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键鼠标及其控制模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8162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十八键鼠标及其控制模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套新的计算机操作方案,用十八个键位的鼠标器,来取代目前的键盘加二、三键鼠标作为操作工具,使操作更为统一,更为方便,可以很好地实现计算机的摇控操作。
在完全能完成目前的鼠标操作加键盘操作功能的同时,实现和完成一些用目前的鼠标器和键盘无法实现,或者不便实现和完成的功能及系统设置,使控制过程更加快速,更加准确,对各种资源的管理能力更加强。
十八个键位的排列是在右手掌自然把持时,顺着手指的伸缩弹出方向来排出,如图1所示,其中I、II、III键是安排给大拇指操作,×、A、E、I键是顺着食指的伸缩方向主要安排给食指操作;<、B、F、J键是顺着中指的伸缩方向,主要安排给中指操作;>、C、G、K键是顺着无名指的伸缩方向,主要安排给无名指操作;D、H、L键是顺着小指的伸缩方向安排。在鼠标上×键可固定标出,A键可用光标的箭头形式标出,其它各键一般不标出。
其外形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在使操作者移动鼠标并产生轨迹移动信号的同时,可以在不触及鼠标上各键的情况下完成。
外观形状可有两种一种是平拱形的,给手掌平放于桌面把持操作;另一种是柱状的,给手掌稍卷曲地握持操作。
平拱形的设计要求基本和目前的鼠标器差不多,各键是顺着手指自然伸曲的方向排出,轨迹产生器安于鼠标下面。为了能使整个鼠标移动而又不用触及各键,有必要在大拇指和食指间,做出一个凸起,镶嵌在食指与大拇指间,在掌心后跟也做出一拱起支撑掌后跟,使带动鼠标移动时,手掌不至于移出,或者在大拇指和食指中跟掌心后跟间作夹持扣着手掌,整个鼠标的移动主要靠掌心来完成;另一种形式是在掌心与键盘接触面间安一吸盘或掌套也可实现此要求。
手柄式键盘的外观设计要求1、安排给大拇指操作的I、II、III键是顺着手柄从上往下排出,用大拇指上下摆动来把持或点击各键,在I、II键间可设一凹槽,使大拇指镶进去把持而不触及各键。2、安排给其余手指操作的各键,是顺着手掌握持时各手指的伸缩弯曲方向排出。用手指的伸缩弯曲来触点各键。3、检测并产生轨迹移动的装置置于手柄的支撑面上,使支撑面向不同的方向的位移来产生轨迹移动信号并带动光标点的移动。
以下所称的移动鼠标为用此鼠标器来产生并检测其轨迹的移动来控制光标点的位移。
一、对各键的定义、作用以及操作方式各键的定义和功能是随着光标点在不同的位置,并与屏显内容相配合,不同的操作有不同的定义。分有三种类形一种是固定的;第二种是半固定的;第三种是变动的。I键,×键属第一种情况,II、III、<、>键属第二种情况,其它各键属第三种情况。
一般情况下,A键等同于目前三键鼠标的左键,为光标位置的确定点击键,>键等同于三键鼠标的右键,<键等同于三键鼠标的中间键。II键为定位及查看功能键,III键为辅助存蓄功能键。
除对I键、×键作固定定义之外,其余各键的功能及作用是不固定的,或固定性很少的,所以有必要在屏显上显示各键的定义及功能。
显示各键的操作内容分三部分I、II、III键为一部分(I键可不作显示);A~L键为另一部分;>、<键为第三部分,根据情况这部分可不作显示;×键不作显示。
I、II、III键的操作内容固定在屏上特定的区域里显示,如图2所示,在左边框及上、下边框的虚线内,固定设有三长格(三格是连在一起的,可在虚线范围内移动)作为I、II、III键的操作内容及操作过程的显示,当按下II键后,代表II键的格(中间一格)作加亮或凹下去显示,I、III键也是一样。在屏显上的这三格还有另一种功能,就是当光标点进到此三格时,此三格作为存放各种系统资源、文档及设置等的区域,并且在三格的旁边显示出A~L键所对应的操作内容,用相应的键可点出相应的内容,用查看键(II键)还可逐个查看各键所对的详细内容或说明。如图3所示,当光标进到I、II、III格的其中一格后,按往II键,原来在旁边显示的以方阵方式排列的键的内容,就变成下拉方式,并且显示各键的简要内容,以四个或三个为一组,留有一点空隙分开成三、四组,按往II键上下移动鼠标,可逐个查看每键里的内容,并且在旁边①里显示出来,用A键或相应的键点击后可打开选出相应的内容。
A~L键的显示方式可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以阵列方式显示,用结构方位对应于各键(如图4中所示);另一种是以竖排下拉方式显示(如图3中所示);第三种是以横排方式显示,多为加在窗口标题栏(顶栏)里(如后部中图6所示)。在后两种方式中各键的排列顺序可有两种,第一种是从A~D~E~H~I~L;第二种是从A-E-I-B-F-J-C-G-K-D-H-L。以何种方式显示根据实际须要,可以是其中的一种,也可以是其中的两种。
<、>键变动显示时加在A~L键前适当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I键是作为控制出具有目前计算机键盘功能区的键,当光标点进入此区域时,鼠标上的各键在不同的段位对应着目前计算机键盘上不同的键。I键是一反复键。
当按下I键后,在荧屏旁右边出现一条框格,如图4所示。其上分出若干格(暂定为20格),光标点初始在最下一格,光标点在每一格里都对应着不同的内容,按功能键及不同的操作又能使所对应的内容改变,每键所对应的内容在框格边显示。
当用I键点出右框格栏后,光标可自由进出此框格栏,也可通过设置使光标点只在其上移动,再按一下I键,能使此框格栏消失,光标点回复到原来的位置。
用I键按制出的此框格栏,从下往上数1~20格里,鼠标上各键所对应的内容分别为在1格时,为快捷功能键区,安放对应系统功能键,如视窗键、翻译功能键、字盘点出键等。光标点在此格时,按住II键、A~L键分别对应着F1~F12功能键,点击A~L其中一键,在不放开II键的情况下,使光标点移进2~8格时,再点击其它键,可实现F(1~12)键加其它键的功能。
光标点在2格时,为编辑功能键对应区。
光标点在3格时,为标点符号键对应区。
光标点在4、5格时,为英文字母对应区。
光标点在6格时,为数字及标点键对应区。
光标点在7、8格时,作为安放键的组合区,可以是自定义。
光标点在1~8格时,II、III键的定义及功能可以不是查看及存蓄功能,可安排作为ctrl及shift或其它多与别的键相配合使用的键,<、>键也可安排为任一功能键,而与系统的其它定义不同。在某一格上,按住一个不是独立使用的功能键,如ctrl键,再移动鼠标到另一格时,仍为上格功能键,并可与其它键配合使用,如在3格时,若II键定义为ctrl键,则按住II键,再移光标到4格,或光标移出到任意地方,II键仍为ctrl键,而不管在4格或者某处时II键的原先定义,当放开II键后回复原先的定义。
其它各格为存取单元区,可由用户任意定义入各种程序、文档、字符串等。
I键+<键及I键+>键为改变右条栏里的内容,或使整个系统进入电话拨号状态,或者视频操作状态,再按I键可恢复原来状态。
II键的功能及作用II键是定位及查看键。一般情况下,在窗口操作及控制时,按住II键后,在屏显上划出如图5所示的透明亮线,把荧屏分成12格(横排4格,竖排3格),此时,再点击A~L的任一键,则光标点就进入到代表此键的划分格的中点上,并在该格进一步划出12格分别对应着A~L键,该格的内容相对于屏显的其它内容作放大若干显示,其放大倍数由用户设定,如图5所示,按住II键时,再点击F键,则光标点进到第二行的第二格的中点上,并且该格作放大若干显示里面的内容。该格又再细分出12格,此时外面整屏大的划分线可消失。
在按住II键、再按住A~L键中任一键,移动鼠标能使细划出的12格框架的某一对应格作开始来任意移动,用以选取任一部分框入并放大,即可改变再细划出的框架区域,如果在屏显上所划分出的格里的内容为唯一时,用键盘上代表此格的键来点击,则等于点击此操作内容。
用II键还可逐个查看各键所对的详细内容或说明。如图3所示,当光标进到I、II、III格的其中一格后,按往II键,原来在旁边显示的以方阵方式排列的键的内容,就变成下拉方式,并且显示各键的简要内容,以四个或三个为一组,留有一点空隙分开成三、四组,按往II键上下移动鼠标,可逐个查看每键里的内容,并且在旁边①里显示出来,用A键或相应的键点击后可打开选出相应的内容。
在按住II键,而没有触及其它任何键的情况下,移动鼠标能使光标点所对着的文件内容相对于窗口作任意移动来改变所显示出来的内容。也就等于用光标点对着上下、左右滚动条按下光标键,移动鼠标而使滚动条移动来改变显示在窗口里的内容,此时屏显的框架线亦暂时消失,但光标所处位置没有改变。
II键与×键的配合使用按住II键后,再按一下×键,则系统执行的是把光标点所对着的窗口作暂时取消显示的功能,放开II键又显示出来。按住II键,再连续按×键,可把桌面上的窗口逐个暂时取消显示,此时荧屏上的框架线消失,用A键点击后,光标点所对着的窗口为当前的操作窗口,荧屏上的框架线也从现,表示可对此窗口进行操作。
II键与<、>键的配合使用,按位II键,再点击<键,一般作为当前操作内容的上翻功能,再点击>键为下翻功能。
在窗口内的特定区域(一般为窗口任务区以外),按住II键,并按住<键,移动鼠标,这时执行的是使光标点所对着的窗口随光标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作放大或缩小的功能;按住II键,并按住>键,移动鼠标,执行的是使光标点所对着的窗口随光标点整体移动的功能。
III键的功能及作用III键为辅助存蓄键,用来定义(A)B~L键在各处无固定定义的地方所对应内容及功能。
具体操作是按住III键,使光标点对着某一显现在荧屏上的图标、按键或一段文字等,用A键来选定,使之反象显示后,再点击B~L键中的任一键,则反象显示的内容作为该键的操作内容。以后只要点过该键就能点出该内容或进行该操作。或者在按住III键时,再点击B~L键的任一键,使光标点对着的内容反象显示,则反象显示的内容也能定义入该键,并置换出该键的原先操作内容,如果所选内容是空白的,则置换出的内容也是空白的,在屏显上该键的显示也作相应的改变(只在操作窗口时)。
例如,在打开的窗口里有一▲图标,要使用光标点点击该图标才能实现的功能,作为键盘上某个键的操作功能,而不论光标点在此窗口的何处,只要使光标点移到该图标上,用A键或B~L的任一键点击使之反象显示后,则该图标就置换入所点击的键里,并在相应的地方显示出来,若用A键点击的,要再点击B~L任一键,则以后点击该键就等于点出此内容和进行此操作,而不论光标在窗口的任一位置(除在系统的特定区域或菜单目录外)。
又如,如果定义有两个键,一个为二号字设定键,另一个为隶书设定键,则在该窗口编辑文档时,同时按住这两个键,扫过一段已打好的文字,则该段文字变为隶书二号字。
用III键也可把某段文字、图片和窗口,定义存入系统的特定区域(主要是I键操作出的区域)。其方法是按住III键,再按住A键(此时只能用A键),移动鼠标使某段文字、图片或窗口反象显示后,再放开A键,再使反象显示的内容移到某一特定区域,再点击A~L键的任一键的则所选内容就被定义入此区域该键的对应位置上,放开III键,原来反象显示的内容回复正象显示,以后用光标点移进该处,用相应的键就能点出该内容。取消时,只要按着某一键,再点击×键,或者按住III键,再点击某一键,则某一键在该处的定义被反象显示后再点击×键,就取消。
III键+×键按住III键,再点击×键,则取消光标点所对着的操作窗口,就等于点击窗口上的×图标。
III键+<键按住III键,再点击<键,则光标点所对的窗口变为最小化图标,并对着光标点,在底栏时也可有此最小化图标,放开III键使光标点移出此最小化图标后,此图标消失,光标点对着最小化图标(按住III键),用<键点击,又能打开此窗口。当光标点对着最小化图标时,按住III键,再点击A键使之反象显示后,可移动存入特定的区域里,其操作如前所述。
III键+>键暂定为使窗口变为最大化功能。
×键作撤(取)消功能,可单独完成一个操作任务。
<键的功能及作用<键除作为三健鼠标的中间功能键外,还作为菜单选项点出键,当点击该键后,有对应于(A)B~L键的当前菜单选项,再点击一下还原,与I、II、III键配合使用时,用来扩展其功能。
>键的功能及作用在>键作为三键鼠标的右键时,点击>键,除出现下拉式菜单,供A键选择外,B~L键所对应的内容也随即改变,并在显示各键的地方显现出来。在任意允许的情况下,还作为下翻页,以及改变A~L键当前所对应内容;>键除能作为三键鼠标的右键外,还作为编辑功能选项点出键,点击该键后,有对应于(A)B~L的编辑功能选项。>键在与I、II、III键配合使用时,扩展其功能。
A~L键的功能、定义和操作内容是变动的,是跟据光标点所处设置区域不同以及其它功能键的操作i而变动,在不特定区域,随着光标点所对窗口的改变,各键所对应的内容也随着改变,除非所定义该键的作用对操作各个窗口是通用的,但原来在某个窗口设定操作该窗口时对各键的定义,再回到此窗口时,原来的设定没有改变,只有在没有定义的键上,可自动置入通用功能键(在相同的键位上),当光标点对着某一菜单项图标时,里面的选项可顺序对应排入B~L键,用A键点击该图标后,再出现一下拉选项供选择。
二、对汉字输入的解决方案当光标点处于I键点出的右条栏格的最底格时,对应着A~L中的某一键(暂定为A键),为汉字字盘图标,当点击该键后,就能点出一汉字字盘操作窗口,再点一下该键,或者点击I键,都能使之消失,若点I键的,则再点击一下I键,又能连同右条栏格一起出现。
所点出的汉字字盘窗口如图6所示,整个窗口约占整屏的三分之一,并盖着荧屏的下方内容,根据情况,底下可留一条边不盖着。光标点在字盘内是逐格反象移动。
窗口左边栏为菜单、设置、以及I、II、III键的显示栏,顶栏为窗口图标,及<、>键,A~L键显示区,最右方安有一×图标,作取消该窗口的按钮图标。顶栏的下一栏设有一滚动条栏,为字盘状态显示栏。窗口的中部为字盘区,常用汉字(3755个)的字盘区里横排有36格,竖排9格,共324个格子,每个格子可安放入一个汉字,当光标点对着某一格时,该格里的字对应着A键,另外还安排有给B~L键对应的内容,没有摆在字盘上,而只是在顶栏里显示(连同A键所对应的字)。就等于字盘上的每一格代表一个区间,每个区间里可安排入12个不同的字对应着各键,光标点在不同的格里其对应的字亦不同,则整个字盘可提供(324×12)3888个存蓄单元来安排入不同的汉字,并能一键点出。
另外还可在字盘窗口的右上方,以阵列的方式多加显示各键所对应的内容(A~L键),其排列方式和各键的排列方式一样,可不以很重的颜色显示;也可加在光标点附近并跟随光标点的移动而随机显示(以阵列方式)。
为了找字的方便,排入字盘里的字是顺序排入的,但汉字本身是没有顺序的,所以有必要给排入字盘里的汉字安排一与之对应的有顺序的符号及其组合,用英文字母及阿拉伯数字都可,也就是对汉字进行编码,对已编好码的汉字再根据其先后顺序,逐个排入字盘及其各个区间里。对编码相同的汉字,其先后顺序可再根据其笔划的不同、部首的不同、结构的不同及拼音顺序的不同等,来从新排序。
对已编好码的汉字排入字盘,先从第一列的最上一格开始,顺序排完A~L各键,再排这一列的第二格,如此,一直排完这列的9格,再排列第二列,一直排完36列为止,最多可排入3888个字,显示在字盘里的是A键所对应的字。B~L键所对应的字只在顶栏里随机显示。
字盘里,在每个字的上方都标出其编码,以便能根据前后两个字的编码,而知道前一个字所代表的区间范围。找字的时候,只要根据所找字的编码就能在字盘上符合此区间的范围里找到该字,并在顶栏里显示出来。如要找一个编码为88E的字,在字盘上有前后相邻的两个字,其编码分别为88A及99H,则所找字必定在88A这一格所代表的区间里,把光标点移到编码为88A格上,则在顶栏里必有一编码为88E的字,并对应着B~L键中的某一键,只要点击该键,就能点出该字。
当光标处于字盘上的某格,并确定点出某个字后,而光标又没有移出此格时,在顶栏里显示各键所对应的是能与该字组成词组的后缀字。如88E是个“中”字则点出“中”字后,在光标没有移出该格时,在顶栏里显示各键所对应的内容则为“心”,“国”、“华人民共和国”等能与之组成词组的后缀字或词组(但A健所对着的仍为“中”字)。除A键外各键所对的字无编码,此时,若按住II键,左右移动鼠标,则对应到各键的内容也随着移动,是逐格改变。按住II键时,再点击>键或<键,各键所对应的为另一面没有显示完的词组,是整体的改变。放开II键,各键所对应的内容回复到光标点在此格时初始的对应状态。
在顶栏变动显示区里所显示的各键的对应内容,由于空间的许可,跟字盘里的显示有所不同,在顶栏里不仅有每个单字的编码,还在旁边多加显示该字的实际拼音及部首,拼音置于部首的上方,都以淡色或底色缕空显示,字及其编码以重色显示。
当光标点处于顶栏时,B~L键所对应的内容预先设定为标点符号及其它常用的功能键,亦可由用户随意定义。
对整体汉字归为三类,以建立几套字盘系统,再对各套字进行编码排入字盘。把汉字分为常用字,次级常用字,及其它汉字三类。其中常用字选取3755个汉字建立一级字库,再对其进行编码,可用不同的编码方案来改变字盘里各字的排序。再选取除常用字以外3000~3800个字建立次级字库,把全部的汉字(包括一级及次级)1~4.5万个建立全汉字字库,一级汉字字库及次级汉字字库里的单字都是一键点出,全体字盘里的单字为二键点出,即把在一级字库里存放词组的单元用作存放单字,点字时,不仅要看字盘上的编码,还要看顶栏里的编码,只有顶栏里为词组的后缀字时,除“A”键对应的以外,都无编码。
在各级字盘系统里,把没有用完的空间用作腾挪出显现到字盘里的汉字及其编码为最佳方式,如有多个编码相同的汉字,在前一个字的区间里有如此的编,在后一个字的头一个字也是此编码,则用多余的空间填入上一个字的区间里,使排在下一个字的头一个字为该种编码的头一个字显现在字盘上。多余的空间里可随意定义入不同的单字及词组(用III键),而不用编码。
在此字盘系统中,对汉字编码要求不十分严格。不是用重码率的多少来评判各种编码方案的优劣,只要能见字识码就行,当用户熟悉完某套汉字的编码字盘以后,在字盘上显示各字的编码,还可由用户撤消。
多种字盘的编码方案安于字盘边的设置栏里,由用户选出某级字库及某种编码来定义字盘内容。固定提供有两种基本方案,以汉字字典为准,一是根据其拼音来排序;二是根据其部首来排序。还可提供给用户,由用户设定几套字盘,可以有编码,也可以无编码,可以是词组,还可以用III键来定义入任意字及词组等。
>键为编辑功能点出键,当点击该键后,预先设定(A)B~L键变为编辑功能键,如控制任务区中的光标点移动键,左、右缩进功能键等,也可随意设定;<键为字库及编码方案选择项点出键,当点击该键后,对应于(A)B~L键为用户设定进去的快捷字库字及编码选择方案,是对整个字盘内容形式的改变,如点击<键后,如果B键为拼音编码方案,则再点击B键,则整个字盘内的汉字排序及每个字上部的编码为拼音编码,再点击<键,则使A~L键回复到原来字盘的对应状态。
×键的作用。在此系统中,×键作为取消前一键输入的汉字并倒退一格或者取消前一操作内容的功能。
II键的作用。当顶栏里为非词组后缀状态时,按住II键左右移动鼠标,则顶栏里显示的为该区间里各字及其词组后缀字,逐个变换,并能用相应的键点出;上下移动鼠标;执行的是使字盘所盖着的内容移进移出在字盘上方显示。
一级字盘及次级字盘的详细显示状态相对于字盘的详细显示状态,以上所述都为字盘的缩略状态。在左边菜单及设置栏中,设有一图标,表示为详细图标,以图形或文字形式表示,当点过该图标后(可对应给某键点击)字盘为详细形式显示其内容,该图标变为缩略图标形式,再点击该图标,能使字盘变回缩略形式显示。
在字盘的详细形式里,显示在滚动栏里滑块长度变为整条栏的1/12,即三个字格那么长。表示为显示三列字及其详细内容,原本只在顶栏里显示的单字也摆出来显示,则全字盘的单个汉字都由A键点击,B~L键则为其词组后缀。在顶栏里显示的为单字及其词组的后缀,按住II键,左右移动鼠标,滚动栏里的滑块也随着左右移动,字盘里的内容也随着左右移动。
英文单词的输入方式象汉字字盘一样,因为英文单词本身是有顺序的,可以把英文单词顺序排入字盘里,和汉字盘里的排序一样,只是整个字盘竖排可在9~12格之间,横排为24~36格,其大小可根据选入英文单词盘中的英文单词的多少以及屏显的大小而定,和整汉字字盘一样,由于英文单词有几万个之多,点出每个英文单词要两次选击,或点击一个键后,移动光标就能确定点出一个单词。<键、>键的功能亦和汉字盘操作时的功能一样,<键为字盘内容及形式选项点出键,可选择单词为大写开头带小写,或全为小写、全为大写,以及选入英文单词盘内的单词内容等;>键为编辑功能选项点出键。
其它任意一种文字也都可以同汉字盘输入一样,有顺序的就不用再给其编码排序,无顺序的只要给其编好码后,就能排入字盘,找出并点出字来。
注解所建立的汉字字盘或者其它任意一种文字及英文单词的字盘,其盘面大小、长宽比例,由所选入字盘的选点数目,以及屏显的大小,作相应的改变,并可由用户任意选择设置,在五千个左右的选点时,各个选点可一键(一次选击)点出(与移动鼠标相配合),其基本原理是先使选入字盘的文字或英文单词顺序排列成一串后,无序的只要给它们编好码后,也排成一长串,再在这一长串上顺次截成一段段的,每段不超过12个,再把每段的头一个字(词),顺序摆在字盘上显示,有编码的并标出编码,当光标点对着某格时,该格里的所有内容才在变动显示栏里显示出来,并对应于A~L键,用相应的键点击的就能一键点击选定。如果要选入字盘内有几万个选点时,则使它们排成一长串后,再在这一长串上顺次截取不超过144个的大段,然后在这些大段上,再截成12个小段,每小段不超过12个字词,把每大段的头一个摆出在字盘上显示,其余11个小段的头一个,只有当光标点对着字盘中该大段的头一个字格时,才在变动显示区里显示,并对应于B~L键,在光标点不移出该格时,用相应的键点击后进入相应的小段,小段上的选点才最终对应于A~L键,并在变动区里显示,再用相应的键点击,则能最终选出一个选点,亦即要二键(两次选击)点击,光标点进到任一格后,若两次选击,产生144个不同的选点的排列顺序是从A(A~L)→B(A~L)→C(A~L)→D(A~L)→E(A~L)→F(A~L)→G(A~L)→H(A~L)→I(A~L)→J(A~L)→K(A~L)→L(A~L),或者从A(A~L)→E(A~L)→I(A~L)→B(A~L)→F(A~L)→K(A~L)→C(A~L)→G(A~L)→K(A~L)→D(A~L)→H(A~L)→L(A~L)
三、对内部资源的管理方式对内部资源的管理窗口如图7所示窗口顶栏为窗口图标及状态显示栏,顶栏下部为变动显示区,所显示内容由其下部文件区控制,只有当光标点在此区间时,里面固定排有各硬件资源图标及回收站图标,这部分约点整屏的1/2~2/3的空间;变动显示区以下为硬件资源栏及文件目录区,硬件资源栏在文件目录区的上方,为一整横条栏,以图标加简要标题显示,这里的硬件图标由光标点在上变动区里点击各硬件图标后加进去,再点击一下撤消。各硬件目录段彼此是分隔开的,其所占长度由点进这里的硬件多少以及其内部总文件夹目录在下部展开后所占的空间长度决定,并提供出一个最佳方案。
硬件资源栏以下为文件目录区,在各硬件资源图标及标题长度范围内,以下为该硬件内部文件目录,不同硬件资源里的文件目录也是分隔开的,并对应着其上硬件段长度,在文件目录区进而又分有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文件夹目录区,下部为单文件目录区(这里的文件目录一般由用户设定进去),下部一般不摆出来显示,只有在空间许可的情况下,下部单文件目录才摆出若干与文件夹目录并齐显示。当光标点在某硬件段里时,按住II键,往下移动鼠标,则该硬件所包含的以下文件目录整体逐渐上移,能移出未能显示的单文件,在该处按住II键,再点击>键,则整面往上移,再点击<键是整面下移(都是整面内容的改变)。
总文件夹所包含的下一级子文件夹可在文件夹区里进一步展开出来。
当光标点处于文件目录区上部某一文件夹标题及图标范围内时,在上变动区里显示的为该文件夹里的内容,划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为其内部文件的实际打开的首页画面或图标显示区,右边为内部文件标题及详细资料显示区,右边以下拉方式显示其内部子文件目录及详细资料,框入12个子文件,左边显示这12个文件图标或缩小的首页画面,以阵列方式排列并对应着各键操作,按住II键,往下移动鼠标,右边的文件目录及资料也逐渐上移,A~L键的对应关系逐格下移,在按住II,再点击>或<键,对应内容是整体向下向上移动,以当前的12个为初始段。以上在按住II键操作时,左边只显示A键所对应文件实际打开的首页画面。
各文件夹首页的第一个文件仍为该文件夹图标及标题,初始对应于A键,若点击后,就能打开一个该文件夹的窗口,窗口的任务区里为其内部文件目录及资料区,并不分配对应B~L键,排出窗口任务区里的文件目录是根据屏显的大小及其内部文件的多少最大限度地排出,窗口并有独立的菜单栏。
文件目录区左边栏为菜单设置图标及I、II、III键显示区,不受文件目录区里的变动而变动。
用相应的键来点击文件夹中的某一文件后,则上变动显示区里又全为所点击文件的内容,如果是单文件的左边显示其实际打开的首页画面,右边显示其说明及详细资料(包括打开该文件后,预设的操作该文件时B~L键的功能及内容),这时,按住II键,往下移动鼠标,可移出未能显示完的说明;如果又是一个包含有多个子文件的文件夹,则上变动区里变为该文件夹的内容,并对应着各键,其操作又同上一文件夹一样,只要光标点没有移出该文件目录区间,但在变动显示区里要多加标出该文件夹及其上一文件夹的标题及图标,可在顶栏以下加或在右边框加一竖条,以横书倒排方式。点击相应的键后,当上变动显示区里为唯一一个文件及其说明时,再点击A键(这时其它B~L键,可设为对该文件进行处置的选择功能键)则能最终打开并可操作该文件,打开后,该文件窗口在屏显中央,并占绝大部分。
下部文件区里的文件都为单文件,由用户设定进去,这里的文件分为一级和二级,用两种方式把它们区别开来,在上变动区显示时,二级为一级的1/12大小,一个一级的内容占满变动显示区,某个文件为二级还是一级由用户决定,它们的排序基本上是根据其英文顺序排列,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有如汉字编码字盘一样,为了查找的方便,用户还可给排入这里的文件编排一两个字母,以便归类,可随时用菜单键(<键)来选出不同的类形,用相应的键来点击某个二级文件后,就变为一级文件显示,在上变动区里,左边为该文件的实际打开的首页画面,右边是其说明及详细资料,再点击一下则能最终打开操作,如果是一级文件,只要点击一下(用A键)就能打开操作,二级文件只比一级多一个操作,使之到一级后再点击才能实际操作。
按住II键后,用相应的键来点击某个文件使之反象显示,再按×键,则能取消排在该处的文件,或者在按住III键时,再按×键,使光标点扫过一系列文件目录,则所扫过文件目录就被取消排在该处。注III键+×键为取消该资源管理窗口的功能,只有光标点在文件目录区以外才有效。
同系统的其它操作定义一样,<键为当前操作内容的菜单选项点出功能键,根据光标点在不同的区域以及变动显示区里显示的操作内容的改变,点出供选择的项目各不相同。
×键作后退上一步操作功能键。
以上对汉字输入的解决方案,以及对资源的管理方式,即是独立的系统,亦是对各键的定义及作用的进一步说明。


图1是各键的排列方式图2是I、II、III键的显示区域图3是II键的查看显示方式示例图4是I键操作出的边框格及在旁边的变动显示方式图5是II键操作的光标点定位及方大显示方式示例图6是汉字字盘窗口框架示意7是资源管理窗口框架示意图
权利要求
1.这是一套采用十八个键位并带有轨迹检测器的装置,通过系统设置,来取代用目前的标准键盘加二、三键鼠标作输入和控制计算机的方案,并利用其特殊性,实现用目前的键盘和鼠标器无法实现或不便实现的功能及系统设置,其主要特征及整个功能结构是各键位的排列及整个装置的设计都是根据人手操作的特点来安排的,I、II、III键安排给大拇指操作,×、A、E、I键安排给食指操作,<、B、F、J键安排给中指操作,>、C、G、K键安排给无名指操作,各键的功能及定义分为三部分,I、II、III键为一部分,作系统功能键,其中I键为固定及自定义功能区点出键,点出有目前的标准键盘上各种功能键的对应区段,是一反复键,II键为定位及查看功能键,III键为辅助存蓄功能键,主要用来定义光标点在各种任务区里(A)B~L键无对应有操作内容时所对应的操作内容或撤消,×、<、>键为第二部分,作辅助功能键,其中×键作撤(取)消键,<键除能作为三键鼠标的中间键,又作为对当前操作内容的菜单选项点出功能键,点出对应于(A)B~L键的菜单选项,在一切许可的地方以及与其它键(I、II、III键)配合扩展其功能,如、III键+×键作关闭窗口或取消定义功能,III键+<键作为使窗口变为最小化功能,III键+>键作为使窗口变为最大化功能,II键+<键、>键为改变当前的显示内容或操作内容,>键除能作为三键鼠标的右键,还作为对当前操作内容的编辑功能点出选项键,点出对应于(A)B~L键的编辑功能选项,在许可的地方可单独作下翻页功能;A~L键为变动定义键,A~L键的显示方式可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以阵列方式显示,用结构方位对应于各键,一种是以竖排下拉方式显示,第三种是以横排方式显示,其排列的先后顺序有两种,一种是从A~D~E~H~I~L,第二种是从A-E-I-B-F-J-C-G-K-D-H-L;A~L键操作内容随光标点在各种任务区内的变动以及其它键的操作而变动,其中A键作为光标点确定点击键,即三键鼠标的左键;能完成的特定任务,如光标点的定位操作及查看方式,变动功能、在各处的随意定义存取功能及方式,自定义操作键功能,随机菜单选择功能、随机编辑功能,窗口页面的缩放移动操作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要求而设计制造的装置,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平拱形的,一种是手柄状的,其特征都是为了利于操作者在不至于误操作的同时而又能更好地点击各键和移动鼠标器,有十八个键,I、II、III键安排对应于大拇指操作,×、A、E、I键安排对应于食指操作,<、B、F、J键安排对应于中指操作,>、C、G、K键安排对应于无名指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I、II、III键作系统功能键,对应于大拇指操作,其中I键为固定及自定义功能区点出键,点出的其中有目前的标准键盘上各种功能键的对应区段,并且是一反复键,I键+<键及I键+>键可改变右条栏里的内容,或使整个系统进入电话拨号状态,或者视频操作状态,再按I键可恢复原来状态;II键位于I键和III键之间,与移动鼠标以及和其它键配合,作定位及查看功能键,用于控制当前的内容显示,还可逐个查看各键所对的详细内容或说明,一般情况下,II键+A~L作光标点的定位,II键+<键为当前操作内容的上翻功能,II键+>键为当前操作内容的下翻功能,II键+<键、>键,并且移动鼠标,作改变当前窗口的页面;III键作辅助存蓄功能键,主要用来定义光标点在各种任务区里,(A)B~L键无对应有操作内容时所对应的操作内容或撤消(与A~L键配合使用),具体操作是按住III键,使光标点对着某一显现在荧屏上的图标、按键或一段文字等,用A键来选定,使之反象显示后,再点击B~L键中的任一键,则反象显示的内容作为该键的操作内容,并且可定义入特定的区段,取消时,只要按着某一键,再点击×键,或者按住III键,再点击某一键,则某一键在该处的定义被反象显示后再点击×键,就取消,一般情况下,III键+×键作关闭窗口或取消定义功能,III键+<键作为使窗口变为最小化功能,III键+>键作为使窗口变为最大化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键作辅助功能键,其中×键作撤(取)消功能,可单独完成一个操作任务,与I、II、III键配合起辅助功能;<键即作为三键鼠标的中间键,又具有对当前操作内容的菜单选项点出功能,点出对应于(A)B~L键的菜单选项,在一切许可的地方以及与其它键(I、II、III键)配合扩展其功能;>键可作为三键鼠标的右键,还作为对当前操作内容的编辑功能点出选项键,点出对应于(A)B~L键的编辑功能选项,在许可的地方可单独作下翻页功能,与I、II、III键配合作辅助功能。
5.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中所述,A键相当于三键鼠标的左键,为光标点确定点击键。
6.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A~L键为变动定义键,其操作内容随光标点在各种任务区内的变动以及其它键的操作而变动,在不特定区域,随着光标点所对窗口的改变,各键所对应的内容也随着改变,除非所定义该键的作用对操作各个窗口是通用的,但原来在某个窗口设定操作该窗口时对各键的定义,再回到此窗口时,原来的设定没有改变,只有在没有定义的键上,可自动置入通用功能键(在相同的键位上),当光标点对着某一菜单项时,里面的选项可顺序对应排入B~L键,用A键点击该图标后,再出现一下拉选项供选择。
7.根据权利要求1中各键的定义及功能,,用该装置实现和完成目前的标准键盘操作功能的方法是用I键点出一条边框,在该边框上划分若干格,光标点首先对应于最底一格,光标点对应于不同的格时,A~L键的操作内容都不同,用6~7格就可以安排定义入目前标准键盘上的各种功能键,以及键与键的组合,在该边框上划出的20格,其定义是,从下往上数1~20格里,光标点在1格时,为快捷功能键区,安放对应系统功能键,如字盘点出键;光标点在此格时,按住II键、A~L键分别对应着FI~F12功能键,点击A~L其中一键,在不放开II键的情况下,使光标点移进2~8格时,再点击其它键,可实现F(1~12)键加其它键的功能;光标点在2格时,为编辑功能键对应区;光标点在3格时,为标点符号键对应区;光标点在4、5格时,为英文字母对应区;光标点在6格时,为数字及标点键对应区;光标点在7、8格时,作为安放键的组合区,可以是自定义;光标点在1~8格时,II、III键的定义及功能可以不是查看及存蓄功能,可安排作为ctrl及shift或其它多与别的键相配合使用的键,<、>键也可安排为任一功能键,而与系统的其它定义不同,在某一格上,按住一个不是独立使用的功能键,再移动鼠标到另一格时,仍为上格功能键,并可与其它键配合使用;其它各格为存取单元区,可由用户任意定义入各种程序、文档、字符串等。
8.一种充分利用权利要求1中各键的定义及功能,而产生的一套汉字输入方案,其基本方法是建立一套汉字点击字盘,对简体汉字3755个的常用字部分,设计为横36(+1)格,竖9格的字盘,摆在字盘中的字只为A键所对应的字,而在各个字的区间里另有分配给B~L键操作的内容,只在变动区里显示,则整个字盘的实际容量为所显示内容容量的12倍,并能一键点出,为了找字的方便,再对选进字盘中的汉字进行编码,有两套基本方案,一种是以拼音编码,一种以字形部首编码,并可利用现有任意一套编码方案或者随意定义,基本不考虑重码率,再对编好码的汉字顺序排入字盘,先从A到L,再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来排入,并在每个字的上方标出其编码,由于空间的许可,在变动显示区里多加显示各字的基本信息,在光标点不移出某格的情况下,点击第一键后,再分配给B~L键点击的为第一键点击后所点击字的词组后缀,用按住II键,以及与<、>键配合可移出未能显示部分,<键为字盘内容改变项点出键,>键为编辑功能项点出键;还可把任意三列格中对应于各键的内容展开于盘面上作另一方式操作;由于光标点进到任一格后,若两次选击可有(12×12)144个不同的选择[产生144个不同的选点的排列顺序是从A(A~L)→B(A~L)→C(A~L)→D(A~L)→E(A~L)→F(A~L)→G(A~L)→H(A~L)→I(A~L)→J(A~L)→K(A~L)→L(A~L),或者从A(A~L)→E(A~L)→I(A~L)→B(A~L)→F(A~L)→J(A~L)→C(A~L)→G(A~L)→K(A~L)→D(A~L)→H(A~L)→L(A~L)],则整个字盘可产生(324×144)46656个不同的选点,可安排建立另一全体汉字点击字盘,安排入2.5万个不同的汉字,多余的选点作腾挪摆出显示的为最佳方案,并可安排入词组。
9.跟据权利要求1中各键的定义及功能,或权利要求8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应用在其它任意一种文字及英文单词的输入上,其盘面大小(划出字盘格的多少)、长宽比例由选入字盘内选点数目的多少而定,并可由用户自由设置,其基本方法是先使选入字盘的文字或英文单词顺序排列成一串后,无序的只要给它们编好码后,也排成一长串,再在这一长串上顺次截成一段段的,每段不超过12个,再把每段的头一个字(词),顺序摆在字盘上显示,有编码的并标出编码,当光标点对着某格时,该格里的所有内容才在变动显示栏里显示出来,并对应于A~L键,用相应的键点击的就能一键点击选定。如果要选入字盘内有几万个选点时,则使它们排成一长串后,再在这一长串上顺次截取不超过144个的大段,然后在这些大段上,再截成12个小段,每小段不超过12个字词,把每大段的头一个摆出在字盘上显示,其余11个小段的头一个,只有当光标点对着字盘中该大段的头一个字格时,才在变动显示区里显示,并对应于B~L键,在光标点不移出该格时,用相应的键点击后进入相应的小段,小段上的选点才最终对应于A~L键,并在变动区里显示,再用相应的键点击,则能最终选出一个选点,亦即要二键(两次选击)点出。
10.一种充分利用权利要求1中各键定义的操作方式,或结合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的基本方法,来对各种资源管理显示方式,其特点是建立一个资源管理窗口,窗口中分为两大部分,一部是变动显示区,一部是文件目录区,当光标点处于变动显示区时,变动显示区里安排有系统硬件图标及简要资料,并由这里选入展开于以下文件目录区,当光标点处于以下文件目录区时,以上变动显示区又主要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为文件页面内容或图标显示区,右边为详细资料及说明显示区,所显示出的文件都对应于光标点所对应的文件目录,或有对应于B~L键的隐藏文件目录,在文件目录区里又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为硬件及系统资源栏,一部分为文件夹目录区,一部分为单文件目录区,各种文件目录分有一级和二级显示,任何文件打开时都要过度到一级,一级文件作为预打开占完变动显示区,其它功能键的定义和作用都和系统的一样,用其它功能键的操作能使A~L键所对应文件改变,并且能随机对文件进行编辑,用II键或与<键、>键配合在特定地方操作出及定位于任意显示区域,以及改变A~L键所对应文件状态,用III键以及与其它键配合可对文件进行定位或取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套新的计算机操作方案,用十八个键的鼠标取代目前的键盘加二、三键鼠标作为操作工具,能很好地实现计算机的摇控操作。在十八键上,分有固定功能键和变动功能键两类,固定功能键是用来完成系统的常用操作任务,以及改变变动功能键的内容,变动功能键的操作内容是根据光标点在各种任务区内以及固定功能键的操作而改变,并在相应的区域显示,在某些情况下可由用户设置,作随机功能键。其特有的功能和定义,对汉字输入的解决方案,实现了一键(一次选击)输入汉字,使单个汉字的输入同单个英文字母输入一样方便,并可应用到其它任意一种文字及英文单词的输入上;在资源管理上,可显示更多信息,使查找文件更为直观、快速。
文档编号G06F3/02GK1371040SQ0210495
公开日2002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6日
发明者李经冀 申请人:李经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