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卡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9658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卡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卡读取装置,特别是设有一压掣机构,可藉以垂直施力压掣于智能卡表面。
目前市面上已公开的读取机结构,如美国专利US5334827中所揭露,主要是在智能卡插入读取机中后,藉由弹簧力的作用,使读取机的接触组件接触于智能卡的表面,待智能卡滑动到适当位置后,接触组件恰可与智能卡表面的接触片相接触而达到电性导通的效果;惟,智能卡在滑动过程中由于始终是与智能卡表面常保持接触,往往在长久使用后,造成接触组件及接触片的表面电镀层遭致磨损,进而造成电性接触的不良。
另外,如美国专利案号US6200166中所揭露,其主要是设有一滚轮结构,配合弹性片的压制,当智能卡插入读取机后,该滚轮结构以垂直于智能卡表面的方向进行施力,藉以压制智能卡紧贴于读取机插入口内表面进行滑动的接触,以使该读取机的接触组件恰可与智能卡表面的接触片相接触而达电性接触;而此种方式虽可平稳地带动智能卡向前滑动而移动,依然易于使接触组件及接触片的表面电镀层有遭致磨损的缺点,且其组装组件较为繁杂,难以降低生产的成本。
此外,现有的智能卡厚度依照国际上的规范,又可分为厚度约0.7mm的薄卡,以及厚度约0.68~1.68mm的厚卡规格,使得不同厚度的智能卡在插入读取机进行读取时,所承受的压力大小各不相同,而易造成接触片表面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卡读取装置,其主要可使压掣机构施力于厚卡及薄卡式的智能卡表面时,其插入时的力量强度可趋近于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卡读取装置,其主要是在解决当使用者在插入厚卡式的智能卡的过程中时,藉以降低及避免厚卡芯片与读取装置的接触组件接触时,所造成的接触组件表面电镀层磨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卡读取装置,包括有一底座、一设于该底座上方上盖、以及安装于底座上的复数接触组件,其特征在该上盖中央处开设有一矩形开孔,并设置有一压掣机构,藉以提供压掣于智能卡表面的垂直接触力量,该压掣机构包括一设置于该开孔两侧的二固定座;一枢接于该固定座上的触压件,且该触压件下方构成有一接触凸面,在该固定座两侧则构成有一抵止凸柱;一枢接于开孔两侧边的旋动件,该旋动件上方设有一第二轴接部,下方则构成有一凸面;及一从动板体,主要是以呈水平方式定位于该旋动件及该触压件上方的该固定座上,并可在该固定座两侧表面所构成的导槽内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该从动板体一侧边则设有二凸轴可轴设于该第二轴接部,而相对该凸轴对边的该从动板体下表面则向内构成有一凹面部。
为了便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
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视图;图3A图是图3的A-A剖面图;图4及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薄卡式的智能卡进行读取时的动作示意图;图6及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厚卡式的智能卡进行读取时的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读取装置;10-底座;12-容置空间;14-第一侧边;15-开口;16-第二侧边;18-中央接触部;182-间槽;20-上盖;22-开孔;222-凸轴;223-槽孔;30-接触组件;41-卡榫;43-卡槽;50-压掣机构;52-固定座;522-轴孔;524-抵止凸柱;526-导槽;54-触压件;542-第一板体;5422-凸块;544-第二板体;5442-接触凸面;546-轴孔;548-轴杆;56-旋动件;562-重直平面;5624-凸部;5624′-凸柱;564-水平平面;5642-凸面;565-抵止凸条;566-第一轴接部;568-第二轴接部;58-从动板体;582-凸轴;584-凹面部;586-弧状弹片;586′-弧状弹簧;60-智能卡。
该压掣机构50包括分别设置于开孔22两侧的二固定座52、一枢接于固定座上的触压件54、一枢接于开孔22两侧边的旋动件56及一枢接于旋动件56上的从动板体58;该触压件54截面主要是呈V形态样,而构成两上下分开的第一板体542及第二板体544,且在第一板体542与第二板体544相交处设有一轴孔546,可供一轴杆548穿设,而该轴杆548则是枢接于固定座52上所设的轴孔522内,又该触压件54的第一板体542末端上表面处则构成有复数对称凸块5422,该第二板体544末端下方则构成有一接触凸面5442,相对于该第一板体542下方两侧的固定座52表面则设有一抵止凸柱524,藉以支撑该第一板体542而保持呈一水平面。
另该旋动件56截面是呈L形态样,分别构成一垂直平面562及一水平平面564,其中该垂直平面562与水平平面564相交处构成有一第一轴接部566,是可枢接于设于开孔22两侧的凸轴222上,另在该垂直平面562上端设有一第二轴接部568,而该水平平面564末端边缘两侧则各设有一抵止凸条565,而该开孔22两侧配合该抵止凸条565各设有一槽孔224,以供该水平平面564以水平方式定位于开孔22中央,而旋动件56的水平平面564下方则构成有一凸面5642,该从动板体58主要是以呈水平方式定位于旋动件56及触压件54上方的固定座52上,并可在该固定座52两侧表面所构成的导槽526内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而该从动板体58一侧边则设有二凸轴582可轴设于第二轴接部568,而相对凸轴582对边的从动板体58下表面则向内构成有一凹面部584。
图4至图5是显示薄卡式的智能卡进行读取时的动作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将一智能卡60由开口15处插入读取装置1的容置空间12内部,该智能卡60恰可抵触到该触压件54下方的接触凸面5442,使得该接触凸面5442面藉由触压件54本身的弹性以垂直于智能卡60表面方向的下压力量压掣智能卡60,使智能卡60下表面得以紧密贴合底座10上表面的方式而滑动,而达到智能卡60读取的位置。
图6至7图是显示厚卡式的智能卡进行读取时的动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智能卡60由开口15插入读取装置1时,该智能卡60将先触动至该旋动件56下方的凸面5642,并促使旋动件56产生向上转动,同时枢接至该旋动件56上的从动板体58,将因此受牵引而向前产生水平的移动,从而使得该触压件54上方的凸块5422可移动至该从动板体58的凹面部584下方处,待智能卡60接触至该触压件54的接触凸面5442时,将可促使触压件54向上方转动,并使凸块5422抵掣于凹面部584表面,同时使触压件54下方的接触凸面5442向上方提升一适当距离,以加大接触凸面5442与底座10表面间的间隙距离,以恰可容置适当厚度的智能卡60的经过者,此时该凸面5442与底座10表面间的间隙高度将可等同于接触凸面5442与底座10表面间的间隙距离,而使接触凸面5442与凸面5642作用于智能卡60表面的垂直下压力量皆相同。
再者,为使智能卡60由读取装置1取出后,该触压件54及旋动件56可复归于原位置,该从动板体58尚设置有一弧状弹片586,另在旋动件56水平平面564前边缘处配合设有一凸部5624,使得当旋动件56旋动时恰可使弧状弹片586末端抵掣于该凸部5624,而当智能卡60取出后,该弧状弹片586将由于恢复弹力的故,而朝向原位平行移动藉以回归原位,同时亦可带动旋动件56及触压件54复归原位。
该弧状弹片586亦可以弧状弹簧替代,如图8所示,以增加带动旋动件,在旋动件56水平平面564前边缘处则设有一凸柱5624′,其作动情形如上所述以增加旋动件56及触压件54复归原位的力量。
如此,本实用新型的读取装置将可在不同厚度的智能卡进行读取时,仍可提供稳定且相同强度的下压力量予智能卡表面,以达到防止智能卡表面的接触片及读取装置的接触组件产生不当的磨损;且当使用者将厚卡及薄卡式的智能卡插入读取装置进行读取时,该压掣机构对于厚卡及薄卡式的智能卡在进行插入时的过程中,相对所产生的插入力量强度可趋近于一致;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压掣机构的结构亦较习用者结构为简化,且成本亦较为低廉,故有利于降低生产组装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卡读取装置,包括有一底座、一设于该底座上方上盖、以及安装于底座上的复数接触组件,其特征在该上盖中央处开设有一矩形开孔,并设置有一压掣机构,藉以提供压掣于智能卡表面的垂直接触力量,该压掣机构包括一设置于该开孔两侧的二固定座;一枢接于该固定座上的触压件,且该触压件下方构成有一接触凸面,在该固定座两侧则构成有一抵止凸柱;一枢接于开孔两侧边的旋动件,该旋动件上方设有一第二轴接部,下方则构成有一凸面;及一从动板体,主要是以呈水平方式定位于该旋动件及该触压件上方的该固定座上,并可在该固定座两侧表面所构成的导槽内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该从动板体一侧边则设有二凸轴可轴设于该第二轴接部,而相对该凸轴对边的该从动板体下表面则向内构成有一凹面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触压件的截面呈V形态样,而构成两上下分开的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卡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相交处设有一轴孔,供一轴杆穿设,该轴杆则是枢接于该固定座上所设的该轴孔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卡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体末端上表面处构成有复数对称凸块。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卡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板体末端下方则构成有一接触凸面,相对于该第一板体下方两侧的固定座表面设有一抵止凸柱,以支撑该第一板体而保持呈一水平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动件截面呈一L形态样,并分别构成一垂直平面及一水平平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卡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垂直平面与水平平面相交处构成有一第一轴接部,它枢设于该开孔两侧的凸轴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卡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垂直平面上端设有第二轴接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卡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平面末端边缘两侧各设有一抵止凸条,而该开孔两侧配合该抵止凸条各设有一槽孔,以供该水平平面以水平方式定位于开孔中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旋动件向上方转动时,同时枢接至该旋动件上的从动板体,将因受牵引而向前产生水平移动,使该触压件上方的凸块移动至该从动板体的凹面部下方处,待智能卡接触至该触压件的接触凸面时,将促使该触压件向上方的转动,使该凸块抵掣于该凹面部表面,同时使该触压件下方的接触凸面向上方提升一适当距离,以加大该接触凸面与该底座表面间的间隙距离。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卡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动板体设置有一弧状弹片,另在该旋动件第一板体前边缘处配合设有一凸部,使得当该旋动件旋动时恰可使该弧状弹片末端抵掣于该凸部,当智能卡取出后,该弧状弹片将由于恢复弹力之故,而朝向原位平行移动藉以回归原位,同时亦可带动该旋动件及该触压件复归原位。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卡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从动板体设置有一弧状弹簧,另在该旋动件第一板体前边缘处配合设有一凸柱,使得当该旋动件旋动时恰可使该弧状弹簧末端抵掣于该凸柱,当智能卡取出后,该弧状弹簧将由于恢复弹力的故,而朝向原位平行移动藉以回归原位,同时亦可带动该旋动件及该触压件复归原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有关于一种智能卡读取装置的改良,其主要是包括有一底座、一设于该底座上方上盖、以及安装于底座上的复数接触组件,另在上盖中央处开设有一矩形开孔,并设置有一压掣机构,当插入智能卡时,该压掣机构的旋动件受触动时可向上方转动,同时枢接至该旋动件上的从动板体,将因受牵引而向前产生水平移动,使该触压件上方的凸块可移动至该从动板体的凹面部下方处,待智能卡接触至触压件的接触凸面时,将可使触压件向上进行转动,而使凸块抵掣于凹面部表面,同时使触压件下方的接触凸面向上方提升一适当距离,以加大接触凸面与底座表面间的间隙距离者;使得使用者在插入厚卡式的智能卡的过程中时,藉以降低及避免厚卡芯片与读取装置的接触组件接触时,所造成接触组件表面电镀层磨损的问题。
文档编号G06K17/00GK2565086SQ0224363
公开日2003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4日
发明者高铭城, 陆世颐 申请人:萧智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