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壳体的不使用螺丝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56455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脑壳体的不使用螺丝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脑壳体的不使用螺丝的固定结构,具体地,其利用两个第一扣件分别铆合于电脑壳体的两侧,并将两个第二扣件卡合于电脑外围装置的二侧边上,再利用第一扣件的凸点与第二扣件的斜凸部位进行卡掣,而形成一无螺丝的快速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电脑产业的进步神速,根据统计数字而言,平均每隔一点五年,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的速度就会增加一倍,因此电脑的所有外围(包括有储存装置、输出入装置或其他多媒体装置)也随之更新,并配合多媒体的盛行而有大量应用的趋势,就电脑光驱(CD-ROM)而言,它除了是输入资料的重要装备,还由于其在多媒体的应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通过驱动软盘而观看视频高密光盘(VCD),因此也造成市面上VCD盛卖的现象,因此在电脑配备的选购上,光驱已是不可或缺的电脑外围设备。
在已有的组装电脑光驱的技术中,其多半为利用多个螺丝来锁固电脑的内壳体(Case)与光驱,若光驱发生故障要进行折卸时,就得一一将多个螺丝旋开卸下,若从个人组装单一电脑的角度来看似乎没什么造成困扰之处。但就大量制造电脑并进行组装电脑外围装置的厂商而言,拧紧螺丝及拆卸螺丝是非常耗费人力的工作,将会增加人力的开支成本。因此,在符合节省人力开支的前提下,制造出一种可快速组装及拆卸电脑外围装置的技术,就显得是一件迫切且必需的工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脑壳体的不使用螺丝的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两个第一扣件分别铆合于电脑壳体的两侧,并将两个第二扣件卡合于电脑外围装置的二侧边上,还利用第一扣件的凸点与第二扣件的斜凸部位进行卡掣,从而形成一无螺丝的快速组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在该二固设于电脑壳体第一扣件的曲折体下端设一卸端,并使其凸伸于电脑外围装置的下方,则可通过向内按压二曲折体,达到快速退卸出电脑外围装置的目的。
为对本实用新型有更深入的说明,将结合以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扣件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扣件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一扣件固定于壳体的一实施例。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将第二扣件固定于一光驱并装置于壳体内部的操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的扣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光驱与壳体通过按压第一扣件的卸端进行拆卸的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下列的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及其连结关系,其中该第一扣件固定于电脑壳体上,第二扣件固定于电脑外围装置上(本实用新型以一光驱做为实施例),在下列对图1及图2的说明中分别详细描述其结构。
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扣件的立体外观图,其中该第一扣件1的上方为呈一水平方向的椭圆片状体,且在其内部凿有二圆孔11,而椭圆片状体下部的右方延伸有一扣臂12,且在扣臂12的适当处设置有一凸点13,该椭圆片状体下部的左方延伸有一曲折片14,曲折片14的一端沿一方向垂直侧伸以连接扣臂12,且曲折片14的另一端向下方延伸,并经弯折后改变为水平方向,而扣臂14的下方延伸一圆形片状体,在该圆形片状体的内部凿有一圆孔11,曲折体下端设有一卸端15。
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扣件的立体外观图,其中该第二扣件2的外观大约呈一长矩形,其二短边的二侧各向下延伸有一凸耳21,而二长边上各凸设有一凸边22,且在二凸边22所形成的内部空间的二短边,还设置有一半椭圆形的斜凸部位23,该斜凸部位23的外缘中心处设置有一弧孔24,恰可供第一扣件1所设置的凸点13卡合。
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一扣件固定于壳体的一实施例图,其中将多个铆钉穿置于第一扣件1中的三圆孔11,并对应于壳体3的二侧透孔32进行铆合,且第一扣件的凸点13穿置于壳体3的剖孔33中,并使第一扣件1的曲折片14的卸端15外露于壳体3的前方,而壳体3的二侧各具有一滑轨31,可供电脑外围装置沿二滑轨31进行固定,电脑外围指光驱(CD-ROM)、数字化视频光驱(DVD-ROM)、硬盘及软盘…等装置,本实用新型以一光驱做为实施例,该电脑壳体3的内侧后方设置有一弹性缓冲体34,使得在电脑的外围设置组合于其内部时可具有缓冲的功效,并提供第一扣件1与第二扣件2相互的卡合之力,该弹性缓冲体包括有泡绵、海绵、弹簧及弹片…等的弹性物体。
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二扣件固定于一光驱并装置于壳体内部的操作示意图,其中第二扣件2以多个凸耳21卡扣的方式固定于一光驱4的侧方所对应的螺孔45,此时即可将光驱4装设于电脑壳体3的内部,参阅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扣件1与第二扣件2的扣合结构示意图,光驱4由壳体3的前方向后插置时,第一扣件1的凸点13首先接触到第二扣件2后方的斜凸部位23,因后方的斜凸部位23具有一顺向斜倾导角,因此凸点13顺向由斜凸部位的表面滑过,进而滑至第二扣件2前方的斜凸部位23,此时前主斜凸部位23呈一逆向斜倾导角,故凸点13便卡合于前方斜凸部位23的弧孔24,在电脑壳体3的内侧后方设置一弹性缓冲体34,使光驱4组合于其内部时可起到缓冲的作用,并提供第一扣件1与第二扣件2相互卡合的力,同时光驱4已完全容置于电脑壳体3的内部。
参阅图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光驱与壳体通过按压第一扣件的卸端进行拆卸的操作示意图,其中该二固设于电脑壳体3的第一扣件1的曲折体14下端设有一卸端15,其凸伸于光驱4的下方,通过将第二卸端14向内按压,可使第一扣件1的扣臂12弹起,且向第二扣件2的反方向移动,第一扣件1的凸点13便自第二扣件2的弧孔24中脱离,即可快速退卸出光碟4,从而获得不使用任何工具拆卸光驱4的结构。
综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各实施例已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对光驱的组装,诸如数字化视频光驱、硬盘及软盘,也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且可充分显示出本实用新型申请在目的及功效上均富有实施的创造性,并极具实用性,且为目前市面上前所未见的运用,依专利法的精神所述,本实用新型申请完全符合新型专利的条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等效的变化与改进,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申请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脑壳体的不使用螺丝的固定结构,其通过将两个不同结构的扣件分别装置于电脑壳体的二侧与内置式电脑外围装置的外部二侧边,利用二扣件的相互扣合,可将电脑外围装置固定于电脑壳体的内部,该二扣件的组成包括有第一扣件,该第一扣件的上方呈一水平方向的椭圆片状体,并于其内部凿有二圆孔,该椭圆片状体下部的右方延伸有一扣臂,且在扣臂的适当处设置有一凸点,其椭圆片状体下部的左方延伸有一曲折片,曲折片的一端沿垂直方向侧伸以连接扣臂,且曲折片的另一端向下方延伸,并经一弯折后改变为水平方向,而扣臂的下方延伸有一圆形片状体,且在该圆形片状体的内部凿有一圆孔。第二扣件,该第二扣件的外观略呈一长矩形,其二短边的二侧各向下延伸有一凸耳,而二长边上各凸设有一凸边,且在二凸边所形成的内部空间的二短边,还设置有一斜凸部位,该斜凸部位的外缘中心处设置有一弧孔,恰可供第一扣件所设置的凸点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壳体的不使用螺丝的固定结构,其中该第一扣件固定于电脑壳体的二侧上,第二扣件固定于电脑外围装置的二侧边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脑壳体的不使用螺丝的固定结构,其中该第一扣件以铆合的方式固定于电脑壳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壳体的不使用螺丝的固定结构,其中该第二扣件以多个凸耳卡扣的方式固定于电脑外围装置所对应的螺孔。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脑壳体的不使用螺丝的固定结构,其中该电脑外围是指光驱、数字视频光驱、硬盘及软盘…等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壳体的不使用螺丝的固定结构,其中该第一扣件及第二扣件的制作均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壳体的不使用螺丝的固定结构,其中该电脑壳体的内侧后方设置有一弹性缓冲体,该弹性缓冲体在电脑外围设置组合于其内部时可具有一缓冲的功效,并提供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的相互卡合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脑壳体的不使用螺丝的固定结构,其中该弹性缓冲体包括有泡绵、海绵、弹簧及弹片…等的弹性物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壳体的不使用螺丝的固定结构,其中该二固设于电脑壳体第一扣件的曲折体下端设有一卸端,其凸伸于电脑外围装置的下方,向内按压该二卸端可快速退卸出电脑外围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脑壳体的不使用螺丝的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将两个第一扣件分别铆合于电脑壳体二侧上,并将两个第二扣件卡合于电脑外围装置的二侧边上,再利用第一扣件的凸点与第二扣件的斜凸部位进行卡掣,而形成一无螺丝的快速组装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在该二固设于电脑壳体第一扣件的曲折体下端设一卸端,并使其凸伸于电脑外围装置的上方,则可通过向内按压该二曲折体而达到快速退卸出电脑外围装置的目的。
文档编号G06F1/16GK2502314SQ01260918
公开日2002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5日
发明者游林坚 申请人: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