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236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结构,尤指一种将电源供应器外接于主机使用,由于电源供应器设置于主机之外,使得电源供应器于交流电源转换直流电源时所散发的热源不会对主机内的元件造成影响。
背景技术
目前的计算机系统由于处理的速度快,再加上电路模块的多元性,使计算机的耗电量大增,因此该电源供应器为满足其需求,乃必须有效的提升其输出功率,相对的使电源供应器内部之用以降压整流的电子发热元件,因容量激增而产生高温状态,为能提供有效的散热,以维持其稳定的工作状态,业者提出了许多散热的方式,而大多均是针对主机内升高的温度来做降温的动作,如风扇等散热装置便因应而生了,以此来达到主机能够正常运作的目的,但风扇却会造成电源供应器内部的乱流及产生低频的噪音,且又占用主机可运用的空间,再者,由于电源供应器是设在主机内,在交流与直流转换的过程中,必然会对电路模块造成影响,因此,与其降低电源供应器于主机内所产生的缺陷,不如防止电源供应器问题的发生,实为现今业者亟欲解决的问题。
由此,要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与缺陷,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结构,该电源结构设置于主机之外,使得电源供应器于交流电源转换直流电源时所散发的热源不会对主机内的元件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结构,其电源结构的电路模块设置有推移座,使电路模块于抽换的过程中,由于电路板能通过推移座的承载,而不会因为使用者的施力不当而让电路板有所损坏。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电源结构,尤指一种将电源供应器外接于主机使用,其包括有主机、电路模块预设电源供应器所组成,其特征是,该主机具有一基座,且基座内设有容置空间,而容置空间两侧设置有相对的复数定位座,且各定位座之间设有滑槽,该基座一侧设置有连接器模块,且连接器模块具有连接部及直流电源插接部,其中连接部设于容置空间之内;直流电源插接部为设置于主机之外;该电路模块设置有推移座,并于推移座两侧设有定位部,且定位部可使推移座于相对应的滑槽内形成往复位移,而推移座上设有可供置换的电路板,并于电路板一侧设有对接部及配电模块,其对接部与连接器模块的直流电源插接部形成电性连接,且配电模块可接收直流电源后再分配给电路模块;该预设电源供应器为一种交流电源转换后的直流电源供给于主机的配电模块,且预设电源供应器设置于主机外部。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实用新型利用主机内设置有配电模块,且配电模块接收其直流电源,当主机欲接收直流电源时,该电源供应器于主机外将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再由配电模块接收其直流电源,并由于电源供应器设置于主机之外,使得电源供应器于交流电源转换直流电源时所散发的热源不会对主机内的元件造成影响。
(二)本实用新型利用电路模块设置有推移座,并于推移座两侧设有定位部,且定位部可于相对应的滑槽内形成往复位移,而推移座上设有可供置换的电路板。电路板通过推移座的承载,而不会因为使用者的施力不当而让电路板有所损坏。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技术特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中符号说明1 主机11 基座 13 连接器模块111容置空间 131连接部112定位座 132直流电源插接部1121 滑槽 14 侧盖12 上盖2 电路模块 21 推移座 221对接部211定位部 222配电模块22 电路板3 电源供应器 31 电缆线32 交流电源插接部311对接部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组合图、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结构包括有主机1、电路模块2所组成,其中该主机1具有一基座11,且基座11内设有容置空间111,而容置空间111两侧设有相对的复数定位座112,其定位座112可为铝挤型所制成,且各定位座112之间设置有滑槽1121,并于基座11上方设有一上盖12,对主机罩盖定位;且基座11一侧设置有连接器模块13,而各连接器模块13为具有连接部131,其连接部131设于容置空间111内,而连接器模块13设有直流电源插接部132,且直流电源插接部132为可露出于主机1之外,远离连接器模块13另侧设有侧盖14,且侧盖14可结合于基座11上。
该电路模块2设置有推移座21,并于推移座21两侧设有定位部211,且定位部211为可使推移座21于相对应的滑槽1121内形成往复位移,而推移座21上设有可供置换的电路板22,并于电路板22靠近连接器模块13一侧设有对接部221及配电模块222,其对接部221为可与连接器模块13形成一对接状态,而配电模块222为接收其直流电源后再分配给电路模块2。
再者,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先将基座11的一侧侧盖14脱离,续将电路模块2朝主机1的两定位座112间的滑槽1121推入,直到电路模块2的对接部221与连接器模块13的直流电源插接部132呈电性连接并形成一定位,再将侧盖14结合于基座11内呈一固定状即可,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装。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该电源供应器3一侧设置有电缆线31及交流电源插接部32,且电缆线31末端设有对接部311,其对接部311为可供主机1连接,另交流电源插接部32为可供外部交流电源相连接,而当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先将交流电源插接部32与外部交流电源相连接,其交流电源便经由电源供应器3转换成直流电源,续将电缆线31的对接部311连接至主机1上,其直流电源便经由电缆线31传输至主机1的配电模块222后再分配给电路模块2使用(图中未示出),由于电源供应器3为设置于主机1之外,使得电源供应器3于交流电源转换直流电源时所散发的热源不会对主机1内的元件造成影响。
故,本实用新型主要特征在于针对主机1的配电模块222为接收其直流电源,并于主机1外将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后由配电模块222接收,并由于电源供应器3设置于主机1之外,使得电源供应器3于交流电源转换直流电源时所散发的热源不会对主机1内的元件造成影响为其主要保护重点。
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结构于使用时具有显著的功效增进,诚符合新颖性、实用新型性及进步性的专利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结构,尤指一种将电源供应器外接于主机使用,其包括有主机、电路模块预设电源供应器所组成,其特征是,该主机具有一基座,且基座内设有容置空间,而容置空间两侧设置有相对的复数定位座,且各定位座之间设有滑槽,该基座一侧设置有连接器模块,且连接器模块具有连接部及直流电源插接部,其中连接部设于容置空间之内;直流电源插接部设置于主机之外;该电路模块设置有推移座,并于推移座两侧设有定位部,且定位部可使推移座于相对应的滑槽内形成往复位移,而推移座上设有可供置换的电路板,并于电路板一侧设有对接部及配电模块,其对接部与连接器模块的直流电源插接部形成电性连接,且配电模块可接收直流电源后再分配给电路模块;该预设电源供应器为一种将交流电源转换后的直流电源供给于主机的配电模块,且预设电源供应器设置于主机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结构,其特征是,该基座的上方设有一上盖,对主机罩盖定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结构,其特征是,该基座一侧设有侧盖,该侧盖结合于基座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结构,其特征是,该预设电源供应器设置有电缆线,且电缆线末端设有对接部,其对接部与直流电源插接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源结构,尤指一种将电源供应器外接于主机使用,其中该主机的基座内设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两侧设置有相对的复数定位座,并于各定位座之间设有滑槽,且基座一侧设置有连接器模块,该连接器模块具有露出于主机外的直流电源插接部,而电路模块设置有推移座,并于推移座两侧设有定位部,且推移座上设有可供置换的电路板,该电路板一侧设有对接部及配电模块,而电源供应器将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于外部提供给主机,并由于电源供应器设置于主机之外,使得电源供应器于交流电源转换直流电源时所散发的热源不会对主机内的元件造成影响。
文档编号G06F1/26GK2852244SQ20052001634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5日
发明者顾康, 刘宪糖, 徐嘉言 申请人:鸿翊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