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及其电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724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及其电脑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电脑生产方法,且特别有关于一种可以选择性产生具有硬盘恢复架构的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及其电脑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脑出货之前,电脑制造商通常会在电脑的数据存储装置,如硬盘中安装操作系统。此操作系统通常包含了硬件驱动程序与应用程序。在电脑的生产过程中,电脑制造商会将操作系统图像文件(OS Image File)安装至电脑的硬盘中。当使用者开启(Power On)电脑时,电脑会将硬盘中的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解开(Explode)、恢复,以预先设置(Pre-Setup)操作系统。在生产过程中,有时候电脑制造商也会将补丁文件(Patch File)或硬件程序更新档安装于电脑的硬盘中,补丁文件是用来升级操作系统的硬件驱动程序或是应用程序,或者用来修正出现于操作系统中的硬件驱动程序或是应用程序的错误。在使用者预先安装与启动操作系统后,电脑会将补丁文件复制至存储旧有程序的所在位置,以便于执行补丁文件时,取代旧有程序或是将旧有程序的版本更新。
通常,电脑在出货时会附上一片系统光盘(SCD)与恢复光盘(RCD)。系统光盘中包含至少一补丁文件、应用程序与硬件驱动程序。恢复光盘包含开机文件以及操作系统图像文件。当操作系统中的硬件驱动程序或应用程序有所更新时,电脑制造商会将补丁文件(更新过的文件)放置于系统光盘中,因此,使用者可以利用系统光盘来更新驱动程序或应用程序。
此外,如果电脑是出货至多语系的国家,如瑞士,由于瑞士具有德文、法文、与意大利文等三种官方语言,电脑厂商必须在电脑硬盘中安装三个操作系统图像文件。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将多个操作系统图像文件同时放入硬盘中,电脑厂商可使用微软的多操作系统预先安装工具箱(MPK)将硬盘格式化为特殊格式。而使用者在开启电脑时,可以选择其一进行安装。然而,如果操作系统中所内建的硬件驱动程序或是应用程序有所更新时,却无法将更新后的文件直接取代旧有的程序,也就是无法在MPK的格式上立即进行修改,因而造成电脑厂商与使用者极大的不便。另外,当电脑是出货至多语系的国家,以瑞士为例,电脑厂商必须随电脑附上三片不同的恢复光盘,以分别存储德文版操作系统图像文件、法文版操作系统图像文件、与意大利文版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然而,在此三片恢复光盘中,只能有一片恢复光盘可以包含开机文件,以符合操作系统供应商的规定。如此,当电脑发生问题时,使用者必须先使用具有开机文件的恢复光盘来进行开机,再使用其所需的语言版本的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的恢复光盘以回复电脑,亦造成使用者的极大不便。再者,由于每一次操作系统驱动程序、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补丁文件的更新都必须重新制作恢复光盘与系统光盘,无论在时间与金钱的成本都造成极大的负担。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且考虑不同国家与使用者的需求,在电脑生产程序中必须考虑是否提供多语言或单一语言操作系统的操作环境、以及是否提供光盘对电脑磁盘(CD To Disk,CD2D)进行操作系统恢复或是利用磁盘对磁盘(Disk To Disk,D2D)的方式进行操作系统恢复的机制,以增加电脑系统的多样性。此外,亦需要考虑电脑生产程序的一致性与便利性,以简化电脑生产的复杂度,并加速电脑生产的进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可以选择性产生具有硬盘恢复架构的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及其电脑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可以产生提供多语言操作系统选择的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及其电脑系统。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首先,在一电脑系统提供一存储装置,其中存储装置包括一第一分区、一第二分区、一第三分区与一第四分区。接着,检查第三分区是否存在至少一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若第三分区存在至少一操作系统图像文件,则检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的数目。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的数目等于一,则将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解开至第一分区,以安装操作系统在电脑系统的第一分区中,且将第三分区与该第四分区合并,以完成电脑系统的生产。
此外,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的数目大于一,则接收操作系统图像文件中的一者的选定。然后,将选定的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解开至第一分区,以安装操作系统在电脑系统的第一分区中,并将第三分区与第四分区合并,以完成电脑系统的生产。
此外,还包括在将选定的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解开至第一分区前,合并第一分区与第二分区。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还包括检查电脑系统是否具有一磁盘恢复能力。若电脑系统具有磁盘恢复能力,且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的数目大于一时,则接收操作系统图像文件中的一者的选定。接着,将选定的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移至第一分区,并将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由第一分区解开至第二分区,以安装操作系统在电脑系统的第二分区中。然后,将第三分区与第四分区合并,以完成电脑系统的生产。此外,还包括将第一分区设为隐藏。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还包括检查电脑系统的存储装置中是否存在至少一补丁文件。若存储装置中存在补丁文件,则依据补丁文件对于电脑系统的操作系统进行修补。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首先,在电脑系统提供一存储装置,其中存储装置包括一第一分区、一第二分区、一第三分区与一第四分区。接着,检查第一分区是否存在一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若第一分区存在操作系统图像文件,则将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解开至第二分区,以安装操作系统在电脑系统的第二分区中。然后,将第三分区与第四分区合并,以完成电脑系统的生产。此外,还包括将第一分区设为隐藏。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还包括检查电脑系统的存储装置中是否存在至少一补丁文件。若存储装置中存在补丁文件,则依据补丁文件对于电脑系统的操作系统进行修补。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生产前的电脑系统的硬盘状态。
图2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生产后的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机制的电脑系统的硬盘结构。
图3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生产后的不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机制的电脑系统的硬盘结构。
图4为一流程图,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
图5A、5B与5C分别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机制的单语言电脑系统于生产过程中的硬盘状态。
图6A、6B与6C分别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机制的多语言电脑系统于生产过程中的硬盘状态。
图7A、7B与7C分别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机制的单语言电脑系统于生产过程中的硬盘状态。
图8A、8B与8C分别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机制的多语言电脑系统于生产过程中的硬盘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生产前的电脑系统的硬盘状态。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电脑生产之前,电脑系统1000具有一存储装置,如硬盘1100。硬盘1100包括四个分区第一分区1110、第二分区1120、第三分区1130、与第四分区1140。其中,第四分区1140中具有一生产控制程序1141。生产控制程序1141可以在电脑系统的生产过程时进行相关的检查与判断作业,以使得存储装置可以符合不同组态的电脑出货需求,如是否提供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机制在电脑系统中。
当电脑系统1000生产完成时,生产控制程序1141可以使得电脑系统1000的硬盘1100变成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机制的硬盘结构,如图2所示,以及不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机制的硬盘结构(将来此电脑系统可以利用光盘对磁盘的方式来进行操作系统恢复),如图3所示。在图2中,硬盘200具有三个分区恢复工具210、系统区220、与数据区230。恢复工具区210可以是一个不被操作系统与/或使用者辨识的隐藏分区。恢复工具区210中至少存储一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工具,以及相关程序与数据等。系统区220中存放电脑系统的操作系统以及相关应用程序等。数据区230则可以用来存放其他数据。在图3中,硬盘300具有二个分区系统区310、与数据区320。系统区310中存放电脑系统的操作系统以及相关应用程序等。数据区320则可以存放其他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脑系统1000出货之前,依据不同出货需求的电脑系统1000,可以将必要的数据或文件存放至硬盘1100中。基本上,电脑系统1000可以区分为四种组态第一组态,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机制的单语言电脑系统、第二组态,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机制的多语言电脑系统、第三组态,不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机制的单语言电脑系统、以及第四组态,不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机制的多语言电脑系统。当电脑系统为第一组态时,一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工具、图像文件与/或非必要的补丁文件会事先存储至硬盘1100的第一分区1110中,而一D2DSING标签会事先存放于硬盘1100的第三分区1130中。其中,图像文件可以是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而当电脑系统为其他组态时,图像文件与/或非必要的补丁文件会事先存储至硬盘1100的第三分区1130中。值得注意的是,当电脑系统是第二组态时,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工具会事先存储至硬盘1100的第一分区1110中,而当电脑系统是第三与第四组态时,或额外存放一NoD2D标签至硬盘1100的第三分区1130中。
图4为一流程图,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接下来,参考图4,针对不同组态的电脑系统分别进行说明其生产程序。
请同时参考图5A、5B与5C,说明第一组态的电脑系统的生产流程。一开始,电脑系统的硬盘如图5A所示,分为P1、P2、P3、与P4等四个分区。首先,如步骤S401,判断硬盘中是否存在一修补旗标。注意的是,修补旗标的产生方式将会于后说明。由于硬盘的P2中并没有修补旗标,则如步骤S405,判断P3中是否存在D2DSING标签。由于P3中存在D2DSING标签,则如步骤S406,判断P1中是否存在图像文件。由于P1中有图像文件,因此,如步骤S407,将P1中的图像文件解开至P2中,如图5B所示。注意的是,同时,修补旗标也会被解开至P2中。然后,如步骤S417,电脑系统重新开机。类似地,如步骤S401,重新判断P2中是否存在修补旗标。由于P2中已经存在修补旗标,因此,如步骤S402,判断电脑系统是否需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能力。由于第一组态的电脑系统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能力,因此,如步骤S403,依据P1中的补丁文件对于P2中的操作系统进行修补、设定P1为隐藏分区、并将P3与P4进行合并,如图5C所示,以完成第一组态的电脑系统的生产。
请同时参考图6A、6B与6C,说明第二组态的电脑系统的生产流程。首先,如步骤S401,判断硬盘中是否存在一修补旗标。由于硬盘的P2中并没有修补旗标,则如步骤S405,判断P3中是否存在D2DSING标签。由于P3中没有存在D2DSING标签,则如步骤S409,判断P3中是否存在NoD2D标签。由于P3中没有存在NoD2D标签,则系统可以显示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的图像文件。当操作者选择的后,如步骤S415,将选定的图像文件与/或补丁文件由P3移至P1,如图6A所示,并如步骤S416,将P1中的图像文件解开至P2中,如图6B所示。相同地,修补旗标也会被同时地解开至P2中。然后,如步骤S417,电脑系统重新开机。类似地,如步骤S401,重新判断P2中是否存在修补旗标。由于P2中已经存在修补旗标,因此,如步骤S402,判断电脑系统是否需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能力。由于第二组态的电脑系统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能力,因此,如步骤S403,依据P1中的补丁文件对于P2中的操作系统进行修补、设定P1为隐藏分区、并将P3与P4进行合并,如图6C所示,以完成第二组态的电脑系统的生产。
请同时参考图7A、7B与7C,说明第三组态的电脑系统的生产流程。一开始,电脑系统的硬盘如图7A所示,分为P1、P2、P3、与P4等四个分区。首先,如步骤S401,判断硬盘中是否存在一修补旗标。由于硬盘中并没有修补旗标,则如步骤S405,判断P3中是否存在D2DSING标签。由于P3中没有存在D2DSING标签,则如步骤S409,判断P3中是否存在NoD2D标签。由于P3中有存在NoD2D标签,则如步骤S410,判断P3中是否有图像文件。如果P3中没有图像文件,则如步骤S408,表示生产流程发生错误,通知相关人员事先的准备或相关程序发生错误,以进行相关处理。如果P3中有图像文件,则如步骤S411,将P1与P2合并,并如步骤S412,判断图像文件的数目是否超过一个。由于第三组态的电脑系统的P3中仅有一个图像文件,则如步骤S414,直接将图像文件解开至P1中。此时,修补旗标也会被同时地解开至P1中。然后,如步骤S417,电脑系统重新开机。类似地,如步骤S401,重新判断硬盘中是否存在修补旗标。由于P1中已经存在修补旗标,因此,如步骤S402,判断电脑系统是否需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能力。由于第三组态的电脑系统不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能力,因此,如步骤S404,依据P3中的补丁文件对于P1中的操作系统进行修补、并将P3与P4进行合并,如图7C图所示,以完成第三组态的电脑系统的生产。
请同时参考图8A、8B与8C,说明第四组态的电脑系统的生产流程。一开始,电脑系统的硬盘如图8A所示,分为P1、P2、P3、与P4等四个分区。首先,如步骤S401,判断硬盘中是否存在一修补旗标。由于硬盘中并没有修补旗标,则如步骤S405,判断P3中是否存在D2DSING标签。由于P3中没有存在D2DSING标签,则如步骤S409,判断P3中是否存在NoD2D标签。由于P3中有存在NoD2D标签,则如步骤S410,判断P3中是否有图像文件。如果P3中没有图像文件,则如步骤S408,表示生产流程发生错误,通知相关人员事先的准备或相关程序发生错误,以进行相关处理。如果P3中有图像文件,则如步骤S411,将P1与P2合并,并如步骤S412,判断图像文件的数目是否超过一个。由于第四组态的电脑系统的P3中有多个图像文件,因此,系统显示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的图像文件。当操作者选择后,如步骤S413,将选定的图像文件解开至P1中,如图8B所示。此时,修补旗标也会被同时地解开至P1中。然后,如步骤S417,电脑系统重新开机。类似地,如步骤S401,重新判断硬盘中是否存在修补旗标。由于P1中已经存在修补旗标,因此,如步骤S402,判断电脑系统是否需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能力。由于第四组态的电脑系统不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能力,因此,如步骤S404,依据P3中的补丁文件对于P1中的操作系统进行修补、并将P3与P4进行合并,如图8C图所示,以完成第四组态的电脑系统的生产。
对于第一与第二组态的具有磁盘对磁盘操作系统恢复能力的电脑系统而言,当终端使用者没有利用机制进行触发时,电脑系统会直接由第二分区开机,来启动系统。若使用者利用机制进行触发时,则会将第一分区设为操作系统可以辨识的分区,并由第一分区启动,使得使用者可以使用恢复工具进行系统恢复。而当系统恢复作业完成后,第一分区会被再度设为隐藏,并重新由第二分区开机。
因此,通过本发明的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可以依据不同国家与使用者的需求,在电脑生产程序中考虑提供多语言或单一语言操作系统的操作环境、以及提供光盘对电脑磁盘或是利用磁盘对磁盘的方式进行操作系统回复的机制,以增加电脑系统的多样性。此外,本发明考虑电脑生产程序的一致性与便利性,在统一且整合的生产流程下可以完成不同组态的电脑系统的生产,从而简化电脑生产的复杂度,并加速电脑生产的进程。
虽然以上通过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在不脫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做出更动与变型,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有后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一电脑系统提供一存储装置,其中该存储装置包括一第一分区、一第二分区、一第三分区与一第四分区;检查该第三分区是否存在至少一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若该第三分区存在至少一操作系统图像文件,则检查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的数目;以及若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的数目等于一,则将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解开至该第一分区,以安装操作系统在该电脑系统的该第一分区中,且将该第三分区与该第四分区合并,以完成该电脑系统的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若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的数目大于一,则接收这些操作系统图像文件之一的选定;将选定的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解开至该第一分区,以安装操作系统在该电脑系统的该第一分区中;以及将该第三分区与该第四分区合并,以完成该电脑系统的生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还包括在将选定的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解开至该第一分区的前,合并该第一分区与该第二分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检查该电脑系统是否具有一磁盘恢复能力;若该电脑系统具有该磁盘恢复能力,且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的数目大于一,则接收这些操作系统图像文件之一的选定;将选定的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移至该第一分区;将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由该第一分区解开至该第二分区,以安装操作系统在该电脑系统的该第二分区中;以及将该第三分区与该第四分区合并,以完成该电脑系统的生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还包括将该第一分区设为隐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检查该电脑系统的该存储装置中是否存在至少一补丁文件;以及若该存储装置中存在该补丁文件,则依据该补丁文件对于该电脑系统的操作系统进行修补。
7.一种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一电脑系统提供一存储装置,其中该存储装置包括一第一分区、一第二分区、一第三分区与一第四分区;检查该第一分区是否存在一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若该第一分区存在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则将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解开至该第二分区,以安装操作系统在该电脑系统的该第二分区中;以及将该第三分区与该第四分区合并,以完成该电脑系统的生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还包括将该第一分区设为隐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检查该电脑系统的该存储装置中是否存在至少一补丁文件;以及若该存储装置中存在该补丁文件,则依据该补丁文件对于该电脑系统的操作系统进行修补。
10.一种电脑系统,包括一存储装置,其中该存储装置包括一第一分区、一第二分区、一第三分区、与具有一生产控制程序的一第四分区;当该生产控制程序执行时,进行下列步骤检查该第三分区是否存在至少一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若该第三分区存在至少一操作系统图像文件,则检查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的数目;以及若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的数目等于一,则将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解开至该第一分区,以安装操作系统于该电脑系统的该第一分区中,且将该第三分区与该第四分区合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脑系统,其中该生产控制程序执行时,还包括进行下列步骤若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的数目大于一,则接收这些操作系统图像文件之一的选定;将选定的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解开至该第一分区,以安装操作系统在该电脑系统的该第一分区中;以及将该第三分区与该第四分区合并,以完成该电脑系统的生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脑系统,其中该生产控制程序执行时,还包括在将选定的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解开至该第一分区之前,合并该第一分区与该第二分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脑系统,其中该生产控制程序执行时,还包括进行下列步骤检查该电脑系统是否具有一磁盘恢复能力;若该电脑系统具有该磁盘恢复能力,且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的数目大于一,则接收这些操作系统图像文件之一的选定;将选定的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移至该第一分区;将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由该第一分区解开至该第二分区,以安装操作系统在该电脑系统的该第二分区中;以及将该第三分区与该第四分区合并,以完成该电脑系统的生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脑系统,其中该生产控制程序执行时,还包括将该第一分区设为隐藏。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脑系统,其中该生产控制程序执行时,还包括进行下列步骤检查该电脑系统的该存储装置中是否存在至少一补丁文件;以及若该存储装置中存在该补丁文件,则依据该补丁文件对于该电脑系统的操作系统进行修补。
16.一种电脑系统,包括一存储装置,其中该存储装置包括一第一分区、一第二分区、一第三分区、与具有一生产控制程序的一第四分区;当该生产控制程序执行时,进行下列步骤检查该第一分区是否存在一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若该第一分区存在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则将该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解开至该第二分区,以安装操作系统在该电脑系统的该第二分区中;以及将该第三分区与该第四分区合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脑系统,其中该生产控制程序执行时还包括将该第一分区设为隐藏。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脑系统,当该生产控制程序执行时,还包括进行下列步骤检查该电脑系统的该存储装置中是否存在至少一补丁文件;以及若该存储装置中存在该补丁文件,则依据该补丁文件对于该电脑系统的操作系统进行修补。
全文摘要
一种多组态电脑生产方法,首先,在电脑系统提供一存储装置,其中该存储装置包括一第一分区、一第二分区、一第三分区与具有一生产控制程序的一第四分区。当生产控制程序执行时,检查第三分区是否存在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若第三分区存在操作系统图像文件,则将唯一或选定的操作系统图像文件解开至第一分区,以安装操作系统在第一分区中。此外,还检查电脑系统是否具有磁盘恢复能力,若电脑系统具有磁盘恢复能力,则将选定的操作系统图像文件移至第一分区,且由第一分区解开至第二分区,以安装操作系统在电脑系统的第二分区中。之后,将第三分区与第四分区合并,以完成电脑系统的生产。
文档编号G06F9/445GK1716197SQ200410061789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30日
发明者张鸿铭 申请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