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5645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尤其指一种藉由一准系统舱与一显示器舱,以复数个连结件相互稳固联结的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
然而,大多数的习用电脑机壳,盖以一电脑机壳容置各式主机板及界面卡等,再个别外接键盘、显示幕等配件,该电脑机设虽可配置各式机板于其内的目的,然而,其与键盘、显示幕等相互连接后,其电脑后侧的各连接线将呈现繁杂混乱的空间,而不同的机型具有不同主机,且各种主机的机壳亦各不相同,进而,造成扩充及组合的弹性小,故具有配线混乱、扩充不易、不便变换摆置及组合方式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藉由各舱体后侧设有相对应的空间,以供各种连接线及接头俐落的包含配置在各舱后侧的连接空间内,进而使各种配线隐藏于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藉由该显示器主体的一端与对应的外框之间设有一定位装置、且相互活动枢接,使显示器主体与外框之间形成活动枢设及可于任意位置做卡固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藉由各连结件可向外伸出,而形成支撑脚,使具稳固支撑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藉由各舱体之间以复数个连结件相互稳固联结及变化组合,使具可配合环境需求、或操作上的需要变换各式摆置方式,而增加其实用性及变化性。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包括复数个舱体,该复数个舱体设有一准系统舱与一显示器舱元件;其中该准系统舱,由一外壳、一内座及一面板组合而成;该外壳后端设有凹陷部,而形成向内缩的连接空间,外壳处设有复数个连结件,外壳内部设有该内座,该内座后端设有凹陷部,以对应外壳后端的凹陷部,而形成内缩的连接空间,而内座前端固设该面板;该显示器舱,由一显示器主体与一外框相互活动结合;该外框周围处设有复数个连结件,而外框与显示器主体之间设有与其他舱相对应的连接线空间;该显示器主体的一端与对应的外框之间设有一定位装置、且相互活动枢接;该准系统舱与显示器舱以复数个连结件相互稳固联结。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该数个舱体,设有一键盘舱,该键盘舱由一外壳与一抽屉相互活动结合而成;该外壳后端设有凹陷部,而形成向内缩的连接空间,该外壳两侧的前、后端各设有四处冲孔及对应的各固定螺帽,以对应螺设各连结件,而抽屉的两侧穿设一轮轴,该轮轴两侧各固设一滚轮,另外,外壳侧面有一穿孔。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该复数个舱体,设有一扩充舱,该扩充舱由一外壳、一内座及一面板组合而成;该外壳后端设有凹陷部,而形成向内缩的连接空间,外壳两侧的前、后端各设有四处冲孔,各冲孔内侧设有固定螺帽、且供锁上连结件;该内座设于外壳内部,后端也设有凹陷部、且对应外壳后端的凹陷部,而形成内缩的连接空间;该面板固设于内座前端。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该准系统舱的外壳两侧的前、后端各设有四处冲孔,各冲孔内侧设有固定螺帽、且供锁上各连结件,该连结件上设有两处凹穴、且供容置对应设置的螺栓,而每一舱设有8个连结件,且各螺栓固定在舱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该外侧的连结件外张成为立式放置的支脚。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该显示器舱外框的四角设有穿孔。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该显示器主体的前、后端两侧各设有阶级部,一端的两侧阶级部各螺设有一螺栓。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该显示器主体一端两侧的阶级部设有贯穿显示器主体的一中心孔及一偏心孔,该偏心孔中间装入弹簧,该弹簧两端各装设有一偏心顶杆,而该弹簧推抵偏心顶杆顶向固定在外框的固定体。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该复数个舱体与一架体结合,该架体由两板体与四根角钢相互结合而成,该架体同时放置及挂置各种周边设备,而下方的板体设置有四个脚轮。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该复数个舱体与一箱体结合,该箱体两侧各设有复数个冲孔,且与各舱体固设,而箱体下方设有复数处穿孔,且与机台结合。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该复数个舱体与带体结合,该带体下方穿过一钣体的穿孔而连结固设,该钣体的另端设有两通孔,且与各舱相互锁固。
本实用新型可供各种连接线及接头俐落的包含配置在各舱后侧的连接空间内、变换各式摆置组合方式及增进稳固支撑,进而增加其实用性。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舱体的组合立体外观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的外观示意图。
图4a、4b、4c、4d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式使用状态的外观示意图。
图5a、5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运用连结件,使舱体分开及联结的平面示意图。
图6a、6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连结件做为支脚的立体外观图及平面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舱体后侧的立体外观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准系统舱的立体元件分解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准系统舱的立体组台外观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示器舱的立体元件分解图。
图10a为图10的A放大图。
图11a、11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示器舱的立体组合外观图。
图12a、12b、12c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示器舱,于远看、近看及呈三脚架状放置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13a、13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示器舱的纵向显示放置示意图。
图14a、14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示器舱以壁挂方式放置的示意图。
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示器舱与准系统舱结合后水平放置(于远看安装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示器舱与准系统舱结合后水平放置(于近看安装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17a、17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示器舱与准系统舱结合后,配合使用右手操作者,做立式放置(横向显示及纵向显示)的立体外观图。
图18a、18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示器舱与准系统舱结合后,配合使用左手操作者做立式放置(横向显示及纵向显示)的立体外观图。
图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键盘舱的立体元件分解图。
图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键盘舱的立体组合外观图。
图21a、21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扩充舱的立体元件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外观图。
图22a、22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扩充舱的立体元件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外观图。
图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架体的立体组合外观图。
图24a、24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架体与各舱体的立体组合外观图。
图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箱体的立体外观图。
图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箱体与各舱体结合成控制箱的立体组合外观图。
图27a、27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舱体结合带体的立体组合外观图及带体的立体元件分解图。
该准系统舱1(请参图8、9),由一外壳11、一内座12及一面板13组合而成,该外壳11可用薄钢片压制而成,后端设有凹陷部112,而形成向内缩的连接空间,外壳11两侧的前、后端各设有四处冲孔111,各冲孔111内侧设有固定螺帽16(点焊螺帽welding nuts或拉帽insertnuts)以供锁上连结件14,该连结件14可用塑胶射出成形,连结件14上设有两处凹穴141供容置对应设置的螺栓15,而每一舱设有8个连结件14,以各螺栓15固定在舱外壳(外框)上,该连结件14供舱与舱之间的连结(请参阅图5a、5b、8),外侧的连结件14则可外张成为立式放置的支脚(请参阅图6a、6b),该内座12可用薄钢片压制,并设于外壳11内部,后端也设有凹陷部121,以对应外壳11后端的凹陷部112,而形成内缩的连接空间;该面板13以塑胶射出成形,并因设于内座12前端,主要功能是美化;而内部零件因厂家发展方向而异,于此不再赘述。
该显示器舱2(请参图10~11b),由一显示器主体21与一外框28相互活动结合;该外框28可用铝台金压铸或挤形,外框28于周围钻孔并攻牙(或用拉帽),锁上8个连结件14,该外框28对应于周围各连结件14处各设有三处冲孔282,而外框28的四角设有三角形穿孔281,可用于壁挂,而外框28与显示器主体21之间设有与其他舱相对应的连接线空间;该显示器主体21的前、后端两侧各设有阶级部211、212,阶级部212两侧各螺设有一螺栓27(作为调平或壁挂用),在纵向放置时做为调平用(请参图13a、13b),在壁挂时做为固定螺栓用(请参图14a、14b)该显示器主体的一端与对应的外框之间设有一定位装置且相互活动枢接;其于该显示器主体21一端设有贯穿的一中心孔213及一偏心孔214于两侧的阶级部211,偏心孔214中间装入弹簧26,弹簧26两端各装设有一偏心顶杆25,弹簧26将偏心顶杆25向固定在外框28的固定体22,以维持显示器主体21与外框28之间的调整角度及定位。
该外框28对应于显示器主体21的其中一阶级部211侧方,以固定螺栓29,穿过该外框28对应于周围各连结件14处,各设有三处冲孔282的中间冲孔,而与固定体22中间两侧所设有的螺孔221相互锁固,而显示器主体21的中心孔213另端以一中心轴23及对应端的一螺帽24,将固定体22及显示器主体21锁于同轴,并使外框28与显示器主体21之间形成活动枢设及可于任意位置做卡固定位。
该键盘舱3(请参图19、20),由一外壳31与一抽屉32相互活动结合而成;该外壳31采用薄钢片压制而成,外壳31后端设有凹陷部313,而形成向内缩的连接空间,该外壳31两侧的前、后端各设有四处冲孔311及对应的各固定螺帽,以对应螺设各连结件14,而抽屉32采用薄钢片压制而成,以供放置键盘36及拉出作业,抽屉32的两侧穿设一轮轴33,该轮轴33两侧各固设一滚轮,用以导引抽屉32,并将抽屉32行程限制在外壳31前、后组固定螺帽之间,外壳31侧面有一穿孔312是用于装配抽屉32时,将轮轴33由此孔插入,装配好后用塞子35将穿孔312塞住。
该扩充舱4(请参图21a、21b)由一外壳41、一内座42及一面板43组合而成;外壳41后端设有凹陷部412,而形成向内缩的连接空间,外壳41两侧的前、后端各设有四处冲孔411,各冲孔411内侧设有固定螺帽46(点焊螺帽welding nuts或拉帽insert nuts)以供锁上连结件14;该内座42设于外壳41内部,后端也设有凹陷部421,以对应外壳41后端的凹陷部412,而形成内缩的连接空间;该面板43固设于内座42前端而成,(请参图21a、21b)而亦可以制成同长同宽、高度不同及开口不同的扩充舱4a,其余如前不再赘述,其各种扩充舱的共通点是同长同宽、每一舱有8个连结件14用于与其他舱连结及做为支脚,以及每一舱有相对应的连接空间。
藉以上各元件以构成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请参阅图1~22b,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可将该准系统舱1、显示器舱2、键盘舱3及扩充舱4,以复数个连结件14相互稳固联结,每一舱可单独配合其他个人电脑组件(主机、显示器、键盘)使用,也可与其他舱相互联结使用(请参图3~4d);各舱相互联结后可水平放置,并藉由显示器主体21一端设有贯穿的中心孔213及偏心孔214于两侧的阶级部211,以中心孔213中的中心轴23作为显示器主体21的转动枢轴,而偏心孔214中间所装设的弹簧26,将两端各装设的偏心顶杆25顶向固定在外框28的固定体22,以维持显示器主体21与外框28之间的角度调整及定位(萤幕可远看、近看或呈三脚架状安装,请参图12a~12c、15、16图)、或立式放置(可配合使用右手或左撇子的操作者使用,萤幕可横向或纵向安装,请参图17a~18b),而藉由该显示器主体21的阶级部212两侧,各螺设的螺栓27作为调平或壁挂用,在纵向放置时,该螺栓27做为调整水平用(请参图13a、13b),在壁挂时做为固定螺栓用(请参图14a、14b)另,藉由各连结件14向外伸出,而形成支撑脚(请参图4c、4d、6a、6b、17a~18b),使具稳固支撑的功效,且本实用新型使厂商得以只发展一种准系统舱1,来满足绝大多数的使用者,另外发展各种供选用的扩充舱(如第二主机板扩充舱、多媒体扩充舱、工业用扩充舱、专业用扩充舱等)来满足各种较高需求的使用者,较高需求的使用者得以在往后,只附加扩充舱而不是更换电脑,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使各舱相互稳固联结、扩充方便、长宽一致、有相对应的空间,以供各种连接线及接头俐落的包含在各舱的连接空间内、变换各式摆置方式及增进稳固支撑等效果,增加其实用性,进而形成一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
请参阅23~24b图,使用时,如前述方式将该准系统舱1、显示器舱2、键盘舱3及扩充舱4,以复数个连结件14相互稳固联结,再将组合后的各舱与由两板体51与四根角钢52相互结合的架体5结合,该架体5同时可放置及挂置各种周边设备,而下方的板体51可设置四个脚轮53,有利移动及方便操作。
请参阅图25、26,使用时,如前述方式将各舱以复数个连结件14相互稳固联结,再将组合后的各舱与一箱体6连结,该箱体6两侧各设有复数个冲孔62,以便与各舱体固设,而箱体6下方设有复数处穿孔61,以与机台结合,成为机器或设备的控制箱,有利操作控制。
请参阅图27a、27b,使用时,如前述方式将各舱以复数个连结件14相互稳固联结,再将组合后的各舱与一对带体7连结,以方便携带(结合准系统舱1和触控萤幕显示器舱2,加上带体7就是可携式个人电脑),其中该带体7下方穿过一钣体71的穿孔711而连结固设,该钣体71的另端设有两通孔712,以与各舱相互锁固。
本实用新型图1~3实施例,虽图示将该准系统舱1、显示器舱2、键盘舱3及扩充舱4,以复数个连结件14相互稳固联结,使具长宽一致、有相对应的空间,以供各种连接线及接头俐落的包含配置在各舱后侧的连接空间内,然而,实际上仅需将该准系统舱1与显示器舱2,以复数个连结件14相互稳固联结,即可达到整体长宽一致、有相对应的空间,以供各种连接线及接头俐落的包含配置在各舱后侧的连接空间内、变换各式摆置组台方式及增进稳固支撑等目的。
故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各项优点1、本实用新型因于各舱体之间以复数个连结件相互稳固联结,且整体长宽一致,故具绝佳的扩充效果,而增加其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因于各舱体后侧设有相对应的空间,故可供各种连接线及接头俐落的包含配置在各舱后侧的连接空间内,进而,使各种配线隐藏于内。
3、本实用新型于该显示器主体的一端与对应的外框之间设有一定位装置、且相互活动枢接,故显示器主体与外框之间形成活动枢设及可于任意位置做卡固定位。
4、本实用新型设有的各连结件可向外伸出,而形成支撑脚,故可增加整体的稳固支撑。
5、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各舱体间,以复数个连结件相互稳固联结及变化组合,故可配合环境需求或操作上的需要变换各式摆置方式,增加其实用性及变化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改良过去习用电脑机壳的缺失,且藉由于一准系统舱与一显示器舱上,用复数个连结件相互稳固联结的设计,即可达到整体长宽一致、有相对应的空间,以供各种连接线及接头俐落的包含配置在各舱后侧的连接空间内、变换各式摆置组合方式及增进稳固支撑的效果,致使整体的实用性大增,并适用于各类电脑机壳,具有实用价值无疑。
权利要求1.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其特征是包括复数个舱体,该复数个舱体设有一准系统舱与一显示器舱元件;其中该准系统舱,由一外壳、一内座及一面板组合而成;该外壳后端设有凹陷部,而形成向内缩的连接空间,外壳处设有复数个连结件,外壳内部设有该内座,该内座后端设有凹陷部,以对应外壳后端的凹陷部,而形成内缩的连接空间,而内座前端固设该面板;该显示器舱,由一显示器主体与一外框相互活动结合;该外框周围处设有复数个连结件,而外框与显示器主体之间设有与其他舱相对应的连接线空间;该显示器主体的一端与对应的外框之间设有一定位装置、且相互活动枢接;该准系统舱与显示器舱以复数个连结件相互稳固联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其特征是该数个舱体,设有一键盘舱,该键盘舱由一外壳与一抽屉相互活动结合而成;该外壳后端设有凹陷部,而形成向内缩的连接空间,该外壳两侧的前、后端各设有四处冲孔及对应的各固定螺帽,以对应螺设各连结件,而抽屉的两侧穿设一轮轴,该轮轴两侧各固设一滚轮,另外,外壳侧面有一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其特征是该复数个舱体,设有一扩充舱,该扩充舱由一外壳、一内座及一面板组合而成;该外壳后端设有凹陷部,而形成向内缩的连接空间,外壳两侧的前、后端各设有四处冲孔,各冲孔内侧设有固定螺帽、且供锁上连结件;该内座设于外壳内部,后端也设有凹陷部、且对应外壳后端的凹陷部,而形成内缩的连接空间;该面板固设于内座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其特征是该准系统舱的外壳两侧的前、后端各设有四处冲孔,各冲孔内侧设有固定螺帽、且供锁上各连结件,该连结件上设有两处凹穴、且供容置对应设置的螺栓,而每一舱设有8个连结件,且各螺栓固定在舱外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其特征是该外侧的连结件外张成为立式放置的支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其特征是该显示器舱外框的四角设有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其特征是该显示器主体的前、后端两侧各设有阶级部,一端的两侧阶级部各螺设有一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其特征是该显示器主体一端两侧的阶级部设有贯穿显示器主体的一中心孔及一偏心孔,该偏心孔中间装入弹簧,该弹簧两端各装设有一偏心顶杆,而该弹簧推抵偏心顶杆顶向固定在外框的固定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其特征是该复数个舱体与一架体结合,该架体由两板体与四根角钢相互结合而成,该架体同时放置及挂置各种周边设备,而下方的板体设置有四个脚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其特征是该复数个舱体与一箱体结合,该箱体两侧各设有复数个冲孔,且与各舱体固设,而箱体下方设有复数处穿孔,且与机台结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其特征是该复数个舱体与带体结合,该带体下方穿过一钣体的穿孔而连结固设,该钣体的另端设有两通孔,且与各舱相互锁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集成模组化电脑机壳,包括复数个舱体,该复数个舱体设有一准系统舱与一显示器舱元件;其中该准系统舱,由一外壳、一内座及一面板组合而成;该外壳后端设有凹陷部,而形成向内缩的连接空间,外壳处设有复数个连结件,外壳内部设有该内座,该内座后端设有凹陷部,以对应外壳后端的凹陷部,而形成内缩的连接空间;该显示器舱,由一显示器主体与一外框相互活动结合;从而,增加其实用性。
文档编号G06F1/16GK2505902SQ0126095
公开日2002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20日
发明者李明奇 申请人:李明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