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主机的电源供应器导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600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计算机主机的电源供应器导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主机的电源供应器导引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计算机机壳上均设有一电源供应器,该电源供应器均与计算机机壳固设,而固设的方式藉由螺锁方式固定,并且电源供应器本身的重量相当重,而以螺锁方式固定时,需使用相当多的螺合组件,并且组装的困难度相当大,而组装或使用者欲拆装换新的电源供应器时,亦相当不便,故传统的设计并不理想。
此外,由于计算机主机板一般皆位于该电源供应器的同一平面,而该电源供应器的体积较大,于组装或故障处理时对于该中央处理器或内存必须拆卸于主机板时,电源供应器会挡住处理的空间或需拆除电源供应器,此设计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机的电源供应器导引装置,提供一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的一第一卡合装置以装设于计算机机壳上的一第一导引装置内,并藉由枢接的方式先套设在计算机机壳的侧端内,再转入计算机机壳内,因结构上利用导引装置以节省施力,故脱离或组装电源供应器时均相当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机的电源供应器导引装置,于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上方并设有一弹片,且该计算机机壳设有一顶止部,当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完全推入该计算机机壳内时,该顶止部与该弹片即对应接触,俾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即可藉此达到该计算机机壳内的左右侧定位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机的电源供应器导引装置,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与计算机机壳间设有一片状体,该片状体具有一凹陷部且该凹陷部具有一转轴,通过转轴以与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的第一枢接装置相连接,当该第一枢接装置与该转轴相连接以使其达定位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计算机主机的电源供应器导引装置,是一电源供应器与一计算机机壳连接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计算机机壳,位于机壳平面上且具有一第一导引装置,该机壳的垂直面上下端分别设有一第一枢接部及一第二枢接部;一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具有置放该电源供应器的一置放空间,并具有一第一枢接装置、第二枢接装置以及一第一卡合装置,所述第一枢接装置和第二枢接装置分别与该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相连接,以枢接于该计算机机壳上,第一卡合装置位于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的上方且与第一导引装置互相卡合固定。
为了便于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合示意图;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导引装置与第一卡合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图4-C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B部分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图卡合与导引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卡合与导引装置的示意图;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卡合与导引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计算机机壳;12第一导引装置;14第一枢接部;16第二枢接部;100顶止部;110承接部;120第二导引装置;130片状体;140凹陷部;150转轴;160第一导引装置;162卡合片;20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2第一卡合装置;24第一枢接装置;26第二枢接装置;28置放空间;200弹片;202固定点;210第二卡合装置;220第一卡合装置;222翼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计算机机壳与一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的结构,可快速地解决传统技术的缺点,例如主机板如需排除故障时,使用者必须拆除电源供应器,才可进行更换中央处理器或内存等等,本实用新型系可将该电源供应器快速自计算机机壳中移出。
图1及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及部分分解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计算机主机的电源供应器导引装置,其是一电源供应器与一计算机机壳连接,其主要结构主要包括有一计算机机壳10及一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
该计算机机壳10包含有一第一导引装置12,其位于该计算机机壳10的水平面上,且该计算机机壳10侧边的上下方各分别设有一第一枢接部14及一第二枢接部16。
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包含有一第一卡合装置22、一第一枢接装置24及一第二枢接装置26;将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装设于该计算机机壳10的顺序为首先,将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的第一枢接装置24与第二枢接装置26分别与该计算机机壳10的第一枢接部14与第二枢接部16相连接,且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的上方具有一第一卡合装置22以与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的第一导引装置12以互相卡合固定;通过上述的各结构可将固定于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的一置放空间28的一电源供应器,可快速地安装或移出该计算机机壳10。
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的结构,请一并参阅图3,其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合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将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安装于该计算机机壳10或移出,该第一卡合装置22的位置系相对于该计算机机壳10第一导引装置12而设置,且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第一枢接装置24及第二枢接装置26分别枢接于该计算机机壳10的第一枢接部14及第二枢接部16,而使该电源供应器装设的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快速且简易地从计算机机壳10中移出。
请参阅图4-A,其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于该计算机机壳10的第一导引装置12呈一上下平行且相连接的片状体,其包含一卡合突片120及一中央凹陷部122,其中该中央凹陷部122与该计算机机壳10相连接,而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的第一卡合装置22呈一凹凸状,其具有一中央凹槽部220及外缘凸条222,通过两者的结构使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可固定、导引与悬吊该计算机机壳10,由于该第一卡合装置22的两侧是凸出状而其中央具有一中央凹槽222,而该第一导引装置12的中央呈一凹陷状,通过第一卡合装置22的中央凹槽222以配合该第一导引装置12的中央凹陷部120,当第一卡合装置22与第一导引装置12相卡和时,由外缘凸条222卡合该卡合突片120,且经由该卡合突片120悬吊该外缘凸条222,请一并参阅图4-B,且透过该第一导引装置12的上方,于组合时便可以直接判断该第一卡合装置22的外缘凸条222是否与该第一导引装置12的卡合突片120有正确连接。
此外,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的上方设有一弹片200,其相对于该计算机机壳10上设有一顶止部100,且该顶止部100呈一弧形凸出状,通过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经由枢接移入该计算机机壳10内时,该弹片200的一固定点202会经由该顶止部100而固定于该计算机机壳10上,且通过下压该弹片200可使该固定点202离开该顶止部100,而使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移出该计算机机壳10。
请参阅图4-C,其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B部分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于该计算机机壳10的下方设有一承接部110,其该承接部的末端设有一第二导引装置120,而其相对于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设有一第二卡合装置210,该第二卡合装置210成一勾状,其呈一轨道状以利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顺着该第二导引装置120装设于该计算机机壳10。
请一并参阅图4-C、图5及图5-A,该计算机机壳10的于该第一枢接部14具有一片状体130,且其前方包含有一凹陷部140,且该凹陷部具有向下凸出的一转轴150,通过该转轴150可与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的第一枢接装置24相连接,使其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可更紧密固定于该计算机机壳10上,且于必须拆卸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时,先将该凹陷部140拉起时,使得该转轴150自该第一枢接装置24移出,才方可将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自该计算机机壳10中移开,此外,该片状体130与该转轴150是一体成型,且该转轴150向下的角度是一锐角,有助于当该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20的第一枢接装置24自该转轴150移出的便利性。
最后,请参阅图6与图6-A,其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卡合与导引装置的示意图与组装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计算机机壳的第一导引装置与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的第一卡合装置的彼此结合可为另一方式,其结构如下所述,第一导引装置160可为一圆弧状且中央是一中空状,而于末端的两侧具有下陷水平状的一卡合片162,而第一卡合装置220的两侧是凸出的翼片222,通过该翼片222与该卡合片162做衔接,且,于组合时,该第一导引装置160上方可以直接判断该第一卡合装置220是否与该第一导引装置160正确连接。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与一计算机机壳相连接,而该计算机机壳包含一第一导引装置、一第一枢接部及一第二枢接部,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包含一第一卡合装置、一第一枢接装置与一第二枢接装置,通过上述的结构,以该计算机机壳的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与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上的第一枢接装置与一第二枢接装置,可使该计算机供应器装设于该计算机机壳。
此外,通过该计算机机壳的第一导引装置与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的第一卡合装置互相卡合,使其具有导引与上下悬吊的功用,且由于该第一导引装置的结构可轻易确认该第一卡合装置是否与该第一导引装置确实连接,并且经由揭示该计算机机壳的下方系设有一承接部,其该承接部的末端系设有一第二导引装置,而其相对于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设有一第二卡合装置,该第二卡合装置系成一勾状,其呈一轨道状以利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顺着该第二导引装置装设于该计算机机壳;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使该电源供应器得以快速且便利的装设或移出于该计算机机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计算机主机的电源供应器导引装置,是一电源供应器与一计算机机壳连接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计算机机壳,位于机壳平面上且具有一第一导引装置,该机壳的垂直面上下端分别设有一第一枢接部及一第二枢接部;以及一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具有置放该电源供应器的一置放空间,并具有一第一枢接装置、第二枢接装置以及一第一卡合装置,所述第一枢接装置和第二枢接装置分别与该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相连接,以枢接于该计算机机壳上,第一卡合装置位于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的上方且与第一导引装置互相卡合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导引装置,其中第一枢接部具有一片状体,且其前方包含有一凹陷部,且该凹陷部具有向下凸出的一转轴,通过该转轴与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的第一枢接装置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导引装置,其中该片状体与该转轴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导引装置,其中该计算机机壳还包含有一顶止部与该第一导引装置同平面,该顶止部是一弧形凸出状,且相对于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的上方相对设有一弹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导引装置,其中该计算机机壳在该第二枢接部还包含有一承接部,其设于该计算机机壳的下方,以承接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的底部重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导引装置,其中该承接部还包含有第二导引装置,其设于该承接部的末端,且相对于该第二导引装置的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设有一第二卡合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导引装置,其中该第二卡合装置成一勾状,其呈一轨道状以利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顺着该第二导引装置,装设于该计算机机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导引装置,其中该第一导引装置呈一上下平行且互相连接的片状体,包含一卡合突片及一中央凹陷部,该中央凹陷部与该计算机机壳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计算机主机的电源供应器导引装置,是一电源供应器与一计算机机壳连接的结构,其主要结构包括有一计算机机壳,其位于机壳平面上具有一第一导引装置,而一第一枢接部及一第二枢接部分别位于该机壳垂直面的上下端;以及一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具有置放该电源供应器的一置放空间,且该电源供应器置放装置的上方具有一第一卡合装置以与该第一导引装置以互相卡合固定,并通过一第一枢接装置与第二枢接装置分别与该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相连接,以枢接于该计算机机壳。
文档编号G06F1/26GK2629109SQ03263850
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4日
发明者周启文 申请人:大众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