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按键装置及远端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434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页按键装置及远端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切换按键功能的分页按 键装置及设有该分页按键装置的远端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配置有键盘的电子产品,例如计算机(电脑)、个人 数位助理等,由于电子产品朝轻薄短小化发展,在有限的空间中必须容纳 多项零组件,因此经常压缩键盘所占用的空间。为节省键盘占用空间,常采 取的方式是将键盘的按键尺寸减小,甚至减少按键数目。
以常见于一般家庭的家电产品遥控器为例,目前家电产品遥控器的按键数目随着产品功能日益强大而增多,为容納大量的^4定于遥控器上,只好 减小单一按键尺寸或加大遥控器尺寸。若遥控器单一按键尺寸大小不变且 配合使用者单手握持遥控器的习惯,遥控器尺寸则随按键数目增多而变长 或变宽,使用者必须在较大范围内移动拇指造成操控不方便。若遥控器尺 寸维持不变,要将相同数目的按键设置于遥控器上,单一按键尺寸则必须 减小,按键变小造成使用者容易误按邻近的按键。此外,按键上的图文说 明也随之变小造成辨识不易,对于年长者而言操作十分不方便。
为改善上述缺点,目前已有采用虚拟按键方式的遥控器,所谓虚拟按 键是将传统按键以软件方式显示于遥控器的触控焚幕,且遥控器安装有软 件可动态地将虚拟按^t显示于触控荧幕上,触控荧幕所显示的一页选单中 可有多数虚拟按键,按压其中之一虚拟按键后又可显示另一页具有多数虚 拟按键的选单,如此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可呈现出大量数目的按键供使 用者选择。此类型遥控器功能虽然强大且可有效减少传统按键数量,但是 却需加增一个处理器及一个触控荧幕,不但复杂度及成本较高,耗电量也 较一般遥控器大。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按键装置及远端控制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 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 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 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分页按键装置及 远端控制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 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按键装置及远端控制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 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 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分页按键装置及远端 控制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按键装置及远端控制装置,使其更具有实 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 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按键装置及远端控制装置所存在的缺 陷,而提供一种不需增加按键数目却能扩充按键功能的分页按键装置及远 端控制装置,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分页按键装置,设置于一个壳体上,该分页按键装置包含多数组设于该壳体上的按键单元,以及内建有多数组键码对应关系的第 一编码单元与第二编码单元;其中,该分页按键装置还包含至少一块固定 按键符号板、至少一块可挠性活动按键符号板,以及一个切换单元;该切换 单元与前述活动按键符号板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相对于该壳 体在 一位于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下方的第 一位置,及一位于所述固定按键 符号板上方的第二位置间移动,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 述按键单元可受按压而触发第一编码单元送出对应的一组键码,当所述活 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按键单元可受按压而触发第二编码单 元送出对应的 一组键码。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分页按4定装置,其中所述的壳体顶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窗口,前述 固定按键符号板设于该壳体内并位于所述窗口下方,且每一块固定按键符 号板设有至少一个按键符号,前述活动按键符号板设于该壳体内并与该固 定按键符号板相邻,且每一块活动按键符号板设有至少一个按键符号,当所 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一位置时,各该固定按键符号板的按键符号显露 于所述窗口,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二位置时,各该活动按键符号 板的按键符号则显露于所述窗口 。
前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中所述的每一组按键单元具有上下间隔排列 的一个按钮及一个触压钮,所述按钮均为透明材质且分别穿过前述窗口而 突伸于壳体外。
前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中所述的固定按键符号板与活动按键符号板 夹设于所述按键单元的按钮及触压钮间,当所述的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 一位置时,各该固定按键符号板的按键符号分别排列于所述按键单元的按钮与触压4丑间,所述固定按4建符号板可受所述按4建单元的各该按钮按压而 触压对应的触压钮,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二位置时,各该活动按 键符号板的按键符号分别排列于所述按键单元的按钮与触压钮间,所述活 动按键符号板可受所述按键单元的各该按钮按压而触压对应的触压钮。
前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中所述的壳体内两相反侧面的表面设有一对轨道,前述固定按键符号板卡设于该对轨道内,且前述可挠性活动按键符 号板可滑动地卡设于该对轨道内。
前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中所述的分页按键装置还包含上下间隔排列 于所述4姿^L与触压^J司的二块限位片,位于上方的该限位片为透明材质,且 前述固定按键符号板及前述可挠性活动按键符号板介于该二块限位片间。
前述的分页按^t装置,其中所述的固定按键符号板设有多数支突柱,且所述的突柱同时与其中之一块限位片相连接,用以固定前述固定按键符号 板,使其按键符号可固定于所述按键单元的按钮与触压钮间。
前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中所述的壳体内两相反侧面的表面设有一对轨道。
前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中所述的二块限位片卡设于该对轨道内。 前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卡设于该对轨道内,且前述可挠性活动4务睫符号板可滑动地卡设于该对轨道内。
前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中所述每一块活动按键符号板间隔开设有多 数平行于该对轨道的滑槽,且各该滑槽具有反向的一封闭端及一开放端,各 该活动按键符号板的滑槽分别供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的突柱可滑动地突伸其间,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该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的 突柱突伸于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的滑槽的收合端,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 位于该第二位置时,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的突柱突伸于所述活动按键符号 板的滑槽的展开端。
前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中所述的切换单元安装于所述活动按键符号 板,且位于所述滑槽的同一侧,该分页按键装置还包含一组连接杆,该连接 杆具有一支纵向杆及二支横向杆,该二支横向杆平行于该对轨道并分别连 接各该活动按一睫符号板,该纵向杆的两相反端分别连接该二支横向杆。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远端控制装置,其包含 一个壳体、 一个无线传送单元,以及多数组设于该壳体上的按键单元,以及内建有多数组键码对应关系的第一编码单元与第二编码单元;其中,该远端控制装置还包含至少一块固定 按键符号板、至少一块可挠性活动按键符号板,以及一个切换单元;该无线 传送单元,电连4妻该第一编码单元与第二编码单元;该切换单元,与前述活 动按键符号板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相对于该壳体在一位于所
述固定4姿一睫符号板下方的第 一位置,及一位于所述固定按4建符号板上方的 第二位置间移动,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按键单元 可受按压,以触发第一编码单元送出对应的一组键码至该无线传送单元,当 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按键单元可受按压,以触发第 二编码单元送出对应的一组4建码至该无线传送单元。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壳体顶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窗口,前述 固定按键符号板设于该壳体内并位于所述窗口下方,且每一块固定按键符 号板设有至少 一个按键符号,前述活动按键符号板设于该壳体内并与该固 定按键符号板相邻,且每一块活动按键符号板设有至少一个按键符号,当所 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 一位置时,各该固定按键符号板的按键符号显露 于所述窗口,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二位置时,各该活动按键符号 板的按键符号则显露于所述窗口 。
前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每一组按键单元具有上下间隔排列 的一个按钮及一个触压钮,该等按钮均为透明材质且分别穿过前述窗口而 突伸于壳体外。
前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固定按键符号板与活动按键符号板 夹设于所述按键单元的按钮及触压钮间,当所述的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 一位置时,各该固定按键符号板的按键符号分别排列于所述按键单元的按 钮与触压钮间,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可受所述按键单元的各该按钮按压而 触压对应的触压钮,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二位置时,各该活动按 键符号板的按键符号分别排列于所述按键单元的按钮与触压钮间,所述活 动按键符号板可受所述按键单元的各该按钮按压而触压对应的触压钮。
前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壳体内两相反侧面的表面设有一对 轨道,前述固定按键符号板卡设于该对轨道内,且前述可挠性活动按键符 号板可滑动地卡设于该对轨道内。
前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远端控制装置还包含上下间隔排列 于所述按钮与触压钮间的二块限位片,位于上方的该限位片为透明材质,且 前述固定按键符号板及前述可挠性活动按键符号板介于该二块限位片间。
前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固定按键符号板设有多数支突柱,且 所述的突柱同时与其中之一块限位片相连接,用以固定前述固定按键符号 板,使其按键符号可固定于所述按键单元的按钮与触压钮间。
前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壳体内两相反侧面的表面设有一对 轨道。
前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二块限位片卡设于该对轨道内。 前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卡设于该对轨道内,且
前述可挠性活动按键符号板可滑动地卡设于该对轨道内。
前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每一块活动按键符号板间隔开设有多 数平行于该对轨道的滑槽,且各该滑槽具有反向的一封闭端及一开放端,各 该活动按键符号板的滑槽分别供所迷固定按键符号板的突柱可滑动地突伸 其间,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该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的 突柱突伸于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的滑槽的收合端,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 位于该第二位置时,所述固定按一建符号板的突柱突伸于所述活动按键符号 板的滑槽的展开端。
前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切换单元安装于所述活动按键符号 板,且位于所述滑槽的同一侧,该远端控制装置还包含一组连接杆,该连接 杆具有一支纵向杆及二支横向杆,该二支横向杆平行于该对轨道并分别连 接各该活动按4建符号板,该纵向杆的两相反端分别连"l妄该二支横向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分页按键装置,设置于一壳体上,该分页 按键装置包含多数组设于该壳体上的按键单元、内建有多数组键码对应 关系的第一编码单元与第二编码单元、至少一固定按键符号板、至少一可 挠性活动按键符号板,以及一切换单元。
切换单元与前述活动按键符号板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相 对于该壳体在一位于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下方的第一位置,及一位于所述 固定按键符号板上方的第二位置间移动。
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按键单元可受按压而触 发第一编码单元送出对应的一组键码,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二位 置时,所述按键单元可受按压而触发第二编码单元送出对应的 一组键码。
另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远端控制装置,其包含 一壳体、多 数组设于该壳体上的按键单元、内建有多数组键码对应关系的第一编码单 元与第二编码单元、 一无线传送单元、至少一固定按键符号板、至少一可 挠性活动按键符号板,以及一切换单元。
该无线传送单元电连接该第一编码单元与第二编码单元。该切换单元 与前述活动按键符号板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相对于该壳体在 一位于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下方的第一位置,及一位于所述固定按键符号 板上方的第二位置间移动。
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按键单元可受按压,以触 发第一编码单元送出对应的一组键码至该无线传送单元,当所述活动按键 符号板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按键单元可受按压,以触发第二编码单元送 出对应的一组键码至该无线传送单元。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分页按键装置及远端控制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通过切换单元驱动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在相对于所述 固定按键符号板的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移动,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 板位于该第 一或第二位置时,每一组按键单元可受按压并分别对应到两组 键码,不需实体增加按键单元数目即可以达到相同于增加按键单元数目的 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分页按键装置及远端控制装置。该分 页按键装置设于一壳体上,并包含多数按键单元、至少一固定按键符号 板、至少一可挠性活动按键符号板、内建有多数组键码对应关系的第一编 码单元与第二编码单元,及一连接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的切换单元。通过 切换单元以驱动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在相对于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的一第 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移动,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该第一或第二位 置时,所述按键单元可受按压而分别触发第一或第二编码单元送出 一组对 应的键码,借此每一按键单元可对应两组键码,不需实体增加按键单元数 目即可达到相同于增加按键单元数目的效果,而具有不需增加按键数目却 能扩充按键功能的功效。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 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 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按键装置及远端控制装置具有增进的突出功 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一俯视图,说明本发明分页按键装置及远端控制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按键 符号板在一第一位置。
图2是沿图i中剖面线n-n的一剖面图。
图3是一侧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切换单元,此时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在该第一位置。
图4是一类似图3的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该切换单元,此时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在一第二位置。
图5是一类似图1的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按4定符号板在该第二位置。
图6是沿图5中剖面线VI-VI的一剖面图。
图7是一类似图1的^L图,说明本发明分页4姿4建装置及远端控制装置
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活动按一建符号板相对于所述 固定按键符号板在一第 一位置。
图8是一类似图5的视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活动按键符 号板相对于所述固定4姿—建符号板在一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分页按键装置及远端 控制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是本发明分页按^t装置1及远端控制装 置2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分页按键装置1设置于远端控制装置2的壳体 21上,再搭配一设于壳体21的无线传送单元22以构成远端控制装置2,使 得远端控制装置2可用以遥控一电子装置(图中未示)。
该分页按键装置1,包括多数组(图1是以九组为例)设于壳体21上的 按键单元31、个数对应于所述按键单元31组数且开设于该壳体21顶面的 窗口 211、设于壳体21内两相反侧表面的一对轨道212,以及内建有多数 组4定码对应关系的第一编码单元33与第二编码单元34。
该九组按键单元31,呈三列并排且每列有三组按键单元31,每一按键 单元31具有上下间隔排列的一按钮311及一触压钮312。每一按钮311均 为透明材质且穿过该壳体21顶面开设的所述窗口 211而部分突伸于壳体21 外,以供使用者按压。所述的触压钮312设置于壳体21内的一电路板35的 顶面,该第一与第二编码单元33、 34为二编码晶片并设于电路板35上,每 一触压钮312可被切换以选择电连接该第一或第二编码单元33、 34,以对 应到第一或第二编码单元33、 34所内建的键码对应关系。该第一与第二编 码单元33、 34,不限于以二编码晶片实现,也可以一编码晶片实现或其他方 式实现,惟其不属本发明的范畴,故不在此详加说明。
此外,该分页按键装置1还包含多数(图1是以三片为例)固定按键符 号板41、多数(图l是以二片为例)可挠性活动按键符号板51、 二片限位片 61,及一个切换单元62。 二片限位片61上下间隔排列于所述按钮311与触 压钮312间,并将其两侧边突伸入该对轨道212以水平地卡设于该对轨道 212内,位于上方的该限位片61为透明材质。所述固定4姿^t符号板41与所 述可挠性活动4^l走符号板51的两侧边也突伸入该对轨道212以卡设于该对 轨道212内,且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41及所述可挠性活动按键符号板51 均设于该二上下排列的限位片61间,以限制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41与所 述活动按键符号板51于该二限位片61间。
每一固定按键符号板41的顶面各设有三个主按键符号411,每一张固定按键符号板41还间隔设有两个突柱412于两两主按键符号411间,且所 述的突柱412同时与位于其下方的限位片61相连接,用以固定按键符号板 41,使其主按键符号411可固设于其所对应的该按键单元31的按钮311与 触压钮312间。每一活动按键符号板51的顶面也各设有三个次按键符号 511,每一活动按键符号板51则在两两次按键符号511间间隔开设有共两道 平行于该对轨道212的滑槽512,且各该滑槽512具有反向的一封闭端513 及一开放端514。
其中,活动按键符号板51a位于固定按键符号板41a下方并使该二滑 槽512a、 512b分别供固定按键符号板41a的该二突柱412a、 412b穿过,且 活动按键符号板51a的一端搭接在相邻固定按键符号板41b的一端上,使活 动按键符号板51a可沿平行轨道212方向,由位于固定按键符号板41a下 方的第一位置滑动至相邻固定按一键.符号板41b上方的第二位置;同样地,活 动按键符号板51b位于固定按键符号板41b下方并使该二滑槽512c、 512d 分别供固定按4建符号板41b的该二突柱412c、 412d穿过,且活动按键符号 板51b的一端搭接在相邻固定按键符号板41c的一端上,使活动按键符号 板51b可沿平行轨道212方向,由位于固定按键符号板41b下方的第一位 置滑动至相邻固定按键符号板41c上方的第二位置。
请参阅图1、图3及图4所示,切换单元62与该二活动按键符号板51 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切换单元62是为一指拨开关,该切换单元62部 分突伸于壳体21外以供使用者拨动切换。借拨动该切换单元62以驱动该 二活动4^4定符号板51a、 51b相对于该壳体21在一位于该固定按键符号板 41a、 41b下方的第一位置,及一位于该固定按4定符号板41b、 41c上方的第 二位置间移动。同时,切换单元62对应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的变换,切换 触压钮312电路连接第一或第二编码单元33、 34。
请参阅图2所示,无线传送单元22设置于壳体21并电路连接第一与 第二编码单元33、 34,通过无线传送单元22将来自第一或第二编码单元 33、 34的键码讯号传送给电子装置,电子装置预设有与远端控制装置2相 对应的接收单元及键码对应关系,借此远端控制装置2得以遥控该电子装 置。在本实施例中,无线传送单元22是一红外线发射模组,实际上并不以 此为限。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当该活动按键符号板51a、 51b位于第一位置 时,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41a、 41b的突柱412a ~ 412d突伸于所述活动按键 符号板51a、 51b的滑槽512a 512d的封闭端513a 513d,且所述固定按 键符号板41a 41c位于活动按键符号板51a、 51b上方,使得所述活动按 键符号板51a、 51b的次按键符号511受所述固定按4定符号板41遮蔽,通过
所述透明的按钮311可看见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41的主按键符号411,该固 定按键符号板41a、 41b、 41c可受所述按键单元31的各该按钮311按压而 触压对应的触压钮312,以触发第一编码单元33送出对应的一组键码至该 无线传送单元22。
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当该活动按键符号板51a、 51b位于第二位置 时,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41a、 41b的突柱412a ~ 412d突伸于所述活动按键 符号板51a、 51b的滑槽512a ~ 512d的开放端514a ~ 514d,且活动按键符 号板51a、 51b位于固定按键符号板41b、 41c上方,使所述固定按键符号 板41b、 41c的主按^;符号411受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51遮蔽,所述活动 按键符号板51的次按键符号511此时位于其所对应的该按钮311与触压钮 312间,且通过所述透明的按4丑311可看见所述活动按一睫符号板51的次按 键符号511,该固定按键符号板41a及活动按键符号板51a、 51b可受所述 按键单元31的各该按钮311按压而触压对应的触压钮312,以触发第二编 码单元34送出对应的一组键码至该无线传送单元22。当该活动按键符号板 51a、 51b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时,所述固定按^:符号板41a、 41b 的突柱412a ~ 412d突伸于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51a、 51b的滑槽512a ~ 512d 的封闭端513a ~ 513d与开放端514a~ 514d之间。
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按键符号板41的突柱412是设计为 与位于其下方的该限位片61相连接,实际上也可以是与位于其上方的该限 位片61相连接。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单元31的透明按钮311 穿过所述窗口 211而突伸于壳体21外,且通过所述透明按钮311可看见设 于其下方的主按键符号411或次按键符号511,实际上并不以此为限,所述 的窗口 211可以设计为供显示主按键符号411或次按键符号511,但是将所 述按键单元31邻设于所述窗口 211旁,此时所述按钮311则可为不透明材 质。
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是本发明分页按键装置1及远端控制装置2的 第二较佳实施例,其整体构造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 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还包含一设置于壳体21内的连接杆71,该连接杆为 硬质塑胶或铁杆,且该连接杆71具有一与该对轨道212垂直并不与所述固 定与活动按4定符号板41、 51交叠的纵向杆711,及二分别自纵向杆711两 相反端延伸于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51设有切换单元62的一侧及其相反侧 的横向杆712、 713。 二横向杆712、 713可滑动地设于该对轨道212内,其 中横向杆712则以其末端与该切换单元62相连,横向杆713则具有二连接 块714用以分别连接该二活动按键:符号板51。当拨动切换单元62时,通过 该连接杆71可带动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51的两相反侧同时移动,使所述 活动按键符号板51可更稳定地在第一与第二位置间移动。
在第一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分页按键装置1是使用于远端 控制装置2上,实际上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使用于其他设置有按键的电子装置上,例如个人数位助理等。此外,固定按键符号板41、活动^^4建符 号板51及按键单元31的数目也不以此为限,可依实际需求而变更设计。
归纳上述,本发明分页按键装置1及远端控制装置2,通过切换单元 62以驱动该活动按键符号板51相对于该固定按键符号板41在一第一位置 及一第二位置间移动,当活动按键符号板51位于该第一位置时,所述按键 单元31可受按压而触发第一编码单元33送出一组对应的键码,当活动按 键符号板51位于该第二位置时,所述按键单元31可受按压而触发第二编 码单元34送出 一组对应的4建码,借此每一按4建单元可对应两组键:码,不需 要实体增加按键单元数目即可以达到相同于增加按键单元数目的效果,确 实可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及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分页按键装置,设置于一个壳体上,该分页按键装置包含多数组设于该壳体上的按键单元,以及内建有多数组键码对应关系的第一编码单元与第二编码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分页按键装置还包含至少一块固定按键符号板、至少一块可挠性活动按键符号板,以及一个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与前述活动按键符号板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相对于该壳体在一位于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下方的第一位置,及一位于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上方的第二位置间移动,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按键单元可受按压而触发第一编码单元送出对应的一组键码,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按键单元可受按压而触发第二编码单元送出对应的一组键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壳体顶 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窗口 ,前述固定按键符号板设于该壳体内并位于所述窗 口下方,且每一块固定按键符号板设有至少一个按键符号,前述活动按键 符号板设于该壳体内并与该固定按键符号板相邻,且每一块活动按键符号 板设有至少一个按键符号,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一位置时,各该 固定按键符号板的按键符号显露于所述窗口 ,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 第二位置时,各该活动按键符号板的按键符号则显露于所述窗口 。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每一组 按键单元具有上下间隔排列的一个按钮及一个触压钮,所述按钮均为透明 材质且分别穿过前述窗口而突伸于壳体外。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固定按 键符号板与活动按键符号板夹设于所述按键单元的按钮及触压钮间,当所 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一位置时,各该固定按键符号板的按键符号分别 排列于所述按键单元的按钮与触压钮间,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可受所述按 键单元的各该按钮按压而触压对应的触压钮,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 第二位置时,各该活动按键符号板的按键符号分别排列于所述按键单元的 按钮与触压钮间,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可受所述按键单元的各该按钮按压 而触压对应的触压4丑。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特征在 于其中所述的壳体内两相反侧面的表面设有一对轨道,前述固定按键符号 板卡设于该对轨道内,且前述可挠性活动按键符号板可滑动地卡设于该对 轨道内。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分页按 键装置还包含上下间隔排列于所述按钮与触压钮间的二块限位片,位于上 方的该限位片为透明材质,且前述固定按4建符号板及前述可挠性活动按键 符号板介于该二块限位片间。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固定按 键符号板设有多数支突柱,且所述突柱同时与其中之一块限位片相连接,用 以固定前述固定按键符号板,使其按键符号可固定于所述按键单元的按钮 与触压4丑间。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壳体内 两相反侧面的表面设有一对轨道。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二块限 位片卡设于该对轨道内。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固定 按键符号板卡设于该对轨道内,且前述可挠性活动按一睫符号板可滑动地卡 设于该对轨道内。
11、 如权利要求9或IO所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每一块活动按一睫符号板间隔开设有多数平行于该对轨道的滑槽,且各该滑 槽具有反向的一封闭端及一开放端,各该活动按键符号板的滑槽分别供所 述固定按键符号板的突柱可滑动地突伸其间,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 该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的突柱突伸于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的 滑槽的收合端,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该第二位置时,所述固定按键 符号板的突柱突伸于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的滑槽的展开端。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页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切换 单元安装于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且位于所述滑槽的同一侧,该分页按键 装置还包含一组连接杆,该连接杆具有一支纵向杆及二支横向杆,该二支 横向杆平行于该对轨道并分别连接各该活动按键符号板,该纵向杆的两相 反端分别连接该二支横向杆。
13、 一种远端控制装置,其包含 一个壳体、 一个无线传送单元,以及 多数组设于该壳体上的按键单元,以及内建有多数组键码对应关系的第一 编码单元与第二编码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远端控制装置还包含至少一块 固定按^t符号板、至少一块可挠性活动按键符号板,以及一个切换单元;该 无线传送单元,电连接该第一编码单元与第二编码单元;该切换单元,与前 述活动按键符号板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相对于该壳体在一位 于所述固定按^t符号板下方的第一位置,及一位于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上 方的第二位置间移动,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按键单元可受按压,以触发第一编码单元送出对应的一组键码至该无线传送单 元,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按键单元可受按压,以触 发第二编码单元送出对应的一组键码至该无线传送单元。
14、 如^又利要求13所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特4i在于其中所述的壳体 顶面开设有至少 一个窗口 ,前述固定按键符号板设于该壳体内并位于所述 窗口下方,且每一块固定按键符号板设有至少一个按键符号,前述活动按 键符号板设于该壳体内并与该固定按键符号板相邻,且每一块活动按键符 号板设有至少一个按键符号,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一位置时,各该 固定按键符号板的按键符号显露于所述窗口 ,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 第二位置时,各该活动按键符号板的按键符号则显露于所述窗口 。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每一 组按键单元具有上下间隔排列的一个按钮及一个触压钮,该等按钮均为透 明材质且分别穿过前述窗口而突伸于壳体外。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固定 按键符号板与活动按键符号板夹设于所述按键单元的按钮及触压钮间,当 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第一位置时,各该固定按键符号板的按键符号分 别排列于所述按键单元的按钮与触压钮间,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可受所述 按键单元的各该按4丑按压而触压对应的触压钮,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 于第二位置时,各该活动按键符号板的按键符号分别排列于所述按键单元 的按钮与触压钮间,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可受所述按键单元的各该按钮按 压而触压对应的触压4丑。
17、 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特 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壳体内两相反侧面的表面设有一对轨道,前述固定按键 符号板卡设于该对轨道内,且前述可挠性活动按键符号板可滑动地卡设于 该对轨道内。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远端 控制装置还包含上下间隔排列于所述按钮与触压钮间的二块限位片,位于 上方的该限位片为透明材质,且前述固定按键符号板及前述可挠性活动按 键符号板介于该二块限位片间。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固定 按键符号板设有多数支突柱,且所述的突柱同时与其中之一块限位片相连 接,用以固定前述固定按键符号板,使其按键符号可固定于所述按键单元的 才安4丑与触压4丑间。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壳体 内两相反侧面的表面设有一对轨道。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二块 限位片卡设于该对轨道内。
22、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固定 按键符号板卡设于该对轨道内,且前述可挠性活动按键符号板可滑动地卡i殳于该对4九道内。
23、 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每一块活动按一建符号板间隔开设有多数平行于该对轨道的滑槽,且各该 滑槽具有反向的一封闭端及一开放端,各该活动按键符号板的滑槽分别供 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的突柱可滑动地突伸其间,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 于该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的突柱突伸于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 的滑槽的收合端,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该第二位置时,所述固定按 键符号板的突柱突伸于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的滑槽的展开端。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远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切换 单元安装于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且位于所述滑槽的同一侧,该远端控制 装置还包含一组连接杆,该连接杆具有一支纵向杆及二支横向杆,该二支 横向杆平行于该对轨道并分别连接各该活动按4定符号板,该纵向杆的两相 反端分别连接该二支横向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分页按键装置及远端控制装置。该分页按键装置设于一壳体上,并包含多数按键单元、至少一固定按键符号板、至少一可挠性活动按键符号板、内建有多数组键码对应关系的第一编码单元与第二编码单元,及一连接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的切换单元。通过切换单元以驱动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在相对于所述固定按键符号板的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移动,当所述活动按键符号板位于该第一或第二位置时,所述按键单元可受按压而分别触发第一或第二编码单元送出一组对应的键码,借此每一按键单元可对应两组键码,不需实体增加按键单元数目即可达到相同于增加按键单元数目的效果。
文档编号G06F3/023GK101201699SQ200610167250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2日
发明者许胜杰 申请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