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记录播放装置的存储器操作方法

文档序号:637416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记录播放装置的存储器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盘片记录播放时,对光盘记录播放器内的存储器操作方法的内容。
背景技术
一般的光记录媒体,即记录播放光盘的光盘记录播放装置,是如CD(compact disc),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等把光盘用作记录媒体,播放记录于上述光盘的数据或在上述光盘记录数据的装置。
上述DVD,结构原理上与CD基本相同,即利用激光反射的光亮度的差异,以0与1来识别,与CD同样的原理来读取数据。但是,区别就是数据的储存幅度比CD微细。
上述光盘记录播放装置,如图1所示,可以连接主机。在此,上述主机是一种PC(Personal computer),光盘记录播放装置可以得到上述PC的支持。
上述主机记录/播放时,把图2、图3所示的读/写命令传送到光盘记录播放装置,上述光盘记录播放装置,根据上述主机的读/写命令,播放记录于光盘上的数据,并传送于主机,或将由主机传送的数据记录于上述光盘上。
图2为从光盘播放数据时,上述主机向光盘记录播放装置输出的一般性读命令格式的一个例图。图3为在光盘上记录数据时,从上述主机向光盘记录播放装置输出的写命令格式的一个例图。
这时,上述读/写命令包括指定读或写的位置的LBA(Logical BlockAddress),提示跟在其后的数据大小的传送长度(transfer length)。
例如,播放记录于光盘上的数据时,上述主机生成如图2的写命令,并输出到光盘记录装置。上述光盘记录播放装置,通过探寻(seek),从上述写命令指定的光盘LBA读出与传送大小一样的数据,并记录于光盘记录播放装置内的存储器(未图示)。之后,上述光盘记录播放装置读出储存于存储器的数据,之后重新传送到主机。
另外,产生要记录到光盘上的数据时,主机把如图3的写命令与要记录的数据一同传送到光盘记录播放装置。上述光盘记录播放装置把从上述主机传送到的数据,重新储存于上述光盘记录播放装置内的激活存储器里,之后通过探寻,找到上述写命令指定的光盘内的目标记录位置(即LBA),记录与传送长度同样的长度。
如上所述,在光盘上,数据读/写是通过操作光盘记录播放装置内的存储器页面(Page)的缓冲而形成。
这时,上述光盘记录播放装置,从主机传送读或写命令时,应该最小化延迟的时间,而回应相关命令。
跟着,为了提高上述光盘记录播放装置的速度,进行如下缓存(cache)动作。在播放的情况下,输入读命令时,不仅是读取目前的读命令所指定地址的数据,其后地址的数据也被预先读取,并储存于存储器。这是因为,探寻盘片上的相关物理地址并读取与储存的长度相同的数据时需要长的时间。如上述的光盘播放装置,移动光拾取器的探寻(seek)动作比起向主机传送的速度要明显的慢,从而需要在主机预先读取所要的地址与下一步地址的数据,并储存于存储器,这样的动作叫做以后缓冲动作。
其次,输入下一步命令时,确认所要求的命令数据与预先读取的数据是否一致,之后把存储器里的数据传送于主机。这样的过程在读命令连续时将会反复进行。如上所述的情况可能的原因是,主机要求的数据为以前要求的数据之后的下一步地址的数据的概率高。
另外,写的情况下,首先把连续性数据以物理性积存于存储器,之后以一次性的探寻,一起记录于盘片上。
即,写的情况下,是与高速缓冲存储器类似的概念。为了克服光拾取器的移动速度慢的现象,执行写命令时,并不是与写命令一起将传送到的数据写记录于盘片上的。是首先,储存于存储器,主机显示被正常处理。这时,主机与下一步写命令一起传送连续的数据,从概率性来说,预先传送而被储存的前部数据与与后传动的数据在盘片上的物理地址是连续的可能性高。
以上述方法,在存储器储存连续的地址数据,在存储器满载或输入不连续的数据时,才探寻最初的物理性地址,并在盘片上记录。这时,以一次的探寻可以记录很多的数据。
但是,读或写的命令,会在主机上还以交替形式传送。如果对一个盘片,读与写命令,以交替形式产生时,由于命令产生不连续性的原因,使存储器交替进行为了读的缓冲与为了写的缓冲,会导致严重的速度缓慢。
比如,假设主机要求读1块(即,32k字节)的数据,假设存储器均为10块单位,那么光盘记录播放装置储存的不仅是主机要求的1块,还通过缓冲动作,从盘片预先读取9块的数据,并储存。这时,如果继续下一步命令是读命令(这叫做缓冲碰撞(hit))时,无须从盘片再次解读有关数据,可以直接从存储器读取下面第2块的数据,并传送于主机即可。但是,下一步命令是写命令时,储存于上述存储器的余下9块数据,将成为无用之物。即,与写命令一起传送的数据,由于从存储器的开头重新覆盖写入,并储存,从而预先储存的9块数据将会丢失。结果,损失读取9块数据的所需时间。
另外,假设连续传送写命令,在存储器储存有连续的2块数据,此时并没有实际记录。假设下一步命令是读命令,首先有必要将预先储存的2块数据记录于盘片上。这时,虽然没有处理前2个写命令的时间损失,但是执行连续的读命令时,首先将储存于存储器的2块数据,记录于盘片上之后,再进行播放动作,从而可能产生时间损失。
虽然上述的情况越少,对时间的损失越少,但是在读与写命令同时或交替传送的情况下,存储器会储存不能使用的数据,从而不仅时间上有损失,在光记录播放装置也有装填数据的情况。
如上所述,如果产生读命令连续传送或写命令不连续传送,读命令与写命令交替性传送,即,命令产生不连续性时,光记录播放装置的回应速度将会降低。即,在主机接收到读或写命令时,由于根据命令产生回应时间的延迟,光盘记录播放装置的性能将会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存储器分离成记录与播放用,从而提升光记录播放装置的性能的光盘记录播放装置存储器操作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盘记录播放装置的存储器操作方法,根据由主机传送的读命令,储存从盘片上读取到的数据,或储存由主机与写命令一起传送到的数据,包括,分离成记录区域与播放区域的阶段;其特点是,由上述主机传送到的命令如果是读命令,确认上述读命令要求的数据是否储存于上述播放区域,如果被确认为未储存于上述播放区域时,把上述读命令所要求的数据,从盘片上读取后,从存储器的最初播放区域开始储存的同时,通过缓冲动作,将位于上述读命令所定的地址之后的数据,预先从盘片读取之后,依次储存于上述播放区域;把上述读命令请求的数据,传送于上述主机的同时,通过上述缓冲作用,将读取到的数据移动到上述播放区域的上方,上述过程在读命令连续期间反复进行。
本发明的光记录播放器的存储器操作方法,根据上述读/写命令,可改变上述记录区域与播放区域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光记录播放器的存储器操作方法,上述读命令请求的数据,通过缓冲动作,已经储存于存储器的播放区域时,储存于上述存储器的数据传送于主机的同时,把通过以后缓冲动作读取到的数据,向上述播放区域的上部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光记录播放器的存储器操作方法,上述读命令请求的数据未储存于存储器播放区域时,把上述读命令所要求的数据,从盘片上读取后,从上述存储器的最初播放区域开始储存的同时,通过缓冲动作,将位置于上述读命令所定的地址之后的数据,预先从盘片读取之后,依次储存于上述播放区域,把上述读命令请求的数据,传送于上述主机的同时,通过上述缓冲作用,将读取到的数据移动于上述播放区域的上方,把上述过程,在读命令连续期间反复进行。
一种光盘记录播放装置的存储器操作方法,根据由主机传送的读命令,储存从盘片上读取到的数据,或储存由主机与写命令一起传送到的数据,包括,分离成记录区域与播放区域的阶段;其特点是,
由上述主机传送到的命令如果是写命令,把与上述写命令一起传送到的数据,依次储存于上述记录区域的过程,在写命令连续的期间反复进行上述过程,在写命令产生不连续时,把依次储存在上述记录区域的数据,全部记录于盘片上。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附图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会清楚。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光盘记录播放器的存储器操作方法,将光盘记录播放装置内的存储器分成记录用与播放用,对高概率的命令,激活更多的存储器页面(Page),使不必要的存取时间降低,从而即使读/写命令在主机交替,光记录播放装置能在不拖延时间的前提下回应于主机的命令。特别是,根据读/写命令,再调节上述记录区域与播放区域的大小,从而适应性地操作存储器,防止记录区域与播放区域的冲突。


图1为盘片记录播放装置与主机之间的数据传送过程图;图2为读命令格式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写命令格式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a至图4c为根据本发明的光记录播放装置的存储器操作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通过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把存储器分离成记录用与播放用,对高概率的命令,激活更多的存储器页面(Page)。其次,在最适合时,比如,在读命令与写命令中只传送一个的情况下,把所有的存储器,只当作一个目的,即,只当作为了播放或为了记录的区域来使用。最差时,比如,读命令与写命令以基本相等的概率传送时,把存储器分为播放用与记录用两部分而使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缩短存取时间。本发明把此叫做内部DMA(internal Direct Memory Access)。
名称叫内部DMA是因为,意味着把存储器的数据全体性移动,比如,可以把页面2~7之间的数据当作页面1~6或向其相反方向移动。另外,可以存取内部性请求位置(即页面)的数据。这时还可以更换存取顺序。
这种操作比探寻动作或在盘片上进行读/写动作所花的时间要少很多。
图4a至图4c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内部DMA过程的示意图。
在此,为了说明上的方便,以具有7个页面(2k字节)的存储器来加以说明。另外,假设由一个读或写命令指定的传送长度为1块。另外,由主机传送的命令,假设以读命令1(R1)/写命令1(W1)/写命令2(W2)/读命令3(R3)/读命令8(R8)/读命令10(R10)/写命令3(W3)/写命令6(W6)的顺序。这时,上述存储器分为播放区域与记录区域,根据读命令,由盘片读出的数据存储在播放区域,与写命令一起传送的数据储存与记录区域。上述播放区域与记录区域,根据读/写命令,其大小将会有所改变。
另外,如果读命令或写命令连续时,储存于上述播放区域及记录区域的数据也将连续储存。
即,如图4a所示,在初期状态下,存储器为空。这时,假设由主机传送读命令1(R1),从盘片读取读命令1(R1)所请求的数据,在存储器区域的最初位置,即储存于P1页面的同时,通过缓冲动作,从盘片预先读取至7块(R2~R7)的数据,储存于存储器的P2~P7页面。其次,从存储器的P1读取读命令1(R1)所请求的数据,传送于主机。
假设跟着传送的命令为写命令1(W1),通过内部DMA,把在P2~7页面的R2~7数据全体移动于P1~6页面。即,把储存于P2页面的R2数据移动于P1页面,把储存于P3页面的R3数据移动于P2页面,根据这样的过程,依次类推,P7页面的R7数据移动到P6页面。另外,存储器的最后位置,即,是记录区域的最初位置的P7页面,储存与写命令一起传送到的W1数据。这时,W1数据不记录于盘片。
跟着,如图4b所示,假设由主机传送到的命令为连续的写命令2(W2),则最后探寻到的数据,即储存于P6页面的R7数据将被删除。这是由于最后探寻到的数据的重要性最低的原因。另外,原R7数据的位置,即在R6页面,将储存与上述写命令一起传送到的W2数据。这时,W1与W2数据被连续储存。如果,写命令可以连续传送,则在后探寻到的数据,由存储器依次被删除。
假设由主机传送的命令为读命令(R3),移动存储器的指示器,储存于P2的R3数据传送于主机。即,由于读命令(R3)请求的R3数据,已经储存于存储器,无须从盘片再次读取R3数据。
其次,通过内部DMA,把探寻并读取到的数据,比如,把R4,R5,R6数据以每页的方式,向播放区域的上方移动。即,把储存于P3页面的R4数据移动到P2页面,把储存于P4的R5数据移动到P3页面,把储存于P5页面的R6数据移动到P4页面。这时,储存于P5页面的数据,可能会没有或成为无用的数据。
这时,由主机传送的命令,是不能利用探寻到的数据的读命令,比如,如果是读命令8(R8),则从盘片读取相关于读命令8(R8)的数据,在存储器的播放区域的最初位置,即储存于P1页面,同时通过探寻动作,从盘片读取5块(R9~R12)的数据,储存于存储器的P2~P5页面。这时,与写命令一起被传送,储存于存储器的记录区域的W1,W2数据,保持原貌。即,探寻动作只进行到储存W1,W2数据的记录区域之前。
其次,如图4c所示,由读命令8(R8)请求的数据,从P1页面读取,并传送于主机。其次,通过内部DMA,将原在P2~5页面的R9~R12数据,全体性地相移动到播放区域的P1~4页面。即把储存于P2页面的R9数据移动到P1页面,把储存于P3的R10数据移动到P2页面,把储存于P4页面的R11数据移动到P3页面,把储存于P5页面的R12数据移动到P4页面。
接下来,如果由主机传送的命令是读命令10(R10),则移动存储器的指针到页面P2并将数据R10传送到主机。即,由读命令10(R10)请求的数据已经在存储器中,所以没有必要再次从光盘上读取。
其次,通过内部DMA,把探寻并读取到的数据,比如,把R11,R12数据以每页的方式,移动于播放区域方向。即,把储存于P3页面的R11数据移动到P2页面,把储存于P4的R12数据移动到P3页面。这时,储存于P1页面的R9数据是,还未被主机请求的状态,从而不删除或结束写,保持原貌。
其次,假设由主机传送到的命令为写命令3(W3),在P5页面,储存与命令3一起传送到的W3数据。这时,连续储存W1,W2,W3数据。
其次,假设由主机传送到的命令为非连续的写命令,比如,写命令6(W6)时,首先把储存于P7至P5的W1~W3数据,通过一次性探寻,连续记录于盘片上。其次,由主机储存与写命令6(W6)一起传送过来的W6数据于P7页面。
在本发明中,虽然上述实施例详细说明了用内部DMA方法直接移动数据的方法,但是也可以以连接目录(linked list)或指示器再调节等方式实现。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光盘记录播放器的存储器操作方法,将光盘记录播放装置内的存储器分成记录用与播放用,对高概率的命令,激活更多的存储器页面(Page),使不必要的存取时间降低,从而即使读/写命令在主机交替,光记录播放装置也能在不拖延时间的前提下回应于主机的命令。特别是,根据读/写命令,再调节上述记录区域与播放区域的大小,从而适应性地操作存储器,防止记录区域与播放区域的冲突。
本发明虽然参照图示的实施例来说明,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具有本技术区域的通常知识者,可以理解为由此演变的多种变化及同样的其他实施例。
其次,本发明真正的技术性保护范围,应该根据附加的专利权利要求范围的技术性思想来决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记录播放装置的存储器操作方法,根据由主机传送的读命令,储存从盘片上读取到的数据,或储存由主机与写命令一起传送到的数据,包括分离成记录区域与播放区域的阶段;其特征在于,如果上述主机传送到的命令是读命令,确认上述读命令要求的数据是否储存于上述播放区域,如果被确认为未储存于上述播放区域时,把上述读命令所要求的数据,从盘片上读取后,从存储器的最初播放区域开始储存的同时,通过缓冲动作,将位置于上述读命令所定的地址之后的数据,预先从盘片读取之后,依次储存于上述播放区域;把上述读命令请求的数据,传送于上述主机的同时,通过上述缓冲作用,将读取到的数据移动到上述播放区域的上方,上述过程在上述读命令连续发送的期间反复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播放装置的存储器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读/写命令,可改变上述记录区域与播放区域的大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播放装置的存储器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读命令请求的数据通过缓冲动作已经储存于存储器的播放区域时,在储存于上述存储器的数据传送于主机的同时,把通过以后的缓冲动作读取到的数据,向上述播放区域的上部方向移动。
4.一种光盘记录播放装置的存储器操作方法,根据由主机传送的读命令,储存从盘片上读取到的数据,或储存由主机与写命令一起传送到的数据,包括分离成记录区域与播放区域的阶段;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机传送到的命令如果是写命令,把与上述写命令一起传送到的数据,依次储存于上述记录区域的过程,上述过程在写命令连续的期间反复进行;在写命令产生不连续时,把依次储存在上述记录区域的数据,全部记录于盘片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记录播放装置的存储器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写命令产生不连续时,之前依次储存于记录区域的数据全部记录于盘片上;与新的写命令一起传送的数据,从上述最初纪录区域的依次储存,在写命令连续期间上述存储过程反复进行,之后在写命令重新发生不连续时,把上述依次储存的数据,全部记录于盘片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光盘内的存储器操作方法的内容。特别是把光盘记录播放装置内的存储器分成记录用与播放用,对高概率的命令,激活更多的存储器页面(Page),使不必要的存取时间降低,从而即使主机交替发送读/写命令,光记录播放装置也能在不拖延时间的前提下回应主机的命令。特别是,根据读/写命令,再调节上述记录区域与播放区域的大小,从而适应性地操作存储器,防止记录区域与播放区域的冲突。
文档编号G06F13/00GK1585015SQ03150428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0日
发明者朴攸在 申请人:上海乐金广电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