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外围设备电源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3402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脑外围设备电源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转换装置,是一种将电脑本身提供的+12伏、+5伏做为输入电源,将这个+12伏转变成所需要电压并输出的电源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及资讯产业的迅速发展,电脑的性能越来越高,价位却越来越低,因此电脑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对每一台电脑而言,在与电脑连接的接线板上,除了主机和显示器的电源线外,往往还须插有一、两个甚至更多的交直流变换器,这些交直流变换器是为电脑的外围设备提供电源用的,如为电脑提供多媒体功能的CD-ROM,DVD及声卡等都必须使用的喇叭,这种喇叭的内部都有放大器,需要交直流变换器为它供电,如

图1所示,其中,6是喇叭,7是交直流电源变换器;此外,外接的传真/调制解调器(FAX/Modem),某些型号的打印机以及扫描仪等设备也要使用交直流变换器。而通常交直流变换器的体积和普通插头相比,都比较大,即使比较小型的交直流变换器插在接线板上后,与它相邻的一个插孔也会被挡住,相当于一个交直流变换器占了两个插座孔,使插座不能很好地被利用。另外,交直流变换器插在接线板上是独立的,它的工作不受电脑控制,即电脑工作时它为电脑的外围设备供电,关掉电脑后,它仍然通电,此时流过交直流变换器内变压器的电流虽然很小,却是一个纯粹的浪费,对全世界而言,一年中电能的浪费是难以估算的,而浪费电能就是浪费地球有限的资源。再者,交直流变换器长期在较高的温度状态下,它内部的电子器件的性能会下降、老化,再加上市电电压的波动性,有时会出现很大的浪涌电压,这个电压会击穿交直流变换器内的质量不太好的变压器、电子元器件,甚至会燃烧引起火灾;雷电也会引起很高的感应电压,击穿变压器和电子元器件,造成火灾,严重威胁了人员和财物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电脑本身提供的+12伏、+5伏做为输入电源,将这个+12伏转变成所需要的电压并输出的电源转换装置,为电脑的外围设备供电,使电脑的外围设备与电脑同步工作、节能而且安全的电脑外围设备电源卡,简称电源卡。
一种电脑外围设备电源卡,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源和稳压电路;输入电源采用电脑内部提供的+12伏、+5伏;
输入电源与稳压电路连接,稳压电路输出所需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特征还包括稳压电路采用稳压集成电路7809或7808或7806;在稳压集成电路输入端Vin与输出端Vout之间并联一保护二极管;稳压集成电路的输出端Vout与一多触点开关K的一个动触点连接,在开关K的静触点与地线之间连接一滤波电解电容C。
稳压电路采用稳压集成电路LM317;在稳压集成电路的外部使用两个电阻R1、R2,稳压集成电路LM317的电压输出端Vout通过R1与调整端ADJ连接,调整端ADJ通过R2与地线连接,改变电阻R1、R2的阻值,可改变电压的输出值;稳压集成电路的输出端Vout与一多触点开关K的一个动触点连接,在开关K的静触点与地线之间连接一滤波电解电容C。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电脑内部的稳压电源作为输入电源,因而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源卡体积小,电路简单,但它能提供高稳定度的电压,从而使外围设备工作得更好,如可提高喇叭的音质等。而它的成本只有交直流变换器的二之一,甚至于更低(当电脑外围设备需较大电流时),如果把该电源卡制成同时可为几个电脑外围设备供电的装置时,其综合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
2、就生产工艺来说,该电源卡代替了交直流变换器,而它的制作、较生产变压器而言更为简便,厂商无须特别投资任何设备,即可投入生产。
3、该电源卡适用于任何一台IBM及IBM兼容的电脑,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4、使用该电源卡可使外围设备与电脑同步工作,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5、使用该电源卡可节省市电插座,提高插座的利用率。
6、该电源卡与电脑同步工作,电脑关机,即没有电流输出,没有电流通过电源卡,因此达到节电的目的,又由于电脑有节电的功能,使外围设备被电脑的节能控制系统控制,因而也具有了节能特性。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脑及其外围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路板设计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板设计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其中,8是电源卡。电脑的主机与市电插座连接,电源卡安在主机的后部,为电脑外围设备提供工作电压。
图3是电源卡的原理方框图,图中稳压电路一侧是输入电压,另一侧是输出电压。输入电源采用电脑内部提供的+12伏、+5伏,输出电压经稳压电路可输出电脑外围设备工作所需的电压+12伏、+9伏、+5伏等。
电源卡的原理图如图4所示,它的电路非常简单,只用了3个电子元件。
IC7809(7808,7806)是输出+9伏(+8伏,+6伏)的稳压集成电路;C滤波电解电容;D是IC的保护二极管;K为多触点开关,用来改变输出电压;有些场合需要+5伏或者+12伏,可改动K的位置来满足这个要求;图6是图4的电路板设计图,在图6中1---稳压集成电路78XX及散热片;2---标准四针1.44软驱电源接头,它与电脑内电源提供的插座连接;3---电源输出插孔;4---具有长方孔的标准安装片,长方孔为输出插孔的引出孔;5---螺钉。
也可以将电源卡做成具有三个输出插孔,分别为+12伏,+5伏及+9伏(+8伏,+6伏),这样可以同时为三个外围设备供电。
如果在电源卡上用两个或三个不同电压输出的稳压集成电路并联使用,这样就可以做成包括+12伏,+5伏的四种或五种电压输出的电源卡了,可同时为四个或五个外围设备供电了。
电源卡上的稳压集成电路也可采用LM317,这是一种输出电压可调整的稳压集成电路,电源卡的原理图如图5所示,在图5中ICLM317为输出电压可调整的集成电路;C滤波电解电容;R1,R2调整电阻;
K为多触点开关,用来改变+12伏,+5伏或LM317的输出电压了。
在这个电路中,如果选定R1后,改变R2的值即可改变LM317的输出电压,它的输出电压可用下列公式计算V(输出)=1.25(1+R2/R1)伏采用LM317的电源卡的电路板设计图如图7所示1---可调整稳压集成电路LM317与散热片;2---标准四针1.44软驱电源插头;3---电源输出插孔;4---具有长方孔的安装片,长方孔为输出插孔的引出孔;5---螺钉。
用一条两端带插头的导线,一端插在电源卡的电源输出孔,另一端插在电脑外围设备(如喇叭)的电源输入孔,如图2所示,就可以为电脑外围设备(如喇叭)供电了。如果把电源卡放在电脑外围设备(如喇叭)中,把电源卡和喇叭的放大电路作在一起,那么在电脑后边只需一个+12伏的输出孔,用一条两端带插头的导线,一端插在电脑+12伏的输出孔,另一端插在电脑外围设备(如喇叭)的电源输入孔,如图8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电源卡可采用各种稳压集成电路。在图8中1---标准四针1.44软驱电源插头;2---+12伏输出插孔;3---具有输出插孔的安装片;4---螺钉;5---两端带插头的导线。
为了提高电源卡的效率,可选用效率更高的稳压集成电路,如开关式稳压集成电路,日本JRC公司生产的NJM2360就是其中一种,它的性能很高,所需要的外部元件很少,成本也不高,用它可制成升压型稳压电源,也可制成降压型稳压电源,比如需要大于+12伏的稳压电源,就可以采用这种稳压集成电路。
用电源卡代替交直流变换器,可避免长期通电的缺点,提高了安全性,做到了电脑的外围设备与电脑同步工作,又能使外围设备受电脑节能系统的控制,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电源卡只由稳压电路组成,它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性能高,可使电脑的外围设备工作得更好,比如可以提高喇叭的音质等,而且厂商无须增加任何设备即可投入生产。
权利要求1.一种电脑外围设备电源卡,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源和稳压电路;输入电源采用电脑内部提供的+12伏、+5伏;输入电源与稳压电路连接,稳压电路输出所需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外围设备电源卡,其特征在于稳压电路采用稳压集成电路7809或7808或78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外围设备电源卡,其特征在于在稳压集成电路输入端(Vin)与输出端(Vout)之间并联一保护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脑外围设备电源卡,其特征在于稳压集成电路的输出端(Vout)与一多触点开关(K)的一个动触点连接,在开关(K)的静触点与地线之间连接一滤波电解电容(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外围设备电源卡,其特征在于稳压电路采用稳压集成电路LM317。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电脑外围设备电源卡,其特征在于稳压集成电路的输出端(Vout)与一多触点开关(K)的一个动触点连接,在稳压集成电路外部使用两个电阻(R1、R2),稳压集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Vout)通过(R1)与调整端(ADJ)连接,调整端(ADJ)通过(R2)与地线连接,改变电阻(R1、R2)的阻值,可改变电压的输出值;开关(K)的静触点与地线之间连接一滤波电解电容(C)。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转换装置,是一种将电脑本身提供的+12伏、+5伏做为输入电源,将这个+12伏转变成所需要电压并输出的电源转换装置,称为“电脑外围设备电源卡”,简称“电源卡”。它包括输入电源和稳压电路;输入电源采用电脑内部提供的+12伏,+5伏;输入电源与稳压电路连接,由稳压电路输出所需的电压。本实用新型只由稳压电路组成,它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性能高,可使电脑的外围设备工作得更好,并能达到节能目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文档编号G06F1/32GK2572464SQ0225716
公开日2003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7日
发明者原毅, 原庚新 申请人:原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