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计算机的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126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计算机的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计算机性能的不断增长,对便携式计算机的供电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而,必须要使便携式计算机设备的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能散发掉从而保持计算机设备进行连续准确的操作。例如,便携式计算机设备通常包括通风口,从而使得与处理器和其他类型电子元件相关的热能可以散发。然而,由于便携式计算机设备的表面区域有限,电池和/或与便携式计算机设备相关的其他类型设备的布置和/或连接会阻碍或者干扰便携式计算机设备的冷却。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下面将联系附图进行叙述,其中图1的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计算机供电系统的实施例。
图2的示意图示出了便携式计算机的侧部和底部的等角视图,其中采用了便携式计算机供电系统的实施例以获得优点。
图3的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计算机供电系统的电池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附图1-3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其优点,对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或相应的部分使用了相同的数字标记。
图1的示意图表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计算机供电系统10的具体实施例。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系统10包括连在便携式计算机14上的外加电池12。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便携式计算机14包括膝上型或笔记本型计算机16。然而,应当理解便携式计算机14也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便携式计算机设备。
图2的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14的侧部和底部的等角视图。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便携式计算机包括气流通风口20和22,提供了穿过便携式计算机14的基座部件26的气流通道,一般用28来表示,从而可以将便携式计算机14在基座部件26中产生的热能通过主动的和/或被动的方法(例如通过对流和/或风扇产生气流)散发掉。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气流通风口20设置在便携式计算机14的底面30上(例如通常布置为对着或朝着办公桌或桌子支撑表面的便携式计算机14的表面),而气流通风口22设置在基座部件26的侧面或横向表面上。然而,应当理解气流通风口22也可以位于基座部件26上的其他位置(例如,在基座部件26的后面或背面)。在此使用的相对于便携式计算机的“横向”位置或侧面是指图1中一般由36和/或38所表示的位置或侧面。参考图2,气流通风口20和22都分别包括多个间隔开的细长开口或孔40和42。然而,应当理解气流通风口20和/或22也可以是其他的构造。另外,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气流通风口20包括入口通风口而气流通风口22包括排气通风口,从而使得穿过基座部件26的气流通道通过气流通风口20进入基座部件26,并通过气流通风口22排出基座部件26,如28所表示的。然而,应当理解气流穿过基座部件26的方向也可以是其他的构造。
图3的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电池12的一部分。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池12包括电池外壳44,其中设置有气流通风口50,用于形成穿过电池外壳44的至少一部分的气流通道,如52所示。例如,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气流通风口50包括多个间隔开的细长开口或孔54,从而使得气流可以通过电池外壳44的至少一部分。然而,应当理解气流通风口50也可以是其他的构造。
参考图1-3,在操作中,电池12被构造为当电池12连接在便携式计算机14上时,可以使气流通过气流通风口20和22穿过便携式计算机14。例如,在操作中,气流通风口50的构造和/或在电池外壳上的位置,与在便携式计算机14上设置的气流通风口20的位置和/或构造至少部分一致或相对应,从而使得电池12一旦安装或连接在便携式计算机14上,气流通风口50就至少部分地与气流通风口20对准,使得气流通道可以通过气流通风口20(经由气流通风口50)穿过基座部件26,否则气流通风口20可能会因在便携式计算机14上连接电池12而被覆盖或阻碍。例如,在图3中最佳示出的,气流通风口50的至少一部分60设置在电池外壳44的顶面62上,而当电池12连接在或者以其它方式固定在便携式计算机14上时,其被布置为至少部分地朝向、邻接或者相对着便携式计算机14的表面30(例如,至少部分地耦合到便携式计算机14的表面30上)。另外,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电池12连接在或者以其它方式固定在便携式计算机14上时,气流通风口50的至少一部分64设置在或者以其它方式延伸至电池外壳44的侧面或横向表面66上。
因此,参考图1-3,在操作中,当电池12连接或者耦合到便携式计算机14时,电池12的气流通风口50构造为与便携式计算机14的气流通风口20至少部分对准,从而使得气流通道可以通过电池外壳44穿过便携式计算机14。例如,在操作中,当电池12连接或者以其它方式耦合到便携式计算机14时,气流通风口50的孔54的部分60被设置为至少部分地对准气流通风口20的孔40。另外,因为气流通风口50至少部分地延伸至电池外壳44的侧面或横向表面66上,气流通风口50提供了从相对于便携式计算机14的侧面或横向区域到气流通风口20的气流通道。在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气流通风口50设置成具有从电池外壳44的表面62延伸至表面66的孔54。然而,应当理解,气流通风口50也可以以其它方式设置。例如,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气流通风口50可以配置成采用两个或多个分立或单独的通风口(例如,设置在表面62上的气流通风口与设置在表面66上的气流通风口分开,使得部分60和64不是由连续的孔54形成或以其它方式连接)。此外,在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电池12连接或者以其它方式耦合到便携式计算机14时,所示的气流通风口50延伸至便携式计算机14的侧面或横向区域。然而,应当理解气流通风口50也可以构造为延伸至相对便携式计算机14的不同位置或区域(例如电池外壳44的后面或背面)。另外,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图3中的52所表示的气流通道方向与图2中的28所表示的气流通道方向相对应。然而,应当理解穿过电池12的气流通道方向也可以构造为与穿过便携式计算机14的气流通道方向相对应。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电池12连接或者以其它方式耦合到便携式计算机14的时候,形成与便携式计算机14上设置的气流通道相对应的穿过电池外壳44的气流通道,将便携式计算机14的基座部件26的热能散发掉。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的电池系统(10),包括外加电池外壳(44),提供穿过它进入便携式计算机(14)的气流通风口(20)的气流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电池外壳(44)包括适于与便携式计算机(14)的气流通风口(20)的位置相对应的气流通风口(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电池外壳(44)包括适于至少部分对准便携式计算机(14)的气流通风口(20)的气流通风口(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气流通风口(2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便携式计算机(14)的底面(30)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电池外壳(44)适于耦合到便携式计算机(14)的底面(3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电池外壳(44)形成的气流通道延伸穿过电池外壳(44)到达便携式计算机(14)的气流通风口(2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电池外壳(44)包括的气流通风口(50)延伸至电池外壳(44)的至少两个不同的表面(62,6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电池外壳(44)包括的气流通风口(50)从电池外壳(44)的侧面(66)延伸至电池外壳(44)的表面(66),与便携式计算机(14)的气流通风口(20)的位置相对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电池外壳(44)适于形成从电池外壳(44)的侧面(62)延伸至便携式计算机(14)的侧面区域(36)的气流通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电池外壳(44)适于形成从电池外壳(44)的顶面(66)延伸至便携式计算机(14)的底面(30)的气流通道。
全文摘要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的电池系统(10),包括外加电池外壳(44),外加电池外壳提供穿过它进入便携式计算机(14)的气流通风口(20)的气流通道。
文档编号G06F1/16GK1782950SQ200510128950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日
发明者R·E·德卢加, E·穆尔, P·多茨 申请人: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