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基板、多个第一感测串列以及多个第二感测串列。这些第一感测串列配置于基板上。各第一感测串列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个桥接结构。各桥接结构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沿第一方向串接,其中各桥接结构包括导电图案以及光学匹配图案,且光学匹配图案配置于导电图案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以降低观看方向上光线在桥接结构所在区域的反射率。
【专利说明】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降低架桥结构的反射 率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信息技术、无线移动通信和信息家电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了达到携带便利、 体积轻巧化以及操作人性化的目的,许多信息产品已由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输入装置,转 变为使用触碰面板作为输入装置。
[0003] -般而言,触控面板主要可分为电阻式触控面板与电容式触控面板。以电容式触 控面板为例,熟知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多个第一感测串列、多 个第二感测串列与多个绝缘图案,其中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分别沿不同 的方向延伸并彼此交错,且通过设置于两者交错处的绝缘图案而彼此电性绝缘。
[0004] 通常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由多个感测垫与连接部所构成,其中 考量到触控面板的应用范畴(例如是与显示面板搭配使用),感测垫的材质通常选用光穿 透率佳的透明导电材质。另外,由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的连接部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的连 接部相互交错,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的其中一者的连接部需要以不同于 感测垫的材质来制作。此时,这样的连接部会以具有导电良好的金属架桥来构成,金属架 桥以跨越绝缘图案并将位于金属架桥相对两端的感测垫电性连接。然而,由于金属架桥的 反射率远大于第一感测串列以及第二感测串列中以透明导电材质制作的感测垫的反射率 (金属架桥的反射率通常超过50% ),使得触控面板的视效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具有良好的视效。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基板、多个第一感测串列、多个第二感测串 列、第一消光层以及第二消光层。这些第一感测串列配置于基板上。各第一感测串列沿第 一方向延伸。各第一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个桥接结构。各桥接结构将相邻 两个第一感测垫沿第一方向串接,其中各桥接结构包括导电图案以及光学匹配图案,且光 学匹配图案位于导电图案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以降低观看方向上光线在桥接结构所在区 域的反射率。这些第二感测串列电性绝缘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并且这些第二感测串列配 置于基板上,各第二感测串列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各第二感测 串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个连接部,且各连接部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沿第二方向 串接。第一感测串列以及第二感测串列位于第一消光层与基板之间。第二消光层覆盖于基 板上且位于基板与第一感测串列之间以及基板与第二感测串列之间。
[000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消光层为单膜层或是多膜层。
[000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消光层为单膜层或是多膜层。
[000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基板、多个第一感测串列、多个第二感测串 列、第一消光层以及第二消光层。第一感测串列配置于基板上。各第一感测串列沿第一方 向延伸。各第一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个桥接结构。各桥接结构将相邻两个 第一感测垫沿第一方向串接。第二感测串列电性绝缘于第一感测串列,并且第二感测串列 配置于基板上。各第二感测串列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各第二感测 串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个连接部,且各连接部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沿第二方向 串接。第一感测串列以及第二感测串列位于第一消光层与基板之间。第二消光层覆盖于基 板上,且位于基板与第一感测串列之间以及基板与第二感测串列之间。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消光层为单膜层或是多膜层。
[0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消光层为单膜层或是多膜层。
[0012]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使用导电图案与光学匹配图案来实现感测串列 的桥接结构并且通过在导电图案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设置光学匹配图案,来降低观看方向 上光线在该桥接结构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如此一来,则可使触控面板具有良好的视效,也就 是使用者不容易察觉桥接接构的轮廓。
[0013]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0015] 图2A是图1中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
[0016] 图2B是图1中剖线B-B'的剖面示意图;
[0017]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0018]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0020] 图5A是图4中剖线C-C'的剖面示意图;
[0021] 图5B是图4中剖线D-D'的剖面示意图;
[0022]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0023] 图6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0024] 图7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0025] 图7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0026]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0027] 附图标记说明:
[0028] 100、400、800:触控面板;
[0029] 110、810:基板;
[0030] 120、420、820 :第一感测串列;
[0031] 122、422:第一感测垫;
[0032] 124、424 :桥接结构;
[0033] 124a、424a:导电图案;
[0034] 124b、424b:光学匹配图案;
[0035] 124c、424c:保护图案;
[0036] 130、430、830 :第二感测串列;
[0037] 132、432 :第二感测垫;
[0038] 134、434 :连接部;
[0039] 140、440、840 :绝缘层;
[0040] 150、450:消光层;
[0041] 850:装饰层;
[0042] D1 :第一方向;
[0043] D2 :第二方向;
[0044] G:间隙;
[0045] Ha、Hb、Hc:膜厚;
[0046] L:光线;
[0047] A1 :触控区;
[0048] A2:周围区;
[0049] A-A'、B-B'、C-C'、D-D' :剖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2A是图 1中剖线A-A'的剖面不意图。图2B是图1中剖线B-B'的剖面不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 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包括基板110、多个第一感测串列120以及多个第二感测串列130。
[0051]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配 置于基板110的同一表面上,其中基板110的材质可为玻璃、蓝宝石玻璃、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醋(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聚甲基丙稀酸甲醋 (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称:PMMA)、碳酸丙稀醋(propylene carbonate,简称:PC)、 三乙酰纤维素(cellulose triacetate,简称:TAC)或由上述二者堆叠而成的基板。
[0052] 此外,各第一感测串列120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且彼此电性绝缘。各第二感测串列 130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且彼此电性绝缘,其中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相交,且本实施例 的第一方向D1例如是垂直于第二方向D2,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0053] 具体而言,各第一感测串列120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122以及多个桥接结构124, 其中各桥接结构124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122沿第一方向D1串接。各第二感测串列130 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132以及多个连接部134,且各连接部134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132 沿第二方向D2串接。
[0054]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可进一步包括绝缘层140。绝缘层140配置于这些第 一感测串列120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之间,以使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与这些第二感 测串列130彼此电性绝缘。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绝缘层140例如包括多个岛状的绝缘结 构,且这些绝缘结构配置于彼此交错的桥接结构124与对应的连接部134之间,但本实用新 型并不用以限定绝缘层140的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层140也可以是条状的绝缘结 构或是整面地覆盖于触控区(即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所在的区 域)中。此外,本实施例的绝缘层140的材质例如为有机材料或透明光阻,其折射率约落在 1. 5至1. 9的范围内,而其厚度约落在lum(微米)至2um的范围内。
[0055] 请参照图1、图2A及图2B,在本实施例中,于基板110上形成这些第一感测串列 120、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以及绝缘层140的顺序例如是先形成第一感测串列120的各桥 接结构124,接而形成绝缘层140,最后形成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的第一感测垫122以及 第二感测串列130。
[0056] 换言之,本实施例的第一感测串列120的第一感测垫122与第二感测串列130的 第二感测垫132以及连接部134可以是同时形成且可具有相同的材质,且第二感测串列130 的第二感测垫132以及连接部134例如是一体成形。举例而言,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 测串列130的材质可以是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 物等可导电且光穿透率佳的金属氧化物、或是网格状金属、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叠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的材质以可导电且光穿透率佳的金 属氧化物举例说明。
[0057]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第一感测串列120的各桥接结构124与第一感测垫122以 及第二感测串列130不为同时形成,且各桥接结构124的材质不同于第一感测垫122的材 质。举例而言,各桥接结构124的材质可以是导电良好的金属材质。
[0058] 进一步而言,本实施例的这些桥接结构124、这些第一感测垫122以及这些第二感 测垫132共平面地配置在基板110上,且这些桥接结构124位在这些绝缘层140与基板110 之间,使各连接部134跨越对应的桥接结构124以电性连接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132。此 夕卜,各桥接结构124的侧壁被对应的这些第一感测垫122所覆盖并接触(如图2A所示),而 各岛状的绝缘结构(绝缘层140)的侧壁被对应的这些连接部134所覆盖并接触(如图2B 所示)。
[0059] 在本实施例中,各桥接结构124包括导电图案124a以及光学匹配图案124b,其中 光学匹配图案124b配置导电图案124a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以降低观看方向上光线L在 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例如是从基板110的外表面进行 触控,亦即是基板110的外表面(与上述元件配置面相对的表面)为触控面。因此,本实施 例的光学匹配图案124b例如是位于导电图案124a与基板110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当 使用者是由上述元件配置面的一侧进行触控时,则通过将导电图案124a设置于光学匹配 图案124b与基板110之间(使得光学匹配图案124b位于导电图案124a面向使用者的表 面上),来降低观看方向上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
[0060] 此外,本实施例的光学匹配图案124b与导电图案124a具有实质上相同的轮廓。具 体而言,各桥接结构124的导电图案124a的侧壁例如是与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侧壁切齐。
[0061] 在习知技术中,以金属材料制作连接两相邻感测垫的桥接结构,而此金属桥接结 构亦称为金属架桥。金属架桥的反射率高,造成光线在金属架桥处大部分被反射,而导致触 控面板的视效不好(例如是在金属架桥所在的区域看到亮点)。相较之下,本实施例可通过 在导电图案124a与基板110之间设置光学匹配图案124b,利用导电图案124a与光学匹配 图案124b的折射率的匹配,用以降低导电图案124a所在区域的反射率。
[0062] 具体而言,导电图案124a由金属制作而成,而具有低的光穿透率。各桥接结构124 的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光穿透率则相对地大于导电图案124a的光穿透率。因此,当光线L 由基板110朝向第一感测串列120照射时,光线L会穿过光学匹配图案124b并照射至导电 图案124a。也就是说,光学匹配图案124b并非刻意用来阻挡光线L的构件,而是可以允许 光线L通过的构件。另外,由于金属材质制作的导电图案124a可视为一反射面,因此光线 L不容易通过导电图案124a,而受到导电图案124a的阻挡。如此一来,本实施例可以不用 考虑位于导电图案124a上方膜层对光线L所造成的反射作用,而可以仅考虑位于基板110 与导电图案124a间的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反射率,来判断在桥接结构124所在位置处的 视觉效果。
[0063]详细而言,通过下述反射率公式(包括式1、式2及式3),本实施例可推导出光学 匹配图案124b的折射率范围以及消光系数范围,藉以使得光线L由基板110朝向第一感测 串列120照射时,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大致相同于光线L在桥接结构 124以外区域的反射率。

【权利要求】
1.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多个第一感测串列,配置于该基板上,各该第一感测串列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各该第一 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个桥接结构,各该桥接结构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沿 该第一方向串接,其中各该桥接结构包括一导电图案以及一光学匹配图案,且该光学匹配 图案配置于使用者与导电图案之间,以降低观看方向上光线在该桥接结构所在区域的反射 率; 多个第二感测串列,电性绝缘于该些第一感测串列,并且该些第二感测串列配置于该 基板上,各该第二感测串列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交,各该第二感 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个连接部,且各该连接部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沿该第 二方向串接; 一第一消光层,其中该些第一感测串列以及该些第二感测串列位于该第一消光层与该 基板之间;以及 一第二消光层,覆盖于该基板上,且位于该基板与该些第一感测串列之间以及该基板 与该些第二感测串列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消光层为单膜层或是多膜层。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消光层为单膜层或是多膜层。4.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多个第一感测串列,配置于该基板上,各该第一感测串列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各该第一 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个桥接结构,各该桥接结构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沿 该第一方向串接; 多个第二感测串列,电性绝缘于该些第一感测串列,并且该些第二感测串列配置于该 基板上,各该第二感测串列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交,各该第二感 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个连接部,且各该连接部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沿该第 二方向串接; 一第一消光层,其中该些第一感测串列以及该些第二感测串列位于该第一消光层与该 基板之间;以及 一第二消光层,覆盖于该基板上,且位于该基板与该些第一感测串列之间以及该基板 与该些第二感测串列之间。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消光层为单膜层或是多膜层。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消光层为单膜层或是多膜层。
【文档编号】G06F3-044GK204302931SQ201420244061
【发明者】吴易骏, 刘育承, 洪启元, 王圣成 [申请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