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析基于委托角色的投资组合收益与交易成本评估的系统与方法

文档序号:640679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分析基于委托角色的投资组合收益与交易成本评估的系统与方法
相关申请参考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0/359,291(申请日期为2002年2月22日,名称为“用于分析基于委托角色(Fiduciary Roles)的投资组合收益(Portfolio Returns)与交易成本(Trade Cost)评估(Measurement)的方法”)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参考被整个的包含在本申请中。
背景技术
任何金融工具(financial instrument)的交易均涉及多个代理人。其至少应该涉及买方与卖方,而在机构交易(institutional trading)情况下,每个交易方均可能涉及6个以上的代理人。每个交易代理也从总交易目标中增加或者减少价值。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以下问题值得被考虑(1)如何最好的测算每个代理人单独的贡献?(2)如何最好的测算整个交易链上不同区段的多个代理人的共同贡献?(3)如何最好的测算不同代理人对整体投资组合收益的交易影响?为了解答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提供基于以下原则的交易成本评估框架与方法,即交易代理人归属(vested)于特定的以移交指令集(hand-over instruction sets)和附随的时戳(time-stamps)来划分的委托角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种用于测算交易成本的方法,其包括(1)获取某预定时间段内的交易数据;(2)获取和所述数据相应的时戳(time stamp)数据,其中该时戳数据包含开盘事件(openevents)和收盘事件(close events)的,该数据是关于订单被购买方交易柜台从投资管理人处收到时的数据,是关于上述订单被执行结束的数据,以及是关于管理人决定参与上述订单交易的数据;以及(3)基于所述交易数据和时戳数据完成投资层分析。进一步的实施例包括实现上述方法(和其他方法)以及利用由此所获信息的系统与软件。


图1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设想的委托角色。
图2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设想的分析层次。
图3所示为可从一般证券市场上获得的客户执行价样本记录。
图4、4-2、4-3所示为一般证券市场可获的出售和市场事件时间。
图5所示为典型的“开盘-收盘”时间集上一个较佳的投资/订单层次成本分析。
图6所示为典型的“开盘-收盘”时间集上一个较佳的订单/日层次成本分析。
图7所示为典型的“开盘-进入-执行完毕-收盘”时间集上一个较佳的投资/订单层次的成本分析。
图8所示为典型的“开盘-进入-执行完毕-收盘”时间集上(第1天)一个较佳的日/作业层次的成本分析。
图9所示为典型的“开盘-进入-执行完毕-收盘”时间集上(第2天)一个较佳的日/作业层次的成本分析。
图10所示为典型的“开盘-进入-执行完毕-收盘”时间集上一个较佳的订单/日层次的成本分析。
图11所示为典型的“决策-开盘-进入-执行完毕-收盘”时间集上一个较佳的投资/订单层次的成本分析。
图12所示为典型的“决策-开盘-进入-执行完毕-收盘”时间集上一个较佳的日/运作层次的成本分析(第1天)。
图13所示为典型的“决策-开盘-进入-执行完毕-收盘”时间集上一个较佳的日/运作层次的成本分析(第2天)。
图14所示为典型的“决策-开盘-进入-执行完毕-收盘”时间集上一个较佳的订单/运作层次的成本分析。
图15所示为典型的“决策-开盘-进入-提交-执行完毕-收盘”时间集上一个较佳的投资/订单层次的成本分析。
图16所示为典型的“决策-开盘-进入-提交-执行完毕-收盘”时间集上一个较佳的日/可利用层次的成本分析(第1天)。
图17所示为典型的“决策-开盘-进入-提交-执行完毕-收盘”时间集上一个较佳的日/可利用层次的成本分析(第2天)图18所示为典型的“决策-开盘-进入-提交-执行完毕-收盘”时间集上一个较佳的可利用/运作层次的成本分析(第1天)图19所示为典型的“决策-开盘-进入-提交-执行完毕-收盘”时间集上一个较佳的可利用/运作层次的成本分析(第2天)图20所示为典型的“决策-开盘-进入-提交-执行完毕-收盘”时间集上一个较佳的订单/日层次的成本分析图21所示为典型的第一季度收益分析图22所示为典型的第二季度收益分析图23所示为典型的第三季度收益分析图24所示为典型的第四季度收益分析图25所示为典型的年终资产组合收益分析图26所示为较佳的订单分析以及过程分解图27所示为一个较佳的市场参考价形成过程图28所示为在一个关系型数据服务器中实现的典型的查询和报告图29图示利用OLAP处理器处理查询和报告的流程。
具体实施例方式
I.委托角色在日常交易中,人们可能希望遇到可靠的委托角色。例如,考虑在机构层的股票工具交易(见图1)。一个主管股票投资(StockPortfolio)的机构买方管理人从其主管基金的各个基金主任/发起人(fund directors/sponsors)所授予其的委托职责中得到交易授权。不管怎样,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从基金主任到机构买方管理人存在委托移交(fiduciary handover),但是基金主任并没有卸下其监督职责。例如,劳动缓解部(Department of Labor Release)86-1使这一点对于养老金发起人的规定足够清晰指定投资管理人的委托方并没有从其持续的职责中解脱出来,即监督投资管理人以保证该管理人保护计划交易的最佳执行以及保证支付给该交易的佣金与向该计划提供的经纪人佣金(brokerage)和研究服务的价值相比是否合理。
基金主任因此对计划的总体效能负责。
基金主任的任期(time-horizon)可能是若干季度或者若干年,然而投资管理人的委托职责却可能是若干天,周,月,季度或者是若干年。给定基金公开的风险描述,投资管理人被要求通过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数量的合适股票来优化其投资组合的市值。投资管理人的核心职责是从所有可选用的股票中对股票进行战略选择。与此相对的是,基金主任的核心职责是基金和基金管理人的战略选择。
在交易决定的执行中,投资管理人利用买方交易商(buy-sidetrader)的网络资源,通过执行指令来移交交易的执行(全部或者单笔订单(total or piece-meal))。例如,如果交易从信息充分方被触发,则给买方交易商的指令可能包括清楚的命令以便市场洞察(marketinsight)通过正常的市场机制被扩散和稀释之前快速执行该交易。当委托职责被移交到交易商时,买方交易商所掌握的全部资源便被战术的包括进来(tactically engaged)。然而,该移交在某一方面而言是有条件的,即它可能包括对订单的不断调整,而这些调整又是基于管理人的总体战略目标以及来自交易商和其他交易信息源的战术反馈来进行的。因此,移交可能是有条件的移交,其将完全决定于事态发展的出现(play of unfolding events)。每个交易组织都建立了涉及这些有条件移交的符号集(vocabulary)和预期值。每个交易组织的内部交易符号集和附随的指令集(instruction set)通常是独特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部交易符号集记录了该组织根本的交易原则。在每个交易组织内部,如果交易细节指令集和交易更新能够被清晰的记录下来,它们就为进行详细和综合的分析提供了基础。但是,不同的组织以不同的详细程度获取交易的精细粒度(fine granularity)。随着产业的发展,可以期望的是交易记录能够在足够精细的粒度等级上被获得从而可以进行相应的精细度分析。在任何清形下,包含在较佳实施例中的交易成本评估框架可能被成功的应用于不同层次的可获粒度(availablegranularity)中。
在从投资管理人处获得交易命令以后,买方交易商在其命令下进入证券市场并利用股票特定交易网络的战术优势。这还可能包括从进入目标股票交易的其他管理人、经纪人-经销商(broker-dealer)网络、执行形式(modalities)、在给定形式下的可用指令集,以及他希望获得(基于他所能获得的特定股票的交易消息以及他从持续收到的市场反馈中不断更新的认知)的价格/数量/时间图等处收到的信息汇总(aggregations)。在分配其获取的(在交易商管理的各种竞争性帐户中)特定股票订单(fills)时,买方交易商需要匹配分配准则以保证在不同基金管理人之间进行公平的分配。同时如同上文提到的,买方交易商需要对其从上游的管理人处收到的变化作出反应。因此在网络的意义上,买方交易商是一个动态的信息处理节点(从事交易决策),而且与其相连的下游节点(比如,卖方)比上游(比如,管理人方)节点更多。交易商的时间限度可以是几天,几星期,也可能甚至是几月(对大额订单而言)。共同基金(mutual funds)和养老基金(pension funds)对这种标志着他们各自不同的交易原则的维度显示出清晰的偏好。共同基金交易商的时间限度一般都是在一天的水平上,然而养老基金大多更长。
在买方交易商与下游卖方经纪人衔接的时候,极有可能的情形是,时间限度已经缩短为不到一天,或者最多就是一个交易日(tradingday)。同时,伴随的指令集关于执行订单时其允许的卖方经纪人的自由度方面,都可能是高度具体的、标准化的。这些基本上可以归因于这样一个事实随着买方和卖方受托人匹配,订单马上已经跨过了组织的边界;其因此具有特定的合同和其他法律约束(legal obligations)。不仅如此,买方柜台为了最小化意图交易(intent to trade)的期权价值(option value),有必要限定其在公开市场批露的信息水平。与此类似,在执行大额交易的时候,买方公司为了保证双方匿名必须为此支付一定的额外费用(premium)。
和每一个买方指令集类似,卖方经纪人在可用时间的过程中采用所有可用的执行形式来执行订单。例如,在一个连续竞价(auction)市场(比如纽约股票交易市场),卖方经纪人对上市股票的购买首先可能通过一个交易厅经纪人来处理,针对某一股票,交易厅经纪人和其他的交易厅经纪人进行共同竞价或者和一名专业做市商(market-making specialist)一起利用其提供的连续市场来提交订单。交易厅经纪人凭借其经验以及在实时信息充分公开的交易厅市场的直接参与,来确保发现在恰当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和适宜的数量进行交易的另外一方的独特委托责任。类似的,专业做市商针对某一股票的做市,其核心的委托责任就是明智地显示在其信息节点上累积起来的信息,包括其所有的委托单簿(limit book)(关于买方和卖方的压力),从而确保没有由于漫不经心触发的不必要的市场波动。同时,专业做市商还肩负着提供市场连续性的附加责任,具体表现为当(且仅当)其他的市场参与人缺失的时候,专业做市商通过参与交易的另外一方来实现此职责。当订单被提交的时候,卖方经纪人报告返回到买方柜台。在订购完成的时候,分配就通过不同的参与买方的资产组合来实现。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发生交易的公司之间通过机构清算代理人办公室对交易进行清算和结算。
II.根本(underlying)的数据结构从一项特定交易的整个有效周期来看,当其从一个代理人转移到另外一个代理人,这一过程中存在10个分开的、可以追踪的信息集1.委托机构的印迹(谁/对哪个公司/对哪个帐户/在哪个组群/和以何种能力)2.金融工具的描述(工具标识符,交易结构等等)3.从买方流向市场中心的指令集(包括交易的数量、各交易方、可接受的价格范围、执行形式、结算指令、意图披露的约束、变化的订单等)4.在交易实现之前,由管理人以及交易商针对交易进行的合理性评判(内部审计)(包括投资/订单水平以及针对在投资/订单有效周期过程中所有影响交易的变化的合理性)。
5.从市场中心流向买方的市场反馈,具体记录包括(a)交易前的市场环境,用来获取执行交易意图的机会;(b)在订单入簿时动态的市场环境;(c)交易事后的市场环境。
6.当上述交易/活动发生的时候对应的时戳;7.交易/订单联系,这种联系把买方交易商执行的单个交易和订单整体相关联(比如,交易商-订单),该订单为买方交易商代表其为之交易的所有基金管理人来运作。
8.分配联系,这种联系把在每一笔交易中的分配订单(allocation-fills)和由各个基金管理人发出的单笔请求整体相关联。
9.管理/订单联系,这种联系把上述的分配联系和订单整体(管理人-订单)相联系,就好比单个的基金管理人独自来下单。
10.投资联系,这种联系把单个的管理/订单联系与所有在一个正常的投资周期时间限度内的管理-订单整体相联系。
为了能够在交易之后以及持续的对交易进行分析,上述所有这些信息集合会被符号化而且被记录下来。然而,上面的数据集合中,不是每一个信息项目都具有最高优先级的。依赖于公司根本的交易原则以及可以获取的资源,一些信息项目会比其他项目更加重要。一些信息项目虽然重要,但是也可以从独立的数据资源收集而来,比如可从独立的市场数据提供商那里获取的历史市场数据。此时,对内部的(in-house)和提供商提供的数据集进行交叉标识(cross-tag)的能力是必需的。因此,在市场数据的情况下,问题就简化为如何获取准确的时戳(上述项目的第6条)以及交叉引用的符号标识(上述项目的第2条)来与对应的交易工具相匹配。于是一个组织结构既可以采取一种最小化的方式来获取与上述交易相关的数据集,也可以采取更费力地的方式而试图对所有数据进行全面、整体的获取。虽然后一种方式对应的成本(既包括结构上的又包括技术上的)比第一种多得多,但是其拥有获取那些在交易产生时对交易代理人而言可用观点(view)的优势,从而不受任何下游的通过第三方市场数据提供商进行事后修正的约束,和任何交叉标识问题的约束。
实际运作中,每一个交易组织,忠实于其各自的交易原则,以其独有的方式记录和跟踪他的交易。这其中,交易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系统化以及标准化不同的交易相关数据集。针对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评估框架提供了一个符合逻辑的系统结构,其通过抽取和标准化那些在不同数据集中是一致的但是同时允许客户为了定制分析而进行专有数据拓展的数据集的方式以获取不同的交易相关数据集。
依赖于公司订单-管理系统的复杂程度,上述数据获取任务中的一些内容可以自动完成,从而避免增加交易代理人的负担。例如,在给定交易事件发生的时候,具体事件的市场环境可以自动被获取。同样,为了允许在公司内部和彼此公司的不同系统之间可以形成无间隔的信息流,明智的选择就是标准化各条需要传送的信息。信息需要传送的频率越高以及广度越大,标准化基础信息集的动机越强。反之,信息传输的频率越低以及广度越小,标准化信息集的动机越弱。一个给定数据集的安全性以及专有性(proprietary)越高,在不同使用者之间标准化的动机就越弱。这里较佳实施例的交易成本评估框架为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及关注提供了充分的灵活性和普遍性,同时不需要损害以一个共同的标准(比如,市场)来评估交易成本的能力。
III.时戳的框架依赖于手边的数据获取资源,存在四种可以被一个交易柜台有效利用的决策/移交/市场事件时戳的集合,他们分别是OC(Open-Close开盘-收盘)。这是一个交易柜台能够获取的最根本的时戳设置。其包含有两个标准的市场事件a)开盘事件;b)收盘事件。由于这两个时戳均可以从独立的可用市场数据中计算而来,因此在OC模型中获取的主要事件仅仅是交易日的日期戳。
OEXcC(Open-Entry-eXecution completion-Close开盘-进入-执行完毕-收盘)。除了OC模型中包括的时戳,OEXcC模型还包括另外两个时间戳a)当订单从投资管理人进入(或到达)买方交易柜台时的时戳;b)交易执行完毕时的时戳。对该进入时戳的包含就允许跟踪从管理人到买方交易商的委托转移。同时,对该执行完毕时戳的包含就允许对决策完毕的时机进行分析。在卖方安排的基础上,执行完毕事件就能够在每笔订单(fill)上,或整体执行的最后或当日收盘时被报告(按照精确度逐渐减低的次序)出来。
DOEXcC(Decision-Open-Entry-eXecution completion-Close决策-开盘-进入-执行完毕-收盘)。DOEXcC模型包括OEXcC模型的每一个时戳,同时还包括当管理人决定参加交易时的时戳。取代在两个代理人之间的移交时戳,决策时戳标示了在管理人判断的时候内省的事件(introspective event)。其表明一个给定交易订单的源头,其产生出来的规律性也显示一个给定公司的先前提及的交易原则。不仅如此,用于决策事件的时戳边界点在组织数据结构中可被有效的分类和获取,成为追踪事件的一部分,同时因此增加了在决策和进入事件之间的反应时间分析。
DOEPXcC(Decision-Open-Entry-Placement-eXecution completion-Close决策-开盘-进入-提交-执行完毕-收盘)。DOEPXcC模型在DOEXcC模型的基础上新增了提交事件(placement event)。提交事件是一个关键的法律/委托移交事件,其在买方和卖方之间拓展了机构的边界。这里和图中都提到的DOEPXcC时间集(time set)同时还表示为ODEPXcC时间集。
虽然上述的集合包含了在股票(equity)交易领域中一些基本的决策/移交/市场事件时戳,但是针对所有的交易工具/事件来说其决不是全面和彻底的。考虑如下的例子,一个人很容易从DOEPXcC模型中拿掉决策事件从而成为一个新的OEPXcC模型。换句话说,该系统可以被轻而易举地从最基本的记录(也就是交易日期)拓展到最详尽的记录(包括所有的市场,决策以及移交事件)。时戳标示不同决策/移交/市场事件的根本方法是非常普通的,同时也被不同的委托代理人应用于所有成员以分析交易决策。此外,当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更加精细的粒度的时戳将实现代理人/经纪人信用连接的更加仔细的映象。再重复一遍,用时戳标示事件这一根本的方法是极其一般的。
IV.分析的层次一旦交易数据以及恰当的时戳能够被如实地记录,交易价值链可以按照如下的9个利益层次进行分析(参见图2)层次I投资层次分析,其从订单开始到周期结束追踪交易行为。注意,这里的周期结束指的是正常日历的周期结束(比如月末,季度末,年末等),此时投资收益被经常性的用以进行绩效评估和判断。在时戳可用的情况下,这种分析也可能针对从投资开始到周期结束或者订单决策到周期结束。
层次II订单层次分析,其从订单开始或者订单进入到订单结束追踪交易行为。
层次III投资/订单一致层次分析其协调和缩小订单层次与投资层次前景(outlook)之间的差距。
层次IV日层次分析,其从当日开盘(或者在时戳可用的情况下,为当日进入)到当日收盘对交易行为进行追踪。
层次V订单/日一致层次分析,其协调和缩小订单层次与日层次前景之间的差距。
层次VI运作层次分析,其从当日进入(或者在时戳可用的情况下,为当日提交)到执行完毕对交易行为进行追踪。
层次VII可利用层次的分析,其从当日提交到当日收盘对交易行为进行追踪。
层次VIII日/运作一致层次分析,其协调和缩小日层次与运作层次前景之间的差距。如果提交时戳是可用的,那么层次VIII分析就变成可用/运作一致层次分析,该层次的分析协调和缩小可用层次与运作层次前景之间的差距。
层次IX日/可用一致层次分析,其协调和缩小日层次与可用层次前景之间的差距。
显然,如果相关的时戳不能被记录,可以着手分析的层次就会受到限制。但是至少,层次I-V的分析对所有至少记录交易日期的客户而言都可以进行。下文的VI到IX部分将针对III部分介绍的四种时间集合中的每个逐一通过可用的分析层次进行介绍。X部分拓展了该框架以涵盖投资收益分析。
注意图2中的相关时戳(伴随着各自的符号表示)同时显示在顶头行中。执行时戳(X)是一个没有报告的假设时戳,其位于提交(P)和执行完毕(Xc)之间。
V.样本数据集中的客户执行和市场清算价格图3和4分别描述了市场上可用的客户价单以及对应的销售时间的样本集合。
如图3所示(客户价单综述),(交易商的)订单跨越两个连续的日子。每一个这样连续的两天里,该交易10,000股的客户第1天分发了5单,为第2天4单。第1天里[价格*数量]的乘积总和为$812,250美元的交易额。因此,在第1天,客户得到的经过执行的数量加权平均价格(Volume Weighted Average PriceVWAP)如下
类似的,在第2天也为[价格*数量]的乘积总和为945,250美元的交易额。因此在第2天,客户得到的经过执行的数量加权平均价格(VWAP)如下 在订单层次上,[价格*数量]的乘积总和为1,757,500美元的交易额。同时,客户得到的经过执行的数量加权平均价格(VWAP)如下 类似的,从销售数据集的时间中(参见图4)可以计算出任何一对时点之间的市场清算价格(Market Clearing PricesMCP)(其就是这两个时点之间的数量加权平均价格或VWAP)。例如,对第1天在进入(时间区段6)和当日收盘(时间区段42)之间的市场清算价格如下 针对其他的时间段也可以进行类似的计算。
现在我们已经利用数量加权平均价格(VWAP)作为代表性的市场价格。VWAP测算利用所有的交易数量来实现代表性的数量。如果我们假设一个进行固定交易量的给定客户,最好可以在每一个时间区段里都达到所有交易量的假定20%(或者一个可供选择的具体股票的正常交易比例),我们于是可以计算所谓的“20%检验测算(TPTM)”。具体说明如下,在第1天的进入区段(区段6)和区段14之间,客户将在20%的意义上执行10,000股的交易量。于是,这些20%区段数量对应的数量加权平均价格就是从进入开始的“20%检验测算(TPTM)” 接下去的等式,不是利用市场VMAP作为比较的基准,而是利用上面表述的“20%检验测算(TPTM)”。
VI.OC时间集上的分析现在假设一个客户例子,其只拥有恰好最少的所有可能的时戳,也就是OC集合(开盘-收盘;参见图5)。如同上文提到的那样,每一个客户至少都可以记录交易发生的日期。
在样本OC集合中(如图5所述),在订单开始日,股票以$70.00的价格开始(订单的开始价订单-开始)。在整个订单期间,订单在$87.88的价格上被执行(订单-执行)。在订单结束日,股票以$111.50的价格结束(订单-结束)。在投资期末,股票以$132.50的价格结束(周期-结束)。同时,在订单存在于市场的期间时,订单期间(order-length)的市场清算价格(OMCP_oc)为$78.60,其中OMCP_oc是从订单开始到订单结束时间内经过数量加权的平均价格。给定这些投资/订单层次的价格点,就能够执行层次I,II和III上的成本/绩效分析(见图5)。
层次I投资层次分析用于O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I分析包括5个不同的成本数,具体如下理想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在周期_结束($132.5)和订单_开始($70.0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62.50,这一差异就形成了可以在理想的无摩擦市场(frictionless market)上实现的投资层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更适宜地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同时也注意到这些因子可以通过除以合适的市场清算价格(比如,这里的OMCP_oc)来得到。在处理一致层次的时候(层次III,V,VIII和IX),市场清算价格应该和更长的时间段范围一起使用。利用市场清算价格来代替执行价格可以使得各种不同的因子之间具有可比性。于是理想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订单_开始)。。。。。。。。。(5)理想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周期_结束-订单_开始)/订单_执行。。。。。。。。。。。。。。。。
。。。。。。。。。。。。。。。。。。。。。。。。。。。。。。。。(6)期望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132.50)和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oc)($78.60)之间的差异为$53.90,这一差异形成了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实现的期望投资层收益(或损失)的全程范围。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期望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OMCP_oc)。。。。。。。。(7)期望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周期_结束-OMCP_oc)/订单_执行。。。。。。。。。。。。。。。。。。。。。。。。。。。。。。。。。。。。。。。。。。。。。。。。。。(8)实际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132.50)和订单期间的执行价格(订单_执行)($87.8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44.62,这一差异形成了客户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实际投资层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实际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订单_执行)。。。。。。。。(9)实际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周期_结束-订单_执行)/订单_执行。。。。。。。。。。。。。。。。。。。。。。
。。。。。。。。。。。。。。。。。。。。。。。。。。(10)市场投资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开始($70.00)和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oc=$78.6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8.60,这一差异就是市场影响的测算,记录了在订单期间内平均的交易成本。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市场投资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开始-OMCP_oc)。。。。。。。(11)市场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开始-OMCP_oc)/订单_执行。。。。。。。。。。。。。。。。。。。
。。。。。。。。。。。。。。。。。。。。。。。。。。。。。(12)执行投资层的收益/损失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oc=$78.60)和订单期间市场执行价格(订单_执行)($87.8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9.28,这一差异就是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客户额外需要支付成本的测算。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执行投资层的收益/损失=(OMCP_oc-订单_执行)。。。。。。。(13)执行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OMCP_oc-订单_执行)/订单_执行。。。。。。。。。。。。。。。。。。。。。。。。。
。。。。。。。。。。。。。。。。。。。。。。。(14)层次II订单层次分析用于O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II分析包括5个不同的成本数,具体如下理想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在订单_结束($111.50)和订单_开始($70.0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41.50,这一差异就形成了可以在理想的无摩擦市场上实现的订单层收益(或损失)的全程范围。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理想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订单_开始)。。。。。。。(15)理想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结束-订单_开始)/订单_执行。。。。。。。。。。。。。。。。。。。。。。。。。。。。。。。。。。。。。。。。。。。。。。。。。。(16)期望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111.50)和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oc)($78.60)之间的差异为$32.90,这一差异形成了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实现的期望订单层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期望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OMCP_oc)。。。。。。。。(17)期望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结束-OMCP_oc)/订单_执行。。。。。。。。。。。。。。。。。。。。。。。。。。。。。。。。。。。。。。。。。。。。。。。。。(18)实际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111.50)和订单期间的执行价格(订单_执行)($87.8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23.62,这一差异形成了客户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实际订单层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实际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订单_执行)。。。。。。。。(19)实际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结束-订单_执行)/订单_执行。。。。。。。。。。。。。。。。。。。。。。。。。。。。。。。。。。。。。。。。。。。。。。。。(20)市场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开始($70.00)和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oc=$78.6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8.60,这一差异就是市场影响的测算,记录了在订单期间内平均的交易成本。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市场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开始-OMCP_oc)。。。。。。。(21)市场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开始-OMCP_oc)/订单_执行。。。。。。。。。。。。。。。。。。。。。。。。。。。。。。。。。。。。。。。。。。。。。。。。。(22)执行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oc=$78.60)和订单期间市场执行价格(订单_执行)($87.8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9.28,这一差异就是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客户额外需要支付成本的测算。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执行订单层的收益/损失=(OMCP_oc-订单_执行)。。。。。。。。(23)执行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OMCP_oc-订单_执行)/订单_执行。。。。。。。。。。。。。。。。。。。。。。。。。。。
。。。。。。。。。。。。。。。。。。。。。(24)层次III投资/订单一致层次分析用于O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III分析包括单组协调的成本数,具体如下订单层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在周期_结束($132.50)和订单_结束($111.5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21,这一差异说明了对市场收益(或损失),其中市场收益(或损失)产生于订单_结束和周期_结束之间。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订单层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订单_结束)。。。(25)订单层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因子=(周期_结束-订单_结束)/订单_执行。。。。。。。。。。。。。。。。。。。。。。。。。。。。。。。。。。。。。。。。。。。。。。(26)现在考虑基于OC集合上的日层次分析(图6)。在第1天,股票开盘价格为$70.00(日_开盘)。在第1天里,客户的执行价为$81.23(日_执行)。当日的收盘价为$90.50(日_收盘)。在客户处于市场内的时间里,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oc)为$75.81,其为当日开盘到当日收盘期间内的数量加权平均价格。在第2天,股票以$91.00的价格开盘(日_开盘);在第2天里,客户的执行价为$94.53(日_执行)。当日的收盘价为$111.50(日_收盘)。在客户处于市场内的时间里,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oc)为$93.97。给定这些日层次的价格点,层次IV和V上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成本/收益分析参见图6。
层次IV日层次分析。用于O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IV分析包括5个不同的成本数,具体如下理想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在日_收盘(第1天是$90.50,第2天是$111.50)和日_开盘(第1天是$70.00,第2天是$91.0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20.50(两天都是),这一差异就形成了可以在理想的无摩擦市场上实现的日层次收益(或损失)的变化范围。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通过除以日期间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理想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日_开盘)。。。。。。。。。。。(27)理想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收盘-日_开盘)/日_执行(28)期望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第1天是$90.50,第2天是$111.50)和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oc)(第1天是$75.81,第2天是$93.97)之间的差异为第1天$14.69,第2天$17.53,这些差异形成了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实现的期望日层次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期间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期望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DMCP_oc)。。。。。。。。。(29)期望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收盘-DMCP_oc)/日_执行。。。。。。。。。。。。。。。。。。。。。。。。。。。。。。。。。。。。。。。。。。。。。。。。(30)实际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第1天是$90.50,第2天是$111.50)和日期间的执行价格(日_执行)(第1天是$81.23,第2天是$94.53)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9.27,第2天$16.97,这些差异形成了客户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实际日层次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期间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实际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日_执行)。。。。。。。。。。。(31)实际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收盘-日_执行)/日_执行。。。。。。。。。。。。。。。。。。。。。。。。。。。。。。。。。。。。。。。。。。。。。。。。(32)
市场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开盘(第1天是$70.00,第2天是$91.00)和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oc)(第1天是$75.81,第2天是$93.97)之间的差异为第1天$-5.81,第2天$-2.97,这些差异就是市场影响的测算,记录了在当日内平均的交易成本。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期间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市场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开盘-DMCP_oc)。。。。。。。。。。(33)市场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开盘-DMCP_oc)/日_执行。。。。。。。。。。。。。。。。。。。。。。。。。。。。。。。。。。。。。。。。。。。。。。。。。(34)执行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oc)(第1天是$75.81,第2天是$93.97)和日期间的执行价格(日_执行)(第1天是$81.23,第2天是$94.53)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5.42,第2天$-0.56,这些差异就是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客户额外需要支付成本的测算。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期间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执行日层次的收益/损失=(DMCP_oc-日_执行)。。。。。。。。。。(35)执行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DMCP_oc-日_执行)/日_执行。。。。。。。。。。。。。。。。。。。。。。。。。。。。。。。。。。。。。。。。。。。。。。。。。(36)层次V订单/日一致层次分析用于O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V分析包括单组协调的成本数,具体如下日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第2天的日_开盘($91.00)和上一日_收盘(第1天)($90.50)之间的差异为$0.50,这一差异说明了在连续日里收盘和开盘之间出现的市场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具体如下日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日_开盘-上一日_收盘)。。。。(37)日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开盘-上一日_收盘)/订单_执行。。。。。。。。。。。。。。。。。。。。。。。。。。。。。。。。。。。。。。。。。。。。。。。(38)VII.OEXcC时间集的分析现在举例假设一个客户,除了拥有上述OC集合之外,还有进入时戳(也就是,OEXcC时间集),具体参见图7。在OEXcC时间集样本中,订单开始的当天,股票以$70.00的价格开盘(订单_开始)。在股票价格到达$72.50(订单_进入)的时候,投资管理人移交出交易订单。在整个订单期间内,订单在价格为$87.88的时候被执行(订单_执行)。订单结束的当日,股票收盘价为$111.50(订单_结束)。在投资期末,股票的收盘价为$132.50(周期_结束)。从订单_开始到订单_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oc)是$78.60,同时从订单进入到订单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ec)为$81.28。给定这些投资/订单层次的价格点,在较佳实施例中,层次I,II和III的成本/绩效分析参见图7。
层次I投资层次分析。用于OE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I分析包括5个不同的成本数,具体如下理想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在周期_结束($132.50)和订单_开始($70.0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62.50,这一差异就形成了可以在理想的无摩擦市场上实现的投资层收益(或损失)的全程范围。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理想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订单_开始)。。。。。。。。(39)理想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周期_结束-订单_开始)/订单_执行。。。。。。。。。。。。。。。。。。。。。。。。。。。。。。。。。。。。。。。。。。。。。。。。(40)期望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132.50)和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oc)($78.6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53.90,这一差异形成了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实现的期望投资层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期望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OMCP_oc)。。。。。。。。(41)期望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周期_结束-OMCP_oc)/订单_执行。。。。。。。。。。。。。。。。。。。。。。。。。。。。。。。。。。。。。。。。。。。。。。。。(42)实际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132.50)和订单期间的执行价格(订单_执行)($87.8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44.62,这一差异形成了客户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实际投资层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实际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订单_执行)。。。。。。。。(43)实际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周期_结束-订单_执行)/订单_执行。。。。。。。。。。。。。。。。。。。。。。。。。。。。。。。。。。。。。。。。。。。。。。。。(44)市场投资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开始($70.00)和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oc=$78.6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8.60,这一差异就是市场影响的测算,记录了在订单期间内平均的交易成本。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市场投资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开始-OMCP_oc)。。。。。。。(45)市场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开始-OMCP_oc)/订单_执行。。。。。。。。。。。。。。。。。。。。。。。。。。。。。。。。。。。。。。。。。。。。。。。。(46)执行投资层的收益/损失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oc=$78.60)和订单期间执行价格(订单_执行)($87.8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9.28,这一差异就是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客户额外需要支付成本的测算。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执行投资层的收益/损失=(OMCP_oc-订单_执行)。。。。。。。(47)执行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OMCP_oc-订单_执行)/订单_执行。。。。。。。。。。。。。。。。。。。。。。。。。。。。。。。。。。。。。。。。。。。。。。。。(48)层次II订单层次分析用于OE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II分析包括5个不同的成本数,具体如下理想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在订单_结束($111.50)和订单_进入($72.5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39.0,这一差异就形成了交易商可以在理想的无摩擦市场上实现的订单层收益(或损失)的全程变化范围。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
理想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订单_进入)。。。。。。。。(49)理想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结束-订单_进入)/订单_执行。。。。。。。。。。。。。。。。。。。。。。。。。。。。。。。。。。。。。。。。。。。。。。。。(50)期望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111.50)和从进入到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ec)($81.2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30.22,这一差异形成了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实现的期望订单层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期望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OMCP_ec)。。。。。。。。(51)期望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结束-OMCP_ec)/订单_执行。。。。。。。。。。。。。。。。。。。。。。。。。。。。。。。。。。。。。。。。。。。。。。。。(52)实际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111.50)和订单期间的执行价格(订单_执行)($87.8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23.62,这一差异形成了客户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实际订单层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实际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订单_执行)。。。。。。。(53)实际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结束-订单_执行)/订单_执行。。。。。。。。。。。。。。。。。。。。。。。。。。。。。。。。。。。。。。。。。。。。。。。(54)市场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进入($72.50)和从进入到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ec)($81.2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8.78,这一差异就是市场影响的测算,记录了在订单期间内平均的交易成本。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市场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开始-OMCP_ec)。。。。。。。(55)市场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开始-OMCP_ec)/订单_执行。。。。。。。。。。。。。。。。。。。。。。。。。。。。。。。。。。。。。。。。。。。。。。。。(56)执行订单层的收益/损失从进入到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ec)($81.28)和订单期间执行价格(订单_执行)($87.8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6.60,这一差异就是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客户额外需要支付成本的测算。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执行订单层的收益/损失=(OMCP_ec-订单_执行)。。。。。。。(57)执行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OMCP_ec-订单_执行)/订单_执行。。。。。。。。。。。。。。。。。。。。。。。。。。。。。。。。。。。。。。。。。。。。。。。。(58)层次III投资/订单一致层次分析用于OE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III分析包括3个协调的成本数,具体如下订单层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在周期_结束($132.50)和订单_结束($111.5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21,这一差异说明了市场收益(或损失),其中市场收益(或损失)产生于订单_结束和周期_结束之间。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订单层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订单_结束)。。。(59)订单层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因子=(周期_结束-订单_结束)/订单_执行。。。。。。。。。。。。。。。。。。。。。。。。。。。。。。。。。。。。。。。。。。。。。。(60)订单层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从开始到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oc=$78.60)与从进入到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ec=$81.28)之间的差异为$-2.68,这一差异结果说明了在市场开始和进入之间订单移交给柜台的迟滞所对应的市场影响。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订单层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OMCP_oc-OMCP_ec)。。。(61)订单层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因子=(OMCP_oc-OMCP_ec)/订单_执行。。。。。。。。。。。。。。。。。。。。。。。。。。。。。。。。。。。。。。。。。。。。。。。。(62)订单层时机的收益/损失订单_开始($70.00)和订单_进入($72.5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2.50,这一差异就是时机因子,也就是在等待进入市场的时候产生的收益(或损失)。注意到上述的时机收益/损失,时机问题的市场影响由等式(61)与(62)来记录。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订单层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订单_开始-订单_进入) (63)订单层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开始-订单_进入)/订单_执行。。。。。。。。。。。。。。。。。。。。。。。。。。。。。。。。。。。。。。。。。。。。(64)现在考虑基于OEXcC集合上的日层次分析(图8为第1天,图9为第2天)。在第1天,进入时的价格为$72.50(日_进入)。在第1天里,客户的执行价为$81.23(日_执行)。当所有的价单都返回而且都被执行完毕(也就是说,日_执行_结束事件),此时(日_执行_结束)对应的缔约价格(strike)为$85.50。当日的股票的收盘价为$90.50(日_收盘)。在客户处于市场内的时间里,从日_进入到日_执行_结束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exc)为$76.42。而从日_进入到日_收盘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ec)为$77.88。在第2天,进入时的股票价格为$91.00(日_进入);在第2天里,客户的执行价为$94.53(日_执行)。当所有的价单都返回而且都被执行完毕(也就是说,日_执行_结束事件),此时(日_执行_结束)对应的缔约价格为$97.50。当日股票的收盘价为$111.50(日_收盘)。在客户处于市场内的时间里,从日_进入到日_执行_结束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exc)为$94.17。而从日_进入到日_收盘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ec)为$93.97。给定这些日层次的价格点,较佳实施例中的层次IV,VI和VIII上成本/绩效分析参见图8(第1天)和图9(第2天)。
层次IV日层次分析。用于OE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IV分析包括5个不同的成本数,具体如下理想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在日_收盘(第1天是$90.50,第2天是$111.50)和日_进入(第1天是$72.50,第2天是$91.0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18.00,第2天$20.50,这些差异就形成了可以在理想的无摩擦市场上实现的日层次收益(或损失)的全程变化范围。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各自的日期间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理想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日_进入)。。。。。。。。。。。(65)理想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收盘-日_进入)/日_执行(66)期望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第1天是$90.50,第2天是$111.50)和从日_进入到日_收盘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ec)(第1天是$77.88,第2天是$93.97)之间的差异为第1天$12.62,第2天$17.53,这些差异形成了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实现的期望日层次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期望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DMCP_ec)。。。。。。。。。(67)期望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收盘-DMCP_ec)/日_执行。。。。。。。。。。。。。。。。。。。。。。。。。。。。。。。。。。。。。。。。。。。。。。。。。(68)实际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第1天是$90.50,第2天是$111.50)和日层次的执行价格(日_执行)(第1天是$81.23,第2天是$94.53)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9.27,第2天$16.98,这些差异形成了客户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实际日层次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实际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日_执行)。。。。。。。。。。。(69)实际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收盘-日_执行)/日_执行。。。。。。。。。。。。。。。。。。。。。。。。。。。。。。。。。。。。。。。。。。。。。。。。(70)市场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进入(第1天是$72.50,第2天是$91.00)和从日_进入到日_收盘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ec)(第1天是$77.88,第2天是$93.97)之间的差异为第1天-$5.38,第2天-$2.97,这些差异就是市场影响的测算,记录了在当日订单平均的交易成本。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市场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进入-DMCP_ec)。。。。。。。。(71)
市场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进入-DMCP_ec)/日_执行。。。。。。。。。。。。。。。。。。。。。。。。。。。。。。。。。。。。。。。。。。。。。。。。。。。(72)执行日层次的收益/损失从日_进入到日_收盘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ec)(第1天是$77.88,第2天是$93.97)和日层次的执行价格(日_执行)(第1天是$81.23,第2天是$94.53)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3.35,第2天-$0.56,这些差异就是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客户额外需要支付成本的测算。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执行日层次的收益/损失=(DMCP_ec-日_执行)。。。。。。。。(73)执行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DMCP_ec-日_执行)/日_执行。。。。。。。。。。。。。。。。。。。。。。。。。。。。。。。。。。。。。。。。。。。。。。。(74)层次VI运作层次分析。用于OE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VI分析包括5个不同的成本数,具体如下理想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在日_执行_结束(第1天是$85.50,第2天是$97.50)和日_进入(第1天是$72.50,第2天是$91.0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13.00,第2天$6.50,这些差异就形成了可以在理想的无摩擦市场上实现的运作层次收益(或损失)的全程变化范围。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通过除以各自的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理想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执行_结束-日_进入)。。。。(75)理想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执行_结束-日_进入)/日执行。。。。。。。。。。。。。。。。。。。。。。。。。。。。。。。。。。。。。。。。。。。。。。。。(76)期望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执行_结束(第1天是$85.50,第2天是$97.50)和从日_进入到日_执行_结束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exc)(第1天是$76.42,第2天是$94.17)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9.08,第2天$3.33,这些差异形成了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实现的期望运作层次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
期望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执行_结束-DMCP_exc)。。。(77)期望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执行_结束-DMCP_exc)/日_执行。。。。。。。。。。。。。。。。。。。。。。。。 .。。。。。。。。。。。。。。。。。。。。。。(78)实际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执行_结束(第1天是$85.50,第2天是$97.50)和日层次的执行价格(日_执行)(第1天是$81.23,第2天是$94.53)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4.27,第2天$2.97,这些差异形成了客户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实际运作层次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实际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执行_结束-日_执行)。。。。(79)实际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执行_结束-日_执行)/日_执行。。。。。。。。。。。。。。。。。。。。。。。。。。。。。。。。。。。。。。。。。。。。。。。。(80)市场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进入(第1天是$72.50,第2天是$91.00)和从日_进入到日_执行_结束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exc)(第1天是$76.42,第2天是$94.17)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3.92,第2天-$3.17,这些差异就是市场影响的测算,记录了在运作日订单平均的交易成本。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市场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进入-DMCP_exc)。。。。。。。(81)市场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进入-DMCP_exc)/日_执行。。。。。。。。。。。。。。。。。。。。。。。。。。。。。。。。。。。。。。。。。。。。。。。。(82)执行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从日_进入到日_执行_结束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exc)(第1天是$76.42,第2天是$94.17)和日层次的执行价格(日_执行)(第1天是$81.23,第2天是$94.53)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4.81,第2天-$0.36,这些差异就是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客户额外需要支付成本的测算。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执行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DMCP_exc-日_执行)。。。。。。。(83)执行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DMCP_exc-日_执行)/日_执行。。。。。。。。。。。。。。。。。。。。。。。。。。。。。。。。。。。。。。。。。。。。。。。。(84)层次VIII日/运作一致层次分析。用于OE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VIII分析包括2个协调的成本数,具体如下运作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第1天是$90.50,第2天是$111.50)和日_执行_结束(第1天是$85.50,第2天是$97.5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5.00,第2天$14.00,这些差异说明了在日_执行_结束和日_收盘之间产生的市场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通过除以日层次上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运作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日_执行_结束)。(85)运作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收盘-日_执行_结束)/日_执行。。。。。。。。。。。。。。。。。。。。。。。。。。。。。。。。。。。。。。。。。。。。。。。(86)运作层次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从日_进入到日_收盘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ec)(第1天是$77.88,第2天是$93.97)和从日_进入到日_执行_结束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exc)(第1天是$76.42,第2天是$94.17)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1.46,第2天-$0.20,这些差异说明了在收市之前完成日订单的市场影响。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运作层次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DMCP_ec-DMCP_exc)。。(87)运作层次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因子=(DMCP_ec-DMCP_exc)/日_执行。。。。。。。。。。。。。。。。。。。。。。。。。 .。。。。。。。。。。。。。。。。。。。。。。(88)层次V订单/日一致层次分析。用于OE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V分析(参见图10)仅仅包括单个协调的成本数,具体如下日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第2天的日_开盘价格($91.00)和上一日_收盘价格($90.5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0.50,这一差异说明了在连续日里收盘和开盘之间出现的市场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日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日_开盘-上一日_收盘)。。(89)日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开盘-上一日_收盘)/订单_执行。。。。。。。。。。。。。。。。。。。。。。。。。。。。。。。。。。。。。。。。。。。。。。。。(90)VIII.DOEXcC时间集的分析现在考虑的客户例子,其除了拥有上述的OEXcC集合之外,还有决策时戳(也就是,此处和图中的时间集DOEXcC,同时也被称之为ODEXcC时间集),具体参见图11。在DOEXcC时间集样本中,订单开始的当天,股票以$70.00的价格开盘(订单开始价格或者订单_开始)。投资管理人决定在股票价格为$71.00的时候进行交易(订单_决策)。投资管理人于是在股票价格到达$72.50的时候移交交易订单(订单_进入)。在整个订单期间内,订单在价格为$87.88的时候被执行(订单_执行)。订单结束的当日,股票收盘价为$111.50(订单_结束)。在投资期末,股票的收盘价为$132.50(周期_结束)。从订单_决策到订单_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dc)是$78.84,同时从订单进入到订单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ec)为$81.28。给定这些投资/订单层次的价格点,较佳实施例的层次I,II和III的成本/绩效分析参见图11。
层次I投资层次分析。用于DOE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I分析包括5个不同的成本数,具体如下理想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在周期_结束($132.50)和订单_决策($71.0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61.50,这一差异就形成了可以在理想的无摩擦市场上实现的投资层收益(或损失)的全程变化范围。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理想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订单_决策)。。。。。。。。(91)理想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周期_结束-订单_决策)/订单_执行。。。。。。。。。。。。。。。。。。。。。。。。。。。。。。。。。。。。。。。。。。。。。。。。(92)期望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132.50)和从决策到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dc)($78.84)之间的价格差异为$53.66,这一差异形成了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实现的期望投资层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期望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OMCP_dc)。。。。。。。。(93)期望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周期_结束-OMCP_dc)/订单_执行。。。。。。。。。。。。。。。。。。。。。。。。。。。。。。。。。。。。。。。。。。。。。。。。(94)实际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132.50)和订单期间的执行价格(订单_执行)($87.8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44.62,这一差异形成了客户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实际投资层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实际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订单_执行)。。。。。。。。(95)实际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周期_结束-订单_执行)/订单_执行。。。。。。。。。。。。。。。。。。。。。。。。。。。。。。。。。。。。。。。。。。。。。。。。(96)市场投资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决策($71.00)和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dc=$78.84)之间的价格差异为-$7.84,这一差异就是市场影响的测算,记录了在订单期间内平均的交易成本。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市场投资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决策-OMCP_dc)。。。。。。。(97)市场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决策-OMCP_dc)/订单_执行。。。。。。。。。。。。。。。。。。。。。。。。。。。。。。。。。。。。。。。。。。。。。。。(98)执行投资层的收益/损失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dc=$78.84)和订单期间市场执行价格(订单_执行)($87.8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9.04,这一差异就是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客户额外需要支付成本的测算。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执行投资层的收益/损失=(OMCP_dc-订单_执行)。。。。。。。(99)执行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OMCP_dc-订单_执行)/订单_执行。。。。。。。。。。。。。。。。。。。。。。。。。。。。。。。。。。。。。。。。。。。。。。。(100)层次II订单层次分析用于DOE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II分析包括5个不同的成本数,具体如下
理想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在订单_结束($111.50)和订单_进入($72.5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39.0,这一差异就形成了交易商可以在理想的无摩擦市场上实现的订单层收益(或损失)的全程变化范围。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理想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订单_进入)。。。。。。。(101)理想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结束-订单_进入)/订单_执行。。。。。。。。。。。。。。。。。。。。。。。。。。。。。。。。。。。。。。。。。。。。。。。(102)期望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111.50)和从进入到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ec)($81.2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30.22,这一差异形成了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实现的期望订单层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期望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OMCP_ec)。。。。。。。(103)期望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结束-OMCP_ec)/订单_执行。。。。。。。。。。。。。。。。。。。。。。。。。。。。。。。。。。。。。。。。。。。。。。。(104)实际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111.50)和订单期间的执行价格(订单_执行)($87.8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23.62,这一差异形成了客户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实际订单层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实际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订单_执行)。。。。。。。(105)实际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结束-订单_执行)/订单_执行。。。。。。。。。。。。。。。。。。。。。。。。。。。。。。。。。。。。。。。。。。。。。。。。(106)市场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进入($72.50)和从进入到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ec)($81.2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8.78,这一差异就是市场影响的测算,记录了在订单期间内平均的交易成本。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
市场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进入-OMCP_ec)。。。。。。(107)市场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进入-OMCP_ec)/订单_执行。。。。。。。。。。。。。。。。。。。。。。。。。。。。。。。。。。。。。。。。。。。。。。(108)执行订单层的收益/损失从进入到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ec)($81.28)和订单期间市场执行价格(订单_执行)($87.8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6.60,这一差异就是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客户额外需要支付成本的测算。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执行订单层的收益/损失=(OMCP_ec-订单_执行)。。。。。。。(109)执行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OMCP_ec-订单_执行)/订单_执行。。。。。。。。。。。。。。。。。。。。。。。。。。。。。。。。。。。。。。。。。。。。。。。(110)层次III投资/订单一致层次分析用于DOE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III分析包括3个协调的成本数,具体如下订单层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在周期_结束($132.50)和订单_结束($111.5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21,这一差异说明了对市场收益/损失的测算,其中市场收益/损失产生于订单_结束和周期_结束之间。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订单层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订单_结束)。。。(111)订单层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因子=(周期_结束-订单_结束)/订单_执行。。。。。。。。。。。。。。。。。。。。。。。。。。。。。。。。。。。。。。。。。。。(112)订单层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从决策到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dc=$78.84)与从进入到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ec=$81.2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2.44,这一差异结果说明了在市场开始和进入之间订单移交给柜台的迟滞所对应的市场影响。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订单层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OMCP_dc-OMCP_ec)。。。(113)订单层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因子=(OMCP_dc-OMCP_ec)/订单_执行。。。。。。。。。。。。。。。。。。。。。。。。。。。。。。。。。。。。。。。。。。。。。。。(114)订单层时机的收益/损失订单_决策($71.00)和订单_进入($72.5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1.50,这一差异就是时机因子,也就是在等待进入市场的时候产生的收益(或损失)。注意到上述的时机收益/损失,时机问题的市场影响是由等式(115)与(116)来记录的。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订单层时机的收益/损失=(订单_决策-订单_进入)。。。。。(115)订单层时机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决策-订单_进入)/订单_执行。。。。。。。。。。。。。。。。。。。。。。。。。。。。。。。。。。。。。。。。。。。。。。(116)现在考虑基于DOEXcC集合上的日层次分析(图12为第1天,图13为第2天)。在第1天,进入时的价格为$72.50(日_进入)。在第1天里,客户的执行价为$81.23(日_执行)。当所有的价单都返回而且都被执行完毕(也就是说,日_执行_结束事件),此时(日_执行_结束)对应的缔约价格为$85.50。当日的股票的收盘价为$90.50(日_收盘)。在客户处于市场内的时间里,从日_进入到日_执行_结束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exc)为$76.42。而从日_进入到日_收盘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ec)为$77.88。在第2天,进入时的股票价格为$91.00(日_进入);在第2天里,客户的执行价为$94.53(日_执行)。当所有的价单都返回而且都被执行完毕(也就是说,日_执行_结束事件),此时(日_执行_结束)对应的缔约价格为$97.50。当日股票的收盘价为$111.50(日_收盘)。在客户处于市场内的时间里,从日_进入到日_执行_结束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exc)为$94.17。而从日_进入到日_收盘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ec)为$93.97。给定这些日层次的价格点,较佳实施例中的层次IV,VI和VIII上的成本/绩效分析参见图12(第1天)和图13(第2天)。
层次IV日层次分析。用于DOE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IV分析包括5个不同的成本数,具体如下
理想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在日_收盘(第1天是$90.50,第2天是$111.50)和日_进入(第1天是$72.50,第2天是$91.0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18.00,第2天$20.50,这些差异就形成了可以在理想的无摩擦市场上实现的日层次收益(或损失)的全程变化范围。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通过除以各自的日期间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理想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日_进入)。。。。。。。。。。(117)理想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收盘-日_进入)/日_执行(118)期望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第1天是$90.50,第2天是$111.50)和从日_进入到日_收盘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ec)(第1天是$77.88,第2天是$93.97)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12.62,第2天$17.53,这些差异形成了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实现的期望日层次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期望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DMCP_ec)。。。。。。。。(119)期望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收盘-DMCP_ec)/日_执行。。。。。。。。。。。。。。。。。。。。。。。。。。。。。。。。。。。。。。。。。。。。。。。。(120)实际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第1天是$90.50,第2天是$111.50)和日层次的执行价格(日_执行)(第1天是$81.23,第2天是$94.53)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9.27,第2天$16.98,这些差异形成了客户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实际日层次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实际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日_执行)。。。。。。。。。(121)实际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收盘-日_执行)/日_执行。。。。。。。。。。。。。。。。。。。。。。。。。。。。。。。。。。。。。。。。。。。。。。。。(122)市场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进入(第1天是$72.50,第2天是$91.00)和从日_进入到日_收盘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ec)(第1天是$77.88,第2天是$93.97)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5.38,第2天-$2.97,这些差异就是市场影响的测算,记录了日期间订单平均的交易成本。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市场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进入-DMCP_ec)。。。。。。。。(123)市场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进入-DMCP_ec)/日_执行。。。。。。。。。。。。。。。。。。。。。。。。。。。。。。。。。。。。。。。。。。。。。。。(124)执行日层次的收益/损失从日_进入到日_收盘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ec)(第1天是$77.88,第2天是$93.97)和日层次的执行价格(日_执行)(第1天是$81.23,第2天是$94.53)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3.35,第2天-$0.56,这些差异就是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客户额外需要支付成本的测算。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执行日层次的收益/损失=(DMCP_ec-日_执行)。。。。。。。。(125)执行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DMCP_ec-日_执行)/日_执行。。。。。。。。。。。。。。。。。。。。。。。。。。。。。。。。。。。。。。。。。。。。。。。(126)层次VI运作层次分析。用于DOE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VI分析包括5个不同的成本数,具体如下理想的运作层次收益/损失在日_执行_结束(第1天是$85.50,第2天是$97.50)和日_进入(第1天是$72.50,第2天是$91.0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13.00,第2天$6.50,这些差异就形成了可以在理想的无摩擦市场上实现的运作层次收益(或损失)的全程变化范围。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通过除以各自的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理想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执行_结束-日_进入)。。。。(127)理想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执行_结束-日_进入)/日_执行。。。。。。。。。。。。。。。。。。。。。。。。。。。。。。。。。。。。。。。。。。。。。。(128)期望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执行_结束(第1天是$85.50,第2天是$97.50)和从日_进入到日_执行_结束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exc)(第1天是$76.42,第2天是$94.17)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9.08,第2天$3.33,这些差异形成了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实现的期望运作层次的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期望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执行_结束-DMCP_exc)。。(129)期望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执行_结束-DMCP_exc)/日_执行。。。。。。。。。。。。。。。。。。。。。。。 .。。。。。。。。。。。。。。。。。。。。。(130)实际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执行_结束(第1天是$85.50,第2天是$97.50)和日层次的执行价格(日_执行)(第1天是$81.23,第2天是$94.53)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4.27,第2天$2.97,这些差异形成了客户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实际运作层次的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实际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执行_结束-日_执行)。。。(131)实际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执行_结束-日_执行)/日_执行。。。。。。。。。。。。。。。。。。。。。。。。。。。。。。。。。。。。。。。。。。。。。。。(132)市场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进入(第1天是$72.50,第2天是$91.00)和从日_进入到日_执行_结束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exc)(第1天是$76.42,第2天是$94.17)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3.92,第2天-$3.17,这些差异就是市场影响的测算,记录了在运作日订单平均的交易成本。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市场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进入-DMCP_exc)。。。。。。。(133)市场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进入-DMCP_exc)/日_执行。。。。。。。。。。。。。。。。。。。。。。。。。。。。。。。。。。。。。。。。。。。。。。(134)执行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从日_进入到日_执行_结束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exc)(第1天是$76.42,第2天是$94.17)和日层次的执行价格(日_执行)(第1天是$81.23,第2天是$94.53)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4.81,第2天-$0.36,这些差异就是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客户额外需要支付成本的测算。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
执行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DMCP_exc-日_执行)。。。。。。。(135)执行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DMCP_exc-日_执行)/日_执行。。。。。。。。。。。。。。。。。。。。。。。。。。。。。。。。。。。。。。。。。。。。。。。(136)层次VIII日/运作一致层次分析。用于DOE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VIII分析包括2个协调的成本数,具体如下运作层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第1天是$90.50,第2天是$111.50)和日_执行_结束(第1天是$85.50,第2天是$97.5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5.00,第2天$14.00,这些差异说明了在日_执行_结束和日_收盘之间产生的市场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通过除以日层次上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运作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日_执行_结束)(137)运作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收盘-日_执行_结束)/日_执行。。。。。。。。。。。。。。。。。。。。。。。。。。。。。。。。。。。。。。。。。。。。。。(138)运作层次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从日_进入到日_收盘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ec)(第1天是$77.88,第2天是$93.97)和从日_进入到日_执行_结束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exc)(第1天是$76.42,第2天是$94.17)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1.46,第2天-$0.20,这些差异说明了在市场结束之前完成日订单的市场影响。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运作层次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DMCP_ec-DMCP_exc)(139)运作层次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因子=(DMCP_ec-DMCP_exc)/日_执行。。。。。。。。。。。。。。。。。。。。。 .。。。。。。。。。。。。。。。。。。。。。。(140)层次V订单/日一致层次分析。用于DOE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V分析(参见图14)仅仅包括单个协调的成本数,具体如下日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第2天的日_开盘价格($91.00)和第1天上一日_收盘价格($90.5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0.50,这一差异说明了在连续日里收盘和开盘之间出现的市场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
日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日_开盘-上一日_收盘)。。(141)日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开盘-上一日_收盘)/订单_执行。。。。。。。。。。。。。。。。。。。。。。。。。。。。。。。。。。。。。。。。。。。。。(142)IX.DOEPXcC时间集合的分析现在考虑的客户例子,其除了拥有上述的DOEXcC集合之外,还有提交时戳(也就是,时间集DOEPXcC),具体参见图13-19。在DOEPXcC时间集样本中,订单开始的当天,股票以$70.00的价格开盘(订单_开始)。投资管理人决定在股票价格为$71.00的时候进行交易(订单_决策)。投资管理人然后在股票价格到达$72.50的时候移交交易订单(订单_进入)。在第1天,当股票价格到达$77.50时,买方交易商把订单提交到卖方柜台(图16和18)(日_提交)。在第2天,买方交易商在股票价格到达$92.00时把订单提交到卖方柜台(图17和19)(日_提交)。在整个订单期间内,订单在价格为$87.88的时候被执行(订单_执行)。订单结束的当日,股票收盘价为$111.50(订单_结束)。在投资期末,股票的收盘价为$132.50(周期_结束)。从订单_决策到订单_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dc)是$78.84,同时从订单_进入到订单_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ec)为$81.28。给定这些投资/订单层次价格点,较佳实施例中层次I,II和III的成本/绩效分析参见图15。
层次I投资层次分析。用于DOEP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I分析包括5个不同的成本数,具体如下理想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在周期_结束($132.50)和订单_决策($71.0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61.50,这一差异就形成了可以在理想的无摩擦市场上实现的投资层收益(或损失)的全程变化范围。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理想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订单_决策)。。。。。。(143)理想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周期_结束-订单_决策)/订单_执行。。。。。。。。。。。。。。。。。。。。。。。。。。。。。。。。。。。。。。。。。。。。。。(144)
期望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132.50)和从决策到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dc)($78.84)之间的价格差异为$53.66,这一差异形成了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实现的期望投资层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期望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OMCP_dc)。。。。。。。(145)期望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周期_结束-OMCP_dc)/订单_执行。。。。。。。。。。。。。。。。。。。。。。。。。。。。。。。。。。。。。。。。。。。。。。。。(146)实际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132.50)和订单期间的执行价格(订单_执行)($87.8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44.62,这一差异形成了客户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实际投资层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实际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订单_执行)。。。。。。(147)实际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周期_结束-订单_执行)/订单_执行。。。。。。。。。。。。。。。。。。。。。。。。。。。。。。。。。。。。。。。。。。。。。。。(148)市场投资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决策($71.00)和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dc=$78.84)之间的价格差异为-$7.84,这一差异就是市场影响的测算,记录了在订单期间内平均的交易成本。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市场投资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决策-OMCP_dc)。。。。。。。(149)市场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决策-OMCP_dc)/订单_执行。。。。。。。。。。。。。。。。。。。。。。。。。。。。。。。。。。。。。。。。。。。。。。。(150)执行投资层的收益/损失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dc=$78.84)和订单期间执行价格(订单_执行)($87.8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9.04,这一差异就是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客户额外需要支付成本的测算。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执行投资层的收益/损失=(OMCP_dc-订单_执行)。。。。。。(151)
执行投资层的收益/损失因子=(OMCP_dc-订单_执行)/订单_执行。。。。。。。。。。。。。。。。。。。。。。。。。。。。。。。。。。。。。。。。。。。。。。(152)层次II订单层次分析用于DOEP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II分析包括5个不同的成本数,具体如下理想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在订单_结束($111.50)和订单_进入($72.5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39.0,这一差异就形成了交易商可以在理想的无摩擦市场上实现的订单层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理想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订单_进入)。。。。。。。(153)理想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结束-订单_进入)/订单_执行。。。。。。。。。。。。。。。。。。。。。。。。。。。。。。。。。。。。。。。。。。。。。。。(154)期望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111.50)和从进入到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ec)($81.28)之间的差异为$30.22,这一差异形成了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实现的期望订单层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期望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OMCP_ec)。。。。。。。(155)期望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结束-OMCP_ec)/订单_执行。。。。。。。。。。。。。。。。。。。。。。。。。。。。。。。。。。。。。。。。。。。。。。(156)实际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111.50)和订单期间的执行价格(订单_执行)($87.8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23.62,这一差异形成了客户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实际订单层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实际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结束-订单_执行)。。。。。。。(157)实际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结束-订单_执行)/订单_执行。。。。。。。。。。。。。。。。。。。。。。。。。。。。。。。。。。。。。。。。。。。。。。。。(158)市场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进入($72.50)和从进入到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ec)($81.2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8.78,这一差异就是市场影响的测算,记录了在订单期间内平均的交易成本。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市场订单层的收益/损失=(订单_进入-OMCP_ec)。。。。。。(159)市场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进入-OMCP_ec)/订单_执行。。。。。。。。。。。。。。。。。。。。。。。。。。。。。。。。。。。。。。。。。。。。。(160)执行订单层的收益/损失从进入到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ec)($81.28)和订单期间执行价格(订单_执行)($87.8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6.60,这一差异就是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客户额外需要支付成本的测算。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执行订单层的收益/损失=(OMCP_ec-订单_执行)。。。。。。。(161)执行订单层的收益/损失因子=(OMCP_ec-订单_执行)/订单_执行。。。。。。。。。。。。。。。。。。。。。。。。。。。。。。。。。。。。。。。。。。。。。。(162)层次III投资/订单一致层次分析用于DOEP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III分析包括3个协调的成本数,具体如下订单层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在周期_结束($132.50)和订单_结束($111.5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21,这一差异说明了产生于订单_结束和周期_结束之间的市场收益/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订单层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周期_结束-订单_结束)。。(163)订单层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因子=(周期_结束-订单_结束)/订单_执行。。。。。。。。。。。。。。。。。。。。。。。。。。。。。。。。。。。。。。。。。。。。。(164)订单层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从决策到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dc=$78.84)与从进入到结束的订单期间市场清算价格(OMCP_ec=$81.28)之间的价格差异为$-2.44,这一差异结果说明了在市场开始和进入之间订单移交给柜台的迟滞所对应的市场影响。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
订单层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OMCP_dc-OMCP_ec)。。。(165)订单层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因子=(OMCP_dc-OMCP_ec)/订单_执行。。。。。。。。。。。。。。。。。。。。。。。。。。。。。。。。。。。。。。。。。。。。。。(166)订单层时机的收益/损失订单_决策($71.00)和订单_进入($72.5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1.50,这一差异就是时机因子,也就是在等待进入市场的时候产生的收益(或损失)。注意到上述的时机收益/损失,时机问题的市场影响是由等式(165)与(166)来记录的。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订单期间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订单层时机的收益/损失=(订单_决策-订单_进入)。。。。。。(167)订单层时机的收益/损失因子=(订单_决策-订单_进入)/订单_执行。。。。。。。。。。。。。。。。。。。。。。。。。。。。。。。。。。。。。。。。。。。。。。。(168)现在考虑基于DOEPXcC集合上的日层次分析(图16和18用于第1天,图17和19用于第2天)。在第1天,进入时的价格为$72.50(日_进入),提交时的价格为$77.50(日_提交)。在第1天里,客户的执行价为$81.23(日_执行)。当所有的价单都返回而且都被执行完毕(也就是说,日_执行_结束事件),此时(日_执行_结束)·对应的缔约价格为$85.50。当日的股票的收盘价为$90.50(日_收盘)。从日_进入到日_收盘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ec)为$77.88。从日_提交到日_执行_结束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pxc)为$81.48。从日_提交到日_收盘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pc)为$83.63。在第2天,进入时的股票价格为$91.00(日_进入);提交时的股票价格为$92.00(日_提交)。在第2天里,客户的执行价为$94.53(日_执行)。当所有的价单都返回而且都被执行完毕(也就是说,日_执行_结束事件),此时(日_执行_结束)对应的缔约价格为$97.50。当日股票的收盘价为$111.50(日_收盘)。从日_进入到日_收盘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ec)为$93.97。从日_提交到日_执行_结束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Pxc)为$95.10。从日_提交到日_收盘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pc)为$94.71。给定这些日层次的价格点,较佳实施例中层次VI,VII和IX(第1天的图16,第2天的图17)以及层次VI,VII和VIII(第1天的图18,第2天的图19)上的的成本/绩效分析具体如下(注意到层次VII在图中重复出现,这是为了在画面之间提供一定的连续性)层次VI日层次分析。用于DOEP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VI分析包括5个不同的成本数,具体如下理想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在日_收盘(第1天是$90.50,第2天是$111.50)和日_进入(第1天是$72.50,第2天是$91.0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18.00,第2天$20.50,这些差异就形成了可以在理想的无摩擦市场上实现的日层次收益(或损失)的全程变化范围。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通过除以各自的日期间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理想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日_进入)。。。。。。。。。(169)理想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收盘-日_进入)/日_执行。。。。。。。。。。。。。。。。。。。。。。。。。。。。。。。。。。。。。。。。。。。。。。(170)期望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第1天是$90.50,第2天是$111.50)和从日_进入到日_收盘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ec)(第1天是$77.88,第2天是$93.97)之间的差异为第1天$12.62,第2天$17.53,这些差异形成了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实现的期望日层次的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期望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DMCP_ec)。。。。。。。。(171)期望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收盘-DMCP_ec)/日_执行。。。。。。。。。。。。。。。。。。。。。。。。。。。。。。。。。。。。。。。。。。。。。。。(172)实际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第1天是$90.50,第2天是$111.50)和日层次的执行价格(日_执行)(第1天是$81.23,第2天是$94.53)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9.27,第2天$16.98,这些差异形成了客户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实际日层次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
实际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日_执行)。。。。。。。。。。(173)实际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收盘-日_执行)/日_执行。。。。。。。。。。。。。。。。。。。。。。。。。。。。。。。。。。。。。。。。。。。。。。。(174)市场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进入(第1天是$72.50,第2天是$91.00)和从日_进入到日_收盘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ec)(第1天是$77.88,第2天是$93.97)之间的差异为第1天-$5.38,第2天-$2.97,这些差异就是市场影响的测算,记录了日订单平均的交易成本。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市场日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进入-DMCP_ec)。。。。。。。(175)市场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进入-DMCP_ec)/日_执行。。。。。。。。。。。。。。。。。。。。。。。。。。。。。。。。。。。。。。。。。。。。。。。(176)执行日层次的收益/损失从日_进入到日_收盘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ec)(第1天是$77.88,第2天是$93.97)和日层次的执行价格(日_执行)(第1天是$81.23,第2天是$94.53)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3.35,第2天-$0.56,这些差异就是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客户额外需要支付成本的测算。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执行日层次的收益/损失=(DMCP_ec-日_执行)。。。。。。。。(177)执行日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DMCP_ec-日_执行)/日_执行。。。。。。。。。。。。。。。。。。。。。。。。。。。。。。。。。。。。。。。。。。。。。。(178)层次VII可利用层次分析。用于DOEP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VII分析包括5个不同的成本数,具体如下理想可利用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第1天是$90.50,第2天是$111.50)和日_提交(第1天是$77.50,第2天是$92.0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13.00,第2天$19.50,这些差异就形成了可以在理想的无摩擦市场上实现的提交层次收益(或损失)的全程变化范围。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通过除以各自的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
理想可利用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日_提交)。。。。。(179)理想可利用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收盘-日_提交)/日_执行。。。。。。。。。。。。。。。。。。。。。。。。。。。。。。。。。。。。。。。。。。。。。。(180)期望可利用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第1天是$90.50,第2天是$111.50)和从日_提交到日_收盘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pc)(第1天是$83.63,第2天是$94.71)之间的差异为第1天$6.87,第2天$16.79,这些差异形成了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实现的期望提交层次的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期望可利用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DMCP_pc)。。。(181)期望可利用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收盘-DMCP_pc)/日_执行。。。。。。。。。。。。。。。。。。。。。。。。。。。。 .。。。。。。。。。。。。。。。。(182)实际可利用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第1天是$90.50,第2天是$111.50)和日层次的执行价格(日_执行)(第1天是$81.23,第2天是$94.53)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9.27,第2天$16.97,这些差异形成了客户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实际提交层次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实际可利用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日_执行)。。。。。。(183)实际可利用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收盘-日_执行)/日_执行。。。。。。。。。。。。。。。。。。。。。。。。。。。。。。。。。。。。。。。。。。。。。。。。(184)市场可利用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提交(第1天是$77.50,第2天是$92.00)和从日_提交到日_收盘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pc)(第1天是$83.63,第2天是$94.71)之间的差异为第1天-$6.13,第2天-$2.71,这些差异就是市场影响的测算,记录了运作日订单平均的交易成本。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市场可利用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提交-DMCP_pc)。。。。(185)市场可利用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提交-DMCP_pc)/日_执行。。。。。。。。。。。。。。。。。。。。。。。。。。。。。。。。。。。。。。。。。。。。。。。(186)执行可利用层次的收益/损失从日_提交到日_收盘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pc)(第1天是$83.63,第2天是$94.71)和日层次的执行价格(日_执行)(第1天是$81.23,第2天是$94.53)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2.40,第2天$0.18,这些差异就是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客户额外需要支付成本的测算。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执行可利用层次的收益/损失=(DMCP_pc-日_执行)。。。。。(187)执行可利用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DMCP_pc-日_执行)/日_执行。。。。。。。。。。。。。。。。。。。。。。。。。。。。。。。。。。。。。。。。。。。。。。(188)层次IX日/可利用一致层次分析。用于DOEP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IX分析包括2个协调的成本数,具体如下可利用层次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从日_进入到日_收盘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ec)(第1天是$77.88,第2天是$93.97)和从日_提交到日_收盘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pc)(第1天是$83.63,第2天是$94.71)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5.75,第2天-$0.74,这些差异说明了在市场开始和进入之间移交订单给柜台对应迟滞的市场影响。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上的日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可利用层次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DMCP_ec-DMCP_pc)(189)可利用层次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因子=(DMCP_ec-DMCP_pc)/日_执行。。。。。。。。。。。。。。。。。。。。。。。。。。。。。。。。。。。。。。。。。。。(190)可利用层次时机的收益/损失日_进入(第1天是$72.50,第2天是$91.00)和日_提交(第1天是$77.50,第2天是$92.0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5.00,第2天-$1.00,这些差异就是时机因子,也就是在等待进入市场的时候产生的收益(或损失)。注意到上述的时机的收益/损失,时机问题的市场影响是由等式(189)与(190)来记录的。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期间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可利用层次时机的收益/损失=(日_进入-日_提交)。。。。。(191)可利用层次时机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进入-日_提交)/日_执行。。。。。。。。。。。。。。。。。。。。。。 .。。。。。。。。。。。。。。。。。。。。。。(192)层次VI运作层次分析。用于DOEP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VI分析包括5个不同的成本数,具体如下理想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在日_执行_结束(第1天是$85.50,第2天是$97.50)和日_提交(第1天是$77.50,第2天是$92.0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8.00,第2天$5.50,这些差异就形成了可以在理想的无摩擦市场上实现的运作层次的收益(或损失)的全程变化范围。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各自的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理想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执行_结束-日_提交)。。。。(193)理想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执行_结束-日_提交)/日_执行。。。。。。。。。。。。。。。。。。。。。。。。。。。。。。。。。。。。。。。。。。。。。。(194)期望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执行_结束(第1天是$85.50,第2天是$97.50)和从日_提交到执行_结束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pxc)(第1天是$81.48,第2天是$95.10)之间的差异为第1天$4.02,第2天$2.40,这些差异形成了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实现的期望提交层次的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期望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执行_结束-DMCP_pxc)(195)期望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执行_结束-DMCP_pxc)/日_执行。。。。。。。。。。。。。。。。。。。。。。。。。。。。。。。。。。。。。。。。。。。(196)实际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执行_结束(第1天是$85.50,第2天是$97.50)和日层次的执行价格(日_执行)(第1天是$81.23,第2天是$94.53)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4.27,第2天$2.97,这些差异形成了客户在有摩擦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实际提交层次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实际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执行_结束-日_执行)。。。(197)实际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执行_结束-日_执行)/日_执行。。。。。。。。。。。。。。。。。。。。。。。。。。。。。。。。。。。。。。。。。。。。。。。(198)市场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提交(第1天是$77.50,第2天是$92.00)和从日_提交到日_执行_结束的日期间市场清算价格(DMCP_pxc)(第1天是$81.48,第2天是$95.1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3.98,第2天-$3.10,这些差异就是市场影响的测算,记录了在运作日订单期间平均的交易成本。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市场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日_提交-DMCP_pxc)。。。。(199)市场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提交-DMCP_pxc)/日_执行。。。。。。。。。。。。。。。。。。。。。。。。。。。。。。。。。。。。。。。。。。。。。(200)执行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从日_提交到日_执行_结束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pxc)(第1天是$81.48,第2天是$95.10)和日层次的执行价格(日_执行)(第1天是$81.23,第2天是$94.53)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0.25,第2天$0.57,这些差异就是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客户额外需要支付成本的测算。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执行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DMCP_pxc-日_执行)。。。。(201)执行运作层次的收益/损失因子=(DMCP_pxc-日_执行)/日_执行。。。。。。。。。。。。。。。。。。。。。。。。。。。。。。。。。。。。。。。。。。。。。(202)层次VIII可利用/运作一致层次分析。用于DOEP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VIII分析包括2个协调的成本数,具体如下运作层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第1天是$90.50,第2天是$111.50)和日_执行_结束(第1天是$85.50,第2天是$97.5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5.00,第2天$14.00,这些差异说明了在日_执行_结束和日_收盘之间产生的市场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上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
运作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日_收盘-日_执行_结束)(203)运作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收盘-日_执行_结束)/日_执行。。。。。。。。。。。。。。。。。。。。。。。。。。。。。。。。。。。。。。。。。。。。。(204)运作层次时机的市场收益/损失从日_提交到日_收盘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pc)(第1天是$83.63,第2天是$94.71)和从日_提交到日_执行_结束的日层次市场清算价格(DMCP_pxc)(第1天是$81.48,第2天是$95.1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第1天$2.15,第2天-$0.39,这些差异说明了在日_执行_结束而非日_收盘时完成日订单的市场影响。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层次的日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运作层次时机的收益/损失=(DMCP_pc-DMCP_pxc)。。。(205)运作层次时机的收益/损失因子=(DMCP_pc-DMCP_pxc)/日_执行。。。。。。。。。。。。。。。。。。。。。。。 .。。。。。。。。。。。。。。。。。。。。。。(206)层次V订单/日一致层次分析。用于DOEPXcC集合的较佳的层次V分析(参见图20)仅仅包括单个协调的成本数,具体如下日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第2天的日_开盘价格($91.00)和第1天上一日_收盘价格($90.50)之间的价格差异为$0.50,这一差异说明了在连续日里收盘和开盘之间出现的市场收益(或损失)。对应的收益/损失因子可以通过除以日期间上的订单_执行来获得。也就是日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日_开盘-上一日_收盘)。(207)日层次水平差异的收益/损失因子=(日_开盘-上一日_收盘)/订单_执行。。。。。。。。。。。。。。。。。。。。。。。。。。。。。。。。。。。。。。。。。。。。(208)X.投资存量追踪对于一个给定的公司,如果财务系统和订单管理系统(一个追踪信息集合的系统——参见部分II)被充分地整合在一起,于是追踪伴随交易和清算行为的现金流就变得可行。这样的一个系统提供了对比分析实际收益与期望/理想收益的方法。本部分我们要说明的是如何把交易-成本测算框架和现金流分析方法整合在一起用以获得包含有交易成本的投资收益数据。图21到25描绘了一个投资示例,该投资在一年的时间内对16种股票进行了交易。
图21说明了Q1(第一季度)的收益分析。考虑第一次股票交易,投资管理人从零组合开始(如表中第3栏所示)。他然后在第一季度买入四只股票(股票A,B,C和D),并为此支付了$35,000(如表中第14栏底所示)。第4栏是一个标记,用以追踪每次股票交易是购买行为(+1)还是销售行为(-1);而现金流则用(0)来标记。购买股票的数量以及最后存量显示在第5和第6栏,该季度支付的股息显示在第7栏,用以购买股票的实际价格显示在第8栏;同时期望的(也就是市场清算价格)以及理想的(也就是当交易订单第一次出现在市场中时对应的普遍价格)价格分别显示在第9栏和第10栏。在季度开始(Beginning-Of-QuarterBOQ)时,有用的各种股票价格反映在第11栏。类似的,季度结束(End-Of-QuarterEOQ)时的价格在第12栏。由于各种股票交易而需要支付的任一佣金/税收都显示在第13栏。第14、15以及16栏分别对应表示实际的、期望的以及理想的股票头寸,同时这些头寸数字是通过把各自的交易数量(第5栏)以及买/卖指标(+1/-1)(第4栏)与对应的价格(第8,9和10栏)相乘而得。此外,季度开始(BOQ)以及季度结束(EOQ)时的头寸同样是通过把各自的存量头寸(开始的存量水平在第3栏,结束的存量水平在第6栏)与对应的价格(第11和12栏)相乘而得。整体的股票情况都在表底部用浅绿色的颜色标注出来。因此,在季度结束的时候,投资中的股票市场价值为$40,000。
现在考虑第一季度在现金帐户中发生的现金交易。在季度开始的时候,现金实际存量为0(第3栏)。在季度期间内,数值为$40,000的资金被添加到现金存量中作为新的资金被存放起来。在季度结束的时候,现金资源为$5,200(第6栏),同时也反映在第14栏(以实际头寸的名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于分别反映在第9和第10栏的期望以及理想的价格,期望(第15栏)与理想(第16栏)头寸包括了季度末现金存量。
支付帐户说明了在此季度内,实际向基金所有人支付的数额(第14栏)。对第一季度而言(Q1),支付数额为0。给定这些帐户,我们就可以使用下述的三个公式计算第一季度中(Q1)投资(实际的、期望的以及理想的)收益收益(实际的)=[[现金(实际的)+股票(周期结束的)+支付]-[现金(开始的)+现金(流入的)+股票(周期开始的)]]/[现金(开始的)+现金(流入的)+股票(周期开始的)]。。。。(209)于是,收益(实际的)=[[5,200+40,000+0]-
]/
=13%收益(期望的)=[[现金(期望的)+股票(周期结束的)+支付]-[现金(开始的)+现金(流入的)+股票(周期开始的)]]/[现金(开始的)+现金(流入的)+股票(周期开始的)]。。。。(210)于是,收益(期望的)=[[6,200+40,000+0]-
]/
=15.5%收益(理想的)=[[现金(理想的)+股票(周期结束的)+支付]-[现金(开始的)+现金(流入的)+股票(周期开始的)]]/[现金(开始的)+现金(流入的)+股票(周期开始的)]。。。。(211)于是,收益(理想的)=[[7,200+40,000+0]-
]/
=18%通过相似的方法,图22,23和24就是分别针对第二季度(Q2),第三季度(Q3)和第四季度(Q4)的收益分析。
如果分析的周期粒度(granularity)变成了一年而不是一个季度,那么除了收益分析之外还需要进行年终总结,具体可以参见图25。
在给定一年周期的情况下,投资用现金衡量就是$102,000。在此周期内,其支付给基金所有人的数量为$11,248。投资用于购买股票的花费是$87,600,这些股票增值到期末的头寸价值为$109,000,也就是说资本收益为$21,600。在年末,现金账户的实际现金数量为$3,887。例如,利用等式(209)我们可以计算出投资实际的收益,具体如下收益(实际的)=[[现金(实际的)+股票(周期结束的)+支付]-[现金(开始的)+现金(流入的)+股票(周期开始的)]]/[现金(开始的)+现金(流入的)+股票(周期开始的)]=[[3,887+109,200+11,284]-
]/
=21.9%XI.实施这一框架的计算机系统我们现在说明一个较佳的计算机系统与软件用来实施测算的框架。该系统主要是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从订单管理系统获取信息,以产生一系列需要测算的交易行为。
第二部分收集和组织在关注的时间里,市场中受关注证券的所有交易的市场信息。前面的这两个部分是互相独立的。
第三部分按照第一部分提供的顺序,利用第二部分提供的市场信息,为每一笔交易计算收益-损失的数量(最好如本文所描述的)。
第四部分是,从选择和总结这些增加的交易行为的信息,以测算出满足独特的查询或者报告需要的收益/损失数额以及对应因子。
另外,我们利用一个多维数据库(OLAP)来介绍该第四部分的可选实施。
第一部分.订单分析和分解一个典型的订单处理系统包括文件形式和图表形式的记录,这些记录隶属于一个数据管理系统。这些记录包含有输入,该输入对应于在每一个订单期间内发生的每一笔交易事件。
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订单分析以及分解过程(参见图26)通过分析订单管理系统的数据来得到一系列的分配交易项目。每一个项目都代表一些股票,其为同一个的投资的一部分,由同一个帐户下单,被同一个管理人委托,在同一天进行交易,由同一个经纪人提交,执行和分配到同一个账户中。
例如,如果一个投资涉及到三个帐户,在两天内进行交易,利用两个经纪人,这一过程可以针对这一投资产生3*2*2=12个分配交易项目。这12个项目的所有股票数量之和将等于此项投资的整体交易股票数量。因此,每一个订单都被分解成很多部分,这样每一部分针对每一个描述维度具有一个单值与之对应,而且每一个时戳也对应一个单值。
每一个分配的交易记录都适宜地带有交易中涉及的交易时间,证券标识,买或卖标记以及股份的数量,管理人,账户,经纪人与交易商。可选地,其还可以有订单的数量或者其他从订单管理系统产生的标识以用来鉴别正确的操作与测算公式所需要的时戳值、数量以及平均执行价格。每一个分配交易都包括决策以及特定的对应管理人的订单进入事件的订单进入时戳;对应日订单的日_进入时间;对应经纪人订单的提交时间;经纪人当天、包含订单全部内容的订单记录里的执行报告中最近的订单执行时间;对应当日订单的股票数量以及平均每股价格;对应经纪人订单的股票数量以及平均每股价格;整体订单意义上的全部股票数量以及平均每股价格。
第二部分市场数据管理市场数据管理为需要测算的证券的市场交易提供了一个代表性的价格。这些市场数据源于一个在线的市场馈送(“自动收报机纸条[the ticker tape]”)或者源于由市场提供的以及由第三方市场数据供应商提供的数据文件(“定时的以及销售的文件”)。
这些数据由一系列的项目构成,每一条都描绘了一个市场交易。每一个项目具体包括时戳、工具的表示符号、交易的股票数额、价格以及一个条件码。这个条件码用来表示交易是否在一些方面非比寻常。相关的条件码值显示出一笔特定交易没有按照次序被报告(也就是说,时戳比实际的交易时间要晚,)或者就是在一个不能反映正常市场交易的价格上进行协商;或者是对以前没有报告项目的矫正。
一个较佳的市场数据管理程序(参见图27顶部)组织这些信息从而为测算程序提供价格数据。具体这个程序包括,对每一个工具而言,每一天公布的该工具开始和结束时的价格记录。给定一个符号以及日期,该程序就可以决定该日市场开始和结束时的价格。
该程序较佳的含有一个“时间以及销售信息”的大纲。这些信息按照一种合适的方式被组织起来,以满足三种基本的查询要求第一,给定需要测算的投资周期内的一个符号、一个日期以及时间点,其可以为当时的公开交易提供一个代表性的市场价格。例如,这种查询形式可以被用来获得订单进入时点的市场价格。
第二,给定一个符号,一个起始日期与时间点,一个结束日期与时间点,其可以为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公开交易证券的所有股票提供一个市场清算价格(一个每股的平均价格)。例如,这种查询形式可以被用来获得从订单进入到最后执行期间内的市场清算价格。
第三,给定一个符号,一个起始日期以及一些股票数,其可以为请求的股票数提供一个市场清算价格,假设股票在被请求的时点开始被购买,并且一直持续到市场中交易的股票数额达到要求。例如,这种查询形式可以被用来获得用于“20%“测试的市场清算价格,通过在把订单需要的股票数额扩大5倍的基础上要求获得对应的市场清算价格。
为了增加这些大纲,市场数据管理程序接受市场“时间-和-销售”数据并且剔除那些具有多余条件码的交易。也就是说,其忽略那些不能代表公开市场的交易以及那些已经确知拥有不准确时戳的交易。不仅如此,其还忽略那些对于同样的证券,几乎相同的时间但是价格和其他相比偏离很大的交易;所有这些都会导致报告的错误。
市场数据管理可以总结交易以降低需要存储的数据量。例如,在同一时间,对相同交易股票的报告就可以被记录成一个单一的交易,股票数就是所有项目的总和,而且价格就是这些股票平均的每股价格。
市场数据管理可以以一种内存数据结构、数据库表或者其他的计算机文件方式提供先前的查询结果的高速缓存。市场参考价格指定(Market Reference Price Assignment)能够明确简洁的表述很多对同样价格信息的请求。利用这些高速缓存,重复的请求就可以被迅速的回答。
第三部分市场参考价格指定市场参考价格指定程序(参见图27)利用每股收益/损失的信息从第一步开始拓展了分配交易。其依次考虑了每一个分配的交易项目。
对每一个分配的交易,市场参考价格指定要查询市场数据管理程序以获得开始和结束的价格,日内代表性的市场价格以及市场清算价格,如同上文先前描述的收益/损失公式所要求的。
利用得到的市场价格,加上在分配交易项目中出现的每股执行价格,价格指定通过前面描述的公式计算出每股收益/损失的数额。计算对应的数额和因子将在后面的阶段被执行。
每股收益/损失的数额成为分配交易项目中的一部分以便后续处理。这些都在标以“分配交易成本”的图表中显示出来。结果性的项目都被存储在关系型的数据库、多维数据库(OLAP)以及其他文件系统中。
第四部分.直接查询或者报告分配交易成本在本方法所描述细节最精细的层次上被计算和存储起来。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一般要求一些更加简练的概要信息。这种概要功能既可以通过商业上可用的关系型数据库服务器来执行,或者也可以通过一个多维在线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s processingOLAP)数据服务器来执行。图28说明了一个典型的关系型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报告或者查询。
一份查询或报告说明就是一种对所需的分析进行描述的资料。其将会说明哪些先前描述的测算会被显示出来,同时也会说明是否包含所有的交易或者还是仅仅是部分子集,这里所有的以及部分子集指的是系统中描述的订单,工具,经纪人,管理人,账户与交易商。
其也会说明是否为分配交易的每一个辨别元素展示细节或者仅仅是概要。也就是说,一个查询可以请求每一个管理人的每一个账户的因子,同时另外一个可以请求每一个管理人的因子,此时对应管理人的账户被概要成一个单一的测算。此外,其还对结果的期望次序进行确认。
一系列的查询或者报告说明可以一次形成,并且被重复应用;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才形成。后一种运作的模式的特征是用户以一种查询的结果进行分析,该种查询可激发下一种查询。
一项查询的结果要通过很多阶段才可以被得到,每一阶段提供的结果都要作为下一阶段的输入来提供。
挑选阶段按照查询或者报告的说明,从分析数据中选取条目。需要报告的涉及到订单、工具、经纪人等等的条目要被重新找到同时传递到下一个阶段。而其他的条目就会被省略。
分组阶段把挑选的结果按照对查询或者报告的说明进行分组安排,这样在最后的展示或者报告中每一个组就对应着一个明细行。
汇总阶段把每一组的项目进行加总,具体如下每一项目的平均订单执行价格乘以其对应的股票数然后汇总就得到结果数。结果就是用来代表这个组的所有订单的本金数。
类似的,平均日执行价格乘上股票数,加总得到全天的本金数量。同样类似的,每一个分配项目的每股收益/损失都被乘上该项目的股票数,然后加总得到对应该组整体的收益/损失总数。分配交易股票数在每一组内进行了加总以得到表征此组的股票数总额。
加总的结果就是一系列类似于分配交易项目的条目,但是有例外首先,没有出现时戳;其次,由于没有出现分组,维度没有被确认(例如,如果查询确认要求的是管理人与经纪人而不是账户,那么经纪人和管理人的名字将会出现而没有账号);再次,日和订单执行以及收益/损失数字都是表征总数,而不是每股数。
分组和汇总方法可以为了特定的报告或者查询对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以获得报告或者展示的小计(subtotal)与主要的合计的加总数(grand total aggregation)。
因子计算阶段把上文描述的公式应用到经过汇总的条目中。
为了得到每股的数额,在每一个汇总项目中加总的价格以及收益/损失数字都被按照描述的公式进行相加或者相减,然后除以加总项目的总股票数。为了得到因子,在每一个汇总项目中加总的价格以及收益/损失数字被按照描述的公式进行相加或者相减,然后按照公式所述除以加总项目的日或者订单执行数量。
因子计算的结果形成一系列的行,每一行包含来自分组阶段的经纪人、交易商、管理人等识别符,本金交易数量,收益/损失数额,交易的股票,单位股份的收益/损失以及收益/损失因子。
陈述阶段把结果用一个打印的报告展示出来或者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也可以以数据文件或者数据库表的形式提供结果,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这里描述的独特系统采用一个商业上可用的报告-生成软件包来形成格式文件的报告,以及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交互式电子数据表程序。
第四部分(可选的)汇总前的查询与报告图29描绘了以另外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查询或者报告阶段,其利用一个商业上可用的在线分析处理(OLAP)程序。在这一可选的实施中,订单分析、市场数据管理、订单分析和分解阶段都和上文描述的相一致。然而,查询和报告涉及的步骤却被重新安排,这种重新安排方式可以提高交互式查询的性能。
这种实施基本的区别在于分组以及汇总的步骤是提前完成的,然后结果被存储于OLAP系统里。一个汇总的说明其实就是配置资料,其描述了分组维度的哪些组合可以被事先计算。其用来给OLAP系统提供一个指引以计算出那些最有可能被采用的汇总数据。当没有其他信息提供的时候,OLAP系统就能够仅仅依靠输入的数据统计分析产生一个汇总说明。
OLAP系统还存储需要用到的公式以便在汇总的阶段对项目进行加总,进而在因子计算阶段提供每股数额以及因子数。这就简化了以及加快了在线的查询,因为从OLAP服务器中重新获取的数据可以直接被显示出来而没有必要通过任何中间的运算。
查询/报告说明和直接的查询描述相似,但是这里其引导挑选阶段来从先前计算的汇总数据中选择行。
在本实施例中陈述阶段是一个电子数据表程序。该电子数据表程序拥有一个和OLAP服务相连的内置的接口,查询说明通过该接口就可以被公式化。
XII.结论这里(公式1-211)我们已经描述了核心集的计算,这些计算为了测算交易成本造就了一个较佳的计算引擎的基础。这个内核为测算交易成本提供了一个在最低粒度层次上的计算。
我们已经为汇总与总结计算以及这里说明的核心集结果描述了例示的、较佳的软件。此项发明清晰的包含了用来总结和汇总此处所述核心集的其他方法,以及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明显变化。
XIII.参考文献Dennis E.Logue.现代金融手册.波士顿1990.Warren,Gorham& Lamont,Inc.
Michael T. Reddy.证券运作.Englewood Cliffs,新泽西州1995.Prentice-Hall.
Robert A.Schwartz.产权投资市场再造.Homewood,依丽诺伊1993.Business One Irwin.
Haim Levy and Marshall Sarnat.证券与投资选择理论与实务.Englewood Cliffs,新泽西1984.Prentice-Hall.
Erik Thomsen et al.Microsoft OLAP解决方案.纽约1999.JohnWiley & Sons,Inc.
权利要求
1.一种测算交易成本的方法,其包含有获取预定时间段内的交易数据;获取与所述的交易数据相对应的时戳数据,其中所述时戳数据包括开始事件、结束事件,并且数据是指当订单被买方交易柜台从投资管理人手中收到时的数据,是指当所述订单执行结束时的数据,是指管理人决定进入所述订单交易时的数据;以及基于所述交易数据以及所述时戳数据进行投资层的分析。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时戳数据进一步包括关于所述订单提交的数据。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投资层分析包括理想投资层的收益/损失计算。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投资层分析包括期望投资层的收益/损失计算。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投资层分析包括实际投资层的收益/损失计算。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投资层分析包括市场投资层的收益/损失计算。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投资层分析包括执行投资层的收益/损失计算。
8.一种测算交易成本的方法,其包含有获取预定时间段内的交易数据;获取与所述交易数据相对应的时戳数据;以及基于所述交易数据以及所述时戳数据进行订单层次的分析。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订单层分析包括理想投资层的收益/损失计算。
10.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中所述方法的软件,其包含有(a)用于从订单管理系统获得信息的软件,以产生一系列需要测算的交易行为;(b)用于收集并组织关于证券交易信息的软件,其中证券交易信息来自权利要求1所述预定时间段内的利益市场;(c)基于从(a)和(b)收集的信息,用于计算权利要求1中投资层分析的软件;以及(d)根据特定的查询,用于挑选和总结(c)中信息的软件。
11.用于实施权利要求8中所述方法的软件,其包含有(a)用于从订单管理系统获得信息的软件,以产生一系列需要测算的交易行为;(b)用于收集并组织关于证券交易信息的软件,其中证券交易信息来自权利要求8所述预定时间段内的利益市场;(c)基于从(a)和(b)收集的信息,用于计算权利要求8中订单层分析的软件;以及(d)根据特定的查询,用于挑选和总结(c)中信息的软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包含测算交易成本的方法,如用于测算交易成本的方法,其包括(1)获取预定时间段内的交易数据;(2)获取和所述交易数据相应的时戳数据,其中所述时戳数据包含有开始事件和结束事件,该数据是关于订单被购买方交易柜台从投资管理人收到时的数据,是关于上述订单被执行结束的数据,以及是关于管理人决定参与上述订单交易的数据;以及(3)基于所述交易数据和时戳数据完成投资层分析。进一步的实施例包括实现上述方法(和其他方法)以及利用由此所获信息的系统与软件。
文档编号G06Q40/00GK1647091SQ03808785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22日
发明者尤金·卢梭, 布鲁斯·斯图尔特, 约翰·T·托马斯 申请人:阿贝尔/卢梭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