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年历换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6336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年历换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历——干支纪年换算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公历——干支纪年换算方式常见为两种,一种是采用万年历,通过印制在万年历的每一页上的公历——干支纪年对照表进行查对;另一种是公式换算法,即先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再利用甲子表进行查对。上述换算和查对方法均存在着不够直观和不够简洁的弊病,另外,如果要将干支纪年换算为公历,则公式法基本上不能实现,而采用万年历也极为麻烦。因此,为了让人们能够较为方便、快捷地实现公历——干支纪年的互换,有必要提供一种年历换算器的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年历换算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年历换算器制作方法是按以下方式进行制作a、设置两个能够以同一转动轴心线相对转动的基体,二基体分别为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b、引出共同相交于所述转动轴心线的六个干支分割平面,各相邻干支分割平面的夹角均为60度,各干支分割平面与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的表面相交,各干支分割平面与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表面的相交线将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的表面分割成六个区域;引出共同相交于所述转动轴心线的六个公元分割平面,各相邻公元分割平面的夹角均为60度,各公元分割平面与天干基体或地支基体表面的相交线将天干基体或地支基体的表面分割成六个公元标注区;在地支基体或天干基体上设置有公元指示标识;c、在由干支分割平面在天干基体表面分割出的六个区域中的五个区域内按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围绕所述转动轴心线依次标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位,每一区域内仅标注两个天干位,六个区域中的另一个未标注有天干位的区域为空余区;
d、在由干支分割平面在地支基体表面分割出的六个区域内按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围绕所述转动轴心线依次标注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位,每一区域内仅标注两个地支位,所述地支位的围绕转动轴心线的依次标注方向与天干位的依次标注方向相同;e、在天干基体或地支基体表面分割出的六个公元标注区内标注公元年份段,其标注方法如下使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子、丑地支位的区域相对,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一个干支年号,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另一个干支年号,以该二干支年号作为第一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使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寅、卯地支位的区域相对,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一个干支年号,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另一个干支年号,以该二干支年号作为第二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使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辰、己地支位的区域相对,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一个干支年号,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另一个干支年号,以该二干支年号作为第三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使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午、未地支位的区域相对,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一个干支年号,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另一个干支年号,以该二干支年号作为第四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使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申、酉地支位的区域相对,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一个干支年号,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另一个干支年号,以该二干支年号作为第五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使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戌、亥地支位的区域相对,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一个干支年号,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另一个干支年号,以该二干支年号作为第六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f、将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干支纪年份段相对应的公元年份段按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围绕所述转动轴心线依次标注于六个公元标注区内,在与干支纪年份段相对应的公元年份段中,其首公元年号是同该干支纪年份段中首干支纪年号相对应的公元年号,其末公元年号是同该干支纪年份段中末干支纪年号相对应且在首公元年号之后第9年的公元年号。
在本发明中,上述两个基体(即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相对转动时围绕的转动轴心线可以是实际的转轴或心轴的轴心线,但也可以仅仅是一条理论上的轴心线(如圆筒的轴心线)。所说的两个基体可以均是能够转动的可动基体,但也不排除采取一基体为可动基体,另一基体为不能运动的固定基体的形式。二基体围绕转动轴心线的相对转动可以在二者不相脱离的情形下完成(此种情形较为常见),但也可以在二者相脱离的情形下完成。例如,当二基体采用内、外套置且不能直接相对转动的结构时,可以先让二基体解除套置状态,相对转动一定角度后再让二基体重新套置,这也能够实现二基体以同一转动轴心线的相对转动。通常情况下,可以让上述两个基体构成转盘式、转筒式或其它类似结构。
本发明中所说的干支分割平面并非是实际需要制作的平面,而是指为了在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表面实现区域划分而假想的、理论意义上的平面。与之相对应,各干支分割平面与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表面的相交线也是假想的、理论意义上的,该相交线既可以实际绘制于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的表面,但也可以不绘出。
同理,本发明中所说的公元分割平面也并非是实际需要制作的平面,而是指为了在天干基体或地支基体表面实现公元标注区的划分而假想的、理论意义上的平面,各公元分割平面与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表面的相交线也是假想的、理论意义上的,该相交线既可以实际绘制于天干基体或地支基体的表面,但也可以不绘出。
在本发明中,上述公元分割平面既可以与干支分割平面相重合,也可以不重合。
若在本发明的天干基体上设置了公元标注区,就应在地支基体上设置与该公元标注区相对应的公元指示标识。反之,若在地支基体上设置了公元标注区,就应在天干基体上设置与该公元标注区相对应的公元指示标识。本发明所设置的公元指示标识可以是指针、观察缺口、观察窗口等类似结构。
当在天干基体上设置公元标注区时,位于天干基体表面的空余区可以自然地充当该公元指示标识,即直接以该空余区作为公元指示标识,且不再另行设置其它结构形式的公元指示标识。当然,也可以不直接以该空余区作为公元指示标识,而在该空余区内另行设置指针、观察缺口、观察窗口等其它结构形式的公元指示标识。同时,上述公元指示标识也可以不设置在天干基体的空余区内,而将其设置在天干基体上标注有天干位的其它区域内。
在标注公元年份段时,各公元年份段既可与天干位或地支位标注在基体的同一表面,但也可以标注在基体的其它表面,如标注在天干位或地支位所在表面的侧面或背面等处。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当天干位的依次标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时(以转动轴心线为中心),地支位的依次标注方向也为顺时针方向。反之,当天干位按反时针方向依次标注时,地支位亦按反时针方向依次标注,亦即是说,地支位的依次标注方向总是与天干位的依次标注方向同向。
在将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干支纪年份段相对应的公元年份段依次标注于六个公元标注区内时,其围绕所述转动轴心线的依次标注方向可能是顺时针方向,也可能是反时针方向,这需由公元标注区所在基体及具体的设置位置而定。例如,当公元年份段标注于地支基体之上,且与地支位标注在地支基体的同一表面时,公元年份段的围绕转动轴心线的依次标注方向与地支位的依次标注方向相同。当公元年份段标注于地支基体之上,且位于地支位所在地支基体表面的反面时,公元年份段的围绕转动轴心线的依次标注方向与地支位的依次标注方向相反。当公元年份段标注于天干基体之上,且与天干位标注在天干基体的同一表面时,公元年份段的围绕转动轴心线的依次标注方向与地支位的依次标注方向相反。
由于本发明的方法设置了两个能够相对转动的基体——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利用夹角相等且交汇于转动轴心线的干支分割平面将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的表面分割成六个区域,并利用公元分割平面将天干基体或地支基体的表面分割成六个公元标注区,同时,按上述方法,在天干基体表面标注了天干位,在地支基体表面标注了地支位,且在天干基体或地支基体的表面标注了公元年份段,这样,就可以利用本发明所设置的上述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实现公历——干支纪年的互换。因此,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制作出操作简便、换算快捷的年历换算器。在具体制作产品时,可以将本产品制作成盘类产品(如工艺看盘或书签、查对盘等)、筒类产品(如笔筒或杯瓶、工艺环等)、盒罐类产品(如工艺盒或其它包装盒罐等)和底座类产品(如工艺品底座或其它实用型产品底座)等多种产品形式。
本发明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图1是实施例1中所制年历换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天干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地支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所制年历换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仰视图。
图7是图5中天干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地支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3中所制年历换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A——A剖视图。
图11是图9中天干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9中地支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4中所制年历换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天干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中地支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后视图。
图17是实施例5中所制年历换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B——B剖视图。
图19是图17的俯视图。
图20是图18中地支基体表面图案沿C——C断面展开的示意图。
图21是图18中天干基体表面图案沿C——C断面展开的示意图。
图22是实施例6中所制年历换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的D——D剖视图。
图24是图22的俯视图。
图25是图22的E——E剖视图。
图26是图22中地支基体表面图案沿F——F断面展开的示意图。
图27是图22中天干基体表面图案沿F——F断面展开的示意图。
图28是实施例7中所制年历换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8的G——G剖视图。
图30是图28的俯视放大图。
图31是图28中地支基体表面图案沿H——H断面展开的示意图。
图32是图28中天干基体表面图案沿H——H断面展开的示意图。
图33是实施例8中所制年历换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的J——J剖视图。
图35是图33的K——K剖视图。
图36是实施例9中所制年历换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是图36的俯视图。
图38是图36中天干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9是图36中地支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所给出的年历换算器是一种转盘式年历换算器,该年历换算器按以下方式进行制作a、设置两个能够以同一转动轴心线相对转动的基体,二基体分别为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能够相对转动的天干基体1和地支基体2,二基体均为圆盘状,二基体能够绕心轴3的轴心线相对转动,心轴3的轴心线即为二者的转动轴心线4,二基体的相对转动可以在二者不相脱离的情形下完成。
b、引出共同相交于所述转动轴心线4的六个干支分割平面,各相邻干支分割平面的夹角均为60度,各干支分割平面与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的表面相交,各干支分割平面与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表面的相交线将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的表面分割成六个区域。如图3、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分割平面与天干基体1的上表面和地支基体2的上表面的相交线是以转动轴心线4为中心引出的六条直线,各相邻直线的夹角均为60度,用点划线表示。同时,本实施例中还引出了共同相交于上述转动轴心线的六个公元分割平面,各相邻公元分割平面的夹角均为60度,各公元分割平面与地支基体表面的相交线将地支基体的表面分割成六个公元标注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六个公元分割平面与六个干支分割平面相重合,在图3、4中均用点划线表示。另外,本例中在天干基体上设置了由缺口11构成的公元指示标识。
c、在由干支分割平面在天干基体表面分割出的六个区域中的五个区域内按顺时针方向围绕所述转动轴心线依次标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位,每一区域内仅标注两个天干位,六个区域中的另一个未标注有天干位的区域为空余区。上述由缺口11构成的公元指示标识即设置在未标注有天干位的空余区中。同时,本实施例还在各天干位的标注位置处分别标注有一个数字,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位的标注位置处标注的数字分别为4、5、6、7、8、9、0、1、2、3。
d、在由干支分割平面在地支基体表面分割出的六个区域内按顺时针方向围绕所述转动轴心线依次标注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位,每一区域内仅标注两个地支位,所述地支位的围绕转动轴心线的依次标注方向与天干位的依次标注方向相同。
e、在天干基体或地支基体表面分割出的六个公元标注区内标注公元年份段,其标注方法如下使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16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子、丑地支位的区域相对,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16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一个干支年号,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16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另一个干支年号,以该二干支年号作为第一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本例中所确定的第一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为庚寅、己亥。
使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16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寅、卯地支位的区域相对,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16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一个干支年号,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16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另一个干支年号,以该二干支年号作为第二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本例中所确定的第二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为庚辰、己丑。
使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16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辰、己地支位的区域相对,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16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一个干支年号,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16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另一个干支年号,以该二干支年号作为第三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本例中所确定的第三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为庚午、己卯。
使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16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午、未地支位的区域相对,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16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一个干支年号,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16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另一个干支年号,以该二干支年号作为第四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本例中所确定的第四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为庚申、己己。
使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16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申、酉地支位的区域相对,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16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一个干支年号,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16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另一个干支年号,以该二干支年号作为第五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本例中所确定的第五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为庚戌、己未。
使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16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戌、亥地支位的区域相对(即图1中所示状态),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16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一个干支年号,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16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另一个干支年号,以该二干支年号作为第六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本例中所确定的第六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为庚子、己酉。
在本例中,当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16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子、丑地支位的区域相对时,由天干基体上空余区16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的干支年号为庚寅,由天干基体上空余区16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的干支年号为己亥,故第一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为庚寅、己亥。依次类推,就可得到第二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为庚辰、己丑,第三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为庚午、己卯,第四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为庚申、己己,第五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为庚戌、己未,第六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为庚子、己酉。
f、将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干支纪年份段相对应的公元年份段按顺时针方向围绕所述转动轴心线依次标注于六个公元标注区内。
在与某一干支纪年份段相对应的公元年份段中,其首公元年号是同该干支纪年份段中首干支纪年号相对应的公元年号,其末公元年号是同该干支纪年份段中末干支纪年号相对应且在首公元年号之后第9年的公元年号。
在本例中,上述第一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为庚寅、己亥,与该干支纪年份段相对应的公元年份段为1890~1899和1950~1959、2010~2019、2070~2079、2130~2139等等。其中,各公元年份段中的首公元年号是同第一干支纪年份段中首干支纪年号庚寅相对应的公元年号,其末公元年号是同第一干支纪年份段中末干支纪年号己亥相对应且与首公元年号间隔9年的公元年号。例如,在1890~1899这一公元年份段中,首公元年号1890是同第一干支纪年份段中首干支纪年号庚寅相对应的公元年号,末公元年号1899是同第一干支纪年份段中末干支纪年号己亥相对应且在首公元年号1890之后第9年的的公元年号。将这些与该干支纪年份段相对应的公元年份段标注在同一公元标注区8中。
同理,可以将与上述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干支纪年份段相对应的公元年份段按顺时针方向围绕所述转动轴心线依次标注于另外五个公元标注区内9、10、5、6、7内。
另外,本实施例还在各地支位的标注位置处分别标注有一个生肖属相的名称,在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位的标注位置处标注的生肖属相名称分别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本实施例中所制换算器的使用方法如下当需要由公元年查得干支纪年时,可以先将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相对转动,让天干基体上的缺口11对准欲查对公元年所在的公元年份段,再依据欲查对公元年的年号尾数,在天干基体上的4、5、6、7、8、9、0、1、2、3十个阿拉伯数字中找到与该尾数相同的数字,并在该数字处得到相应的天干位和地支位。例如,若需要由公元1963年查得干支纪年,可以先将天干基体上的缺口11对准相应的公元年份段1960~1969(使缺口11旋转至图1中所示的位置,上述公元年份段即为公元标注区7内的公元年份段,),再依据欲查对公元年1963的尾数“3”,在天干基体上的4、5、6、7、8、9、0、1、2、3十个阿拉伯数字中找到与该尾数相同的数字“3”,从而在该数字“3”处得到与之对应的天干位“癸”和地支位“卯”,亦即干支纪年号应为“癸卯”。同时,在地支基体上还可以看,该干支纪年号所对应的生肖属相为“兔”。反之,当需要由干支纪年“癸卯”查得公元年时,可以先将天干基体上的天干位“癸”和地支基体上的地支位“卯”相对,此时,天干基体上的缺口11对准公元标注区9中的公元年份段,由于天干位“癸”处的阿拉伯数字“3”决定了公元年的尾数,因此可以得知,1843、1903、1963、2023、2083等公元年均为干支纪年的“癸卯”年。
从上面的产品使用过程可以看到,本方法制做的年历换算器确实具有操作简便、换算快捷的特点。
就本实施例来说,天干基体上用于指示的缺口11所在的部位也可以不制作成缺口,而由透明区域代替。
在本实施例中,标注上述数字4、5、6、7、8、9、0、1、2、3的目的是更便于公历——干支纪年的互换,这些数字可以更换为中文或其它种类的数字。就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来说,也可以不在各天干位的标注位置处分别标注数字,在此情况下,用户可根据干支自身的排列顺序和产品上所显示的公元年份段推知产品上干支纪年和公元年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年历换算器制作方式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只是制作出的年历年换算器的结构略有不同而已,如图5~8所示。在本实施例所制得的年历换算器中,天干基体1和地支基体2仍然是能够绕心轴3的轴心线4相对转动的圆盘状基体。本实施例不再设置指示缺口,但仍然在天干基体的空余区16内设置了公元指示标识,该公元指示标识由位于上述区域处的凸出指示部位12充当。在本实施例中,六个公元分割平面仍然与六个干支分割平面相重合。本实施例所制得的年历换算器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年历换算器制作方式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只是制作出的年历年换算器的结构略有不同而已,如图9~12所示。在本实施例所制得的年历换算器中,地支基体2为不能运动的固定圆盘的形式。天干基体1则为嵌套在该基体内的带有缺口11的圆环状可动基体。在此结构形式之下,二者仍然能够以同一转动轴心线4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转动轴心线4即为圆盘状地支基体的圆心线。本实施例所制得的年历换算器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同时,天干基体上用于指示的缺口11所在的部位也可以不制作成缺口,而由透明区域代替,这样,天干基体1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圆环。本实施例中天干位和地支位的依次标注方向均为反时针方向,公元标注区的依次设置方向亦为反时针方向。天干基体上未标注天干位的空余区被做成了缺口11。
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年历换算器制作方式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只是制作出的年历年换算器的结构略有不同而已(与实施例2所制产品大致相似),如图13~16所示。在本实施例所制得的年历换算器中,天干基体1和地支基体2仍然是能够绕心轴3的轴心线相对转动的圆盘状基体。本实施例不再设置指示缺口,但仍然在天干基体的空余区16内设置了公元指示标识,该公元指示标识由位于上述区域处的凸出指示部位12充当。在本实施例中,六个公元分割平面仍然与六个干支分割平面相重合。与前面的各个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虽然仍在地支基体2的上表面分割出的六个区域内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转动轴心线4依次标注了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位,但公元标注区却不再标注在地支基体的上表面,而是标注在地支基体的下表面。即是在地支基体2的下表面围绕转动轴心线4依次设置了由六个公元分割平面分割出的六个公元标注区,即图16中分别由番号5、6、7、8、9、10表示的公元标注区,在上述六个公元标注区内分别标注了公元年份段,而公元年份段的围绕转动轴心线的依次标注方向与地支位的依次标注方向相反,前者为反时针方向,后者为顺时针方向。
本实施例所制得的年历换算器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只是在观察公元年时需从地支基体2的背面进行观察。
本实施例的年历换算器可以制作成书签等类似产品。
实施例5如图17~21所示,本实施例方法所制作出的年历换算器由圆筒状的天干基体1和圆筒状的地支基体2构成,天干基体1套置于地支基体2之内,二者的轴心线相互重合。在本实施例中,天干基体1和地支基体2仍然能够以同一转动轴心线4相对转动,该转动轴心线4即为二圆筒状基体的轴心线。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均为圆筒状基体,在从转动轴心线4引出六个干支分割平面(各相邻干支分割平面的夹角均为60度)之后,各干支分割平面与圆筒状天干基体和圆筒状地支基体的侧壁表面的相交线互为平行直线,各平行直线将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的侧壁表面沿着转动轴心线4分割成六个条状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天干基体上的天干位及阿拉伯数字的标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地支基体上的地支位的标注方法、各公元标注区的设置方法亦与实施例1相同(六个公元分割平面仍然与六个干支分割平面重合)。同时,在天干基体的空余区16内设置了公元指示标识,该公元指示标识由位于上述区域处的弯折部位13充当。
本实施例所制得的年历换算器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本实施例的年历换算器可以制作成笔筒等类似产品。
实施例6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5相类似(所制年历换算器如图22~27所示),即仍然设置了圆筒状的天干基体1和圆筒状的地支基体2,二圆筒状基体的转动轴心线4也为二圆筒状基体的轴心线,从转动轴心线4引出的六个干支分割平面与圆筒状天干基体和圆筒状地支基体的侧壁表面相交线互为平行直线,这些平行直线把圆筒状基体的侧壁表面分割成六个条状区域。同时,按照实施例5中的方式,在天干基体的条状区域内标注了天干位及阿拉伯数字,在地支基体的条状区域内标注了地支位,并设置了6个公元标注区。与实施例5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天干基体1套置在地支基体2之外,在天干基体上开设了作为公元指示标识的窗口14。另外,由于地支基体位于天干基体之内,为了便于观察到地支基体上标注的各个地支位,还在天干基体上开设了与各个地支位相对应的小观察口15。
在本实施例中,天干基体上的上述窗口14和小观察口15均可以由透明的区域代替。
实施例7本实施例中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6相类似(所制年历换算器如图28~32所示),即仍然设置了圆筒状的天干基体1和圆筒状的地支基体2,二圆筒状基体的转动轴心线4也为二圆筒状基体的轴心线,从转动轴心线4引出的六个干支分割平面与圆筒状天干基体和圆筒状地支基体的侧壁表面相交线互为平行直线,这些平行直线把圆筒状基体的侧壁表面分割成六个条状区域。同时,按照实施例6中的方式,在天干基体的上述条状区域内标注了天干位及阿拉伯数字,在地支基体的上述条状区域内标注了地支位。与实施例5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制作的圆筒状地支基体的顶部具有顶盖18,而6个公元标注区则分别设置在该顶盖18的上表面(六个公元分割平面仍然与六个干支分割平面重合)。在本实施例的地支基体上,地支位和公元标注区分别位于圆筒状地支基体的侧壁和顶盖表面。在本例中,通过将公元标注区设置在与之对应的地支位所在的分割区域的顶部,实现了上述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所制得的年历换算器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只是在观察公元年时需从地支基体的顶盖表面进行观察。另外,本实施例中未专门在天干基体的空余区16中设置公元指示标识,而是直接利用该空余区16作为公元指示标识,实现查询时的指引。
实施例8本实施例中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7相类似,其所制年历换算器也与实施例7中所制产品相似(天干位、地支位和公元年份段的标注方式均相同),如图33~35所示。与实施例7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地支基体2的横断面为正六边形的筒状体,与之相对应,套置在筒状天干基体1内的地支基体并不能直接套置在天干基体内相对转动,即二基体的相对转动不能在二者不相脱离的情形下完成。在此情形下,可以先将地支基体2从天干基体1中抽出,旋转一定角度(60度的整倍数)后,再将地支基体重新套入天干基体即可,此种方式仍然实现了二基体以同一转动轴心线的相对转动。
实施例9本实施例中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类似,其所制年历换算器如图36~39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公元标注区5、6、7、8、9、10位于天干基体上,与之相对应,公元指示标识则被设置在地支基体2上。在本例中,上述公元指示标识由位于地支基体2上的指示箭头17充当,公元年份段的围绕转动轴心线的依次标注方向与地支位的依次标注方向相反。
权利要求
1.一种年历换算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方式进行制作a、设置两个能够以同一转动轴心线相对转动的基体,二基体分别为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b、引出共同相交于所述转动轴心线的六个干支分割平面,各相邻干支分割平面的夹角均为60度,各干支分割平面与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的表面相交,各干支分割平面与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表面的相交线将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的表面分割成六个区域;引出共同相交于所述转动轴心线的六个公元分割平面,各相邻公元分割平面的夹角均为60度,各公元分割平面与天干基体或地支基体表面的相交线将天干基体或地支基体的表面分割成六个公元标注区;在地支基体或天干基体上设置有公元指示标识;c、在由干支分割平面在天干基体表面分割出的六个区域中的五个区域内按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围绕所述转动轴心线依次标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个天干位,每一区域内仅标注两个天干位,六个区域中的另一个未标注有天干位的区域为空余区;d、在由干支分割平面在地支基体表面分割出的六个区域内按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围绕所述转动轴心线依次标注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位,每一区域内仅标注两个地支位,所述地支位的围绕转动轴心线的依次标注方向与天干位的依次标注方向相同;e、在天干基体或地支基体表面分割出的六个公元标注区内标注公元年份段,其标注方法如下使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子、丑地支位的区域相对,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一个干支年号,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另一个干支年号,以该二干支年号作为第一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使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寅、卯地支位的区域相对,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一个干支年号,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另一个干支年号,以该二干支年号作为第二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使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辰、已地支位的区域相对,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一个干支年号,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另一个干支年号,以该二干支年号作为第三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使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午、未地支位的区域相对,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一个干支年号,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另一个干支年号,以该二干支年号作为第四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使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申、酉地支位的区域相对,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一个干支年号,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另一个干支年号,以该二干支年号作为第五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使天干基体上的空余区与地支基体上标注有戌、亥地支位的区域相对,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一个干支年号,由位于天干基体上空余区另一侧的天干位和地支基体上的与该天干位相对的地支位确定另一个干支年号,以该二干支年号作为第六干支纪年份段的首、尾干支纪年号;f、将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干支纪年份段相对应的公元年份段按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围绕所述转动轴心线依次标注于六个公元标注区内,在与干支纪年份段相对应的公元年份段中,其首公元年号是同该干支纪年份段中首干支纪年号相对应的公元年号,其末公元年号是同该干支纪年份段中末干支纪年号相对应且在首公元年号之后第9年的公元年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在各地支位的标注位置处分别标注有一个生肖属相的名称,在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位的标注位置处标注的生肖属相名称分别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在各天干位的标注位置处分别标注有一个数字,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个天干位的标注位置处标注的数字分别为4、5、6、7、8、9、0、1、2、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在天干基体的空余区中设置公元指示标识。
全文摘要
一种年历换算器的制作方法,按以下方式进行制作a.设置两个能够以同一转动轴心线相对转动的基体;b.引出六个干支分割平面,各干支分割平面将天干基体和地支基体的表面分割成六个区域;引出六个公元分割平面,各公元分割平面将天干基体或地支基体的表面分割成六个公元标注区;在地支基体或天干基体上设置公元指示标识;c.在天干基体表面分割出的六个区域中的五个区域内依次标注十个天干位;d.在地支基体表面分割出的六个区域中依次标注十二个地支位;e.在天干基体或地支基体表面分割出的六个公元标注区内标注公元年份段;f.将与干支纪年份段相对应的公元年份段依次标注于六个公元标注区内。
文档编号G06G1/00GK1529272SQ0313594
公开日2004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9日
发明者苏强, 苏 强 申请人:苏强, 苏 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