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6336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面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显示器,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平整包装以缩小载送体积且可让使用者自行组装(do it yourself,DIY)的平面显示器。
背景技术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今时代中,桌上型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而言,桌上型计算机至少包括一计算机主机及一计算机显示屏,且计算机显示屏包括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屏及平面显示器。其中,由于平面显示器具有阴极射线管显示屏所没有的轻薄短小、无幅射及画面柔和等优点,还让平面显示器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显示屏的市场占有率,并普遍地成为现代人所使用的计算机显示屏。
同时参照图1A及图1B,它们分别表示传统的平面显示器的正视图及侧视图。在图1A及图1B中,平面显示器10至少包括底座12、支撑结构14、调整机构16及显示面板18。支撑结构14倾斜地配置于底座12上,调整机构16以可摆动的方式配置于支撑结构14的顶端上,并与显示面板18的背面连接。调整机构16借助一枢轴结构28与支撑结构14轴向连接,使得显示面板18及调整机构16可以沿着图1B的箭头50的方向同步来回摆动。如此一来,使用者将可以依其个人喜好而调整显示面板18的倾斜角度。
一般而言,传统的平面显示器10由厂商组装完成后,才借助货运载送到商家,以贩卖给使用者。使用者买到的平面显示器10是已经组装完成的整台结构,并非为平整包装的分解零件,导致使用者无法享受DIY的乐趣,这是美中不足之处。在载送平面显示器10的过程中,由于平面显示器10不能被平整包装的缘故,使得每一台平面显示器10被包装完后的体积相当占据运输空间。如此一来,将会减少一台货运车所能够载送平面显示器10的最大运输量,并增加运输成本。有些业者为了保持平面显示器10的结构稳重性,会在底座12内添置一铅重,却增加平面显示器10的整体重量,无法符合现今电子装置走向轻薄短小的设计趋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平面显示器,它可采取零件式的平整包装,以缩小包装体积,且增加每一次货运的运输量,还让使用者可以享受DIY的乐趣。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平面显示器,该平面显示器至少包括一平台底座、一第一支撑柱、一第二支撑柱、一显示面板及二横杆。平台底座具有一第一定位孔与一第二定位孔,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以可插拔的方式分别与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连接,并与平台底座结合。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的一端各具有一凹槽。二横杆配置于显示面板的二侧,与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配合设置。当二横杆置入二凹槽中,显示面板被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撑起于平台底座之上。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及图1B分别是表示传统的平面显示器的正视图及侧视图。
图2A~2C分别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平面显示器的立体分解图、前视组合图及后视组合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字形定位圆柱及”一”字形定位圆孔的分解示意图。
图3B是表示本发明的”I”字形定位圆柱及”I”字形定位圆孔的分解示意图。
图4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纵向剖面的形状为圆形的横杆及一纵向剖面的形状为圆弧的凹槽的分解剖面图。
图4B是表示图4A的横杆及一上端开口较小的凹槽的组合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平台底座及转盘的组合侧视图。
图6A是表示一纵向剖面的形状为正三角形的横杆及一具有多段横杆可摆设的位置的凹槽的分解剖面图。
图6B是表示图6A的横杆置放于凹槽中的一位置时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6C是表示图6A的横杆置放于凹槽中的另一位置时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及平台底座于图6B的横杆置放于凹槽中的一位置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B是表示图7A的显示面板及平台底座于图6C的横杆置放于凹槽中的另一位置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0、200平面显示器12底座14支撑结构16调整机构18、204、704显示面板28枢轴结构50箭头202、302a、302b、702平台底座206、208”十”字形定位圆柱206a”一”字形定位圆柱206b”I”字形定位圆柱210、212”十”字形定位圆孔210a”一”字形定位圆孔210b”I”字形定位圆孔214、216定位槽218、218a、218b、220、220a、220b、620凹槽224、226、226a、626横杆228电源线230信号线232转盘234枢轴620a平台区620b直立区620c倾斜区626a、626b、626c杆身侧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同时参照第2A~2C图,其分别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平面显示器的立体分解图、前视组合图及后视组合图。在第2A~2C图中,平面显示器200至少包括一平台底座202、显示面板204、二支撑柱及二横杆。平台底座202上具有二定位孔,二定位孔分别靠近平台底座202的二侧,且二定位孔例如是”十”字形定位圆孔210及212。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的二定位孔可以是贯穿或不贯穿平台底座202的设计。此外,平台底座202上还具有二定位槽,如定位槽214及216,定位槽214及216靠近平台底座的背面。
二支撑柱以可插拔的方式与二定位孔连接,使得二支撑柱直立地与平台底座结合,且二支撑柱的一端各具有一凹槽。例如,二支撑柱为”十”字形定位圆柱206及208,当”十”字形定位圆柱206及208的底端分别被插入”十”字形定位圆孔210及212中时,”十”字形定位圆柱206及208直立地配置于平台底座202上,如第2B~2C图所示;当”十”字形定位圆柱206及208的底端分别由”十”字形定位圆孔210及212中被拔出时,”十”字形定位圆柱206及208与平台底座202分离,如第2A图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十”字形定位圆柱并不需要直立地配置于平台底座上。”十”字形定位圆柱与平台底座之间可以一锐角或一钝角的方式结合。
”十”字形定位圆柱206及208的顶端分别具有凹槽218及220,若以yz平面为剖平面来看,凹槽218及220的纵向剖面形状可为一”ㄩ”字形。若以xy平面为剖平面来看,”十”字形定位圆柱206及208的横向剖面结构的形状分别与”十”字形定位圆孔210及212的开口形状相对应。
二横杆配置于显示面板204的二侧,与二支撑柱配合设置。当二横杆置入二凹槽中,显示面板204被二支撑柱撑起于平台底座202之上。二横杆例如为横杆224及226,若以yz平面为剖平面来看,横杆224及226的纵向剖面结构的形状可为方形,即横杆224及226的纵向剖面结构的形状必须分别与凹槽218及220的纵向剖面形状相对应。当第2A图的横杆224及226分别被置入于凹槽218及220中时,显示面板204被”十”字形定位圆柱206及208撑起于平台底座202之上,如第2B~2C图所示。当第2B~2C图的显示面板204沿着平台底座202的顶面的法线方向被抬高时,横杆224及226分别与凹槽218及220分离。
平面显示器200还具有电源线(power line)228及信号线(signal line)230,电源线228及信号线230皆与显示面板204电连接。当显示面板204配置于平台底座202之上时,电源线228及信号线230分别固定放置于定位槽214及216中,又如第2B~2C图所示。
基于定位孔的开口形状与支撑柱的横向剖面结构的形状必须相对应的前提下,本发明的定位孔及支撑柱亦有其它相对应的结构的实施方式,在此

如下。如图3A所示,平台底座302a上的定位孔可以是”一”字形定位圆孔210a,支撑柱可以是”一”字形定位圆柱206a,”一”字形定位圆柱206a的顶端具有凹槽218a。如图3B所示,平台底座302b上的定位孔可以是”I”字形定位圆孔210b,支撑柱可以是”I”字形定位圆柱206b,”I”字形定位圆柱206b的顶端具有凹槽218b。
此外,基于二凹槽的纵向剖面形状与二横杆的纵向剖面结构的形状必须相对应的前提下,本发明的凹槽及横杆还有其它相对应的结构的实施方式,在此

如下。如图4A所示,横杆226a的纵向剖面结构的形状为圆形,且支撑柱的凹槽220a的纵向剖面形状约为圆弧形。如图4B所示,支撑柱的凹槽220b的上端开口可以比图4A的凹槽220a的开口稍小,也比横杆226a的尺寸稍小。横杆226a或具有凹槽220b的支撑柱的材料可以是弹性材料,使横杆226a可与凹槽220b顺利结合。凹槽220b的开口比横杆226a的尺寸稍小的设计还可避免置放于凹槽220b中的横杆226a产生脱落现象。
本发明可以将一转盘232配置于平台底部202的下方,如图5所示。转盘232借助一枢轴234与平台底座202的底面连接,使得平台底座202及转盘232以枢轴234为轴心而相对转动。当转盘232位于一平面上而静止不动时,平台底座202可相对于转盘232转动。本发明配置转盘232于平台底座202之下的设计,可以让使用者随着个人喜好而转动平台底座202,使得平台底座202上的显示面板204可以调整至适当的方位。转盘232的顶面形状可相对应于平台底座202的底面形状,且平台底座202的顶面形状可以是多边形或圆形。
为了增加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相对于平台底座的倾斜角度的变化性,本发明特别设计支撑柱上的凹槽620及显示面板旁的横杆626,如第6A~6C图所示。其中,第6A~6C图的横杆626配置于显示面板704的二侧,如第7A~7B图所示。
支撑柱的顶端的凹槽620具有平台区620a、直立区620b及倾斜区620c,直立区620b连接平台区620a及倾斜区620b。显示面板704的横杆626具有相连的杆身侧面626a、626b及626c。横杆626的形状可以是正三角形。当杆身侧面626a与平台区620a接触时,如图6B所示,显示面板704的表面的法线方向与平台底座702的顶面的法线方向形成一第一角度θ1,如图7A所示。此时,显示面板704的表面的法线方向714垂直于平台底座702的顶面的法线方向。当图6A的杆身侧面626a及626b分别与倾斜区620c及直立区620b接触时,显示面板704的表面的法线方向714与平台底座702的顶面的法线方向712形成一第二角度θ2,如图7B所示。所以,本发明可以借助凹槽620及横杆626之间的搭配或两者相对应的结构设计,让使用者可以依照个人喜爱将显示面板摆设成不同的倾斜角度。
然而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可以明了本发明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支撑柱可以是经由射出成型法所形成的塑料柱。支撑柱亦只要将其底端的横向剖面结构的形状设计与定位孔的开口形状相同,支撑柱的底端是”十”字形定位圆柱。显示面板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LCD panel)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此外,本发明也可配置一电池及/或一变压器于平台底座内,电池可用以提供电源给显示面板,变压器可用以转换所接收的电源为显示面板所使用的电源。配置电池及/或变压器于平台底座内的设计,可以增加平面显示器的结构稳重性。另外,显示面板亦可借助无线(wireless)传输的方式与一计算机主机进行信号连系。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平面显示器的平台底座、支撑柱及显示面板之间只利用简单的扣接原理,不需要使用螺丝或其它的扣接装置,让使用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组装完成,并立刻享受到DIY的乐趣。此外,本发明还可采取零件式的平整包装,以缩小包装体积,摆脱传统的平面显示器的整体式包装的羁绊,符合现今包装的潮流。另外,本发明的包装体积较传统的平面显示器的包装体积还小,可以增加每一次货运的运输量,以减少运输成本。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一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视以申请权利要求书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平面显示器,至少包括一具有一第一定位孔与一第二定位孔的平台底座;一第一支撑柱及一第二支撑柱,它们以可插拔的方式分别与该第一定位孔及该第二定位孔连接,使该第一支撑柱及该第二支撑柱与该平台底座结合,该第一支撑柱及该第二支撑柱的一端各具有一凹槽;一显示面板;以及二横杆,该横杆配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二侧,与该第一支撑柱及该第二支撑柱配合设置,当该二横杆置入该二凹槽中,该显示面板被该第一支撑柱及该第二支撑柱撑起于该平台底座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孔是一”十”字形定位圆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柱是一”十”字形定位圆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定位孔是一”十”字形定位圆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撑柱是一”十”字形定位圆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于该平台底座的下方的转盘;以及一分别与该平台底座及该转盘枢接的枢轴,该平台底座及该转盘以该枢轴为轴心相对转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池,该电池配置于该平台底座内,用以提供电源给该显示面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变压器,该变压器配置于该平台底座内,用以转换所接收的电源为该显示面板可使用的电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该平台底座上的二个定位槽;以及与该显示面板电连接的一电源线及一信号线,当该显示面板配置于该平台底座之上时,该电源线及该信号线分别固放于该二定位槽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以一无线传输的方式与一计算机主机进行信号连系。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是一液晶显示面板。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是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凹槽具有一平台区、一直立区及一倾斜区,该直立区连接该平台区及该倾斜区;每一横杆具有相连的一第一杆身侧面、一第二杆身侧面及一第三杆身侧面;该平台底座具有一顶面,当该第一杆身侧面与该平台区接触时,该显示面板的表面的法线方向与该平台底座的该顶面的法线方向形成一第一角度;当该第一杆身侧面及该第二杆身侧面分别与该倾斜区及该直立区接触时,该显示面板的表面的法线方向与该平台底座的该顶面的法线方向形成一第二角度。
全文摘要
一种平面显示器,包括平台底座、二支撑柱、一显示面板及二横杆。平台底座具有二定位孔,二支撑柱以可插拔的方式与二定位孔连接。二支撑柱与平台底座结合,二支撑柱的一端各具有一凹槽。二横杆配置于显示面板的二侧,与二支撑柱配合设置。当二横杆置入二凹槽中,显示面板被二支撑柱撑起于平台底座之上。本发明可以让使用者享受自行组装的乐趣。此外,本发明还可采取零件式的平整包装,以缩小包装体积。
文档编号G06F3/147GK1603209SQ0313596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30日
发明者杨邦伦, 何礼德 申请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