择。
在键盘上“‘”键设为万能键,关于万能键的使用是这样的使用时,当分不清或不知道某个码时,可用该键代替。使用该键时,有时会出现大量的重码,此时就要通过“+”键或“-”键向后或向前翻阅查找,然后再通过数字键选择。尽管该键比“;”键适用范围广,但其使用频率却相对低。
关于键盘上Caps lock键的使用。击caps lock键进入大写状态,在此状态下,可进行粤语和无音字(边旁部首)的输入。
关于粤语字词的输入。其方法与汉字普通话输入相同,只是结果不同,这是由于粤语发音和使用文字及词组与普通话不同所导致的。如“我”字的音码是N,其全码为NSW1;“家”字,用粤语输入时,其全码为WMLK关于无音字的输入。R键+无音字的首码+数字选择键。如“扌”字的输入,击RM2三个键即可。
本编码中,单笔画的汉字、后半字或部首应视为双笔画输入。如“乙”字的形码应视为折折;“礼”字的末码应视为折折。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电子计算机的汉字音形编码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本编码由音码、形码和结构码组成,(1)、所述的音码为,取汉字拼音字母的第一个字母作为音码,共23个,分别为ABCDEFGHJKLMNOPQRSTWXYZ,且与键盘上相应的字母键对应;(2)、所述的形码分为首码和末码;(2.1)、首码又分为部首和笔画;所述的部首共十五个,且与键盘上的字母键对应[Q]犭[R]日[Y]月[H]火[J]钅[K]口[W]目[E]山[I]讠[O]巾[D]酉[L]马[C]木[B]车[;]氵所述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点、折,依次两两排列,组成36种笔画形码,分布于键盘的30个键位上,具体排列对应关系如下折点 Q撇点 W竖点 E横点 R点点 T折横 A撇横 S竖横 D横横 F点横 G折竖 Z撇竖 X竖竖 C横竖 V点竖 B点撇 Y横撇 U竖撇 I撇撇 O折撇 P点捺 H横捺 J竖捺 K撇捺 L折捺 ;点折 N横折 M竖折 ,撇折。折折?上述第一个字表示笔画的第一笔,第二个字表示笔画的第二笔;(2.2)、所述的末码分为两种情况当为独体字和笔画相连的合体字时,以正规的书写顺序取汉字的最后两笔为末码;其他合体字以其后半字的第一、二笔为末码;(3)、所述的结构码由字体结构与键盘上的数字键相对应,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左中右型,或上中下型的字[1] 独体字和笔画相连的合体字[2] 左右结构的字[3] 上下结构的字[4] 左右杂合型,前半字不可再分的字[5] 左右杂合型,前半字可再分的字[6] 上下杂合型的字[7] 整体包围型的字[8] 左右半包围型的字[9] 上下半包围型的字。二、本发明的汉字四键输入规则是第一键音码, 即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或击caps lock转换成粤语拼音和无音字的输入,第二键首码, 当有边旁部首时,击相应的部首键,当不具有边旁部首时,击相应的笔画健,第三健未码, 当为独体字和笔画相连的合体字时,取最后两笔,击相应的笔画键,当为其余合体字时,取其后半字的首码,规则同首码,第四健结构码 根据字体结构,击相应的结构数字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计算机的汉字音形编码输入法,其特征在于一级简码,由音码和空格键组成,二级简码,由音码加首码再加空格键组成,三级简码,由音码加首码加末码再加空格键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计算机的汉字音形编码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词组的输入规则是二字词组,由第一字的音码和首码、再加上第二字的首码和音码组成,三字词组,由三字的音码加上I键组成,四字词组,由前三字的音码加上U键组成,多字词组,由前二字的音码加上最后一个字的音码再加上V键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计算机的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编码由音码、形码和结构码组成;所述的音码取汉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所述的形码由首码和末码组成;所述的结构码对应相应的数字键。该输入方法简洁、迅速、易学、易记、完整全面,且以词组输入为主,单字输入为辅,可实现词组输入无翻页,单字输入无重码。
文档编号G06F3/023GK1268689SQ0011226
公开日2000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30日
发明者陈绍军 申请人:陈绍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