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式计算机主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7277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拆卸式计算机主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主机面板,尤其涉及一种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及复杂的拆装过程就能使主机面板结合或脱离于主机机壳上的可拆卸式计算机主机面板。
背景技术
一般公知的计算机主机面板通过卡榫卡固或螺丝螺纹连接方式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壳的一面上,且当该主机面板设置在主机机壳的一面上时均不能再加以拆卸,因此,当使用者欲安装计算机主机所需的周边设备时,则需要将该主机面板加以拆卸,或者是将计算机主机一侧的机壳加以拆卸,才能够在计算机主机内部安装所需的周边设备。
但是当使用者欲拆卸该计算机主机面板时,必须要借助起子等类型的工具才能完成拆卸计算机主机面板的工作,因此,不仅在拆卸上有困难,且如果使用者在拆卸过程中不慎用力过度或将该计算机主机面板强行取下,则易造成主机面板外观的损坏。因此,一般公知的计算机主机面板在实际运用时并无法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式计算机主机面板,其藉由改变连动装置的位移变化,可使计算机主机面板不需任何辅助工具及复杂的拆装过程,即能结合或脱离于计算机主机机壳的一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式计算机主机面板,用以配置在计算机主机机壳的一面,在该主机面板连接有一具有多个扣接部的连动装置,该连动装置与主机机壳的一面对应,且该主机面板设置有一以上的定位部,而该连动装置设置有与该定位部对应设置的滑槽,以使该连动装置受限于一固定的往复行程中。
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计算机主机面板能够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及复杂的拆装过程就能使主机面板结合或脱离于主机机壳。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在主机机壳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动作示意图(一);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动作示意图(二);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动作示意图(一);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动作示意图(二);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动装置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主机面板11-卡榫12-定位部 2-连动装置21-连动件 211、222-致动键212、221-滑槽 22-支架23-扣接部 24-弹性组件3-主机机壳31-固定孔32-穿孔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状态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拆卸式计算机主机面板,如图1所示,在计算机主机机壳3及计算机主机面板1之间设有一连动装置2,可使主机面板1不需任何辅助工具及复杂的拆装过程,即能结合或脱离主机机壳3的一面。
连动装置2可连接在主机面板1或主机机壳3(图中未示出)上,本实施例为连接在主机面板1上。连动装置2包括有一具有致动键211的连动件21及分别设置在连动件21两侧的支架22。致动键211设置在主机面板1的底边,在支架22上设置有多个纵向扣接部23,扣接部23呈一勾状体。在主机面板1与连动装置2的支架22间连接有弹性组件24,通过弹性组件24使连动装置2在受力后可产生复位的动作。在主机面板1的一端缘具有至少一个卡榫11,且在主机面板1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部12。在连动装置2的连动件21及支架22的适当处设置有与定位部12相对应的纵向滑槽212、221,通过定位部12及滑槽212、221使连动装置2受力及受力后,均能限位于一固定的行程中。由上述结构即可结合成一全新的可拆卸式计算机主机面板。
图2、图3及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在主机机壳的示意图、组合动作示意图(一)及(二)。如图2、图3及图4,组装时将主机面板1上的连动装置2与主机机壳3的一面对应,并将主机面板1一端缘的卡榫11对应插入主机机壳3一端缘的固定孔31中,同时使连动装置2的支架22上的各扣接部23与主机机壳3一侧的穿孔32对应,之后再将主机面板1向主机机壳3的方向推动,迫使连动装置2的扣接部23滑入穿孔32中,当主机面板1受力向主机机壳3方向推动时,各扣接部23会先行顶掣在相对应的穿孔32的端缘处,由于各扣接部23的前端缘呈斜角状,因此,当受力增加时,各扣接部23会沿着穿孔32的端缘插入(如图3所示),而当各扣接部23滑入穿孔32后,由于连动装置2本身受限于弹性组件24的弹力,因此当扣接部23扣入穿孔32后即会受弹性组件24的弹力下拉复位(如图4所示),如此,即完成主机面板1扣合在主机机壳3一面的动作。
图2、图5及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在主机机壳的示意图、拆卸动作示意图(一)及(二)。当使用者欲安装计算机主机所需的周边设备时,需将主机面板1拆卸时,使用者仅需按压致动键211,即可通过致动键211推动连动件21,使连动件21带动其两侧的支架22,此时即可使支架22上的各扣接部23向上移动至主机机壳3的穿孔32的最顶端处(如图5所示),之后再施以一向外拉引的外力在主机面板1的底部上,即可使连动装置2上的各扣接部23退出相对应的穿孔32中(如图6所示),由此,即可将主机面板1加以拆卸,而供使用者在计算机主机内部装设所需的周边设备。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动装置另一实施例示意图,连动装置2由两支架22及分别连接在支架22中央外侧的两致动键222组成。在支架22上设有多个横向扣接部23,扣接部23呈一勾状体。在主机面板1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部12。在支架22上设置有与定位部12对应的横向滑槽221,通过定位部12及滑槽221使连动装置2能限位于一固定的行程中,且连动装置2的支架22以左、右方向移动,以使主机面板1与主机机壳3相互结合或脱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计算机主机面板可有效改进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通过改变连动装置的位移变化,使主机面板不需任何辅助工具及复杂的拆装过程,即能结合或脱离于主机机壳的一面,进而使本实用新型能更进步、更实用、更符合使用者的需要,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要求,根据专利法提出专利申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拆卸式计算机主机面板,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壳的一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面板连接有一具有多个扣接部的连动装置,所述连动装置与主机机壳的一面对应,且在所述主机面板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部,所述连动装置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部对应设置的滑槽,使所述连动装置受限于一固定的往复行程中;通过改变所述连动装置的位移变化,使所述主机面板结合或脱离于主机机壳的一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计算机主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机壳与主机面板的相对侧开设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连动装置的扣接部扣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计算机主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面板的一端缘具有至少一个卡榫,所述主机机壳设置有与所述卡榫相应配合的固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计算机主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于所述主机面板与连动装置之间连接有弹性组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计算机主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装置的扣接部呈一勾状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计算机主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有致动键及支架,所述致动键连接在支架上,且所述扣接部成型于支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拆卸式计算机主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有一连动件,所述连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支架的一端,且在其中间处连接有所述的致动键。
8.一种可拆卸式计算机主机面板,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壳的一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机壳连接有一具有多个扣接部的连动装置,所述连动装置与主机面板的一面对应,且所述主机机壳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部,所述连动装置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部对应设置的滑槽,使所述连动装置受限于一固定的往复行程中;通过改变连动装置的位移变化,使所述主机面板结合或脱离于主机机壳的一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计算机主机面板,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壳的一面。该主机面板连接有一具有多个扣接部的连动装置,该连动装置与主机机壳的一面对应,且该主机面板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部。而该连动装置设置有与该定位部对应设置的滑槽,以使该连动装置受限在一固定的往复行程中;由此,不需任何辅助工具及复杂的拆装过程,即能使主机面板结合或脱离于主机机壳的一面。
文档编号G06F1/18GK2741094SQ20042011768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日
发明者林仁政 申请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