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和防冲突方法

文档序号:649725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系统和防冲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非接触方式接收标识信息的接收方法,其中该标识信息已经存储在数据载体中,并且能够用非接触方式以信息单元的形式从数据载体传送到通信设备并且能被该通信设备接收,所述接收方法有下面所提出的步骤,即接收一个信息单元,和检测接收的信息单元表示基本上同时出现的两个不同信息单元的冲突,并且在这两个不同信息单元中,第一个信息单元发自第一个数据载体,第二个信息单元发自第二个数据载体。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用非接触方式传送标识信息的传送方法,所述标识信息被存储在数据载体中且用非接触方式以信息单元形式从数据载体传送到通信设备,所述的传送方法有下面所示的步骤,即信息单元的传送。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防冲突方法,其中包括在上面第一段所提出类型的接收方法和包括在上面第二段所提出类型的传送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一个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电路,所述的通信设备被设计用来与一个数据载体的进行非接触通信,在该数据载体中存储表示信息,并且能够用非接触方式以信息单元形式从数据载体接收该标识信息,其中提供第一接收装置,其设计用来用非接触方式接收一个信息单元,并且其中提供了冲突检测装置,其设计用来检测接收的信息单元表示基本上同时出现的两个不同信息单元的冲突,并且在该两个不同信息单元中,一个信息单元发自第一个数据载体,另一个信息单元发自第二个数据载体。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具有在第四段中提出的该类型的通信设备电路的通信设备。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数据载体的数据载体电路,所述数据载体设计用来与一个通信设备进行非接触通信,在该数据载体中存储了标识信息,并且能够用非接触方式以信息单元形式将该标识信息从数据载体传送到通信设备,还提供第二传送装置,其设计用来以非接触方式传送一个信息单元。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具有在第六段中提出的类型的数据载体电路的数据载体。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非接触通信的通信系统,包括具有在第四段中提出的类型的通信设备电路的通信设备,和至少包括一个具有根据第六段所提出电路的数据载体电路的数据载体。
可以从专利文件US 5,761,570中了解到在第一段开头中提出的该类型的接收方法、所述在第二段开头提出的该类型的传送方法、所述在第三段开头中提出的该类型的防冲突方法、所述在第四段开头提出的该类型的通信设备电路、所述第五段开头提出的该类型的通信设备、所述第六段开头提出的该类型的数据载体电路、所述第七段开头提出的该类型的数据载体和所述第八段开头提出的该类型的通信系统。
在已知的通信系统中,通过它能够实现已知的防冲突的方法,该防冲突方法中能够通过已知的通信设备实现已知的接收方法,该通信设备具备已知的通信设备电路,并且在防冲突方法中通过已知的数据载体能够实现已知的传送方法,该数据载体具有已知的数据载体电路,设想在该通信设备中接收一个信息单元。基于接收的信息单元,随后检测到,如果合适的话,接收的信息单元表示两个基本上同时出现的不同信息单元的冲突,并且在这两个不同信息单元中一个信息单元发自第一个这样已知的数据载体,另一个信息单元发自第二个这样已知的数据载体。因而在这种情况的操作下检测出一个所谓的冲突。
在已知通信系统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检测到基本上同时出现但是互相不同的信息单元的冲突之后,仅仅提供用来显示该冲突的一个显示信号借助于通信设备产生和传送的一个载体信号而从通信设备被传送。能够通过至少两个数据载体来接收和处理该显示信号。在这一点上存在另一个问题,即通过数据载体接收的显示信号用于完全终止冲突标识信息的传送,并且最早可以在使用一个随机数计算的时间间隔结束之后重新开始进一步的标识信息的传送。在经过了这个时间间隔之后,从为其计算了最短时间间隔的数据载体再次传送完整的标识信息。为了避免在这个标识信息的传送过程中再次产生冲突,所述通信设备必须在开始再次接收所述标识信息的信息单元不久以后,进一步传送一个信号,即所谓的“忙信号”,以便在有最短时间间隔倾向的数据载体的标识信息被完全传输之后,所有其他剩余的数据载体仍然保持静默(silent),直到它们再次接收到关于它们的标识信息的询问。在此之后,如果可用的话,剩余的数据载体再次开始同时传输它们的标识信息,直到再次检测到冲突,并且通过从剩余的数据载体组中计算最短时间间隔来再次从该剩余的数据载体组中选择一个数据载体。这种方法一般被看作一种防冲突方法和设备技术,重复使用这种方法直到所有的数据载体完全传送它们的标识信息并且特别的没有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就在于所述随机数的计算是很费时的并且在数据载体中需要适当的装置。此外,所述数据载体和所述通信设备实际不适合一些应用,其中实际上在所述通信设备的通信区域内同时提供相对大量的所述数据载体,并且必须尽可能快地从所有数据载体中检测出标识信息。在所述应用中用于等待时间间隔结束的费时处理和后续的完整标识信息的重复传送是不利的,因为快速而有效的传输所有标识信息给通信设备是不可能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避免在第一段开头中提出的该类型的接收方法、所述在第二段开头提出的该类型的传送方法、所述第三段开头中提出的该类型的防冲突方法、所述第四段开头提出的该类型的通信设备电路、所述第五段开头提出的该类型的通信设备、所述第六段开头提出的该类型的数据载体电路、所述第七段开头提出的该类型的数据载体和所述第八段开头提出的该类型的通信系统中的上述问题,并且建立一种改进的接收方法、一种改进的传送方法、一种改进的防冲突方法、一种改进的通信设备电路、一种改进的通信设备、一种改进的数据载体电路、一种改进的数据载体和一种改进的通信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在根据本发明的接收方法中,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接收方法的特征如下一种用非接触方式接收标识信息的接收方法,其中该标识信息存储在一个数据载体中并且能够用非接触方式以信息单元的形式从数据载体传送给一个通信设备,并且可以通过该通信设备接收,所述接收方法具有如下所示步骤,即接收一个信息单元并检测接收的信息单元表示两个同时出现的不同信息单元的冲突,并且在两个不同的信息单元中的第一个信息单元发自第一数据载体、第二个信息单元发自第二数据载体,并且把接收的信息单元替换为由通信设备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使用该替换信息单元来代替表示该冲突的信息单元作为发自第一数据载体的信息单元,并且以非接触方式传送该第一替换单元。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在根据本发明的传送方法中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因此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传送方法的特征如下传送方法用于用非接触方式传送标识信息,其中标识信息存储在一个数据载体中并且能够用非接触方式以信息单元形式从一个数据载体传送给一个通信设备,所述传送方法具有下列步骤,即传送一个信息单元,并检查在传送了信息单元之后是否能够从通信设备接收到由通信设备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并且如果从该通信设备没有接收到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或者接收到了由该通信设备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并且接收到的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与先前传送到通信设备的信息单元是相同的,则用在先前传输给通信设备的信息单元之后的信息单元来继续传送标识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根据本发明的防冲突方法中,设想根据本发明的防冲突方法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接收方法和根据本发明的传送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设备电路中,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设备电路的特征如下用于一个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电路,所述通信设备设计用于与一个数据载体进行非接触通信,并且标识信息被存储在数据载体中,能够用非接触方式以信息单元的形式从数据载体中接收该标识信息,提供第一接收装置,它被设计用来以非接触方式接收一个信息单元,还提供冲突检测装置,其被设计用来检测接收的信息单元表示两个基本上同时出现的不同信息单元的冲突,并且两个不同的信息单元中的第一个信息单元发自第一数据载体、另一个信息单元发自第二数据载体,其中还提供替换装置,其被设计用来用由通信设备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来替换接收的信息单元,所述第一替换信息单元代替表示冲突的信息单元用作为发自第一数据载体的信息单元,并且其中还提供一个传输装置,其被设计用来以非接触方式传送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通信设备中,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设备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数据载体电路中,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因此一种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载体电路的特征如下用于数据载体的数据载体电路,所述数据载体被设计用来与一个通信设备进行非接触通信,并且在数据载体中存储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能够用非接触方式以信息单元的形式从数据载体传输给通信设备,还提供第二传输装置,其被设计用来以非接触方式传送一个信息单元,还提供检查装置,其被设计用来检查在传送了信息单元之后是否能够从通信设备接收到由通信设备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还提供第二传输装置,如果在检查装置中确定从通信设备没有接收到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或者接收到了由该通信设备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并且接收到的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与先前传输给通信设备的信息单元是相同的,第二传输装置则用先前传输给通信设备的信息单元之后的信息单元来继续传送标识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载体电路提供了一种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载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根据本发明通信系统,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设备和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载体,该通信设备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设备电路,该数据载体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载体电路。
通过提供根据本发明的措施,获得的优点是从第一数据载体或一组第一数据载体进行即时选择来管理不同信息单元的冲突,以便实际上没有时间损耗地从选择的第一数据载体和一组选择的数据载体传输提供用于传送给通信设备的下一信息单元并且使得在通信设备中可用于处理,尽管先前进行了冲突检测但是实际上没有显著的延迟。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证明了如果额外提供根据附加权利要求2、6、10、15的措施是有利的。获得了因此产生的优点,即至少在其信息单元涉及冲突的一个第二数据载体中或者甚至一组第二数据载体中,通过在通信设备中建立和传送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来中止各自标识信息的信息单元的传送,无需与通信设备的昂贵的双向通信。此外,在通信设备中也获得了因此产生的优点,即避免了后续费时地重复接收已经接收到的无冲突的每个信息单元,因为每个已经暂时存储的信息单元被用于完成发自第二数据载体之一的一个标识信息。因此,在数据载体中获得了这个优点,即能够随后继续标识信息的传送而不需要在标识信息中重复已经在精确定义的位置上传输了的信息单元。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进一步证明了如果额外提供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11的措施是有利的。因此,获得了这个优势,即冲突中所涉及并且发自至少一个第二数据载体的信息单元没有丢失,而是被立即用于替换表示冲突的接收的信息单元,因此随后仅仅必须接收实际上还没有被传输的第二数据载体的信息单元。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进一步证明了如果额外提供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12或权利要求16的措施是有利的。因此,获得了这个优点,即保证最有效地传送第二数据载体的信息单元,所述第二数据载体先前没有通过在通信设备中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被选择出来并从中传输,并且在通信设备定义的一个时刻,并不需要从第二数据载体重复传输信息单元。因此,获得了这个优点,即冲突所涉及的每个数据载体,即第一数据载体和第二数据载体都是仅仅需要单次传送各自标识信息的所有信息单元。
应该注意到在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8的防冲突方法中也可以获得结合所述接收方法和传输方法描述的优点,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接收方法和根据本发明的传输方法。这同样适用于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13的通信设备,其具有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9-12之一的通信设备电路。此外这同样还适用于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17的数据载体,其具有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14-16之一的数据载体电路。此外这同样适用于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18的通信系统,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先前描述的通信设备和至少一个先前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载体。
参考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就会明显并且将参考该实施例阐明这些和其它方面。
下面将基于一个在附图中表示的实施例来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图1以方框图的形式简要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
与图1相似,图2详细示出了根据图1的通信系统的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设备。
与图1相似,图3详细显示了根据图1的通信系统的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载体。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展示了一个通信系统1,在下文中其将被称为系统1,并且根据标准ISO14443设计用于进行非接触通信。系统1有一个在图2中详细显示的通信设备2和一个第一数据载体3以及一个第二数据载体3′,两者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不同的是第一标识信息I1包含在第一个数据载体3中,而第二标识信息I2不同于第一标识信息I1,是包含在第二数据载体3′中。当在下面的描述中提到它们时,第二数据载体3′的所有组件的参考标记由撇号指示。
通信设备2被设计用于与两个数据载体3和3′中的每一个进行非接触通信,在各个数据载体3或3′已经将其标识信息I1或I2传输给通信设备2而没有与一些其他标识信息发生冲突之后,其结果导致能够以明确的方式响应,优选地通过各自的标识信息I1或I2。出于这个目的,可以通过通信设备2产生和传送载体信号C。借助于载体信号C,一旦进入通信设备2的通信区域之内,数据载体3和3′能够被供给能量。通过载体信号,能够在数据载体3和/或3′与通信设备2之间交换信息,并且为了从通信设备2传输信息,对载体信号C进行振幅调制,并且为了从数据载体3和/或3′之一传送信息,对载体信号C进行负载调制。例如,能够从通信设备2传送一个清单命令(inventory command)IC1,导致在数据载体3和3′里以信息单元IU和IU′的形式基本上同时传输各自标识信息I1和I2,在目前的情况下其根据曼彻斯特码编码的比特供给,这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在图2中详细显示的通信设备2有一个通信设备电路4,其有一个主机接口连接5,通过主机接口连接5能够连接到所谓的主机上以便其能够与主机交换信息,尽管没有更详细的讨论它。通信设备1也有传输装置6,包括匹配装置7和一个传输线圈配置8,其能够通过传输线圈配置8以已知的方式产生与数据载体3和/或4耦合的电感,并且通过匹配装置7以已知的方式实现在电路阻抗和一个传输装置6的阻抗之间的匹配成为可能。
通信设备电路4还具有传输装置连接9,通过传输装置连接9把传输装置6连接到通信设备电路4上。
通信设备电路4还具有定序(sequencing)级10,提供其用于控制在通信设备电路4中的信息处理次序,并且在目前的情况下,该定序级是所谓的微控制器的形式,通过该装置不但能够与主机交换信息而且还能与每一个数据载体3和3′交换信息。
通信设备电路4还具有第一传送装置11,其设计用来根据可以借助于定序级10产生的第一控制信号C1或第二控制信号C2通过传输装置连接9传送信息给传输装置6。在目前的情况下,该信息由清单命令IC1或由替换信息单元(RIU1)形成,其进一步的细节在下面给出。第一传送装置11包括清单命令产生装置12、第一个编码装置13、第一调制装置14和第一放大器装置15。清单命令产生装置12被设计用来当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C1时产生和传送清单命令IC1给编码装置13,根据由所述编码装置13产生和传送的曼彻斯特码来编码清单命令CIC是可能的。调制装置14被设计用来接收编码的清单命令CIC,并且作为其功能用于产生和传送载体信号C到放大装置15,该信号根据编码的清单命令CIC具有调制和未调制的信号段,传送载体信号C到传输装置6,通过该传输装置将其从通信设备1传送到数据载体3和3′。
第一传送装置11还具有替换信息单元产生装置16、第二编码装置17和第二调制装置18。该替换信息单元产生装置16被设计用于当从定序级10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C2时,它们产生并传送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给第二编码装置17。第二编码装置17被设计用来根据曼彻斯特码编码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并传送编码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CRI给第二调制装置18,其中,类似于第一调制装置14,根据编码的替换信息单元CRI来调制载体信号C并且把载体信号C传送到放大装置15,以便通过传输装置6也能够将替换信息单元RIU1传送给数据载体3和3′。因此,第一传送装置11被设计用来以非接触方式传送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
通信设备电路4还具有接收装置20,其设计用来通过负载调制的载体信号C以非接触的方式接收可从数据载体3和/或3′接收的信息单元RIU。为此,接收装置19具有过滤装置20,其连接到传输装置连接9。接收装置19也具有解调装置21、放大-过滤装置22、解码装置23和信息单元检测装置24。
过滤装置20被设计用来过滤在传输装置连接9出现的载体信号C。第一过滤装置20也被设计用来传送一个表示经过过滤的载体信号C的接收信号RS到解调装置21,通过该装置能够解调接收信号RS并作为一个解调的接收信号DRS传送给放大-过滤装置22。通过放大-过滤装置22,解调的接收信号DRS能够被再次放大和滤波,并且能够作为过滤和解调的接收信号DRS传送给解码装置23,该解码装置被设计用来解码解调的接收信号DRS并传送解码的接收信号DCRS。解码的接收信号DCRS能够被提供给信息单元检测装置24,其设计用来检测和传送由解码的接收信号DCRS表示的信息单元RIU给定序级10。
通信设备电路4也具有冲突检测装置25,解码的接收信号DCRS能够从解码装置23提供给该冲突检测装置25。冲突检测装置25被设计用来检测接收的信息单元RIU表示基本上同时出现的两个不同信息单元IU和IU′的冲突,其中该信息单元RIU由解码的接收信号DCRS表示,并且这二个不同的信息单元IU和IU′中的一个信息单元IU发自第一数据载体3,另一个信息单元IU′由发自第二数据载体3′。冲突检测装置25被设计用来作为检测所述冲突的结果产生一个冲突检测信号CDS,并且用来把该冲突检测信号CDS传送到定序级10。
通信设备电路4也具有替换装置26,其设计用来与冲突检测装置25相互作用,并且对于由冲突检测装置25检测到不同信息单元IU和IU′的冲突的情况,用于用由通信设备1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替换接收的信息单元RIU,所述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代替表示冲突的接收的信息单元RIU用作为发自第一个数据载体3的信息单元IU。在目前的情况下通过定义来确定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表示逻辑上“一”值,即根据或通过通信设备1来确定。
通信设备电路4中含有的定序级10也具有信息单元存储装置27,其被设计用来存储信息单元IU和/或IU′。信息单元存储装置27也具有信息单元临时性存储装置28,其被设计用来在冲突检测之前缓冲在通信设备1接收的每个信息单元IU,作为发自第二个数据载体3′的信息单元IU′。设想在定序级10中,通过定序级10在信息单元缓冲装置28中建立在冲突出现之前接收的信息单元IU的副本作为信息单元IU′。
替换装置26也被设计用来用一个偏离它的第二替换信息单元RIU2再次替换先前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并且使用它代替表示冲突的接收的信息单元RIU来作为发自第二个数据载体3′并导致产生冲突的信息单元IU′。通过定序级10,这个第二替换信息单元RIU2能够被存储在信息单元临时性存储装置28中,即代替产生冲突的接收的信息单元RIU。
通信设备电路4也具有继续命令产生装置,目前的情况下其以清单命令产生装置12的形式构造。定序级10也被设计用来监控是否已经接收到了要从第一数据载体3接收的第一标识信息I1的所有信息单元IU。一旦已经接收到了第一标识信息I1的所有信息单元IU,定序级10被设计用来再次产生和传送第一控制信号C1给清单命令产生装置12。清单命令产生装置12然后被设计用来产生一个继续命令,其在目前的情况下由清单命令IC1形成,并且在传送装置11的帮助下用来传送继续命令,所述继续命令在第一数据载体3中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在第二数据载体3′中有影响,用先前引起冲突检测的信息单元IU′之后的信息单元IU′来继续传送第二标识信息I2的信息单元IU′。对于正如在当前的例子中那样,仅仅有两个数据载体3和3′提供在通信设备1的通信区域之内的情况,将在引起冲突的信息单元IU′之后到来的信息单元IU′从无冲突的第二数据载体3′传送到通信设备1,通信设备1通过接收装置19来接收并且将其存储在信息单元缓冲装置28中作为发自第二数据载体3′的信息单元IU′。
在该点应该提及的是,对于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表示逻辑“零”值的情况,数据载体3和3′交换角色并且第二数据载体3′首先把它的标识信息I2全部送到通信设备1,并且仅仅在那个以后,以在导致产生冲突的信息单元IU之后的信息单元IU开始,第一数据载体3完成其标识信息I1。
在该点应该进一步提及的是,例如当三个数据载体3、3′和3″存在的时候,则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即在第一个冲突中,通过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选择第一数据载体3并全部传送它的标识信息I1给通信设备1,然后剩下的两个数据载体3′和3″共同开始完成各自的标识信息I2和I3。在这期间,第二个冲突可能发生,因此这组两个数据载体3′和3″再次被中断,例如第二数据载体3′扮演第一数据载体3的角色、第三数据载体3″扮演第二数据载体3′的角色,因为由于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被再次接收所以选择了第二个数据载体3′。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数据载体3′将首先全部传送它的标识信息I2给通信设备2,然后以在导致产生冲突的信息单元IU″之后到来的信息单元IU″为起点,第三个数据载体3″将会完成它的标识信息I3。
如图3所示的数据载体3具有一个数据载体电路29,其有标识信息存储设备30。数据载体3也具有第二传输装置31,其设计用来与通信设备1的第一传输装置6相互作用。数据载体电路29具有传输装置连接32,通过它数据载体电路29被连接到第二传输装置31上。第二传输装置31有一个传输线圈配置33,其被设计和提供用来与通信设备1的传输线圈配置8进行电感耦合。此外,在数据载体电路29之内,提供一个分配给传输装置30的谐振电容器34以便第二传输装置31形成一个谐振电路,通过该电路能够执行在开头提到的用于通信设备1的能源供给以及前述的信息交换。
数据载体电路29也有电源电压产生装置35,通过利用在传输装置连接32出现的载体信号C,其被设计用来产生和传送电源电压给数据载体电路29与参考电压GND相对。
数据载体电路29也具有时钟产生装置36,其也连接到传输装置连接32并且通过利用在传输装置连接32出现的信号,其被设计用来产生和传送一个时钟信号CLK给数据载体电路29。时钟装置36被设计作为时钟脉冲再生装置。
数据载体电路29也具有第二接收装置37,其设计用来接收和检测清单命令IC1和继续命令。为此,接收装置37具有第二解调装置38、第二解码装置39和清单命令检测装置40。第二解调装置38连接到传输装置连接32,并且设计用来解调能够在那里读出的载体信号C,并且用于传送解调的载体信号DC给第二解码装置39。第二解码装置39被设计用来解码解调的载体信号DC和传送解码和解调的载体信号DDC给清单命令检测装置40。清单命令检测装置40被设计用来通过载体信号C检测传送到数据载体3的清单命令IC1,和传送这个清单命令IC1给第二定序级41。第二定序级41被设计和提供在数据载体电路29中以便控制信息处理次序,诸如接收的清单命令IC1和继续命令以及后来的传送或中断和后续的继续传送标识信息I1的信息单元IU。
数据载体电路29也具有传送装置42,在定序级41、答复产生装置43、第三编码装置44和第三调制装置45的帮助下来构造该传送装置42。作为接收清单命令IC1的结果和在定序级41的帮助下,传送装置42被设计用来从标识标识信息存储装置30中以它的信息单元IU的形式读出标识信息I1,和用于传送该信息单元IU作为第三个控制信号C3的一个分量给答复产生装置43。通过利用第三控制信号C3,答复产生装置43被设计用来响应于清单命令IC1产生和传送答复信息,所述答复信息具有作为必要分量的标识信息I1的信息单元IU。第三编码装置44被设计用来根据曼彻斯特码编码答复信息,和传送编码的答复信息CIU给第三调制装置45。第三调制装置45被设计用来对在传输装置连接32出现的载体信号C进行与接收的编码答复信息CIU相关的负载调制。
数据载体电路29也具有检查装置46,其被设计用来检查在传送信息单元IU以后,由通信设备1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是否能够由通信设备1接收。为此,检查装置46具有第三解调装置47、第三解码装置48、替换信息单元检测装置49和替换信息单元评估装置50。第三解调装置47被设计用来解调在传输装置连接32出现的载体信号C,和传送解调的载体信号DC到第三解码装置48。第三解调装置47的功能也能够用第二解调装置38完成,这导致一个更简化的电路设计。第三解码装置48被设计用来解码解调的载体信号DC,和传送解码的和解调的载体信号DDC给替换信息单元检测装置49和替换信息单元评估装置50。替换信息单元检测装置49被设计用来通过利用解码和解调的载体信号DDC检测载体信号C是否具有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其后检测信号RI能够从替换信息单元检测装置49发送给第二定序级41。替换信息单元评估装置50被设计用来评估解码和解调的载体信号DDC所含有的信息,并且在目前的情况下仅仅评估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并将其发送到第二定序级41。然而,在该点应该提及的是,互相不同的替换信息单元被传送给数据载体3也是可能的,然后通过替换信息单元评估装置50来评估不同的替换信息单元并发送给第二定序级41也是可能的。
传送装置进一步被设计用来如果其在检查装置46确定从通信设备2没有传送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并且随后也没有接收到或者接收到由通信设备1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并且另外接收的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与先前传送给通信设备1的信息单元是相同的,就使用在先前发送给通信设备1的信息单元IU之后到来的信息单元IU来继续传送标识信息I1。传送装置42进一步被设计用来如果其在检查装置46确定接收到了来自通信设备1的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并且接收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与先前发送给通信设备的信息单元IU是相同的,则中断标识信息I1的传送。
传送装置42也具有提供在定序级41中的位置存储装置51,通过该装置至少标记出在先于接收到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而发送的信息单元IU之后到来的信息单元IU的位置。在目前的情况下,通过存储指向在导致产生冲突的信息单元IU以后到来的信息单元IU的一个指针来进行。传送装置42进一步被设计用来当检测到在第二接收装置37接收的继续命令时,用对应标记位置的信息单元IU来继续传送标识信息I1的信息单元IU。
基于根据图1的系统1的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讨论根据图2的通信设备2的功能和根据图3的数据载体3的功能。根据这个具体实施方式
,假设第一个数据载体3的标识信息I1有二进制值“1001001”(“一零零一零零一”)并且第二个数据载体3′的标识信息I2有二进制值“1000011”(“一零零零零一一”)。进一步假设,两个数据载体3和3′位于通信设备2的通信区域之内。因为标识信息I1和标识信息I2互相不同,所以在系统1中首先开始并处理一个防冲突处理,其提供来用于管理信息单元IU和IU′的冲突,所述的信息单元IU和IU′由各自数据载体3或3′发送给通信设备2,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此种冲突是比特接比特的形式,在通信设备2接收的信息单元RIU表示不同信息单元IU和IU′基本上同时出现,并且这些不同信息单元IU和IU′中的一个信息单元IU发自第一个数据载体3,另一个信息单元IU′发自第二数据载体3′,并且信息单元IU和IU′都分别位于在各自标识信息I1和I2的第四个位置,并且导致产生冲突。防冲突方法包括一个接收方法和一个传送方法,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提供接收方法用于以非接触方式分别接收存储在数据载体3或3′中的标识信息I1或I2,并且能够在通信设备2中用非接触方式以信息单元IU或IU′的形式从数据载体3或3′中接收该标识信息I1或I2,并且通过通信设备2或通信设备电路4进行准备。提供传送方法用于以非接触方式传送标识信息I1或I2,所述的标识信息I1或I2被存储在数据载体3或3′中,并且可以用非接触方式以信息单元IU或IU′的形式将其传输给通信设备2,并且通过数据载体3或3′进行准备,即基本上通过它的数据载体电路4或4′。
根据图4所示的第一个流程图52,在方框54中,通过借助于载体信号C发送清单命令IC1来从通信设备2开始接收方法,其中信息单元接收计数器被设置成值零(0)。
根据图5显示的第二个流程图53,在方框55中,通过接收同时在数据载体3和数据载体3′的清单命令IC1来开始传送方法。然后,在方框56中,通过各自的传送装置42和42′,由每个数据载体3和3′传送各自的第一信息单元IU或IU′来开始各自标识信息I1和I2的传送,在目前的情况下各自的第一信息单元IU或IU′都有二进制值一。在通信设备2中,通过第一接收装置19,在方框57依据接收方法接收一个信息单元RIU,并且在方框58中检查接收的信息单元RIU是否表示由二个不同信息单元IU和IU′基本上同时出现而引起的冲突。如果在通信设备2中借助冲突检测装置25检测不是表示冲突,在方框59中继续该接收方法,其中决定接收的信息单元RIU是表示二进制值一还是表示二进制值零。
对于其中接收的信息单元RIU表示二进制值零的情况,在方框60中继续该接收方法,其中,借助于信息单元检测装置24,标识信息U1的第一个信息单元IU被存储在信息单元存储装置27中。对于在方框59中的检查表明接收的信息单元RIU表示二进制值一的情况,在方框61继续该接收方法,其中,借助于信息单元检测装置24,具有二进制值一的比特作为标识信息I1的第一个信息单元IU被存储在信息单元存储装置27中,这适用于目前的情况。
然后在方框62继续该接收方法,其中信息单元接收计数器增加值一(1)。
然后,在方框63继续该接收方法,其中检查信息单元计数器是否达到了最大值,在目前的情况下是值七(7)。对于信息单元计数器达到了最大值七(7)的情况,在方框64结束该接收方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标识信息I1的所有信息单元IU已经到达通信设备2。对于信息单元计数器没达到值七(7)的情况,在方框57继续该接收方法。
在传送方法中,在方框65中,在传送第一信息单元IU或IU′以后,通过各自的检查装置46和46′在数据载体3或3′检查在传送各自信息单元IU和IU′以后是否能够从通信设备2接收到由通信设备2建立的第一个替换信息单元RIU1。
由于在目前情况下没有接收到,在方框66继续该传送方法,其中通过定序级41或41′在各自位置存储装置51和51′中确定指向要传送的下一个信息单元的指针。
然后在方框67继续该传送方法,其中检查标记的指针是否少于或等于一个指针限定,该指针限定表示要传送的各自标识信息I1或I2的最后的信息单元IU或IU′。对于标记的指针还没有超过指针限定的情况,通过传送第二信息单元IU或IU′在方框56继续该传送方法,其在目前的情况下给每种情况二进制值零。因为在标识信息I1和标识信息I2的第二个位置和第三个位置都提供了相同二进制值,正如上所述来处理先前描述的接收方法和传送方法。用信息单元存储装置27存储无冲突接收的三个信息单元“100”作为属于在通信设备2中的标识信息I1,因为在这个阶段还不知道第二个数据载体3′的存在。
在那之后,在传送方法中,各自标识信息I1或I2的第四信息单元IU或IU′由各自数据载体3或3′传送。依据传送方法,在方框56中由第一数据载体3传送一个表示二进制值一的信息单元IU。同时,从第二数据载体3′传送表示二进制值零的信息单元IU′。依据接收方法,在方框57中,在通信设备2接收一个信息单元RIU,该信息单元RIU表示一个在曼彻斯特码编码的基础上由二进制一和二进制零组成的混合状态。在该点应该提及的是,也能够提供辅助载体,其中的一部分能够根据曼彻斯特码进行编码。此外,其他码也能够被使用,诸如所谓的在UHF范围内使用的FM0码,或F2F码。
然后在方框58检测到,接收的信息单元RIU表示基本上同时出现的二个不同信息单元IU和IU′的一个冲突,其中二个不同信息单元IU和IU′中的一个信息单元IU发自第一数据载体3,另一个信息单元IU′发自第二个数据载体3′。接着,在方框68继续该接收方法,其中借助替换装置26用由通信设备2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来替换接收的信息单元RIU,在目前的情况下表示二进制值一,使用其代替表示冲突的信息单元RIU作为发自第一个数据载体3的信息单元IU。通过信息单元存储装置27在要接收的第一标识信息I1的第四个位置上存储用这种方式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同时,依据该接收方法,以非接触方式将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传送到数据载体3或3′。
在第一个数据载体3,依据传送方法,在方框65检查并确定接收到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因为载体信号C的结构具有由通信设备2产生的振幅调制。
然后传送方法在方框69中在数据载体3继续,其中检查接收的第一个替换信息单元RIU1是否表示二进制值零。由于在当前的情况下不是,在方框60中在第一数据载体3上继续该传送方法,以此决定了第一标识信息I1的传送应该从先前传送给通信设备2的信息单元IU之后到来的信息单元IU继续,即第五个信息单元,因为接收到了由通信设备2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并且接收的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与先前发送给通信设备2的表示二进制值一的信息单元IU相同。因此,在方框66继续该传送方法。
同样地,在数据载体3′或者在其中发生的传送方法中,仍然在方框65中确定在第四个信息单元IU′传送以后,能够从通信设备2接收到由通信设备2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依据该传送方法,在方框69中确定接收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与先前发送给通信设备2的表示二进制值零的第四个信息单元IU′不相同,并且分支转移到方框70,其中中断标识信息I2的传送。同时,在该传送方法中,在方框70中通过指针来标记在接收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之前传送的第四信息单元IU′之后到来的第五个信息单元IU′的位置。
与此同时,在实质上在接收方法中发生,在方框68中,由信息单元存储装置27缓冲在冲突检测之前在通信设备2接收的每个信息单元RIU,作为发自第二个数据载体3′的信息单元IU′。这是通过创建在冲突检测之前在通信设备2接收的信息单元IU的副本来进行,其被存储在信息单元存储装置27中就如同属于第一个信息单元I1。此外,在方框68中,先前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被不同于它的第二替换信息单元RIU2(在目前的情况下是与其互补)替换,目前的情况下表示二进制值零,并且使用其代替表示冲突的信息单元,并存储在可从数据载体3′接收的信息单元I2的第四个位置中,作为发自第二数据载体3′的信息单元RIU。
从这个时间点开始,第二数据载体3′已经中断了它的标识信息I2的传送,并且只有第一数据载3仍然在发送它的标识信息I1和包含在标识信息I1中并且未完成的信息单元IU给通信设备2,因此在通信设备2中处理接收方法时省略了方框68,因为在通信设备2接收的信息单元IU被无冲突的接收。然后在方框71结束该传送方法。
在通信设备2已经完全接收到第一标识信息I1并且标识信息I1的接收方法在方框64结束之后,通过传送继续命令再次在方框54中开始接收方法。因此,在第二数据载体3′,在先前导致冲突检测的第四个信息单元IU′之后到来的第五个信息单元IU′触发第二标识信息I2的信息单元IU′的继续传送。在第二数据载体3′,则在方框55再次开始传送方法,遵守如下条件(proviso),在由通信设备2接收到继续命令以后,用对应标记位置的信息单元IU′继续传送第二标识信息I2的信息单元IU′,即第五个位置。因为在这个时间点上第一数据载体3不再传送任何信息单元,该传送方法将会省略方框69和70来处理剩下的三个信息单元IU′。
通过提供根据本发明的措施,一个尽可能有效的防冲突的方法产生了,其中数据载体3或3′都不需要重复发自它的信息单元IU和IU′的传送。
在该点应该提及的是,代替传输线圈配置8和33,提供天线配置或电容性操作的传输配置也是可能的。
应该进一步提及的是,继续命令也能够由一个不同于清单命令IC1的独立命令实现,通信设备电路4能够设计为产生这个独立命令IC2,并且数据载体电路29能够被设计来处理它。
应该提及的是,时钟信号CLK也能够由内部震荡器产生。
应该进一步提及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措施也能够在所谓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使用,其中通过可以相互分离的通信信道进行通信设备2和数据载体3之间的通信。
权利要求
1.一种用非接触方式接收标识信息(I1,I2)的接收方法,其中该标识信息(I1,I2)存储在一个数据载体(3,3′)中,其可以从数据载体(3,3′)中以非接触方式以信息单元(IU,IU′)形式传送给通信设备(2),并且可以被通信设备(2)接收,所述接收方法具有如下所示步骤,即,接收一个信息单元(RIU)并检测接收的信息单元(RIU)表示两个基本上同时出现的不同信息单元(IU,IU′)的冲突,并且两个不同的信息单元(IU,IU′)中的第一个信息单元(IU)发自一个第一数据载体(3),第二个信息单元(IU′)发自一个第二数据载体(3′),并且用由通信设备(2)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来替换接收的信息单元(RIU),使用该替换信息单元(RIU)来代替表示冲突的信息单元(RIU)作为发自第一数据载体(3)的信息单元(IU),并且以非接触方式传送该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另外缓存在冲突检测之前在通信设备(2)接收的每个信息单元(RIU)作为发自第二数据载体(3′)的信息单元(IU′)。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先前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被一个不同于它的第二替换信息单元(RIU2)替换,使用该第二替换单元(RIU2)代替表示冲突的信息单元(RIU)作为发自第二数据载体(3′)的信息单元(IU′)。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在所有发自第一数据载体(3)的信息单元(IU)完全出现之后,产生一个继续命令并且以非接触方式传送,通过该命令用在先前导致冲突检测的信息单元(IU′)之后到来的信息单元(IU′)来在第二数据载体(3′)上继续传送标识信息(I2)的信息单元(IU′)。
5.一种用非接触方式传送标识信息(I1,I2)的传送方法,其中该标识信息(I1,I2)存储在数据载体(3,3′)中,并且能够从数据载体(3,3′)中用非接触方式以信息单元(IU,IU′)形式传输给一个通信设备(2),所述传送方法具有下列的步骤,即,传送一个信息单元(IU,IU′),并检查在传送了信息单元(IU,IU′)之后是否能够从通信设备(2)接收到一个由通信设备(2)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如果从通信设备(2)没有接收到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或者接收到了由通信设备(2)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并且接收的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与先前传输给通信设备(2)的信息单元(IU,IU′)是相同的,用在先前传输给通信设备(2)的信息单元(IU,IU′)之后的信息单元(IU,IU′)来继续传送标识信息(I1,I2)。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方法,其中,如果从通信设备(2)接收到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并且确定该接收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与先前发送给通信设备(2)的信息单元(IU,IU′)不相同,则中断标识信息信息(I1,I2)的传送,并且其中至少存储在接收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之前发送的信息单元(IU,IU′)之后的信息单元(IU,IU′)的位置。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送方法,其中,在从通信设备接收到一个继续命令之后,用对应于存储的位置的信息单元(IU,IU′)来继续传送标识信息(I1,I2)的信息单元(IU,IU′)。
8.一种管理信息单元(IU,IU′)的冲突的防冲突方法,所述信息单元(IU,IU′)在每种情况下都从一个数据载体(3,3′)发送到一个通信设备(2),并且在该冲突中,在通信设备(2)上接收的信息单元(RIU)表示基本上同时出现两个不同信息单元(IU,IU′),并且两个不同的信息单元(IU,IU′)中的一个信息单元(IU)发自一个第一数据载体(3)、另一个信息单元IU′发自一个第二数据载体(3′),在防冲突方法中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的接收方法和根据权利要求5-7之一的传送方法。
9.一种用于通信设备(2)的通信设备电路(4),所述通信设备(2)被设计用于与一个数据载体(3,3′)进行非接触通信,在该数据载体(3,3′)中存储标识信息(I1,I2),可以用非接触方式以信息单元(IU,IU′)的形式从数据载体(3,3′)中接收该信息,其中提供第一接收装置(19),其设计用于以非接触方式接收一个信息单元(RIU),还提供一个冲突检测装置(25),其设计用于检测接收的信息单元(RIU)表示两个基本上同时出现的不同的信息单元(IU,IU′)的冲突,并且两个不同的信息单元(IU,IU′)中的一个信息单元(IU)发自一个第一数据载体(3),另一个信息单元(IU′)发自一个第二数据载体(3′),其中还提供一个替换装置(26),其被设计用于用由通信设备(2)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替换接收的信息单元(RIU),所述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代替表示冲突的信息单元(RIU)用作为发自第一数据载体(3)的信息单元(IU),并且其中还提供一个传送装置(11),其被设计用于以非接触方式来传送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电路(4),其中,提供一个信息单元缓冲装置(28),其被设计用于在冲突检测之前缓冲每个可在通信设备(2)接收的信息单元(RIU)以便作为发自第二数据载体(3′)的一个信息单元(IU′)。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电路(4),其中,替换装置(26)被设计用来使用不同于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的第二替换信息单元(RIU2)来重复替换先前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其中使用第二替换信息单元(RIU2)代替表示冲突的信息单元(RIU)作为发自第二数据载体(3′)的信息单元(IU′)。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设备电路(4),其中,提供继续命令产生装置(12),其被设计用于产生一个继续命令,可以在第一传送装置(11)的帮助下传送所述继续命令,并且所述继续命令实现了用先前导致冲突检测的信息单元(IU′)之后到来的信息单元(IU′)在数据载体(3′)中继续传送标识信息(I2)的信息单元(IU′)。
13.一种通信设备(2),其带有根据权利要求9-12之一所述的通信设备电路(4)。
14.一种用于数据载体(3,3′)的数据载体电路(29,29′),所述数据载体(3,3′)被设计用于与通信设备(2)进行非接触通信,在该数据载体(3,3′)中存储了标识信息(I1,I2),可以用非接触方式以信息单元(IU,IU′)的形式将标识信息(I1,I2)从数据载体(3,3′)传送到通信设备(2),其中提供第二传送装置(42,42′),该第二传送装置(42,42′)被设计用于以非接触方式传送一个信息单元(IU,IU′),还提供检查装置(46,46′),该检查装置(46,46′)被设计用于检查在传送信息单元(IU,IU′)之后是否能够从通信设备(2)接收到由通信设备(2)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并且其中第二传送装置(42,42′)被设计用于如果在检查装置(46,46′)中确定从通信设备(2)没有接收到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或者接收到由通信设备(2)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并且接收的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与先前发送给通信设备(2)的信息单元(IU,IU′)是相同的,则用在先前发送给通信设备(2)的信息单元(IU,IU′)之后到来的信息单元(IU,IU′)来继续传送标识信息(I1,I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载体电路(29,29′),其中第二传送装置(42,42′)被设计用于如果在检查装置(46,46′)中确定从通信设备(2)接收的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与先前发送给通信设备(2)的信息单元(IU,IU′)不相同,则中断标识信息(I1,I2)的传送,并且其中第二传送装置(42,42′)具有位置存储装置(51,51′),通过该装置中,至少存储在接收到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之前传送的信息单元(IU,IU′)之后到来的信息单元(IU,IU′)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载体电路(29,29′),其中第二接收装置(37,37′)被设计用于接收和检测一个继续命令,该继续命令能够从通信设备(2)以非接触方式被接收,其中第二传送装置(42,42′)被设计用于如果在接收装置(37,37′)检测到继续命令的接收,用对应于标记位置的信息单元(IU,IU′)来继续传送标识信息(I1,I2)的信息单元(IU,IU′)。
17.一种数据载体(3,3′),其带有根据权利要求14-16任何一个所述的数据载体电路(29,29′)。
18.一种用于非接触通信的通信系统(1),其中提供了一个通信设备(2),该通信设备(2)具有根据权利要求9-11之一所述的通信设备电路(4),其中还提供了至少一个数据载体(3,3′),该数据载体(3,3′)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4-16任何一个所述的数据载体电路(29,29′)。
全文摘要
在一种以非接触方式接收标识信息(I1,I2)的接收方法中,其中该标识信息(I1,I2)被存储在数据载体(3,3′)中,并且能够用通信设备(2)从数据载体(3,3′)中用非接触方式以信息单元(IU,IU′)的形式接收到,设想首先接收到信息单元(R.IU)并且其次检测接收的信息单元(R.IU)表示两个基本上同时出现的信息单元(IU,IU′)的冲突,并且两个不同的信息单元(IU,IU′)中的一个信息单元(IU)发自一个第一数据载体(3)、另一个信息单元(IU′)发自一个第二数据载体(3′),第三用由通信设备(2)建立的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来替换表示冲突的接收的信息单元(R.IU),使用其代替表示冲突的信息单元(R.IU)作为发自第一数据载体(3)的信息单元(IU),并且第四以非接触方式来传送第一替换信息单元(R.IU1)。
文档编号G06K7/00GK1868176SQ200480030131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5日
发明者F·安特曼, C·谢拉邦, H·瓦青格尔, R·布兰德尔 申请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