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计算机中医疾病及处方检索的应用方法

文档序号:633178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计算机中医疾病及处方检索的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技术,是一种利用网络技术制成计算机软件,实现计算机中医诊断、处方检索及使用中药处方制成成品药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中医人才及水平的相对缺乏及不足,加之传统处方须加工后服用,既不方便又存在感觉和心理障碍,因此,不仅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也程度不同的制约了中医药的使用和发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技术,继承和发扬祖国的医学资源,使之更好的造福于人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案是以上海中医学院编制的《赤脚医生手册》为蓝本编制了1、疾病症状的编码输入查询索引;2、疾病症状编码输入查询表;3、中药组合处方代码表(包括少数单味药);4、疾病症状编码(BA)与中药组合处方代码对照表(BB),四种表格。该手册系学院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名医、教授经过二十多年的临床实践、检验的资料。
将上述四种系列表制成计算机软件,使用微机检索,显示出病历和处方。
本发明的优点是自动化水平高,查询快捷,处方优秀,配伍合理,使用安全,便于推广。
下面结合附表进一步说明表1为疾病症状编码输入查询索引;表2-1至表2-9为疾病症状编码输入查询表;表3-1至表3-16为中药组合处方代码表(包括少数单味药);表4-1至表4-12为疾病症状编码(BA)与中药组合处方代码对照表(BB)。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编码的制备表1中将疾病症状与所属区域化分为10个区位,针对疾病的症状与部位,编制了由0-9,10个编码,其中编码0为特殊病因或条件;1为全身性疾病或可在全身发生;2为头颈部和眼耳;3为鼻喉口舌;4为胸腹;5为咳、喘、痰、肺部;6为消化排泄;7为腰背四肢;8为生殖系统;9为脉象。
表2-1至表2-9中示出的疾病症状编码输入查询表中,以表1中提示的疾病症状发生的区位编码为查询索引,将0-9,10个编码分别录制在查询表中编为首位。在编码001-008中,首位0字代表特殊病因或条件,后二位数则区分为具体疾状;在编码101-199中,首位数1字代表全身性疾病,后二位数则为区分各种不同的疾病症状;在编码201-299中,首位数2字代表头颈部和眼耳的发病部位,后二位数为区分各种不同的疾病症状;在编码301-388中,首位数3字代表鼻、喉、口、舌的发病部位,后二位数为区分各种不同的疾病症状;在编码401-496中,首位数4字代表胸腹部位,后二位数为区分各种不同的疾病症状;在编码501-537中,首位数5字代表咳、喘、痰、肺部疾病,后二位数为区分各种不同的症状;在编码601-699中,首位数6代表消化排泄部位的疾病,后二位数为区分各种不同的症状;在编码701-783中,首位数7字代表腰背四肢部位的疾病,后二位数为区分各种不同的症状;在编码801-862中,首位数8字代表生殖系统部位的疾病,后二位数为区分各种不同的症状;在编码901-931中,首位数9代表脉象,后二位数为区分各种不同的症状特症。
表3-1至表3-16中示出的中药组合由三位阿拉伯数字组合成代码,或在代码数字后添加英文字母A、B、C、D、E、F、E等符号,代码栏将中药按药理及功能编制组合在相应的栏目中。
表4-1至表4-12中设置的疾病症状编码。用(BA)表示,由表2-1至表2-9的编码依次组合。在编码相对应的栏内,分别按照疾病症状所列出的中药组合代码用(BB)表示,组合在相应的栏目中,其中,阿拉伯数字后,带X的为警示码,代表警示语言、特殊医嘱、结合西医治疗等。
二、计算机软件制作及运用1、疾病症状编码输入查询索引此表为实施查询的首页,在设置计算机检索程序时,将该表编码定位在屏幕的右上角,便于使用。
2、疾病症状编码输入查询表(1)此表在计算机屏幕上可全部显示,可按屏幕左上角索引,按所要查询的病症所在部位编码首位键,即会出现所需查询的症状表,确定一个症状编码,并键入计算机后,屏幕右上角即会显示你所输入的症状中文字母,待全部症状编码全部键入后,再从屏幕右上角检查有无遗漏或错误,确认后即可按固定操作模式,命令计算机进行工作。
(2)在输入症状时,不要遗漏,特别是一些主要症状,以免计算机不能正确检索。
(3)在输入症状时,不要遗漏脉象,因有些病症的症状相似,而脉象不同,以免计算机不能正确检索。
(4)当遇到带#的编码,应单独输入,待计算机诊断后,取出诊断结果,再另外输入其他症状编码,进行第2次诊断,以免影响诊断的正确性。
(5)如在局部区位查询不到输入的症状时,可在全身性部位查找。
(6)对极个别特殊疾病非中医所长,如新生婴儿疾病,服药困难者可转请西医诊治。
3、中药组合代码表(1)此表不可在计算机屏幕上全部显示,计算机显示的处方应为中药组合代码。在本专利推广阶段,可设置显示中药组合,而不显示其代码及程序。
(2)表中设计的单位为g重,有特别注明者除外。表内处方为一日量。
4、疾病症状编码(BA)与中药组合代码对照(BB)表(1)此表在设计计算机程序时不可在屏幕上显示。
(2)当输入一组或多组BA组编码,认定无遗漏时,以固定的操作模式命令计算机检索与输入BA项相对应的所有BB项,取出前二位阿拉伯数字相同的最多的一组编码,即为所需的中药组合。
三、计算机检索处理的方法1、在使用计算机进行诊断时,可先在疾病症状编码输入查询索引表1中,查出疾病的所在部位。
2、根据疾病部位编码首字的提示,在表2-1至表2-9中查出疾病的症状编码。
3、按疾病症状编码在表4-1至表4-12中检索与疾病症状相对应的中药组合。
操作步骤感冒发烧的检索表14-11页A表中①因感冒发烧类疾病属全身性或在全身发生的疾病病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畏寒、流鼻涕,在表1中查出其编码为1。②根据表1的提示在表2-1、2-4中查出首位为1,其症状为发烧症状的106,畏寒怕冷的122,流鼻涕的380。③在表4-1、4-5中检索出106、122和380三组编码,在三组编码的相应栏目中便会显示出相对应的中药组合代码。在三组处方代码中可检出相同数字最多的为176、177两组,按照“并列取小”的原则确定取176。
按以上操作方法输入畏寒、发烧、流清涕、无汗头疼、四肢酸疼、舌苔簿白、咳嗽、有痰等症状的编码122、106、380、125、201、733、366、501、511,计算机便检索出177、177A、177B一组中药组合编码。
腹部及消化排泄疾患的检索表4-12页B表中①根据表1疾病症状编码输入查询索引中查出胸腹代码4及消化排泄的代码6,②在表2-5、2-6、2-9中查出上腹不适的代码458,上腹右侧疼467,胃口不好的代码601,大便稀薄的代码642,脉濡916,③将上述表2中检索出的代码输入表4疾病症状编码(BA)与药物组合编码(BB)对照表中,即可检索出药物组合代码,根据出现相同较多的代码015就可确定选择该代码中相应的处方组合。
检索结果出现代码数字后带+、-、X时的处理表4-12页,D表中,检索出药物组合的代码后有带+号时,加取后带F的代码。
表4-12页中,检索结果出现后带+号的代码并同时出现带-号的代码时,不加取带F的代码。
检索结果出现带X的警示代码时,显示其他代码和警示语言特殊医嘱,必须结合西医同时治疗,而不显示警示码。
四、处方中使用的药物是以中药组合代码冠名,并利用现代高浓缩技术提取制备中药成品,取代传统的煎汤煮汁苦涩难咽的服用方法。
1、疾病症状编码输入查询索引表1

说明(1)有些特殊病因或条件可以不和症状分离的,为方便使用未分离出来。
(2)有些症状虽然出现在四肢头颈等部位,但该病症可发生在全身不同部位,可能需在全身性查找。
(3)本表设置应在设计计算机程序时注意,在输入编码阶段本表应定位在屏幕左上角便于使用。
2、疾病症状编码输入查询表表2-1

表2-2

表2-3

表2-4

表2-5

表2-6

表2-7

表2-8

表2-9

3、中药组合处方代码(包括少数单味药)表表3-1

表3-2

表3-3

表3-4

表3-5

表3-6

PC机“系统级”应用时,我们需要用到Windows键,当配合Windows使用时,原“软件级”的快号加上“20”作为“系统级”的快号,所对应的单元格不变;“附加级”应用时,我们需要用到Fn键,当配合Fn使用时,原“软件级”的快号加上“10”作为“附加级”的快号,所对应的单元格不变;“附加系统级”应用时,我们需要同时用到Fn键与Windows键,当配合Fn+Windows使用时,原“软件级”的快号加上“30”作为“附加系统级”的快号,所对应的单元格不变。
综上所述,PC机应用本发明的单元格对应的快号与组合方式,如下表所示

表3-8

表3-9

表3-10

※13-MeO-2,6 F-HABI(2,2’-双(2,6-氟代苯基)-4,4’,5,5’-四(3-甲氧苯基)双咪唑,黑金化成工业(株)制,样品名)※2BBI 105(4,4’-双(叔丁基)苯基碘鎓三氟甲烷磺酸盐,绿化学(株)制,商品名)其次,将此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溶液均匀地涂布在16微米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酯薄膜上,在100℃的热风对流式干燥器内干燥10分钟,得到感光性元件。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层的膜厚为20微米。
另一方面,在两面积层有铜箔(厚度35微米)的玻璃环氧材料的镀铜层压板(日立化成工业(株)制,商品名MCL-E-61)的铜表面,使用具有相当于#600刷子的研磨机(三启(株)制)研磨,水洗后以空气流干燥、所得镀铜层压板在80℃中加温,在此铜表面上,将上述的或光性树脂组合物层一面加热到110℃一面积层。
表3-12

表3-13

表3-14

表3-15

表3-16

说明1、本表计量单位g(有特别注明者除外)。
2、所标明重量为一日重,第一X号前为一次量,第一X后为一日服用次数,第二X号后为服用天数。
3、本表第一个中药组合不一定代表一个处方,只有经计算机检索处理后显示的一组中药组合,才能代表一付完整的中药处方。
4、疾病症状编码(BA)与中药组合处方代码(BB)对应表表4-1BA BB BA BB

BA BB BA BB表4-2

BA BBBA BB表4-3

BABB BA BB表4-4

BA BB BABB表4-5

表4-6

BABBBA BB表4-7

BA BB BA BB 表4-8

BA BB BA BB表4-9

BA BB BABB表4-10

BA BB BA BB 表4-11

A表

表4-12B表所有BB项,有一项或由多项不含有其他多项所含有的前三位阿拉伯数字相同的编码,应将该一项或数项舍弃不顾。例一取015。

C表检索结果出现一组以上前三位阿拉伯数字相同最多的编码,按该三位阿拉伯数字的值的大小取值数最小的一组。下例036、038并列取036。

D定检索结果出现前三位阿拉伯数字后带+号时,加取后带F的代码,取263+、263B、263F。

F表检索结果出现三位阿拉伯数字的带+并出现后带-的编码时,不取×××F,取263+、263A-而不能取263F。

注表内三位阿拉伯数字后带X的代码为警示码,代表警示语言、特别医嘱,必须结合西医共同治疗。
权利要求
1.一种计算机软件编码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以赤脚医生手册为蓝本,编制了1疾病症状编码输入查询索引、2疾病症状编码输入查询表、3中药组合代码、4疾病症状编码与中药组合对照表,将上述四种表格制成计算机软件编码输入微机,对症查询时显示出病历及相应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作方法还采用下列步骤在表1-1中将疾病症状与所在部位区分为10个部位,针对疾病的症状与部位,编制了由0-9,10个编码,其中编码0为特殊病因,1为全身性疾病,2为头颈部和眼耳,3为鼻喉口舌,4为胸腹,5为咳、喘、痰、肺部,6为消化排泄,7为腰背四肢,8为生殖系统,9为脉象;在表2-9中示出的疾病症状编码输入查询表中,以表1-1中提示的疾病症状发生的部位编码为查询索引,将0-9,10个编码分别录制在查询表中编为首位,在编码001-008中,首位0字代表特殊病因,后二位数则区分为具体症状;在编码101-199中,首位数1字代表全身性疾病,后二位数则为区分各种不同的疾病症状;在编码201-299中,首位数2字代表头颈部和眼耳的发病部位,后二位数为区分各种不同的疾病症状;在编码301-388中,首位数3字代表鼻、喉、口、舌的发病部位,后二位数为区分各种不同的疾病症状;在编码401-496中,首位数4字代表胸腹部位,后二位数为区分各种不同的疾病症状;在编码501-537中,首位数5字代表咳、喘、痰、肺部疾病,后二位数为区分各种不同的症状;在编码601-699中,首位数6代表消化排泄部位的疾病,后二位数为区分各种不同的症状;在编码701-783中,首位数7字代表腰背四肢部位的疾病,后二位数为区分各种不同的症状;在编码801-862中,首位数8字代表生殖系统部位的疾病,后二位数为区分各种不同的症状;在编码901-931中,首位数9代表脉象,后二位数为区分各种不同的症状特症;表3-16中示出的中药组合由三位阿拉伯数字组合成代码,代码栏将中药按药理及功能编制组合在相应的栏目中;表4-12中设置的疾病症状编码,用(BA)表示,由表2-9中的编码依次组合,在编码相对应的栏内,分别按照疾病症状所列出的中药组合代码用(BB)表示,组合在相应的栏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软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的制作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一)疾病症状编码输入查询索引此表为实施查询的首页,在设置计算机检索程序时,将该表编码定位在屏幕的左上角,便于使用;(二)疾病症状编码输入查询表①此表在计算机屏幕上可全部显示,可按屏幕左上角索引,按所要查询的病症所在部位编码首位键,即会出现所需查询的症状表,确定一个症状编码,并键入计算机后,屏幕左上角即会显示你所输入的症状中文字母,待全部症状编码全部键入后,再从屏幕右上角检查有无遗漏或错误,确认后即可按固定操作摸式,命令计算机进行工作;②在输入症状时,不要遗漏,特别是一些主要症状,以免计算机不能正确检索;③在输入症状时,不要遗漏脉象,因有些病症的症状相似,而脉象则不同,以免计算机不能正确检索;④当遇到带#字的编码,应单独输入,待计算机诊断后,取出诊断结果,再另外输入其他症状,进行第2次诊断,否则,诊断结果不能全面反映疾病的症状;⑤如在局部区位查询不到输入的症状时,可在全身性部位查找;⑥对极个别特殊疾病非中医所长,如新生婴儿疾病,服药困难者可转请西医诊治;(三)中药组合代码表①此表在计算机屏幕上可全部显示,将中药按药理功能作用编制的代码输入到计算机程序中,使用时按所要查询的代码,即会显示出相应的中药组合;②表中设计的单位为g重,有特别注明者除外,表内方剂为一日量;(四)疾病症状编码(BA)与中药组合代码对照(BB)表①此表在设计计算机程序时不可在屏幕上显示;②当输入一组或多组BA组编码,认定无遗漏时,以固定的操作模式命令计算机检索与输入BA项相对应的所有BB项,取出前三位阿拉伯数字相同的最多的一组编码,即为所需的中药组合。
3.一种计算机软件的检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在使用计算机检索时,可先在疾病症状编码输入查询索引表1-1中,查出疾病的所在部位;(二)根据疾病部位编码首字的提示,在表2-9中查出疾病的症状编码;(三)按疾病症状编码在表4-12中检索与疾病症状相对应的中药组合;(四)操作步骤以感冒发烧为例①因感冒发烧类疾病属全身性或在全身发生的疾病病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畏寒、流鼻涕,在表1-1中查出其编码为1,②根据表1-1的提示在表2-9中查出首位为1,其症状为发烧症状的106,畏寒怕冷的122,流鼻涕的380,③在表4中检索出106、122和380三组编码,在三组编码的相应栏目中便会显示出相对应的中药组合代码,在三组组合代码中可检出相同数字最多的为176、177两组,按照“并列取小”的原则确定取176,按以上操作方法输入畏寒、发烧、流清涕、无汗头疼、四肢酸疼、舌苔簿白、咳嗽、有痰等症状的编码122、106、380、125、201、723、366、501、511,计算机便检索出177、177A、177B一组中药组合编码;(五)检索结果出现代码数字后带+、-、x时的处理①表4-12页,D表中,检索出药物组合的代码后有带+号时,加取后带F的代码,②检索结果出现后带+号的代码并同时出现带-号的代码时,不加取带F的代码,③检索结果出现带x的警示代码时,显示其他代码和警示语言特别医嘱,必须结合西医同时治疗,而不显示警示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软件编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是在中药组合代码表中以代码冠名,利用现代技术将中药浓缩提取加工而成的成品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网络技术制成计算机软件,实现计算机中医诊断、处方检索及使用中药处方制成中成药的应用方法,是以上海中医学院编制的赤脚医生手册为蓝本,编制了疾病症状编码输入查询牵引;疾病症状编制输入查询表;中药组合处方代码表;疾病症状编码(BA)与中药组合处方代码对照表(BB),四种表格。将上述表格制成计算机软件,使用微机检索,显示出病历和处方。本发明设计科学,构思新颖,查询快捷,处方优秀,使用安全,易于推广,该产品的问世为中医中药走向世界提供了切实有力的保障。
文档编号G06F17/30GK1645364SQ20041005532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8日
发明者范启康 申请人:范启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