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插头、连接插座及平面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906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插头、连接插座及平面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平面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平面显示器及其使用的 连接插头及连接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器技术不断地发展,显示器从厚重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 CRT)演变到轻薄的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 FPD)。平面显示器 包括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与等离子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 PDP),其中不论哪一种平面显示器都较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所占用的摆置 空间少。
图1A为现有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而图1B为图IA的液晶显示器的 连接端口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及图1B,以液晶显示器为例,液晶显示 器IOO通常摆置于固定的位置,且液晶显示器100的显示面板IIO朝向使用者。 显示面板IIO利用一枢轴130与底座120枢接,因此显示面板IIO可以枢轴130 为旋转轴相对底座120朝上或朝下旋转,让使用者观看液晶显示器IOO时,可 以调整显示面板110的角度与高低。
此外,目前很少见到将液晶显示器IOO做成可以让显示面板IIO相对底座 120往左或往右大幅度地旋转的型态。这是因为目前液晶显示器100的连接端 口 140,如D-sub视讯输出端口,属于固接式接口。当液晶显示器100与主机 的信号线连接后,若是让显示面板IIO可以相对底座120往左或右做360度的 旋转,信号线会缠绕于底座120。所以,当多位使用者仅利用液晶显示器100 欲有小规模的讨论时,仅能搬动液晶显示器IOO至另一位置或是使液晶显示器 100的底座120旋转至另一角度以供多位使用者观看。对使用者而言,相当不 具使用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相对连接插座360度转动的连接插头。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相对连接插头360度转动的连接插座。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显示器,其显示面板在三维空间内可转向任意的角度。
本发明提出一种连接插头,其适于与一连接插座套接以与连接插座电连 接,其中连接插座包括多个绝缘管以及多个第一管状信号线,绝缘管以及第一 管状信号线的直径皆不同,绝缘管以一第一轴线为同心轴排列,且第一管状信 号线对应配置于绝缘管的内壁或外壁上。上述的连接插头包括多个第二管状信 号线,其中第二管状信号线的直径不同,并以一第二轴线为同心轴排列,且当 连接插头与连接插座对应套接时,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重合,而第二管状信号 线与绝缘管对应套设,并与所对应的第一管状信号线接触。
在本发明的连接插头中,上述第二管状信号线的两末端的直径不同。 在本发明的连接插头中,上述第二管状信号线的材质包括铜。 在本发明的连接插头中,上述连接插头更包括一绝缘壳体,而第二管状信 号线配置于绝缘壳体内。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连接插座,其适于与一连接插头套接以与连接插头电连 接,其中连接插头包括多个第一管状信号线,且第一管状信号线的直径不同, 并以一第一轴线为同心轴排列。此连接插座包括多个绝缘管以及多个第二管状 信号线,且绝缘管以及第二管状信号线的直径皆不同,而绝缘管以一第二轴线 为同心轴排列,且该些第二管状信号线对应配置于绝缘管的内壁或外壁上,当 连接插头与连接插座对应套接时,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重合,而第二管状信号 线与绝缘管对应套设,并与所对应的第一管状信号线接触。
在本发明的连接插座中,上述绝缘管以及第二管状信号线的两末端的直径 不同。
在本发明的连接插座中,上述第二管状信号线的材质包括铜。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连接装置,其包括一连接插头以及一连接插座。连接插 头包括多个第一管状信号线,且第一管状信号线的直径不同,并以一第一轴线 为同心轴排列。连接插座容置连接插头,此连接插座包括多个绝缘管以及多个第二管状信号线,其中绝缘管的直径不同,且第二管状信号线的直径不同,绝 缘管以一第二轴线为同心轴排列,而第二管状信号线对应配置于绝缘管的内壁 或外壁上,且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重合,而每一第二管状信号线与绝缘管对应 套设,并与所对应的第一管状信号线接触。
在本发明的连接装置中,上述的第一管状信号线与第二管状信号线的两末 端的直径不同。
在本发明的连接装置中,上述的第一管状信号线与第二管状信号线的材质 包括铜。
在本发明的连接装置中,上述的连接插头更包括一绝缘壳体,而第二管状 信号线配置于绝缘壳体内。
本发明再提出一种平面显示器,其包括一框架、 一位于框架内的显示面板、 一连接插头以及一连接插座。连接插头配置于显示面板与框架其中的一上,其 包括多个第一管状信号线,且第一管状信号线的直径不同,并以一第一轴线为 同心轴排列。连接插座配置于显示面板与框架其中另一上,并容置连接插头。 连接插座包括多个绝缘管以及多个第二管状信号线,其中绝缘管与第二管状信 号线的直径皆不同,绝缘管以一第二轴线为同心轴排列,而第二管状信号线对 应配置于绝缘管的内壁或外壁上,且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重合,而每一第二管 状信号线与绝缘管对应套设,并与所对应的第一管状信号线接触。
在本发明的平面显示器中,上述第一管状信号线的两末端的直径不同,而 绝缘管及第二管状信号线的形状与第一管状信号线的形状相同。
在本发明的平面显示器中,上述第一管状信号线以及第二管状信号线的材 质包括铜。
在本发明的平面显示器中,上述连接插头还包括一绝缘壳体,而第一管状 信号线配置于绝缘壳体内。
在本发明的平面显示器中,上述平面显示器包括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OELD)、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或等离子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 PDP)。
本发明的连接插头及连接插座的其中之一可以相对另一 360度地转动,并 能够维持其电导通状态。将此连接插头及连接插座应用于平面显示器中,可使平面显示器的显示面板于三维空间中可转向任何角度。对使用者而言,具有使 用便利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A为现有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液晶显示器的连接端口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插头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插座的示意图。
图4为应用图2的连接插头及图3的连接插座的平面显示器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液晶显示器
110:显示面板
120:底座
130:枢轴
140:连接端口
200:连接插头
210:第一管状信号线
220:绝缘壳体
300:连接插座
310:绝缘管
320:第二管状信号线
350:连接装置
400:显示面板
500:框架
510:底座
520:支架组522、 524、 526:支架 600:平面显示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插头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连接插头200 包括多个第一管状信号线210,其中每一第一管状信号线210的直径不同,且 这些第一管状信号线210以一第一轴线Ll为同心轴排列。详细地来说,以第 一轴线Ll为同心轴向外,第一管状信号线210是直径由小到大地排列,且两 相邻的第一管状信号线210彼此的间维持一间隙。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管状信 号线210的材质为电的良导体,例如铜。此外,连接插头200更包括一绝缘壳 体220,而第一管状信号线210配置于绝缘壳体内。借由此绝缘壳体220的内 部结构,可使两相邻的第一管状信号线210彼此之间维持间隙。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插座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连接插座300 包括多个绝缘管310以及多个第二管状信号线320,其中各个绝缘管310的直 径不同,且第二管状信号线320的直径也不同。绝缘管310以一第二轴线L2 为同心轴排列,且两相邻的绝缘管310彼此之间维持一间隙。于本实施例中, 第二管状信号线320对应配置于绝缘管310的内壁上。本技术领域具通常知识 者,也能够可想而知将第二管状信号线320对应配置于绝缘管310的外壁上。 此外,第二管状信号线320的材质为电的良导体,例如铜。
请同时参考图2及图3,本实施例的连接插头200与连接插座300为互相 匹配的装置。换言之,连接插头200会插置入连接插座300中。由于本实施例 的第二管状信号线320对应配置于绝缘管310的内壁上,因此当连接插头200 套设于连接插座300时,第一管状信号线210会对应插置于两相邻的绝缘管310 之间的间隙,且第一管状信号线210会与相对应的第二管状信号线320接触, 使连接插头200与连接插座300电连接。此时,同心轴Ll会与同心轴L2重合。
值得留意的是,借由连接插头200与连接插座300的相互套设,因此连接 插头200或连接插座300可以以同心轴Ll(或与同心轴Ll重合的同心轴L2)为 旋转轴做360度的转动。由于第一管状信号线210与相对应的第二管状信号线 320为面接触,因此第一管状信号线210与第二管状信号线320之间的接触面积较现有的接触方式大,且信号传递效果较佳。此外,当连接插头200与连接
插座300的其中某一相对其中另一转动时,连接插头200与连接插座300之间 也仍能维持良好的电导通状态。
另外,为了使第一管状信号线210与相对应的第二管状信号线320接触良 好,且又不影响连接插头200与连接插座300相对转动时的流畅度,可以使第 一管状信号线210的两末端的直径不同。当然,第二管状信号线320以及绝缘 管310的形状也要对应第一管状信号线210的形状做改变。而上述的圆管状以 及锥状皆为举例之用,本技术领域具通常知识者能够可想而知地改变第一管状 信号线210、第二管状信号线320以及绝缘管310的形状。
值得一提的是,以D-sub视讯输出端口为例,由D-sub视讯输出端口引出 的信号线分为15条、加上接地信号线、电源信号线以及其他的接口信号线, 本实施例的连接插头200将上述的信号线整合在一起,因此总共约有20条的 第一管状信号线210。所以,对应的连接插座300的第二管状信号线310也约 有20条。而本技术领域具通常知识者,能够可想而知地因应实际对应使用的 接口来改变第一管状信号线210及第二管状信号线310的数量。
图4为应用图2的连接插头及图3的连接插座的平面显示器的示意图。请 同时参考图2、图3及图4,平面显示器600包括一显示面板400、 一框架500 以及一由上述的连接插头200以及一上述的连接插座300相互套接而成的连接 装置350。
显示面板400包括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或等离子显示器。框 架500包括一底座510以及一支架组520。底座510长时摆置于固定位置。支 架组520的其中一个支架522与底座510固接,而显示面板400固设于另一支 架526上,且一支架524借由连接装置350以枢接于支架522及支架526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522为弧形,而连接插头200设置于支架522的两末 端。支架524及支架526的形状为椭圆形,且支架526的长轴及短轴都较支架 524的长轴Al及短轴A2小。为了图示简洁,因此图4中仅示出支架524的长 轴Al及短轴A2,而于图4中支架526的长轴及短轴与支架524的长轴Al及 短轴A2重合。
此外,连接插座300设置于椭圆形的支架524的长轴Al的两侧上。另一连接插头200设置于椭圆形的支架524的短轴A2的两侧上。另一连接插座300 设置于椭圆形的支架526的短轴的两侧上。借由设置在支架522、支架524以 及支架526上的连接插头200及连接插座300彼此的套接,使得平面显示器600 的显示面板400可以在立体空间中有任意角度的转动,具有使用便利性。附带 一提,由于连接插头200与连接插座300套接在一起,因此图4中皆以连接插 头200以及连接插座300相互套接而成的连接装置350来标示。
详细地来说,设置于弧形的支架522的两末端的连接插头200与设置在椭 圆形的支架524的长轴Al的连接插座300相互套接,因此支架524可以以同 心轴Ll(或与同心轴Ll重合的同心轴L2)为旋转轴,相对支架522做往前或往 后360度的转动,让使用者可以调整显示面板400朝向前方时的角度高低。
同样地,设置于椭圆形的支架524的短轴A2的相对两侧的连接插头200 与设置于椭圆形的支架526的短轴的相对两侧的连接插座300相互套设,因此 支架524以及支架526可以以同心轴Ll(或与同心轴Ll重合的同心轴L2)为旋 转轴,因此支架524可相对于支架526做往左或往右的360度转动,以调整显 示面板400朝向左边或朝向右边,让位于左边或右边的使用者可以观看。
更进一步,也可以先调整显示面板400的角度高低,在调整显示面板400 朝向左或右,让显示面板400斜向地朝向使用者。
由上述可知,借由连接插头200以及连接插座300,可让显示面板400于 三维空间中,可转向任意的角度。相较于现有的显示器只能左右或上下地转动, 本实施例的平面显示器600于空间中具有较多的转动自由度,因此具有使用便 利性。
上述的连接插头200及连接插座300的设置位置仅为举例之用,本技术领 域具通常知识者再不违反本发明精神下,也可相对应地调换。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平面显示器600的整体造型美观以及便于使用者转动, 因此支架522的形状为弧形,而支架524、支架526的形状为椭圆形。但本技 术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可以依照其他需求来改变支架的形状。例如,为了节省占 用空间以及整体造型的简洁,支架的形状也可以是符合显示面板400轮廓的方 形,亦可达到相同的目的。
此外,虽然本实施例是以平面显示器的显示面板于三维空间中可转向任意角度为例,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本技术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在参酌本说明书 及其他公开文件之后,应能可想而知地应用于其他电子装置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连接插头、连接插座以及使用此连接插头及连接插座 的平面显示器具有下列的优点
一、 连接插头套接于连接插座,而其管状信号线的间的接触方式为面接触, 所以接触面积较大,信号传递效果也较好。
二、 连接插头与连接插座的其中某一相对其中另一转动时,连接插头与连 接插座之间也仍能维持良好的电导通状态。
三、 借由连接插头与连接插座的套接,可增进平面显示器的显示面板的转 动自由度,让显示面板可以配合使用者的所在位置,在三维空间中转向任意角 度。对使用者而言,具有使用便利性。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 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连接插头,适于与一连接插座套接以与该连接插座电连接,其中该连接插座包括多个绝缘管以及多个第一管状信号线,该些绝缘管的直径不同,且该些第一管状信号线的直径不同,该些绝缘管以一第一轴线为同心轴排列,且该些第一管状信号线对应配置于该些绝缘管的内壁或外壁上,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插头包括多个第二管状信号线,其中该些第二管状信号线的直径不同,并以一第二轴线为同心轴排列,且当该连接插头与该连接插座对应套接时,该第一轴线与该第二轴线重合,而该些第二管状信号线与该些绝缘管对应套设,并与所对应的该第一管状信号线接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管状信号线的两 末端的直径不同。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管状信号线的材 质包括铜。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绝缘壳体,而该 些第二管状信号线配置于该绝缘壳体内。
5. —种连接插座,适于与一连接插头套接以与该连接插头电连接,其中该 连接插头包括多个第一管状信号线,且该些第一管状信号线的直径不同,并以 一第一轴线为同心轴排列,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插座包括多个绝缘管,且该些绝缘管的直径不同,并以一第二轴线为同心轴排列;以及多个第二管状信号线,且该些第二管状信号线的直径不同,并对应配置于 该些绝缘管的内壁或外壁上,当该连接插头与该连接插座对应套接时,该第一 轴线与该第二轴线重合,而该些第二管状信号线与该些绝缘管对应套设,并与所对应的该第一管状信号线接触。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插座,其特征在于,该些绝缘管以及该些第二 管状信号线的两末端的直径不同。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插座,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管状信号线的材质包括铜。
8. —种连接装置,包括一连接插头,包括多个第一管状信号线,且该些第一管状信号线的直径不 同,并以一第一轴线为同心轴排列;以及一连接插座,容置该连接插头,该连接插座包括多个绝缘管以及多个第二 管状信号线,其中该些绝缘管的直径不同,且该些第二管状信号线的直径不同, 该些绝缘管以一第二轴线为同心轴排列,而该些第二管状信号线对应配置于该 些绝缘管的内壁或外壁上,使该第一轴线与该第二轴线重合,而每一第二管状 信号线与该些绝缘管对应套设,并与所对应的该第一管状信号线接触。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管状信号线与该 些第二管状信号线的两末端的直径不同。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管状信号线与该 些第二管状信号线的材质包括铜。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该连接插头更包括一绝缘壳体,而该些 第二管状信号线配置于该绝缘壳体内。
12. —种平面显示器,包括一框架,包括一底座以及一支架组,该支架组包括多个支架,且其中一支 架固接于该底座;一显示面板,固设于该些支架其中另一;一连接装置,其中该些支架借由该连接装置彼此枢接,该连接装置包括 一连接插头,配置于该显示面板与该框架其中之一上,包括多个第一管状信号线,且该些第一管状信号线的直径不同,并以一第一轴线为同心轴排列;以及一连接插座,配置于该显示面板与该框架其中另一上,容置该连接插头, 该连接插座包括多个绝缘管以及多个第二管状信号线,其中该些绝缘管的直径 不同,且该些第二管状信号线的直径不同,该些绝缘管以一第二轴线为同心轴 排列,而该些第二管状信号线对应配置于该些绝缘管的内壁或外壁上,其中该 第一轴线与该第二轴线重合,而每一第二管状信号线与该些绝缘管对应套设, 并与所对应的该第一管状信号线接触。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管状信号线的两末端的直径不同,而该些绝缘管及该些第二管状信号线的形状与该些第一 管状信号线的形状相同。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管状信号线 以及该些第二管状信号线的材质包括铜。
15.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插头还包括一 绝缘壳体,而该些第一管状信号线配置于该绝缘壳体内。
16.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平面显示器包括有 机电激发光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或等离子显示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平面显示器,包括框架、位于框架内的显示面板、连接插头以及连接插座。连接插头配置于显示面板与框架其中之一上,其包括直径不同的第一管状信号线,并以一第一轴线为同心轴排列。连接插座配置于显示面板与框架其中另一上,其包括绝缘管以及第二管状信号线,其中绝缘管与第二管状信号线的直径皆不同,绝缘管以一第二轴线为同心轴排列,而第二管状信号线配置于绝缘管的内壁或外壁上。连接插头与连接插座对应套接,使显示面板设置于框架上,其中第二管状信号线与所对应的第一管状信号线接触。
文档编号H01R35/00GK101471521SQ200710307360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8日
发明者冯振兴, 陈志丰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